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美國群創張學雷台積電郵票與舒芙蕾空屋率緩刑劉主平滅火老闆娘
  • 搜尋:

    接收 結果共976筆

  • 雲林麥寮成三接替代方案? 府、院齊駁:兩者無關

    雲林麥寮的天然氣接收站,傳出將成為桃園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替代方案,消息一出環團人士樂觀其成,不過總統府跟行政院都澄清,麥寮接收站是為了要減少空汙,達成減碳目標,跟三接站無關係。
    2021/03/15 13:57
  • 三接案卡關!總統找王文淵關心「麥寮接收站」

    總統蔡英文3月2日找工商團體理事長見面,因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卡關,總統當面詢問台塑董事長王文淵,麥寮接收站興建問題,王文淵說,政府怎麼說,企業怎麼配合,但經濟部長王美花卻跟總統說有困難,據了解,為此王美花被總統念了一頓。
    2021/03/15 13:47
  • 快訊/麥寮天然氣接受站取代三接? 王美花12:30說明

    針對雲林麥寮是否將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一事,傳出總統已經和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達成共識,但經濟部這邊也透露,這並非是三接的替代方案,部長王美花稍後也將在中午12點半,出面說明!
    2021/03/15 11:32
  • 快訊/遭惡意檢舉? 公投領銜人臉書帳戶遭限制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環保團體擔憂大潭藻礁遇到空前浩劫,進而公投連署,目前已經收集了約70萬份,已經運往荒野保護協會存放,預計這周會遞交中選會,但現在卻傳出公投領銜人潘忠政,今天他臉書po出文章,說自己的帳號遭到多項限制,支持者就開始懷疑,該不會遭到惡意檢舉。
    2021/03/14 10:49
  • 311留下教訓  日本電信商撒「天羅海網」

    遇到天災人禍時,您是否也會透過手機利用社群網或訊息報平安呢?在災害受困時,總是希望還能用手機向外求救。日本一位311災民在海嘯發生後不斷傳簡訊給家人,最後終於幸運獲救。但其實地震後,海底電纜、陸上基地台都遭到嚴重損害,當時許多災民對外失聯,甚至錯失生還機會。日本電信商災後十年來,不斷研發防災通信技術與系統,例如將船隻、飛機裝設信號接收器,做為移動基地台,不受陸地交通限制,立刻提供受困者通信訊號即時求救,並加快救援速度。
    2021/03/10 19:49
  • 藻礁連署將破60萬! TVBS民調49%拒建三接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即將突破60萬份大關,而根據TVBS最新民調,有38%民眾,不支持在桃園大潭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另外若公投成案,不只有超過五成民眾表態會去投票,其中不同意興建的人,高達49%!
    2021/03/09 19:54
  • 若三接因藻礁公投延滯 蘇貞昌:不可能重啟核四

    是否重啟核四做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延滯的備案,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核四早在馬政府時代封存,現在要重啟是不可能的。雖然有人想要這樣做,但不是政府的備案,政府始終不認為應該去重啟核四。
    2021/03/09 15:34
  • TVBS民調/藻礁公投過關機率大 逾3成人不同意三接

    藻礁公投 若舉辦公投,31%民眾將投票不同意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跨過25%門檻,公投可能過關
    2021/03/09 12:58
  • 槓經部!民團呼籲雙救 拒「藻礁、燃煤2選1」

    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曾說,如果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無法蓋成,中火可能得增加燃煤,環團選再38婦女節這天,要求政府尋找第三條路,拒絕在藻膠跟燃煤之間二選一,另外連署數暴增,就被綠營懷疑有國民黨介入幫助,不過藍營跟環團都異口同聲說,這是全民關注的議題。
    2021/03/08 12:33
  • 觀點/危險的不只藻礁!台大醫:台灣能源未來成最大危機

    珍愛藻礁公民投票的連署人數,今天已經突破了54萬份,甚至可能在主辦單位設定的3月10日最後期限之前突破60萬份。這個公投案的主文是「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
    2021/03/08 12:24
  • 國軍有望籌獲神盾艦? 專家:美軍多艘屆退應儘速「熱艦接收」

    共軍急速發展海軍戰力,讓國軍艦隊備感壓力,而國軍的主力戰艦也開始面臨老化問題,將逐漸無法應付未來戰場,正好美軍即將在2022年起逐步汰換一批神盾級巡洋艦,軍事專家施孝瑋建議,這將是國軍提升戰力的大好時機。
    2021/03/04 22:44
  • 突破法定門檻! 藻礁公投連署「逾29.6萬份」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截至今天已累積逾29萬份,超過中選會訂定公投法定門檻,僅剩5萬多份即可達35萬份安全門檻。工作小組宣布拉高設定目標,期望在3月10日前能衝到45萬份。
    2021/02/28 23:39
  • 三接避開藻礁區 王美花:盼明年10月可供電

