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藍寶石大歌廳陳妍希唐治平餐飲集團停業媽媽拘役高大成孫鵬唐治平母親孫安佐搭訕
  • 搜尋:

    學界 結果共808筆

  • 醫界力挺!柯:醫生能吃苦 政界較「唬爛」

    台北市長柯文哲特別從掃街行程中,抽出20分鐘親自出席台北醫界挺柯P的活動,在關鍵時刻柯文哲不能放過任何選票,儘管現場醫生都立挺柯文哲,不過也有醫生點出這次醫界多少都會因為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風波,而減少支持力道。
    2018/11/21 19:13
  • 鄧紫棋登NASA唱「光年之外」 歌聲感動來賓

    香港歌手鄧紫棋受邀登上NASA表演,在擁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頒獎典禮上獻唱,而且是唱中文歌曲《光年之外》,讓台下嘉賓聽得入迷。而這場典禮主持人是007男主角皮爾斯布洛斯南,也讓鄧紫棋出發前就興奮的說,終於能和小時候的偶像同台見面。
    2018/11/05 18:01
  • 金庸辭世享耆壽94歲 留15部經典小說傳世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辭世,享耆壽94歲。總共留下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每一部都被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大半個演藝圈的影劇明星,多是演出金庸作品而走紅。金庸的本名查良鏞,他的好友,同樣也是小說作家倪匡,推崇他的為人和成就「古今中外、無出其右」。文學界對他的評論也相當高,形容金庸的作品把武俠小說推向顛峰。
    2018/10/31 20:26
  • 科技部攜手台積電、聯發科 促36項產學研發成果

    科技部產學大聯盟計畫有台積電、聯發科等國內代表性企業參與,攜手台清交成等學界研發頂尖技術,目前已促成36項具國際競爭力研發成果,廠商投入研發經費逾新台幣20億元。
    2018/10/31 14:51
  • 聯發科:台灣5G急起直追 落後先進國家僅半年

    聯發科首席技術幕僚長許錫淵今天表示,台灣從4G落後先進國家約2年,到5G急起直追,現在差距只剩半年,但台灣面臨人才不足等威脅,需產學界一起努力。
    2018/10/30 12:57
  • 張政源接局長 台鐵人:充分授權盼帶新氣象

    交通部次長張政源接任台鐵局長,熟悉張政源的台鐵同仁說張政源是個充分授權的長官,學界也認為,他不計職位和薪資「跳火坑」,是可敬的公務人。
    2018/10/29 13:26
  • 【事實查核】政府向美進口16.5億美元基改大豆?錯!

    網傳「我政府同意向美國進口16.5億美元的大豆……都是基因改造大豆,美國人都不吃,牛馬羊牲畜吃的,賣給我們吃……看你還敢吃嗎?」經查核中心查證,1、今年9月26日,由台灣黃豆進口業者與美國黃豆出口協會簽署採購意向書,承諾在2018與2019年向美國採購總值約 15.6 億美元之黃豆,並非網傳之16.5億元。2、我國的穀物貿易是開放廠商自由進口,並非由政府採購、亦無須經政府同意。3、近期因為巴西黃豆價格上漲、美國黃豆相對價跌,所以台灣業者增加向美國採購的數量、減少向巴西的採購量。4、此次採購意向書,基因改造、非基因改造和有機大豆,都涵蓋在其中,並非皆為基改大豆。5、進口大豆並無區分人類食用或動物飼料。6、目前科學界對於基改作物的食用風險尚無定論。
    2018/10/25 13:28
  • 35名頂尖獲獎學者連署 警告脫歐對科學界衝擊

    35位諾貝爾和數學成就獎得主連署,警告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和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若不能達成一項好的脫歐協議,科學研究將蒙受嚴重衝擊。
    2018/10/23 13:06
  • 視察颶風災區 川普仍懷疑氣候變遷元凶是人類

