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寶林茶室死因心因性休克食品大廠破產台北明金成冥誕驚世夫妻狄鶯蔥抓餅墮胎瑤瑤
  • 搜尋:

    學者 結果共7,666筆

  • 「補教名師」呂捷開戰!邀年輕人正面對決 開嘴最新時事 

    華視新聞資訊台全新談話性節目《呂氏戰國BATTLE》由補教名師呂捷擔任主持人,除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討論外,更邀請學生素人組到節目現場進行新聞議題觀點交流,從不同觀點、不同角度來發表自己的想法,打破傳統思維框架,創造一個讓年輕人可以透過媒體發聲的管道。
    2023/09/13 18:40
  • 台積電晶片仍需運回台封測 美自給自足政策受打擊?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引述多名台積電工程師及蘋果前員工表示,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為蘋果、輝達及特斯拉等客戶製造的先進晶片,仍需要送回台灣的複雜設施封測。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13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由於台積電似乎沒有意願在美國再加蓋一個廠,用來做包裝、封測,所以晶片好像還是要運回台灣做,這對拜登政府一直在推動半導體自給自足的政策造成打擊,有點言之過早,因為美國現在需要的就是重新建立一個整個產業鏈的生態,因此晶片法案的效果可能要好多年之後才看得到,至於是否雇用當地工會的勞工跟有些問題糾紛,有影響到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的建廠進度。」
    2023/09/13 15:06
  • 聯合國大會開議 學者:台灣加入聯合國可制衡中國大陸

    聯合國大會開議,美國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東歐地區2名學者撰文指出,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不僅凸顯台灣為全球民主典範,也關乎制衡中國大陸在國際組織中日益強大的影響力。
    2023/09/13 06:58
  • 賴清德拋青年政見 黨內人士:「打破政府部會框架」凸顯高度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12)日上午舉行第二場國家希望工程政見發表會,聚焦「0到22歲投資未來世代」提出論述。長年關注青年政策的學者林凱衡也出席發表會,他指出,過往的青年政策可能是斷裂的,無法支撐整個人的生命歷程,很開心賴清德以跨部會思考提出規劃;黨內人士也分析,這是台灣政策藍圖擘劃首度「打破政府部會的框架」,跳脫政府施政分類綜合規劃的政見,除了不只是單純扶助弱勢的社會福利,而是強調投資,另與對手政見相比,意在凸顯執政高度。
    2023/09/12 17:32
  • 拜登訪越強化半導體合作 降低對台依賴

    美國總統拜登周日抵達越南,提到與中國大陸總理李強舉行會談,認為中國大陸在經濟問題下,已經沒有能力入侵台灣。但是另外一方面,拜登又與越南簽署協議,降低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依賴。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12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余文琦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考量,要降低對台灣的半導體依賴,因此在晶片法案發表後,就陸續推動在友邦,如印度、日本、南韓等國家,大量投資和生產晶片的計畫,而越南也是其中之一。」
    2023/09/12 15:49
  • 中國學者突遭當局搜查 澳洲學術界擔憂北京報復

    上月,一名中國學者在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遭沒收筆電,並受到安全機構和警方訊問。這起事件導致一些澳洲學者擔心遭到報復,因此決定重新評估他們前往中國的計畫。
    2023/09/12 09:50
  • 兩岸關係惡化 馬英九:年輕人不敢生小孩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出席活動提到自己任內新生兒數不減反增,聲稱是人口學者和他說,「會出生率大增是因為他執政兩岸和平穩定」,招來府方和學者批評,少子女化是國際挑戰,不要動不動就扯到「兩岸關係」。
    2023/09/11 20:18
  • 陸若選擇攻台 重量級國際政治學者:很難速戰速決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今天舉行,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參與。知名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表示,中國若攻台,很難速戰速決,不過在政治層面的考量因素更為重要,「因為戰爭是政治最終手段」。
    2023/09/11 19:51
  • 無緣進白宮、國務院! 侯友宜訪華府將見「這位」重要官員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將於14日啟程訪美,為期8天將造訪紐約、紐澤西、華府、舊金山,政壇也關注訪美規格是否能夠高於副總統賴清德。但據了解,侯友宜本次雖然會到訪華府,但在美方表明「平等對待」之下,恐無緣進入白宮、國務院,預料將拜會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並與國會議員、智庫學者會談。
    2023/09/11 14:46
  • 「台灣人抵抗意志不足!」學者憂:應對中國資訊戰時間不夠了

