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85度C餐飲龍頭倒閉陳曉坤達Kissena Park買一送一陳妍希女星留學乘機性交罪
  • 搜尋:

    三高 結果共645筆

  • 罹患糖尿病12年!醫曝龍劭華是「4可能死因」高危險群

    金鐘視帝龍劭華於14日昏倒於高雄85大樓日租套房,送醫後不治身亡,享壽68歲。龍劭華過去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更自曝自己長期沒有回診追蹤,去年去看醫生後才發現血糖相關指數異常的高。對此有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最大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若長期控制不好會導致神經病變,且容易出現血管併發症,會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2021/09/15 10:43
  • 罹糖尿病10年未控制 龍劭華去年曾就醫

    而龍劭華本身有糖尿病舊疾,也有暈眩的慢性病史,不過前10年都沒有就醫,直到去年5月才看醫生,當時測得糖化血色素高達13%,還好在太太和女兒協助控制下,才讓空腹血糖值降下來,醫師表示,糖尿病如果沒控制好,容易誘發心肌梗塞,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會更高。
    2021/09/15 00:04
  • 叫不醒!內湖60歲男猝死車內 曾施打莫德納

    台北市內湖一名60歲的男子猝死車內,明顯死亡多時,警消到場採證,發現死者是一名工程承包人員,當天上午九點多停車,直到下午三點多,收費員經過拍打窗戶,發現他都沒反應立刻打119。死者本身有三高慢性病史,8月中曾施打過疫苗,確切死因還有待司法相驗釐清。
    2021/09/09 11:37
  • 想喝手搖又怕胖!營養師曝「走糖」技巧瞬間狂降熱量

    傳統全糖珍珠奶茶一杯熱量高達850大卡,天天喝容易三高、肥胖跟著來。營養師高敏敏提供3招,喝手搖飲不怕肥胖,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喝。
    2021/09/07 13:44
  • 怕染疫不敢回診又停藥 醫曝心肌梗塞患者1週5急救

    因擔心染疫,許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不願回診,出現服藥空窗期,有家醫院一週內竟有5位民眾因心肌梗塞被送至急診室急救,比過往夏天狀況多了許多。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擅自停藥,尤其已經放置心臟冠狀動脈支架的患者更須小心,避免心肌梗塞突然報到!
    2021/09/03 23:07
  • 健康議題搜尋量年成長25% TVBS《健康2.0》IP力發威

    隨著疫情升溫,國人健康意識更加抬頭,Google搜尋中,與「健康」相關的搜尋量年成長達25%,可見民眾對健康資訊的渴求。TVBS《健康2.0》為全台討論度最高的健康節目,近年積極運用數位工具發展各種內容,更與Google合作推出線上新形態廣告服務。日前 Google舉辦健康產業年度高峰會,就邀請了TVBS融媒體行銷事業部總監李維芬從內容產製端的角度,分享從後台數字中看到的健康產業新趨勢。
    2021/08/29 16:39
  • 過重問題多!三高找上門恐當「藥罐子」 想改善靠2方法

    三高問題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許多人都是因為參加公司健康檢查或成人健檢時,才發現有血壓、血糖或血脂偏高的問題,而進一步就醫尋求治療。就有一名男子年紀輕輕罹患糖尿病,以為要吃藥一輩子,經過醫師建議用藥搭配減重,短短3個月之後,血壓、血糖、血糖都正常了。
    2021/08/23 09:02
  • 腰圍過大「疫苗效果」打折!研究:內臟脂肪影響新冠重症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紛擾,台灣拚疫苗覆蓋率目前已超過三成,施打年齡層也積極向下展開,其中第二輪施打的第九類高風險慢性病仍是被討論最多的族群。當中除了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生殖泌尿及肺部呼吸等疾病之外,很大一個族群就是三高慢性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而這也從三級警戒以來,新冠肺炎的死亡個案多數具三高慢性病史可得到證明。
    2021/08/20 13:45
  • 連槓40期!威力彩頭獎7年來第三高 台彩曝中最多次數字

    威力彩已連續40期槓龜,不過這並非台彩史上槓龜期數最高的,最高的槓龜次數是連槓了47期才開出,該期獎金若單住獨得也是第四屆彩券發行以來的第三高,此外,台彩官網也曝光開最多次的獎號。
    2021/08/19 08:46
  • 男打AZ疫苗後腳痛6天竟是「腦加腳血栓」 醫認證:AZ疫苗誘發

    有一位52歲林先生,沒有三高慢性病,但接種AZ疫苗以後,雙腳腫脹痠痛,在床上躺了6天無法動彈,就醫才發現,除了雙腿有血栓,就連大腦也有靜脈竇栓塞,醫師也開立診斷證明,認定是打了AZ誘發血栓,原本必須自費35萬打免疫球蛋白治療,最後改由健保支付,而指揮中心證實,因為施打AZ,出現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案例就有17件。
    2021/08/18 19:42
  • 三高病患接種新冠疫苗有風險?台大醫點名7種人要小心

    作家九把刀的岳母,日前打完AZ疫苗後,短短4天就猝逝。九把刀坦言,岳母有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但死因是否為接種新冠疫苗引起,仍有待解剖結果出爐。究竟罹患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打新冠疫苗會不會有風險?
    2021/08/13 10:42
  • Brabus連足球巨星C羅也超愛! IG上秀出G800順便曬恩愛

