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5
  • Sep
  • 2016

台灣救災像做秀?一篇文詳解美國「全災型應變中心」

作者 呂佳穎

2016/09/15 23:45

「颱風怎樣了?」

「新聞說林全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了...。」

 

最近幾天,和在台灣的親朋好友聯繫,開頭總是這麼問候。

莫蘭蒂颱風,是台灣的14號颱風,據說是最近這21年來,所發布陸上警報的最強颱風,又適逢中秋節大潮,狂風一旦加上驟雨,我們的家園撐不撐得住?不知怎麼的,每次只要氣象局說雨會像「用倒」的,就會讓我眼皮一直跳。因為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那小林村幾被滅村的慘劇,還清楚記得。活下來的人,那眼中的悽涼、那臉上的苦楚、那揪心的哭喊聲,是那麼的讓人夜難眠

照這邏輯來看,林全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是應該的,甚至看情況不對時,總統蔡英文也是得去的。大官去災害應變中心要幹嘛?回想一下,不就是穿著紅背心,坐在正中間,聽各部會的簡報 ; 有時還會跟各縣市長來視訊連線,問問「你那裡怎麼樣了?」、或是「有沒有缺什麼?」,不管是陳水扁還是馬英九當總統,這樣的場景都上演過。

「一定要去啊,不去,怪怪的,還會被罵不管人民死活...」。

「排排坐在那裡聽簡報,對嗎?」。回我話的人是台北市議員阮昭雄。

「不然勒」是我當下的回應,我想很多人應該跟我的想法差不多。

接著,阮昭雄就開始跟我上起防災、救災這門課來。我本來只是要謝謝他,前陣子來美時,幫我帶孩子新學期的中文課本來,沒想到卻顛覆了我很多觀念。這時我才想起,阮昭雄會來美,就是因為台灣首都圈議員防災問政聯盟,來美考察防災科技、單位的組織架構和權責分配。他們一行人除了阮昭雄外,還有台北市議員謝維洲、顏若芳,和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以及銘傳大學的防災教授馬士元。

「坐在中間,指揮調度的人,絕對不會是市長或是總統...」。

這訊息才剛跳出視窗,馬上就又跳出張照片,那是洛杉磯災害應變中心的指揮中心。

「那誰坐中間?」

 

「指揮官阿,應邊中心的主任!」

「那像市長、院長,總統這些人來怎麼辦?」

「去旁邊的會議室待著。」

我們的官員,不管是地方的還是中央的,在去災害應變中心時,有沒有沒坐在上頭,反倒跑去旁邊會議室待著的?我想了老半天,不僅是在新聞上沒看過,我自己親身跑過的,也沒見過。我想到的是,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在去災害應變中心視察時,可能因為太過勞累打起盹來,發言人李佳霏寫了張「總統,媒體在拍您打瞌睡」,還署名「霏」的紙條,遞給馬英九。

大官來匆匆,去匆匆。有沒有想過,大官走後,中間的位子誰坐?會是都空著嗎?

每次看到新聞時,都是大官在聽簡報,要不就是跟各縣市視訊,因此應變中心就是一直在簡報跟視訊嗎?這幾個問題都是阮昭雄問我的,當下我沒有回答。這回一同來考察的學者馬士元則說,大官沒來前,應變中心絕對不是在簡報,而是一直在做情報搜集、分析、研判,再依此做調度,不管是物資還是人員需求。

災情瞬息萬變,所有的研判和指揮一刻都不能停,先進國家的災害應變體系,絕少會擱下指揮調度,只為給長官簡報,然後讓媒體拍,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作秀,讓民眾看看表象的民胞物與。我也曾經站在應邊中心的記者席上,聽著各部會跟大官簡報,以前我真的沒有覺得這有啥不對,也覺得大官去應變中心露露臉,有安定民心的作用。卻沒細想,因為大官來了之後,所有人要去配合他,那大家之前在做的事呢?

「尊重專業」,阮昭雄和馬士元都這麼跟我說。他們在美國看到的是,長官蒞臨,會去指揮中心旁邊的會議室開會或聽簡報,指揮中心繼續運作,調人的調人、找錢的找錢、每個顏色的背心背後,各有各的職司、功能,紅色、橘色、黃色、綠色、藍色,穿著五色背心的人,同心跟時間賽跑,將災害降到最低。

講到功能,美國在1992年開始推行全國各地應變中心架構的共通性,比如說透過國家事故管理體系(NIMS),統一救災邏輯和標準術語 ,不會東部的人來西部救災,卻聽不懂西部的指揮官在講什麼 ; 聯邦應變架構(NRF),則是統一所有的應變中心架構,不以部會、局處來區分,而是以功能來區分,目前一共分成15個功能(情報、工程、救援、後勤...)。當跨區域的災變發生時,需要溝通時,功能對功能,大家架構一樣,又有共同的術語,不會雞同鴨講,這麼一來效率馬上提升。