    專長研究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的學者沈伯洋表示,他擔心台灣應對資訊戰的準備時間不夠了,因為中國的技術愈來愈精進,而台灣內部的分歧使得對中抵抗意志不足,與立陶宛、烏克蘭等國家面對俄羅斯的情況不同。
    2023/09/11 08:49
  • 人人上戰場?近5成民眾盼「女性當兵」 學者揭1關鍵別忽視

    明(2024)年 元旦起,國防部恢復役男1年義務役期,自消息曝光後,「女性是否服兵役」等議論就不斷湧現。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近日公布民調,全國有將近5成民眾同意女性當兵,其中,男性同意比例超過5成,女性則有4成贊成。
    2023/09/10 12:20
  • 建中、北一女應合校?逾6成贊同 男女分校像種族隔離

    性別平等意識抬頭,但國內不少明星高中仍採男女分校,今(9)日一份最新調查顯示,有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男女分校高中應改為男女合校。學者也指出,學習是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男女分校制度違反人性,就像種族隔離般,會產生性別歧視問題。
    2023/09/09 13:43
  • 熱度兩樣情!侯、郭轟進口蛋讚數差4倍 學者揭「這點」他加分

    全民關注進口蛋爭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宣布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皆發文表態,抨擊農業部長陳吉仲不該動用司法力量面對外界質疑,而是應該針對爭議解釋清楚。但兩人的發文在網路聲量表現差很大,根據《FANSDO》粉絲行為追蹤器(日期:2023/09/05~2023/09/07)統計調查,侯友宜以〈超思進口蛋爭議真是不實指控嗎?如果是,也請農業部對我提告!〉為題的純文字貼文,獲得網友廣大迴響,累積1萬5千多個按讚數、338次轉發、1773則留言,而郭台銘貼文附圖卻只獲得4千多按讚數、81次轉發、856則留言,兩人按讚數相差近4倍。
    2023/09/09 13:31
  • 入秋還是好熱!英迎最熱一天 美東岸改遠距線上課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今年夏季是北半球史上最熱夏天,然而進入九月,高溫卻依舊沒有趨緩。美國東北地區,包括華府、紐約和麻州,不少學校才剛開學,就提早放學或改線上上課;而歐洲也熱到不行,英國在週四刷新今年最高溫記錄;德國的氣候學者則預測,最快2040年,當地就不再適合種植傳統的白葡萄品種。全球氣候失控,引發環保人士頻頻激烈抗議,最新的抗議出現美國網球公開賽上,在歐盟總部外,還有人拿蛋糕砸向廉航執行長。
    2023/09/08 20:00
  • 若當選「基本工資33K」侯友宜:任內會達成

    要設法縮小貧富差距,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再拋政見,承諾將在自己任內,把基本工資調整到33K,但有學者分析,出現勞動供給大於需求的現象,恐怕會使失業率提高。
    2023/09/08 19:16
  • 基本工資漲4.05%「通膨恐惡化」 學者:勢必影響物價

