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7
  • Sep
  • 2017

「我想獨處,不行嗎?」一個人才不悲慘的心聲

作者 談談

2017/09/07 17:24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大力女子都奉順》官方劇照

(作者/幸運欣,出版社主編,喜歡聽故事、寫故事,也喜歡一個人看電影、遊山玩水。善於寫勵志文,本身雖是暗黑星球出身,但仍勇於樂觀催眠自己的掙扎人。)

之前,很常在FB或PTT上看到有人轉貼「一個人做什麼」最悲慘的文章,舉凡: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去KTV,或一個人去遊樂園、一個人搬家,其中一致公認最慘的就是「一個人去做手術」。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覺得一個人做的就顯得很慘的事,如果有人陪都很平常。坦白說,根本不是一個人做什麼事會很慘,而是很多人認定「一個人=很慘」。

有朋友和我說,他才不要自己去咖啡廳,這樣好奇怪喔,人家一定以為他人緣不好才會落到自己去咖啡廳的下場,寧願自己買一大堆美麗的杯盤,在家煮給自己喝。

雖然這樣也很好,煮咖啡本身是一種療癒的過程,但說穿了,她就是因為怕別人的異樣眼光才不想自己去咖啡廳,而不是排斥「一個人」。

忽然想起多年前,我第一次一個人去花蓮海邊民宿投宿時,民宿老闆娘一直問我為什麼要自己來海邊,是有情傷嗎?

還講了好幾個她朋友遇到情傷如何走出來的故事,滔滔不絕的話語,好似只要讓我獨處就會輕生;一個美好的早餐時刻,原本想用餐後獨自去海邊走走放空的,也因為老闆娘的熱情,一直拉著我聊到中午,還送我去市區與人群接觸。

那次的經驗雖然讓我深深感受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不過也足已印證「一個人出遊=有事兒」的想法。

其實,每個人在出生時不都是以個人的姿態出現的嗎?除了連體嬰等特例之外,從脫離母體、臍帶剪斷那剎那開始,我們就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心獨自在感受世界。

父母或其他的養育者雖引導著我們的感官,但最終,看到聽到聞到想到感覺到的,還是自己。這讓每個人都很獨特,就算養育者的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潛意識,但漸漸長大後,遭遇到的每一天、每一個細節都是自己感受來的。

所以,不用害怕一個人,也不用害怕別人的眼光,當你一個人走進咖啡廳時,別人正沉浸與感受在自己裡,除了服務生之外,或許連抬頭的人也沒有。

不過這時,怕寂寞的人又會感到失落了,一點都毋須練習和自己獨處,感受周遭的環境,感受自己準備好的書本音樂,造就一段屬於自己的時空,

 

你會發現,原來大腦的深層想法這麼多這麼廣,許多從未想起的事,就在大腦不用疲於應付對話的時候,有空間可以產生記憶與靈感。

當你突破自己去咖啡廳,接下來建議開始練習自己去看電影、自己去吃飯,甚至進階版的自己去環島、自己出國,我保證,你的感受會很深,會深深印記在腦中。

請記得,獨處時你才是自己,不用對話、不用反應,不用戴上另一個對方以為的你的面具。當然,我不是要你一直獨處,只是,除了和三五好友玩樂之外,偶爾,你也需要和自己相處,重新認識自己。

加入LINE來跟小編聊聊天☛ http://goo.gl/bv7Trw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9/07 17:42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談談

  • 談她的愛、他的心;談我的友誼、妳的唯一。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