    颶風麥可近日重創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喬治亞州,總統川普今天前往兩州重災區視察,但對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遷這個獲科學界共識的說法,仍持懷疑態度。
    2018/10/16 13:45
  • 躲海嘯!最怕遇塞車 專家建議「垂直避難」

    專家警告,規模8的強震百年周期已經來臨,連帶也讓海嘯的威脅逐漸升高。不過國內氣象局和學界專家聯手,開發出一套海嘯速算系統,短短三分鐘內就能分析出近海地震位置、海嘯可能的波浪高度,並預估抵達沿海地區的時間,即時發出警報。目前這套系統也已輸出越南、菲律賓,將有助減少海嘯帶來的人命傷亡風險。
    2018/10/12 23:09
  • 科學界的性別差異 逾百年僅3女獲諾貝爾物理獎

    加拿大科學家史垂克蘭清晨接到通知她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電話時,難掩訝異,因為她不僅獲得了科學界最負盛名的榮譽之一,也成了100多年來,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的3名女性之一。
    2018/10/03 11:39
  • 談保險法修法 顧立雄:上任以來最難的修法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翻修保險法是他上任以來「最難的一次修法」,不僅他個人「溫故知新」相關法規,也數度與產學界溝通,未來還得開公聽會、進行法規預告,估趕不上本會期送立法院。
    2018/09/20 23:53
  • 快訊/教育部平息爭議! 「居禮夫人」不改姓了

    為了呈現不同性別、背景與族群的貢獻,在審查自然課綱時,有委員提出以「居禮夫人」為例,應該稱呼她原本的名字,而不是掛在丈夫姓氏後,引起學界討論。教育部為平息爭議,在17日晚間對外發布新聞稿,表示按照國教院公告的翻譯,會維持居禮夫人的稱呼。
    2018/09/18 10:41
  • 平息課綱「夫人」爭議 教育部:仍稱居禮夫人

    為了呈現不同性別、背景與族群的貢獻,在審查自然課綱時,有委員提出以「居禮夫人」為例,應該稱呼她原本的名字,而非掛在丈夫姓氏後,引起學界各個不同看法。教育部為平息爭議,在17日晚間對外發布新聞稿,指出按照國教院公告的翻譯,仍是居禮夫人,未來也會按此規定辦理。
    2018/09/17 21:50
  • 隱形殺手! 英研究發現空汙粒子滲透胎盤

    如果您還在認為,空氣汙染只會對人類的呼吸道健康帶來危害,那就錯了!一份最新的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研究指出,他們在孕婦的胎盤上,找到了疑似是空氣中的懸浮物「碳黑粒子」,雖然還沒證實會對胎兒造成傷害,但基本上胎盤主導了各器官的成長發展,受到的衝擊,非同小可!另外學界也早已證實,胎兒或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腦部最容易受到空氣汙染的傷害,而且會累積到學齡開始前才會顯現出來,包括語言能力或智商都可能不足,換言之空氣汙染,已經開始危害我們的下一代!
    2018/09/17 19:51
  • 小行星命名沈君山 學界緬懷一代人文科學家

    知名物理學家、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今天辭世,他是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甚至太空裡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沈君山」,表彰他對天文學的貢獻,他的逝去,令學界緬懷不已。
    2018/09/12 16:41
  • T怪客踢新聞/陳菊紅得有道理

    相較於蔡英文的人脈大抵在學界,籃子裡撈不出幾個可以幫她作戰賣命的人,陳菊的圈子可就大得多,這陣子在政壇上加官晉爵者,額頭上刺著「菊」字的,比例還真高,賴清德組閣,看得到陳菊的操盤角色,部會首長的人事,頻頻出現陳菊的嫡系人馬,過去政壇有所謂「蔣經國學校」、「李登輝學校」以及陳水扁的「凱達格蘭學校」,到了蔡英文總統時代,並沒有「小英學校」,卻有勢力非常龐大的「陳菊學校」。
    2018/09/07 16:14
  • 防癌不能只靠篩檢 學界、醫界籲:管制工業污染

