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王仁甫癌細胞擴散喝花酒旅遊警示抗氧化食物馬拉松詐騙高工吳泓逸陸委會
  • 搜尋:

    接收 結果共976筆

  • 無團接收入歸零! 20年領隊轉行賣炸雞

    受到疫情衝擊,不少領隊導遊轉行,有人改作美食外送,也有人開計程車,一位從業超過20年的總領隊阿茂,三月也選擇離開旅行業,自行創業賣起炸雞,但隨著疫情趨緩,國旅和學生畢旅復甦,旅行社現在急著找這些轉行的從業人員,回來帶團。
    2020/05/28 20:34
  • 被網友私訊轟炸!中衛:「請冷靜,口罩不會那麼好買」

    口罩禁令將於6月1日解除,除了政府每日定額徵用800萬片,其餘開放外銷也能於一般通路販售,消息一出,各大業者紛紛接收到大量民眾詢問購買方式及售價等。口罩大廠中衛今(28)日也在粉絲團貼出公告,提醒消費者要有心理準備「口罩沒有那麼好買」。
    2020/05/28 17:28
  • 不受逆情影響 製酒.網購.IT產業逆勢成長

    疫情重創希臘經濟重要命脈─旅遊業,希臘過去十年的經濟復甦可能付之一炬。綜觀目前歐洲的情況也不很理想,歐洲聯盟預估疫情衝擊經濟「今年將出現歷史性衰退」,區域經濟將萎縮超過7%。對此,《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即時與旅居倫敦的歐洲管理學院(德國)教授劉正威對談,劉正威根觀察歐洲最新情勢指出「反全球化在疫情爆發前持續幾年,新冠疫情更加速了反全球化,人流、物流都被封鎖。但另一方面區域間國與國的合作可能會更緊密。以歐盟而論,這次的危機剛開始因為邊境封鎖讓很多人覺得歐盟要完蛋了,但過去兩個月的發展可能讓人改觀,這次疫情對歐盟本身可能是短空長多」。此外,疫情雖然嚴重衝擊各產業,但也有部份行業沒有受影響,劉正威表示「疫情對多數產業都是災難,像旅遊業、零售業、流行文創業。在英國,農業受到的衝擊也很大,很多高單價蔬果當季收成需要人力,因為脫歐及疫情,過往倚賴的東歐勞工不是已經離開就是因為疫情禁令來不了,所以未來幾個月英國的食品多樣性可能相當受限。另外,高教產業也岌岌可危,目前數據估計下個學年海外留學生(尤其是中國和印度)至少會減半,學校營收可能直接打對折,很多中後段學校也得面臨縮編和裁員的可能。但也是有少數產業因為疫情獲益良多,很多IT產業因為疫情大家被迫在家工作而收到了相當多額外的需求與業務,像是很多人在使用的Zoom。歐洲製酒業在這波疫情也是荷包滿滿,法國威士忌公司Pernod Ricard在過去三個月已經達到了五年才能達到的銷售量。紅白酒和啤酒的銷售量也激增,歐洲人可以被關在家裡,但不能沒有酒精。網購和送餐服務也在這段時間成長不少,很多人預估亞馬遜老闆佐貝斯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兆萬富翁,他們的業務直接接收了很多倒閉的零售業需求」
    2020/05/25 18:10
  • 「人在海上誰能確診新冠?」 前立委質疑:怎能全怪醫官

    海軍敦睦艦隊爆發集體染疫,截至目前累計的28名確診個案足跡遍布全台,引發民眾人心惶惶。前民進黨立委、婦產科醫師林靜儀指出,假如航行過程中無法接收新冠肺炎的通報定義,「4月9日回到左營軍港之後,一直到4月15日放大家下船之間,做了什麼?」
    2020/04/23 13:29
  • 漏洞?防疫小黃遭剝削 駕駛恐沒消毒就載客

    交通部規劃防疫計程車來運送國外返台的旅客,避免社區感染,不過國民黨民代發現,居然有桃機的承攬業者,剝削司機,還違規招攬沒造冊列管的駕駛,甚至發生有司機載到確診旅客,但承攬公司不知道駕駛是誰,交通部對此說,沒接收到這樣的訊息。
    2020/04/21 12:33
  • 德國收口罩避談台灣 德民眾挺:感到遺憾