    搶救藻礁公投連署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議題延燒,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在立法院受訪表示,目前三接避開藻礁區,以最友善工法進行,希望明年10月第一個儲槽完成後就能供電,如此才能讓台灣的產業持續發展。
    2021/02/26 15:47
  • 破壞藻礁?經濟部哏圖反擊 蘇:不得已抉擇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可能破壞藻礁生態,最近在野黨積極聲援藻礁公投,預計要在3/10前衝破28萬連署門檻,這也讓執政黨急了,經濟部臉書將近10篇圖卡解釋,蘇揆也強調,這是不得已的抉擇。
    2021/02/26 13:22
  • 不敢面對藻礁爭議?國民黨揭「蔡政府4謊言」曝真相

    中油欲在桃園興建第3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引爆破壞藻礁爭議,更有環保團體發起搶救藻礁公投。對此,國民黨在臉書發文揭露蔡英文政府不敢面對的藻礁爭議,內容提到蔡政府除了推卸責任給前朝外,還一直用開發面積23公頃來鬼打牆,根本沒有提出任何實質、理性或有效的回應。
    2021/02/25 22:07
  • 第三接收站傷害藻礁生態? 中油:會兼顧

    環保團體憂心桃園觀塘的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傷害藻礁,中油說沒有新增任何填區,會依環評承諾持續維護藻礁生態。
    2021/02/24 21:32
  • 民進黨:國民黨執政時核定天然氣接收站蓋在藻礁

    民進黨發言人簡舒培今天說,當年支持在藻礁上蓋天然氣接收站的是國民黨,現在跳出來說要支持藻礁公投的,也是國民黨,國民黨背後的動機,就是切斷所有台灣能源轉型的道路。
    2021/02/23 14:58
  • 中油:三接工程採取迴避措施 不影響藻礁生態

    中油今天表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施工計畫已環評審議通過,依法取得開發許可,並採取迴避措施,未新增任何填區,也保留觀塘潮間帶現況,將持續維護藻礁生態,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工安工作。
    2021/02/22 18:06
  • 大陸「天眼」探索外星生命 接到30億光年外神秘訊號

    2020年12月1日,建在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因為支撐接收宇宙訊號饋源器的塔尖斷裂,造成重達900噸的接收平台從高空墜落,砸毀望遠鏡反射盤表面,雖然沒有造成人命傷亡,但也宣告這座為科學界貢獻57年的望遠鏡,正式退役。
    2021/02/09 22:39
  • 電子門鎖夯!指紋、卡片感應便利性高 專家:別連WiFi防駭客

    科技感電子門鎖越來越普遍,尤其不少新的建商推建案,也都主打電子門鎖,除了密碼、卡片感應、磁扣、藍牙接收之外,也有再升級成指紋辨識,不過,電子門鎖到底安不安全?專家就分析,如果以密碼來看,要破解不容易,但是最大的危險性就是網路連線,如果連通WiFi功能的話,就有可能讓駭客鑽漏洞。
    2021/02/08 23:08
  • 台灣自製立方衛星 飛鼠訊號接通、玉山再等等

    台灣立方衛星飛鼠、玉山在24日晚間在美國升空,太空中心表示,今天稍早傳來好消息,早上10時在桃園大溪站接收到飛鼠衛星訊號,後續會由中央大學解碼;不過玉山衛星體積小,目前仍沒收到訊號。
    2021/01/27 15:11
  • 部桃擴大隔離5千人! 北北基齊喊「挺桃園」

    桃園部立醫院擴大隔離人數,鄰近的北北基也嚴陣以待,像是新北市已經備好專責病房,可以接收部立桃園醫院病患,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則是公開自己視察影片,說北市花了上億元整修病房,還有警消醫護加油棧,提供補助讓警消醫護可以入住。
    2021/01/25 13:11
  • 部桃「72病患轉出」成隱憂 專家:我們一直不敢講

    為防群聚感染擴大,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啟動衛福部桃園醫院(下簡稱部桃)清空計畫,原訂將220名病人外移到其他醫院的專責隔離病房,但因有人出院,縮減為72人,目前已完成轉出。不過,有專家擔憂接收病人的9家醫院中,有8家屬於區域醫院,包括設置、人力都和醫學中心差別很大。
    2021/01/22 11:34
  • 侯友宜挺桃園 鄭文燦:冷靜團結、支持醫護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擴大,雖然澎湖、雲林及苗栗相繼發布避桃禁令。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卻力挺桃園,宣布新北接持續接收桃園的病患,並強調「桃園挺得住,新北才能挺得住」,桃園市市長鄭文燦,(1/21)晚間也親上火線,呼應大家冷靜團結,給醫護人員最堅定且溫暖的支持。
    2021/01/21 23:23
  • 部桃醫抗全院疫第4日! 民眾暖心送「雞排、便當」

    部立桃園醫院第四天對抗造成院內感染的變種病毒,現在各大樓醫護防疫考量避免接觸,當然也不能叫美食外送,很多時候忙了一天餓著肚子,忽然接收到熱心民眾送來的物資,真的很暖。
    2021/01/20 14:4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