反觀我們,22縣市、368個鄉鎮、再加一個中央,因此一旦有災變時,會有391個應變中心,但是每個應變中心都長得不一樣,大家的編組也都不一樣,像是高雄編了50多個小組,光聽簡報,應該就會聽到快睡著,台北和中央,則是都快20個。儘管中央、台北、桃園已經以功能來劃分,但是大家完全分的不一樣,甚至在功能分組時,都只以颱風經驗來做規劃,不是以「全災型」的方式來規劃。因此,一旦工業區、科學園區在地震中受災,在中央和北桃的分組裡,竟然找不到對口。

 

那麼台灣何時會出現全災型,類似美國標準的應變中心出現呢?好消息是出現了,就是在台中市。

這回的莫蘭蒂颱風,台中市政府宣佈試辦將應變中心以功能來架構,而且設計出一套「全災型」的功能分組,方便邏輯、系統整合市府資源。台中的應變中心有計畫群組(災情通報、分析研判、參謀計畫、公共資訊)、後勤群組(後勤支援、軍事支援)、財務行政群組(行政庶務)、緊急服務群(消防搜救、核生化應變、治安維持)、人道服務群組(避難、安置、醫療公共衛生、民生物資)、工程處置群組(交通運輸、公共工程、水電、能源)。現在台中起了頭,不少人期盼中央和各縣市跟進,進而統一全國的應變中心。

防災、救災,我們已經在學,也漸漸有了成效,那麼減災呢?

防災、救災、減災,其實應該是三位一體的,這需要有一個單位來統合,才會有減災的戰略目標出來,不然就是等災情發生了再說,老是在眼淚和救人間輪迴,這樣根本於事無補。我們現在有消防署,這是中央單位,但是光聽名字也知道,這專業是在救人,那麼防災、減災的戰略呢?這要有計劃、要有研究,換句換說就是要有單位、有預算,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是美國兩個跟防災、救災有關的中央單位。USAID管海外救援,常做救災的人道外交,他可以調FEMA的人出國救災 ; FEMA隸屬於國土安全部,負責管理聯邦和地方間的資源調度,不管是人、物資、器具,還是錢。他們有5000個正職人員,但是不做實際救災,這種事FEMA都讓地方處理,他們負責排課程訓練,也就是說救災只是他們的業務之一而已,真正的要務是防災、減災的戰略和目標,不能老是等災害發生了,才去救人。

什麼叫減災的戰略?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美國有龍捲風,那要如何減少龍捲風的形成?一旦真有龍捲風時,又要如何降低損失5%?今年5%,明年就要10%,這麼一來就需要研究、計畫,也就是要有人、要有預算,才有可能支撐的起來,並且有效果!

我們隸屬於行政院的災防辦,有類似FEMA的功能嗎?這有些小巫見大巫,因為人家是5000人,我們是25人,而且只是個幕僚單位。台灣是個多颱風、多地震的國家,做好防災、減災的戰略,絕對需要。這麼一來,是要成立「防災部」嗎?其實防災、救災是跨部會的事,成立一個部,光是「文」會來會去,麵就都糊了,更何況人命關天。最好的法子,應該是成立委員會,各部會都派次長級以上來參加,才能有橫向協調的功能,這麼一來也才會有人和預算,才有辦法運作。幾個來美考察的議員說,他們要開始找立委開公聽會了。

「災民家的泡麵,多到三年也吃不完啦...」

馬士元語重心長的說,如果我們也能有個類似FEMA的單位,這種離譜的事應該就不會發生。每次一有災情,媒體總是說缺水、缺電池、缺衣物、糧食等等什麼的,因此民眾不是自己送去災區,就是交給民意代表,要他們送去。但是災區真的需要這些嗎?台灣人是很有愛心沒錯,但是這樣是事半功效?還是事倍公半?在美國,很少有捐物資這種事,如真需要物資,FEMA會直接跟廠商聯繫,通常都是要大家捐錢,他們再去統籌處理採買、運送,減少浪費。

顏若芳也說了她的親身經歷,莫拉克風災時,她還是議員助理,才剛從學校畢業不久。議員去南部災區了,她留在辦公室調度車輛,調什麼車輛?調運送物資去災區的車輛,結果她調到哭了出來,因為根本調不到車。眼看物資愈堆愈多,還有很多是麵包,這不趕快送到需要的人手裡,不就要全壞在服務處了。顏若芳說她永遠記得那幾天,那滿坑滿谷的物資和永遠也接不完的電話。「這樣的愛心,會不會太盲目,也太沒效率?」這個問題,顏若芳說她一直在思考。

防災、救災、減災,一樣重要。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單位,來統合、協調、研究,別讓泡麵三年吃不完,還有那送到災民手裡已經過期的麵包,老是成為災區的一景,然後對於怎麼降低災害這件事,總是嘴上說說而已。

>>來信投稿、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9/16 00: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呂佳穎

我想念我的麥克風。拿著它做訪問、趕稿、做帶,何其有趣,何其豐富!如今,陪著孩子丈夫來到美國,和家鄉保持距離,觀察時手上的麥克風變成了鍋鏟,卻發現對台灣更熱愛也更期待。老手記者,新手煮婦,諸公敬請指教!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