    台灣日前援助德國100萬片口罩,但德國接收後卻沒有公開道謝台灣,僅用「謝謝他國援助」帶過,有德國學生對此表示,這件事被帶進德國國會討論,猜測或許是怕害到和大陸的關係,另一名德國人則力挺台灣,認為送口罩是正能量的事,政府卻沒道謝很遺憾。
    2020/04/18 20:06
  • 誰想掏空華航?張斯綱:成立控股公司如鐽震案翻版

    華航正名引發討論,自由時報今(15)日報導,華航正名引發討論解套方法,多位專家建議可先成立台灣航空控股,接收部分華航航線,台北市議員張斯綱在「新聞大白話」與主持人彭志宇和TVBS資深記者戴菀伶對談時提出質疑,他認為「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等於是把華航最重要的資產航權,給另一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就是在掏空華航,民進黨政府說想改名,更多的是利益盤算,就像是陳水扁時代的鐽震案翻版!」
    2020/04/15 17:00
  • 解封後人員流動增加 武漢抵京需「雙重檢測」

    武漢昨天解封後,一天光鐵路運送量就超過6萬人,其中四成都是通往珠三角地區。隨著武漢人對外流動,大陸各地嚴陣以待,訂出不少接收規定,其中北京最為嚴格,要求「雙重核酸檢測」,抵達北京前要繳交7日內的檢測報告,抵達後在居家或集中觀察點隔離期滿前,還要做一次病毒篩檢。另外,外地回到武漢和待在武漢的人員,社區控管持續嚴格執行。
    2020/04/09 19:54
  • 部長烙英文!陳時中喊話世衛:將台灣納入組織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台灣的防護策略相當完善,但始終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無法第一時間接收或分享必要資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日前特地以「全英文」向世界喊話,希望台灣能加入世衛。
    2020/04/08 13:26
  • 防堵!入境有症狀先採檢 陰性才能返家

    今天早上桃園機場有不少旅客在採檢所排隊,從今天開始,入境的旅客只要有咳嗽發燒等症狀,就得強制接受採檢還要集中檢疫2天,確認是陰性而且沒問題才能夠回家進行居家檢疫,就有從西雅圖回來的一家人,因為小孩咳嗽就得接受檢驗,認為政府謹慎是好事,不過也坦言有點不方便,因為很晚才接收到消息,所以沒能多準備幾套衣服來換穿。
    2020/04/03 12:50
  • 特權?一般人花4小時出海關 官員之子僅花23分鐘!?

    案269觀光局桃機職員,因接待從菲律賓返台的案277不幸染疫,昨天(1日)指揮官陳時中才坦言,第一時間接收的訊息有誤。今天(2日)指揮中心就公布兩人的接觸時間表。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案269和另一位工作人員在當天2點12分左右接到案277,前後僅花23分鐘就出海關,之後一起喝咖啡約半小時,案277才搭上父親的座車離開。
    2020/04/02 18:25
  • 連假首日人多! 搭雙鐵「忘戴口罩」進站遭攔

    防疫期間碰上清明連假,就怕返鄉人潮擁擠群聚,高鐵台鐵都規定戴口罩才能進站,但一早尖峰時間不少人沒接收到訊息,沒戴口罩被拒絕進站,只能在發車前緊急到超商買,另外也因為連假人潮多,站內休息區沒辦法維持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甚至不少人坐一起時,把口罩拿下來「邊聊」邊吃東西。
    2020/04/02 12:10
  •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引恐慌 醫:提升免疫力最重要

    武漢肺炎蔓延,引起社會恐慌,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醫師蘇冠賓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指出,提升免疫力是防疫最重要的基礎,人們要學會調適不良思緒,只接收最正確的訊息。
    2020/03/30 12:46
  • 槍擊犯越南落網回台 警防護衣消毒押解

    刑事局中打在越南逮捕台中市槍擊案嫌犯,雖然他在當地就先採樣篩檢,確定陰性後才押解回台,但是警方還是不敢大意,除了全身穿防護衣押人,還朝他全身噴灑酒精消毒,而男子因為直接收押,將在看守所裡先隔離14天。
    2020/03/28 12:42
  • 怨檢疫所如監獄 英國女發聲明:對台灣政府感到抱歉!

