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靠北中女中陳水扁退房特赦扁賴清德貼圖特赦總統台中畢旅性騷擾
  • 搜尋:

    高碳排 結果共12筆

  • 金融業如何減碳? 透過「綠色聯貸」影響力更勝其它產業

    永續金融將是淨零排放的推手,越來越多金融機構承諾將在2050年或是更早之前達到淨零,有金控業者針對電廠、煤礦、水泥、石化及鋼鐵等高碳排敏感性產業,擬定准入及撤資標準,同時與企業合作永續相關貸款,2022年永續主題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5兆元,期盼成為帶動「影響力投資」的領頭企業。
    2023/12/10 21:14
  • TVBS《FOCUS世界新聞》x《天下雜誌》聚焦歐盟課碳稅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10月開始試行上路,並於2026年1月正式實施,這項獨步全球的立法將逐步對進口到歐盟的高碳排貨物進行課稅,而首先被鎖定的有鋼鐵、水泥、鋁、肥料、電力和氫。今(11)日《FOCUS世界新聞》邀請到天下雜誌資深研究員鄧凱元,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說明,「碳邊境調整機制跟歐盟本身的『碳排交易系統』有關,自2005年起,歐盟針對境內的高碳排產業頒發總量管制許可,等到2026年這些產業的許可慢慢落幕,歐盟就會開始課稅,而為了防止高碳排產業外移,導致歐盟國家生產成本高於其他國家,所以優先推出了碳邊境調整機制,規定其他國家進口到歐盟的水泥、鋼鐵、石化產業等產品,都必須繳交同樣稅額的碳稅。」
    2023/07/12 15:13
  • TVBSx聯合報x願景工程 直擊COP27最終結果

    COP27氣候峰會在上周末正式閉幕,經過兩個多禮拜的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補償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弱勢國家,但宣言中並沒有承諾將逐步減少化石燃料。今(21)日邀請到願景工程特派記者周妤靜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說明,「今年COP27花最多時間討論的就是設置『損失與損害』機制,這是氣候正義很大的里程碑,因為這個議題,開發中國家已經談了三十年,今年才第一次被放入氣候峰會的議程中,至於損失與損害基金將如何運作?專家推測,部分資金會來自開發銀行,或直接減免受災國的債務,也有可能從高碳排的化石燃料產業、航空及航運業徵稅,彌補受災國,而可以取得賠償的國家,必須是『特別脆弱』的國家,且會設置損失與損害委員會,透過委員會確定執行細節。」
    2022/11/21 15:28
  • 環保原料正夯!廚餘變水泥 海藻翻轉百業

    隨著暖化加劇,環保原料的研發成了全球趨勢;澳洲正在使用機器人找出可以對抗氣候變遷的「超級海藻」,以取代高碳排的塑膠和建築材料;而在日本則是從食物垃圾著手,已經成功使用茶葉、橘子皮、咖啡渣等,成功製作出水泥,待克服防水、防蟲的挑戰後,將有望減緩暖化危機。
    2022/06/07 19:52
  • 銀行ESG!富邦:2025目標 停止「高碳排」產業投資

    傳產要拚ESG很簡單,產業轉型減碳就好,銀行該怎麼做?這周的ESG專題我們帶您看富邦金控,他們除了省紙種樹,最關鍵在他們有龐大金源,未來在投資或提供借貸時,開始要審視,對方是不是有環保綠能計畫,高碳排產業,不轉型,未來可能借不了錢。
    2022/05/13 18:03
  • 潛入中鋼!鋼鐵人的家ESG世代 高碳排產業轉型

    這周的ESG專題報導,帶您潛入這陣子很夯,中鋼,鋼鐵人的家,這類超級傳產,從過去到現在都屬於「高碳排」行業,那他們怎麼去符合,未來世界做生意的基本原則「環保和永續經營呢」?能省的能改的,你絕對想不到。
    2022/04/29 18:25
  • 汙染者付費!出口高碳排產品將課稅 鋼鐵、水泥、化肥都難逃

    歐盟近期宣布,2026年起將正式課徵「碳邊境稅」,只要是進口到歐盟國家的高汙染產品,像是鋼鐵、水泥、化肥都要根據在產地的碳排放量,繳交一定的稅金,但如果出口國已經有自己的碳定價,像是碳稅、碳費或碳權,出口時可作為抵稅證明,減少關稅成本。不過台灣至今都還沒立法,腳步比日韓和中國大陸還要慢,專家警告,如果再不有所行動,台灣產業和經濟將因為國際碳稅而受到重創。
    2021/08/27 23:09
  • M-Benz與瑞典新興鋼鐵廠合作 2025年用綠能鋼材造車

    汽車產業持續推動電氣化,初衷就是希望能對環境更加友善,除了燃油引擎外,製作汽車必需品「鋼鐵」也是高碳排產物。原因是煉鋼製程中需要大量煤炭等化石燃料與電力,為了改善這樣的現象,近年則是出現了所謂的「綠能鋼鐵」。M-Benz日前宣布將與瑞典新興綠能鋼鐵公司合作,預計在2025年開始使用氫能鋼鐵製車,這也讓他們距離2039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更進一步。
    2021/05/26 17:59
  • 電車能抵銷造鋰電池碳排?蘇漢邦:加速研發100%綠電

    全球環保意識高漲,油電混合車成為過渡時代產品,若台灣也想像歐盟一樣達成永續運輸的願景,該如何著手?台綜院研究三所所長蘇漢邦今(2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歐洲《綠色政綱》當中,『永續運輸』是重要的一環,包括數位化、整合化、運具轉換都能達到降汙的目標。而除了企業應積極投入運具技術研發外,國內城市發展也應更緊密扣合,特別是基礎建設方面,民眾大多希望電動車所提供的便利性,不要影響日常生活習慣。」 另外,國外有不少研究提出反對看法,認為製造電動車或是鋰電池,反而會增加碳排放,蘇漢邦認為「的確如此,從製程到事後維護,若工廠使用相對高碳來完成產品,電動車所節省的碳排放量恐怕也無法抵銷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碳,因此全球也極力推動零碳及100%綠色電力計畫,加速所以產品低碳化,在這前提之下,電動車仍相對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2021/03/24 15:57
  • 校務基金從高污染產業撤資 台大:已完成2/3

    台灣大學校方今天表示,校務基金規劃從高污染、高碳排產業撤資,目前已完成2/3,預計明年可全數完成,未來也不會再投資相關產業。
    2019/12/18 12:42
  • 傳產造紙大變身! 搶綠金設「全台最大沼氣發電系統」

    傳統上鋼鐵、造紙等,常被認為是高碳排產業,現在也積極轉型,以台灣很大的造紙企業永豐餘來說,就以零排放和廢棄物資源化為目標,在桃園新屋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可以提供60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2019/09/16 23:29
  • 哥本哈根會議/〈獨家〉環盟會場舉布條 籲重視台灣碳權

    哥本哈根氣溫逼近攝氏零度,但氣候變遷會議中討論排碳排放量,富國和窮國的對峙,卻火藥味十足。聯合國協商碳排量引發碳主權爭議,也將影響屬於高碳排放的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參與非政府組織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在會議中拿出布條,希望各國也注意台灣的權益。記者楊樺、蕭應強來自哥本哈根的獨家採訪報導。
    2009/12/10 18:2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