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下藥少子化傷勢裸照新竹性慾茱莉亞尼克國民黨企業徵才
  • 搜尋:

    不切 結果共155筆

  • 疫苗預約系統僅調查「意願」 藍怒批:望梅止渴不切實際

    行政院政委唐鳳推出疫苗預約系統,但卻只能先登記意願,等疫苗足夠才能預約。國民黨今(9)日批評,蔡政府的「疫苗意願登記系統」,只是提供人民「望梅止渴」的工具,想打疫苗還得跟上層層步驟,不切實際又擾民。
    2021/07/09 10:43
  • 中央稱地方可公布足跡 柯文哲:破百例疫調已不切實際

    今天本土再增206例,北市萬華仍舊是重災區,市府宣布匡列範圍內的四間國小停課一周,不過現在中央說疫調交由地方公布,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每日確診例破百,現在用傳統疫調已經不切實際,要倒過來從確診案例往回圍堵。
    2021/05/16 19:02
  • 插手台海?日放話與美合作 張競:政治口惠、不必當真

    大陸遼寧鑑近日頻頻出現在台海周邊,美方也派出羅斯福號艦隊進入南海,羅斯福號指揮官則透過推特表示「很高興再次回到南海」,並強調這是針對維護印太地區的承諾。而美日峰會在即,日本首相菅義偉搶先放話表示會談論台海議題,此話卻遭到大陸外長王毅警告「手不要伸太長!」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日本的外交發言時常毫無國際法根據,大多是為了替自己壯膽或是政治討好,這些政治口惠不避當真,而台灣也不該對他人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面對自身安全應靠自己建立充足實力。」
    2021/04/07 14:32
  • 太魯閣號「第7、8車相疊」憂火花不切割 評估從隧道南端拉

    太魯閣號車頭第八車廂被削去一大半,加上衝撞擠壓後,和第七車廂相疊嚴重變形,但因為隧道空間狹窄,如果使用切割機具分離,會引起火花,在隧道裡恐怕再度引發災害,原先台鐵打算從北端一節一節清出,但經過結構技師評估,不排除要從南端拉出車頭。
    2021/04/04 19:20
  •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 歐盟呼籲遵守WTO規則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屢遇挑戰,歐洲經貿辦事處長高哲夫昨天說,台灣有發展離岸風電潛力,然而,國產化要求應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扶植新產業的方式是協助業界,而非不切實際與官僚要求使業者負擔過大。
    2021/03/31 10:34
  • 極右翼「匿名者Q」洗腦 深信美國戒嚴.川普復位

    這幾年美國有一派挺前總統川普的右翼陰謀論,叫做「匿名者Q」,他們的論調偏激,但擁有一定的支持者。他們深信一旦民主黨的拜登上台,中國就擁有美國;也堅信總統就職日當天,美國電視和通訊會被斷訊,然後國家由軍方接管,直到川普復位;但在看到拜登宣誓,這些Q粉突然驚醒,發現他們的思維被這些不切實際的陰謀論深深綁架。南卡一位Q粉媽媽在看到拜登就職後,感覺當頭棒喝,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也覺得瘋狂。
    2021/02/04 19:58
  • 跑馬拉松拉開距離再脫口罩 柯:不切實際

    台北馬拉松20日就要舉行,18日特別舉辦賽前記者會,12位外國選手也出席,只是他們17日才剛結束居家檢疫期,七天自主管理期間,已經開始參加活動還要比賽,是否符合防疫規定,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說,他們出關前採檢都是陰性,應該沒問題。
    2020/12/18 20:22
  • 拜登提名台裔貿代成「台灣之光」 宅神:別抱幻想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介紹新任內閣團隊,其中獲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USTR)戴琪(Katherine Tai)為台灣移民。對此,「宅神」朱學恒表示,她的確是台裔,但她是個徹頭徹尾的美國人,希望台灣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2020/12/13 16:37
  • 遭馮世寬罵「渣男」 吳怡農:盡量不去在意

    吳怡農之前被退輔會主委馮世寬罵「渣男」,雖然馮世寬後來改口,但吳怡農晚間出席活動被問到時說,不要太在意逢世寬對自己的評價,提到國防部要研議是否延長軍事訓練役,吳怡農說期待延長役期,就能跟正規部隊一樣,很不切實際。
    2020/10/23 22:10
  • 高溫加上強風 加州森林野火持續惡化