    英國一對情侶本來預計在台灣短暫停留後前往澳洲,沒想到一入境就得接收居家檢疫,兩人分別被載往檢疫所,沒想到女方的媽媽卻透過BBC抱怨「台灣的檢疫所環境差到像監獄」,引起台灣社會軒然大波,該報導今(27)日也被移除。晚間女方透過英國在台辦事處發表聲明,強調母親接受採訪的報導內容「大部分內容都不正確」,對於台灣政府檢疫給予支持,也對自己造成的輿論道歉。
    2020/03/27 19:35
  • 疫情燒!客不來 「札幌藥妝、小樽咖啡」分店減

    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影響我們1個多月,很多店家陸續撐不住選擇收店,因為除了台灣民眾降低外出意願,很多觀光客愛去的士林、西門都掀起店家客店潮,少了最愛來台灣的大陸、香港、日韓客,有藥妝店直接收掉西門町分店,還有知名兒童服飾mothercare也公告台灣代理只到9月底,在這之前也加減受疫情衝擊。
    2020/03/04 13:26
  • 「兩階段測體溫、分梯禮拜」 教會自主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教會因為做禮拜的人多,現在也開始加強自主防疫,像是進出得兩階段量測體溫,也刻意分成兩梯次讓人潮分流,現在也祭出新措施,線上影音直播讓教友在家就能同步接收訊息,避免群聚感染機會。
    2020/03/01 12:30
  • 直擊武漢重症ICU 醫護:每兩天死一病患

    武漢肺科醫院是大陸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裡頭的重症ICU裡收治的都是極為重的重症患者,其中包括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在這裡工作的醫生和護士不但要忍受加班、超時以及悶在防護服裡的的難受,還要眼睜睜看著病人和染病的同僚一一離開,每天都在和死神搶時間,身心承受極大的壓力。
    2020/02/26 18:35
  • 台狗仔始祖《壹週刊》 傳2月底將吹熄燈號

    八卦型刊物《壹週刊》傳出將在2月底正式吹熄燈號,內部員工向網路媒體透露,高層主管接收到訊息表示,因為長期虧損因此將結束營運,並傳出20日總編輯邱銘輝將親自宣布。
    2020/02/20 00:03
  • 環團籲觀塘案啟動地景審議 陳椒華現身力挺

    環保團體今天為桃園觀塘工業港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前往行政院,呼籲啟動自然地景審議,搶救藻礁。時代力量新科立委陳椒華也現身力挺,認為三接工程應先停工。
    2020/02/17 12:48
  • 不滿設置「肺炎診所」 港多地縱火堵路抗議

    為了防堵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港府計畫在18區設立「指定診所」,接收病徵輕微的病人,但由於和當地居民溝通沒有共識,港島、大埔、天水圍等居民上街抗議,還朝輕軌丟擲垃圾桶表達不滿,港府出動防暴警察噴灑胡椒噴霧,並制伏多人,才驅散抗議民眾。
    2020/02/16 18:38
  • 撤回陸配子女來台規定 陳時中:疫情嚴峻暫時措施

    陸配中國籍子女能否來台引爭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沒道理父母把孩子丟包國外,讓國家接收,應「各自負責」;且說該措施限疫情嚴峻時,非永久不能來台。
    2020/02/13 16:53
  • 分流病患 武漢連夜徵收3場館改建「方艙醫院」

    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持續增加,中國武漢市政府昨晚宣布,徵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等3處場館加裝病床作為「方艙醫院」,專門接收輕症病患,預計至今晚可新增3400個床位。
    2020/02/04 12:34
  • 怕武漢肺炎!駕駛自我消毒灌「75度酒精」再開車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網路上也出現許多自保方法,不過接收資訊的同時也應該判斷消息的真假。大陸陝西一名劉姓男子日前開車被警方攔查時,發現他酒測濃度超標,原來劉男害怕感染武漢肺炎,竟異想天開飲用75度酒精,想要「自我消毒」。
    2020/02/01 15:23
  • 快訊/金門首例開罰!亂傳不實訊息 1女遭罰10萬

    再一次的提醒觀眾朋友,不管手機裡接收到什麼樣有關武漢肺炎的資訊,得要確認查證了再轉傳,金門一名黃姓女子,因為在通訊軟體裡卸下 「金門有人中了」,還說「真的剛剛朋友打來說別去醫院」,引發金門民眾恐慌,現在警方接獲通報,也介入調查,找到當事人並且開罰10萬元。
    2020/01/31 18: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