    癌症是國內第一大死亡原因,不少人防癌可能就是靠定期健檢,但現在學界和醫界提出呼籲,希望政府管制工業污染,否則無法降低癌症發生率,像是中山醫學大學教授用衛福部的資料去分析,發現台中到屏東的西南沿海,癌症死亡率40年來越來越高,不排除和工業區有關係。
    2018/09/05 23:37
  • 未來極端氣候恐成常態 預報「智庫」遭裁學界惋惜

    這次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淹水災情,讓大家注意到極端氣候發威,可能變成常態。學者就提出預警,海平面上升,是這個世紀大家都要面對的問題,尤其台灣地層下陷的地方多,更會造成嚴重影響,要從國土規劃著手。而被稱為預報智庫的「颱洪中心」,將要被整併進災防中心,讓學界擔憂,未來預報準確度可能會受到影響。
    2018/09/04 23:57
  • 823狂炸高雄、台南! 雨量創史上第1、第2高

    上個月的823暴雨重創中南部,由於當時氣象局不斷上修雨量,被外界質疑,雨量預測準確度不夠。不過大氣系學者替氣象局抱屈,表示台灣的雨量預測能力不比國外差,主因是在於暴雨的生成來得又急又快,本來就會比颱風或梅雨更難預測。而雨量預測要準確,除了必須廣布防災雷達或更多硬體設備外,蒐集分析大數據、提高雨量預報精準度,都是學界正在努力的方向。
    2018/09/03 22:48
  • 暴力電玩是否誘發槍枝暴力? 美學界吵翻天

    電玩與誘發年輕人暴力行為是否有關至今仍是爭議,美國學界正反兩派各擁數據支持論點,但若聚焦在暴力電玩與槍枝暴力的關聯性,在美國又是另一個吵翻天的爭議。
    2018/08/28 12:10
  • 快訊/遭質疑政府砍氣象預算 防災中心、氣象局反駁

    南台灣致災淹水引發天氣專家吳聖宇的批評,認為政府將氣象學界的研究經費預算砍掉,質疑政府對預報不是真的有心,對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和氣象局都發表聲明回應,防洪中心旱災房中心整併是為了發揮應用的綜效,氣象局則是說政府對於預算和計畫都很支持,反駁天氣專家的質疑。
    2018/08/25 17:39
  • 小英喊重視氣象預報 專家曝「研究經費被砍」:真有心?

    823豪雨重創南台灣,總統蔡英文24日特別強調,氣象預報和預警是重中之重,要求氣象局持續向民眾說明天氣狀態,並在第一時間讓地方政府掌握最充足資訊。對此,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忍不住抱怨,明年度氣象學界的研究經費被砍,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也收掉,「政府真的對於氣象預報預警是有心的嗎?」
    2018/08/25 17:37
  • 霓虹不死! 夕陽產業再拚輝煌

    隨著LED燈的普及,在七、八零年代點亮城市的霓虹燈,產業也面臨嚴重萎縮,但在台灣,還是有霓虹燈師傅,不捨一生志業沒落,努力轉型,將霓虹燈變成絢爛藝術品,也有店家,堅持使用霓虹燈,復刻美食記憶,或許要讓霓虹燈產業起死回生,沒那麼簡單,但產學界仍不放棄,小心翼翼守護,這一盞盞閃爍的溫暖微光。
    2018/08/24 23:12
  • 快訊/研究獨步全球! 台教授:地磁反轉僅需百年

    地球磁場倒轉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不過可能造成磁爆、太陽風侵襲等無法估計的損害。原本科學界認為,地磁從正向完全倒轉到反向,需要1千年,不過台大教授花了10多年研究,大陸的一顆帶磁性石筍標本,發現其實倒轉只要百年以內的時間,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這篇論文,可以說是獨步全球的研究。
    2018/08/23 10: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