    美國加州的森林野火,情況持續惡化,加州南部的高溫、北部的強風使得這場野火問題再度惡化,北加州不得不切斷供電,至少5萬名居民無電可用,惡劣的空氣品質也讓醫院裡治療呼吸道的病患數目多了一倍。
    2020/10/16 20:37
  • 抓包外遇同事!尪喊「正宮小三都想要」 女星崩潰提離婚

    許多人常說男女偷吃有一就有二,如果被抓包外遇還不切斷和小三的關係,唯一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協議離婚。近日購物專家筑婷透露,前夫偷找小三被她抓包,豈料找對方談判的過程中,小三竟語出驚人表示,「現在不當別人小三就是人家當妳小三」。
    2020/09/23 16:21
  • 主動公布軍情 專家:讓民眾相信國軍監控能力

    共軍擾台不斷,國防部在官網設置專區揭露周遭軍情;專家及立委今天指出,此舉能避免中國以假訊息見縫插針,更讓民眾相信國軍有其監控能力,同時避免特定人士對中國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2020/09/17 21:07
  • 回擊馬英九 蔡英文:別以為卑躬屈膝就能換來和平

    總統蔡英文今天針對前總統馬英九批評她把國家推向戰爭邊緣回應指出,受人民託付領導國家的人,千萬不能抱持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在主權議題上卑躬屈膝,或是對民主價值不吭一聲,就能換來所謂的和平。
    2020/08/22 19:14
  • 綠委賭「查獲假3倍券發千份雞排」 網敲碗:哪領?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7月曾在臉書發祭品文,警方若於暑假查獲假券,他就公開發放1200份雞排,沒想到雲林縣警方13日在虎尾破獲偽造集團,查扣總市值高達250萬元新台幣的假三倍券,網友們見狀紛紛湧入其臉書敲碗「謝謝委員,中辣不切!」
    2020/08/14 08:29
  • 和韓國瑜最大相異處? 陳其邁:不說不切實際的話

    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陳其邁昨晚接受網紅「志祺七七」訪問,對於和前市長韓國瑜最大不同處,陳其邁回應,自己不會說不切實際的話,例如太平島挖石油、愛情摩天輪等。
    2020/07/27 15:19
  • 520後蔡後疫情時代 大白話政經話全方位解析

    後疫情過程中,蔡總統也將520進入第二任期,馬上大陸兩會, 接高雄罷韓投票,在全球疫情漸解封,兩岸關係面臨新挑戰,美中大國板塊擠壓更嚴重,全球戰略重新佈局,台灣是否做好準備? TVBS 56台下午兩點到六點的新聞大白話和T台政經話兩個新聞節目,本週將深入全方位解析,以在地觀點,全球視野的製作,掌握美中台和全球的情勢變化。 520的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和資深記者戴菀伶,將針對早上蔡總統就職和政府人事佈局,從政治權力運作,現場分析後蔡時代的挑戰和因應,前台北市勞動局局長、現任立委賴香伶將針對勞工政策權益部分提出見解,面對月薪不漲,步出校門就要面臨失業壓力的青年朋友們,連勝文將提出他的經驗分享;大陸中心資深記者廖雅玉,也分析後蔡時代兩岸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層面的互動。 下午4點的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和資深媒體黃暐瀚,將和全球重要政治經濟專家學者視訊連線,全方位深度剖析美中台三方互動的挑戰,更將越獨家視訊訪問,熟悉兩岸的東京大學東洋研究所松田康博博士,請他從日本角度來看,面對美中衝突,台灣未來的挑戰。在台灣也有淡大戰略所黃介正副教授和淡大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教授,從外交、軍事和戰略等議題,說明台灣未來的政治經濟風險;分析師楊應超和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則會從經濟發展的的方向,分析台灣下一步的策略。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會從政治經驗,為後蔡時期的台灣,提出看法。前財政部長劉憶如也會針對美中貿易戰、貿協洽簽、產業轉型等方向,提出他的戰略建言。 製作人陳珮君表示,新聞大白話與T台政經話兩個節目,把觸角放在各個領域,從科技產業的發展,財經投資的布局,教育藍圖、宇宙天文等領域只要對觀眾有益的題目,就是深入追蹤的方向,並持續關注時事議題,從爬梳新聞脈絡,找當事人講大白話,請專家分享觀點,帶給觀眾完整不切斷的資訊內容。陳珮君說,這次的520專題規劃,就是在實踐我們想要從每天收看的新聞節目上,能透過各面向專家的觀點,讓觀眾有新的收視體驗。 新聞部副總監楊樺表示,說清新聞、講好故事和連成全球視訊,是新聞大白話和T台政經話兩個新聞節目的努力目標。楊樺說,在新聞台播放新聞之外,能提供觀眾在地觀點和全球視野的新聞說明,更清楚了解台灣未來的發展,結合編採製播企的數位電視新聞團隊,這一週也將陸續提供不一樣的台灣和全球新時代挑戰的新聞內容。
    2020/05/20 13:34
  • 舞廳、酒店仍戴口罩? 陳時中反回跳舞跳「遠」一點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已連續11日零確診、國內連續36天無本土病例。隨著疫情降溫,不少娛樂場所已經自行恢復營業。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質疑,KTV很難保持社交距離,且酒店戴口罩接客不切實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總指揮官陳時中反問「到底防疫重要還是跳舞重要?」,建議若真要進舞廳,跳舞也可以跳「遠」一點。
    2020/05/18 16:36
  • 西瓜產季到!水果攤不切盤 改盒裝打果汁

