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4
  • Aug
  • 2016

想安心吃飯?消費者每一個選擇都是關鍵!

作者 天下文化

2016/08/04 08:40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吳季衡Kevin Wu:祥圃實業董事,「良食究好」執行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及國際關係雙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企管碩士。)

消費者意識:每一個選擇都是關鍵

臺灣這幾年流行小清新、小確幸。小確幸來自對生活小事珍惜的心意,知足常樂的態度,但是,如果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宇宙,諸事不關心,這種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就應該要導正。尤其當整個結構已經崩壞掉,我們哪還有什麼確幸可言,怎會有真正的幸福?

 

我們吳家成員都很愛吃,弟弟是設計師,他喜歡菜餚排盤賞心悅目,增加食慾。我則是實際的人,如果食物擺設漂亮,可是食材不安全不新鮮,我會非常介意。食材的藥物殘留、細菌汙染,無法憑著肉眼或熟悉的人際關係(比如傳統市場的主顧關係)來做判斷,好吃、能吃不表示食物是安全衛生。

周圍朋友經常苦惱於孩子的過敏和氣喘問題,疲於求診,卻找不到病源和改善方法。這樣的經驗並不獨特,健保局公布的健保醫療統計年報指出,2011 年臺灣地區氣喘疾病就診人數高達 89.2 萬之多,每年消耗醫療費約 27 億元。

國家衛生院研究指出,臺灣的病毒感染與過敏疾病日漸增加,氣喘與過敏已是兒童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無法掌握氣喘與過敏性疾病發生率增加的原因,但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應與環境污染物有相當關聯。特別是近二十年來罹病人口快速增加,推測可能來自工業化、都市化及環境變遷所伴隨的環境污染。

當前這些工業化農業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普遍使用的農藥、殺菌劑、除草劑,殘留物會形成環境荷爾蒙,隨著空氣、水、土壤、食物進入生物體,干擾本身內分泌系統,影響生物體的生長、發育、恆定和生殖,甚至影響後代健康。

解決農業 2.0 造成的環境汙染課題,不可能是回到農業 1.0 的純樸年代,而是要翻轉成為農業3.0,為自己和子孫留下活路。事事難料,風險永遠存在,這個年代,消費者看待食品安全要有個基本認知,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相對的風險,而消費者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風險管理。我們不能一昧把責任推給他人,這是大環境裡的自我保護。

消費者還要接受一個觀念,任何選擇都隱藏著成本與風險,CP 值高,背後有何玄機?馬兒又好又不吃草,可能嗎?如果要粉圓 Q 彈又久煮久放不爛,當然只有修飾澱粉做得到。記住,當你要求不合理的美味,一定會吃到不健康的添加物。「便宜」常是靠著快速有效的取巧方式,但你可曾深思,未來可能的相對付出。

就像有人認為,核能發電是便宜有效率的發電方式,官方的算法是石化能源發電成本一度 2.89元,核能發電成本一度只要 0.95 元,然而,廢核料廠需要極高處理成本,且一旦核能外洩或爆炸,就是一場無可挽回的浩劫,即便發生的機率小。相對來說,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則是效率不佳、不穩定的發電方式,發電成本高,好處是造成無可挽回災難的風險較低。

你願意接受電價便宜,大方豪氣使用各種現代化設施,可是要擔心核爆浩劫的風險;還是願意承受高電價、限制用電,環境可以永續,不必提心吊膽末日來臨呢?這是兩難的選擇,也是我們的現實,享受「俗又大碗」的利多,往往是因為我們對於環境成本和未來危機視而不見。

回到食品安全、無毒的食物,也是一樣的邏輯。

有位朋友中年大病一場後,選擇轉業,販售天然素材的饅頭。他使用一半麵粉和一半芋頭做的芋頭饅頭,常被第一次光顧的消費者懷疑質問:「沒什麼芋頭味,怎麼這麼貴呢?」

他嘆了一口氣說:「真材實料比不過兩滴芋頭香精。」事實上,市面上各式口味的饅頭,不少都是色素與香精的效果。臺灣消費者的食安意識很高,但行動力很低,一發生食安問題就哇哇叫,都怪生產者黑心無良,卻沒有體認到一個銅板不會響,消費者的選擇也同時影響生產者的行為。

 

站在產業的立場,經營總是在支出與收入間拉扯,訴諸唯心的道德太不切實際,消費者要物美,總不能要求生產者賠本以廉價迎合,給予合理利潤支持,雙方才能共好。大家願意理解這個現實,願意調整消費行為,逐步往好的方向發展,這就不只是小確幸,而是可以改變臺灣農業體質的大力量。

有人問道,臺灣的食物不安全,那我選擇進口食物總可以了吧?可是當你做了這樣的選擇,就是把所有選擇權都拱手讓人,你的食物權掌握在進口國手裡,有一天,他們不出口糧食給我們,或是賣爛東西給臺灣的時候,我們只能無可奈何接受。選擇安全的食物,與其討論進口食品是否比較好,我想邀請大家慎重行使你的食物選擇權。

食物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國家安全的基礎,全球天候變遷,糧食產量愈來愈不穩定,病毒細菌的演化愈來愈快,可耕種面積因為開發只會變少,食物價格只會愈來愈高。我們現在沒有感受到食物短缺,是因為我們的富裕程度可以提供多元的選擇。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UN Food Program)所發布的糧食生產報告指出,2010-2012 年糧食平均價格上漲達到 83%,全球米價平均上漲 75%、小麥價格上揚 120%,廉價糧食的時代已經結束。在 10年內,食物價格一定會重新修正,產量下降,價格提高。當我們的食物供給不夠時,才想增加農業生產,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任何工作都需要訓練、投資、人力,如果沒有人要當農業生產者,土地被汙染破壞,沒有良田可以種植,等到需要的時候,就只剩下三聲無奈。

>>本文出自《我想安心吃飯》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8/04 11: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天下文化

  • 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學、健康親子、大樹文化等領域,累積你的閱讀競爭力。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