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雙姓狄鶯颱風洗滌劑阿乃范姜便祕食物呼麻醫師東北風
  • 搜尋:

    死亡率 結果共1,245筆

  • 前2胎都沒事!生3寶「少做1篩檢」 嬰患SMA高死亡率疾病

    國內生育率低,新生兒死亡率高,讓新生兒篩檢揪出危險疾病更為重要,有一名3寶媽,前2胎出生後就有進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檢測,但第3胎想說沒問題就沒有檢測,沒想到孩子在1歲半就發病確診SMA;醫師指出,SMA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但檢測率近年卻嚴重下滑,呼籲家長,新生兒出生48小時內篩檢揪出將發病個案,及早治療,就能免於讓孩子免於終身行動、吞嚥、呼吸困難惡夢。
    2023/03/30 15:51
  • 壞壞引爆腦動脈瘤!他爽到抽搐狂吐 醫嚇傻:死亡率50%

    印尼發生1起離奇事件,1名男子與愛妻發生親密關係時,突然失去意識倒下,在倒下之前甚至吐了對方一身,緊急送醫搶救還不斷癲癇發作,嚇壞了他的妻子。對此,醫生排除一切可能性之後,依然找不出病因,而男子最終雖然撿回了性命,腦部卻已嚴重損傷。
    2023/03/27 12:32
  • 男童掃墓完高燒「手腕有焦痂」!竟染恙蟲病 死亡率達6成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不少民眾都會安排掃墓,不過疾管署提醒,民眾到戶外掃墓容易接觸到恙蟲,今年國內累計已經15例恙蟲確定病例,且民眾如果遭到恙蟲叮咬,死亡率可高達60%。
    2023/03/24 09:28
  • 養不起小孩不敢生 北京20年來首現人口負成長

    身為中國大陸首都、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北京,21日發布過去一年城市人口數據,《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北京常住人口為2184.3萬人,相比2021年竟少了4.3萬;其中最讓官方擔憂的一點,去年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讓北京繼2003年以降、近20年來第一次出現人口自然負成長。外媒也隨機訪問年輕世代的北京居民,發現小孩養不起和不敢生,似乎成為人口負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03/22 14:54
  • 發生率=死亡率!醫示警「奪命癌王」4症狀 皮膚蠟黃要小心

    根據衛福部統計,胰臟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排行第7,每年奪走約2500人性命,尤其胰臟位於相當隱密的位置,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延誤最佳就醫時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台灣每年大概有2千多例的胰臟癌,死亡也是2千多例,「發生率=死亡率」。外科醫師陳榮堅也分享胰臟癌的4大症狀以及診治過的案例,呼籲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2023/03/19 05:45
  • 不菸不酒恐罹「這癌」!4症狀快就醫 醫嘆:比口腔癌更可怕 

    日前三立電視30周年慶,推出新戲時同時向知名編劇鄭文華致敬,大家才知道原來這位寫出「送你一罐汽油和一支番仔火」等讓人不寒而慄台詞的才子,竟已經因為咽喉癌而在去年12月英年早逝!醫師提醒,台灣的咽喉癌有6、7成和菸、酒、檳榔有關,3到4成和人類乳突病毒有關。若常覺喉痛、咳嗽、喉嚨卡卡的吞嚥、痰有血絲,超過2周就要快就醫!
    2023/03/17 15:37
  • 每年近2萬人罹大腸癌!男發生率高1.5倍 「這檢查」要做

    國人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癌,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表示,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呈現陽性,就會再執行大腸鏡檢查,而這幫助很多人揪出大腸息肉,提早切除減少大腸癌發生率。
    2023/03/16 12:58
  • 搶雞蛋小心!每天半顆蛋死亡風險升? 醫:一天一顆可以

    國內缺蛋危機持續,不少民眾跑到超市、超商仍然經常看到空空的貨架。心臟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分享,美國新發表的營養建議中顯示,每天攝取超過300毫克的膽固醇或是半顆以上的雞蛋就可能會增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不過台安醫院心臟科醫師林謂文則說,血清當中的膽固醇有70%到80%身體會自行製造,所以不全然代表飲食的膽固醇就會跑到寫清裡面,變成血清膽固醇,因此每天吃一顆蛋仍然可以補充維生素、蛋白質也是營養的來源。
    2023/03/16 10:06
  • 一天吃幾顆雞蛋? 「這類人」應限制蛋攝取量 醫師:避免膽固醇過高

    雞蛋吃多吃少爭議?到底一天要吃幾顆雞蛋比較好?美國心臟學會飲食指引,不再對健康的人限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有許多大型研究發現,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或是高膽固醇血症的人,蛋攝取增加仍然會提高死亡率,因此這族群應該要限制蛋的攝取量,而實際上蛋應該幾天吃1顆,還是要依據自己的飲食型態來決定,醫師表示高血脂的病人,食用了降血脂的藥物之後,膽固醇還是偏高的話,這類病人一天最好攝取一顆雞蛋為主。
    2023/03/15 23:09
  • 桃園肺癌篩檢逾千人 張善政:4類人免費篩