    西瓜產季到了,但是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雲林產地的冰果室,水果攤,也有店家取消切盤服務,改用盒裝,或是打成西瓜汁銷售,但也有其他冰果室繼續提供內用服務,但店家強調,都會加強店員和客人洗手消毒,以免病情傳播。
    2020/03/27 14:05
  • 破百恐慌!民眾盼擴大採檢 專家:不切實際

    台灣確診案例破百後,又引發新的一波「恐慌購買潮」,不少人也再度討論,是不是應該要大規模採檢防堵,仿照鄰國南韓的得來速採檢。事實上,南韓只有加速採樣速度,檢驗方式跟台灣一樣,並不是快篩。國內專家也說,除非社區感染失控,才需要這樣做,台灣目前只有零星社區感染,還不需要走到那一步,而萬一有需要,目前國內的檢驗量能,最高是一天3200件,接下來還會持續提升。
    2020/03/19 20:37
  • 基層防疫忙翻! 蘇:未來進入圍堵、減災階段

    為了確保居家檢疫的民眾有乖乖待在住家,各地方政府的基層防疫人員都快忙不過來,因此引發關注是否追查感染源的方式不切實際,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接下來已經進入圍堵和減災階段,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認為是否要暫停是個大哉問!
    2020/03/03 19:02
  • 川普誇口「要種一兆棵樹」 環保少女:不切實際

    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登場,美國總統川普深陷彈劾危機,還抽空前往,甚至還大談環保議題,說可以種一兆顆樹來改善,不過環保少女桑柏格相當不以為然,批評川普的政見不切實際。
    2020/01/22 22:40
  • 蔡總統: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解釋與現實脫節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解釋與現實脫節,處理兩岸關係須面對現實環境,若活在過去來面對九二共識是不切實際,她呼籲選民讓投票變成台灣鞏固民主自由的運動。
    2019/12/31 13:47
  • 網軍風波!楊蕙如叫「師父」 潘恒旭:熟識不切割

    卡神楊蕙如的網軍風波,吵不停!最近不少民進黨人士被起底和楊蕙如有過互動。對此,韓競辦創意總監潘恒旭表示,兩人認識20年,不會因為她現在出了事,就要和她切割關係。有網友更翻出他的臉書貼文,楊蕙如在2017年還留言,叫他一聲師父,可見關係不錯。而6日下午,潘恒旭上政論節目,大爆楊蕙如的3千網軍,是如何在PTT上帶風向攻擊對手。他表示,2018年九合一大選時,楊蕙如有找上韓國瑜提案介紹,但當時因為涉及金錢關係,最後沒有合作。
    2019/12/06 20:25
  • 高山設升旗台挨批 韓國瑜澄清:失修的可整修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昨天提及要在3000公尺高山廣設升旗台,遭蔡總統批不切實際。韓國瑜今天澄清,不可能在每座高山設升旗台,但若已有升旗台的地方失修破損,可以考慮整修。
    2019/10/24 17:01
  • 韓國瑜提高山設升旗台 總統:不切實際政治作秀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提及在3000公尺高山廣設升旗台,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把升旗台蓋在高山,不僅不切實際,更會破壞山林環境與形貌;國旗是用來代表國家,不是用來政治作秀刻意升在山頂上。
    2019/10/24 12: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