    足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人觀看的運動之一,當然作為一個頂級的足球員收入以及知名度也會是全球前幾名,來自葡萄牙的當代球王Cristiano Ronaldo是2021年全球收入前三高的運動員之一,超過一億美元的年收入羨煞眾人,當然大家也會想要知道大明星的生活究竟是如何,但這在方面C羅可是相對保守,對於私人的收藏比較少公開,而這次卻在Instagram上面大方展演他的Brabus G800,同時還順便曬了一下女友秀恩愛。
    2021/08/05 15:17
  • 看奧運緊張到心臟痛恐要命!5族群出現3症狀快就醫

    看東京奧運賽事緊張到心臟痛別輕忽,研究顯示,德國在世足賽期間心肌梗塞風險比平時高一倍。醫師提醒,有心臟病史、三高、抽菸、少運動、肥胖等5族群,若出現3大症狀務必就醫。
    2021/07/31 13:16
  • 菲女力士奪金獲贈豪宅 亞航加碼「終身免費搭機」

    菲律賓女子舉重,奪下該國史上第一面金牌,不只獎金豐厚,還有建商決定送她一棟豪宅,亞航更宣布,這名金牌女力士搭機終身免費。各國的金牌獎勵大不相同,像是德國提供一輩子喝免費啤酒,南韓選手則可以免除服兵役。至於金牌獎金,台灣算是全球第三高。
    2021/07/28 20:11
  • 男性睪酮固過低有危險!醫師曝感染新冠這風險恐增

    男性睪固酮太低,染疫後有風險?根據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本身有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男性長者,若睪固酮濃度較低,感染COVID-19引起的免疫風暴和死亡風險較高。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醫師提醒,有更年期症狀的男性長者,可就醫評估補充睪固酮,學理上有助降低染疫後的死亡風險。
    2021/07/16 13:05
  • 週三起高壓增強 天氣穩定炎熱

    週三高壓增強,天氣穩定炎熱;週三中部以北午後有雨,東南部零星雨;週四至週日晴朗炎熱,留意紫外線強。
    2021/07/06 18:33
  • 慢性病者染疫易變重症! 營養師教你吃出「防疫體質」

    根據疾管署公布國內疫情資料,新冠肺炎確診案例統計裡,20歲以上成人確診比例較高;確診者若本身患有慢性病,則可能使得染疫後的症狀不易掌控或加速病情嚴重發展,導致重症甚至是死亡。
    2021/06/24 13:19
  • 快訊/86歲男有三高、慢性病 前天打疫苗昨猝死

    彰化也發生了打疫苗後死亡的案例,是一名86歲男性,彰化縣衛生局表示,患者在前天施打疫苗,沒有不適症狀,昨天家屬回家發現他沒有呼吸心跳,已經死亡,患者本身有三高,還有慢性肝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衛生局已經通報中央,送藥害救濟審查。
    2021/06/16 16:11
  • 鼓勵代替處罰!侯友宜籲企業發獎金阻移工外出

    國內爆發移工群聚案,新北市是全國移工數第三高,今天新北市長侯友宜呼籲企業可以發放獎勵金給「不出門的移工」,用鼓勵代替懲罰,不過實際有管理經驗的中小企業主坦言,這恐怕有些難度。
    2021/06/07 19:01
  • 台北市6日新增確診64例 居家隔離人數稍降但仍緊張

    中央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343起本土個案,其中新增本土個案335例,校正回歸8例,死亡案例36例,其中台北市今日新增64例。市長柯文哲表示,民眾不用被死亡數字嚇到,能夠較即時反映疫情狀況的是快篩陽性總數,目前台北市還在控制內。全台北市截至5日,累積接觸者居家隔離人數前三高地區分別為,萬華503人、中正區310人、信義區291人。各地總計2851人,對比昨日有略為下降趨勢,不過對於民政單位及衛生系統仍然有管理壓力。
    2021/06/06 15:43
  • 巴西逾1514萬人染疫  確診人數居全球第三高

    巴西衛生部今天表示,境內過去24小時新增6萬3430人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累計確診攀升至1514萬5879例,排名全球第3高,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2021/05/09 08:46
  • 辛曉琪眼球爆血管 醫曝「高頻率發生」恐是中風徵兆

    「療傷歌后」辛曉琪將於5月重新啟動巡迴演唱,加上忙著新歌宣傳,工作滿檔的她某天回家後,照鏡子突然發現眼睛爆血管了,讓她嚇一跳。幸好只是小血管破裂,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復原。但眼科醫師提醒,這看似是個小問題,若發生頻率太高,要小心可能是高血壓或是心管疾病潛在的隱憂,萬一發生在腦部,就有中風的可能。
    2021/04/29 23:13
  • 足部異狀不可忽視! 醫師點名「7大」危險族群

    別輕忽周邊動脈阻塞!醫師提醒,糖尿病人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風險群,若加上神經病變,更容易導致足部變形、潰瘍、甚至必須截肢。另外,老化、肥胖、三高等,也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
    2021/04/16 13:35
  • 倪安東扶正小三高調放閃 公開「恩愛照」深情告白

    混血歌手倪安東2010年與老婆Vivi結婚、育有1女,豈料2017年被爆偷吃歌手管罄,讓老婆氣得將兩人告上法院,倪安東事後證實已在2018年離婚,之後與管罄越愛越高調,昨(22)日他再度曬出多張恩愛照,深情向管罄告白。
    2021/03/23 11:31
  • 美國心臟協會:每天吃這個 可降低「心臟疾病」風險壽命延長13%

    現在很多外食族,經常大魚大肉不忌口,熱量攝取過多之後引起肥胖、三高等疾病,尤其是心臟方面疾病,近幾年來許多知名人士不幸發生猝死案例,令人不勝唏噓,TVBS健康醫藥專題報導,我們要帶您了解「強健心臟」該怎麼做?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發布最新研究每天吃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有助於降低許多疾病風險。
    2021/03/17 23: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