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罪惡感,很多人吃炸物之前都會撕掉麵皮。(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每當享用炸物時,為了減少罪惡,相信有不少人都會選擇把外層較為油膩的麵衣撕掉,認為這種吃法能夠達成去油效果。對此,營養師曾依田表示,此舉僅能去掉一部分油脂,剩下的已滲透到食材中,而同一食材經不同方式油炸後,熱量、吸油量更是有所不同。
更多新聞:專找壯年男!醫警告「3致命癌」吃出來的 雄性禿也危險
「炸物沒有你想的那麼單純!」營養師曾依田曾透過臉書粉專談及「炸物陷阱」,除了食材面積影響吸油率之外,油炸方式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吸油率,普遍來說分為4種炸法,也就是不裹粉、炸粉、麵包粉以及粉漿。曾依田接著直言,「魔鬼其實都藏在這些細節裡」,並提醒大家,在思考要吃什麼的同時,也要想好如何選擇較為健康。
吸油率低至高排行:
1.不裹粉(吸油率3~8%)
食材沒有沾粉直接油炸,在台式料理中非常常見,一般被稱為「過油」,包括炸蛋酥、炸茄子等。
2.炸粉(吸油率6~8%)
油炸前,在食材表面沾上炸粉,如麵粉、太白粉或澱粉,出鍋後呈現酥脆表皮,包括日式唐揚炸雞、鹹酥雞等。
更多新聞:睡眠不足恐變胖!營養師授5招 調整作息輕鬆瘦
食材被裹上滿滿麵包粉再油炸,為日式洋食中常見的料理方式,包括炸蝦、炸豬排、可樂餅以及咖哩麵包等。
4.粉漿(吸油率最高15~25%)
油炸前,食材被沾滿帶有水分的麵衣,一般能夠在中菜、西菜以及和食中看見,包括宜蘭卜肉、英式炸魚以及天婦羅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3/10/09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