    勞動部今(8)日舉行基本工資審議會,明(2024)年基本工資確定連8漲,月薪為2萬7470元,調升1070元,調幅4.05%;時薪則調升7元,來到183元。對此,學者認為,基本工資調整勢必影響物價,但也確實受惠部分低薪勞工;資方則表態,贊成適度調漲基本工資,但面臨全球經濟下行,我國經濟成長發展動能令人憂心,加上缺工問題未獲解決,本次調幅結果不只傷害全體產業,還恐造成通膨惡化。
    2023/09/08 17:50
  • 基本工資調漲4.05% 學者:反映實際生活成本變化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天拍板基本工資調漲,調幅4.05%。學者表示,因今年重要民生物資CPI與一般CPI差距較往年大,調幅主要是反映實際生活成本變化。
    2023/09/08 17:04
  • 50學者參與論壇!台灣飽受假訊息攻擊 AI時代盼媒體素養向下扎根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台灣飽受境外假訊息的影響,甚至已經蟬聯10年受攻擊最嚴重國家的榜首,這是媒體素養的警訊,您查覺到了嗎?!
    2023/09/07 20:53
  • 拜登周末訪河內 欲提升美越外交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到訪越南,在外交上主張不選邊的越南近日也與中國大陸頻繁互動。總書記阮富仲重申,發展越中關係仍然是第一優先。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7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楊慈茵線上訪問表示「越南目前把美國視為第三等級外交國家,越南的外交國有第一等級的中國大陸、俄羅斯、印度和南韓,第二等級歐洲國家和日本,而美國儘管是越南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卻只是第三等級外交國,因此美國總統拜登一直希望今年能夠跳級至第一等級,在7月時也曾公開談及期望,但是越南政府一直沒有給予回應。」
    2023/09/07 16:32
  • 史前恐龍再現 學者解析大體型猶他盜龍集體狩獵

    電影《侏羅紀公園》《侏羅紀世界》系列,掀起恐龍熱潮,大眾對於恐龍的認識有了基本概念,而會用前肢開門的伶盜龍,也讓大家印象深刻,但其實伶盜龍真正的體型只有火雞般大小,古生物學家對電影裡伶盜龍成群結隊狩獵的行為,一度提出了質疑。
    2023/09/07 09:50
  • 21屆有庠科技獎!26位科研菁英獲獎​​​​​​​

    由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十一屆有庠科技獎,以科技創新為宗旨,得獎名單日前出爐,共26位頂尖學者獲獎,期望透過表彰活動,激發更多科技創新。
    2023/09/06 23:20
  • 嘉義5.5地震10校受損 輕鋼架整排砸落、玻璃全裂

    昨天(9/5)下午5點30分規模5.5地震,嘉義縣太保市的小學傳出災情,活動中心以及10幾間教室的輕鋼架整排砸下來,幸好當時已經放學而在高雄茂林,今天(9/6)下午1點21分也有地震,震度4級,深度只有五公里,極為淺層。學者判斷,嘉義與高雄這兩天的地震,並沒有太大關聯性。
    2023/09/06 20:08
  • 習近平缺席G20原因不明 流言四起

    東協峰會正式開幕,美國派副總統賀錦麗出席,總統拜登缺席會議,是為了直接前往印度G20峰會,並期盼在G20進行美中領袖會談,沒想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不出席,讓拜登坦言很失望。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6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出席G20,沒有給出原因,引發很多揣測。有人說是因為印度主辦這次G20,中印關係不佳,習近平不希望給印度面子而缺席。也有一說是因為習近平必須專注國內經濟問題,也不想在G20峰會上,讓大陸經濟成為被質問的焦點。還有人認為,大陸要成立非西方國家為主的世界體系,而不出席G20,就是在延續這項外交政策。另外也有人提到,習近平前幾周在南非出席金磚高峰會時,沒有公開演講、神態看起來很疲憊,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
    2023/09/06 16:53
  • 賴清德首場國政發表會 200名學者專家亮相端牛肉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召開首場「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200多位學者專家智囊團亮相端政策牛肉,包括打造台灣為「智慧科技島」、建立社會投資型國家、打造「新創雨林生態系」。
    2023/09/06 16:18
  • 陸擬修法 穿戴或散布「傷害民族精神」要罰

    9月1日,大陸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修正草案中,提出想要新增在公共場所穿著和佩戴,有損中華民族精神的服飾,或傳播有損中華民族精神的言論,將被處以罰款和拘留。對此,有不少大陸學者認為,立法須慎重,應先釐清違法事項並具體表達,否則容易陷入過猶不及的地步,且很可能遭到濫用!
    2023/09/06 14:4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