    肺癌已經連續10年以上,是桃園市癌症死亡率的第1名,桃園市府從3月1日開始,針對4類肺癌高風險因子族群,提供免費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市長張善政說花15分鐘篩檢,就能守護健康,呼籲市民踴躍參加。
    2023/03/07 23:44
  • 人染禽流感死亡率逾5成!大流行將捲土重來 醫示警:無解藥

    防檢局前(2)日表示,嘉義縣六腳鄉1蛋雞場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已撲殺3萬6766隻蛋雞,112年迄昨(3日)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26例,主要都是H5N1禽流感。除禽隻外,多地亦發生哺乳動物感染案件,柬埔寨更在2月底確認2起H5N1禽流感傳人的病例。重症科醫師黃軒表示,其實人類若感染了禽流感,有超過一半的機率死亡。
    2023/03/04 17:19
  • 婦女心悸要當心!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每5年提高一倍

    衛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臟疾病是女性國人第二號殺手,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女性更年期後,因為荷爾蒙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五年會增加近一倍。
    2023/03/02 11:10
  • 雞蛋好貴!營養師推「植物性蛋白」替代 這些食物可降死亡率

    「雞蛋」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但最近雞蛋漲價,頻繁吃蛋實在有點傷荷包。營養師提醒,不只是雞蛋有蛋白質,豆漿、豆腐、豆干等也是優秀的「植物性蛋白」來源。
    2023/02/25 23:01
  • 不重視「骨質疏鬆」!若不小心發生「這件事」 醫師:死亡機率增!

    骨鬆問題真的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年長者和停經後的婦女,當然一般民眾平常也要對自己骨密度狀況也要有基本概念,若骨質疏鬆狀況很嚴重,卻不知情狀況下,如果突然跌倒手撐到地上,可能手腕會骨折,如果連手都來不及去支撐,可能整個跌坐到地上,會造成脊椎的壓迫性骨折,或者是髖部骨折,事實上髖部骨折不只是骨折而已,也會增加死亡率。
    2023/02/23 23:05
  • 中非馬堡病毒疑擴散!喀麥隆傳2人感染 死亡率近9成

    中非國家赤道幾內亞本月證實國內首度爆發「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疫情,如今疫情疑似有擴散趨勢,鄰近的喀麥隆(Cameroon)境內也檢測到2例疑似個案,病毒來源仍有待調查。據悉,馬堡病毒與令人聞風喪膽的「伊波拉病毒」(Ebola)相似,死亡率更高達88%。
    2023/02/16 14:24
  • 連假長釀疫情單週暴增3成!專家批死亡數不OK 王必勝回擊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6)日指出,國內上週確診數比前一週增加32.1%,推測原因就是10天的春節連假效應,導致延遲通報問題,以及假期很長,讓暴露、接觸時間增高導致比例上升;不過有專家認為2月1日到5日5天每日死亡數平均76人,「這麼高的新冠死亡率不OK。」對此,王必勝說,如以短時間、高峰期來做評斷,解讀會失真。
    2023/02/06 15:47
  • 67歲中研院院士朱雲漢直腸癌逝! 專家:勿吃3食物

    中研院院士、台大政治學系教授朱雲漢驚傳直腸癌病逝,享壽67歲。而他的兄長朱雲鵬也在臉書證實此事,並表達對他的不捨,寫下「不捨、不捨,祝福一路好走」。營養師表示,國人常見癌症死亡率前三名之一就是大腸直腸癌,大腸癌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建議民眾以5大類飲食預防大腸直腸癌,另外也要少碰紅肉、加工肉品、高脂肪等食物。
    2023/02/06 15:43
  • 為何日本新冠死亡人數急遽增加?專家揭「2關鍵原因」

    《BBC》報導,日本過去一直是新冠病毒死者數最低的國家之一,然而,自去(2022)年的年底開始,日本新冠死亡人數開始出現上升的趨勢。對此,專家認為是因為國民的免疫力低、以及醫療緊繃所帶來的影響。
    2023/02/04 13:38
  • 冬季首選蘿蔔!醫揭最強「5招防癌」 死亡率有效降2成

    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癌症蟬聯國人死因首位長達40年,每年高達12萬名國人罹癌,到底預防癌症有什麼方法呢?
    2023/02/04 11:34
  • 出現這「兩大症狀」應提高警覺 醫師:主動脈瓣膜狹窄死亡率高達五成

    心臟問題真的要特別注意!尤其主動脈瓣狹窄初期都沒有症狀,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器官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時,便會出現問題,例如冠狀動脈血流不足,會導致胸悶、胸痛;腦部血流不足,會出現頭暈、昏厥;最嚴重可導致心臟衰竭,一開始的主動脈瓣狹窄,都是以藥物控制為主,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也可以利用導管從血管內進行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手術的時機與方式,都須要與醫師做完善的溝通與討論,因此規律在門診追蹤與定期檢查,才是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最重要的方式。
    2023/02/01 22:58
  • 亂吃營養素「死亡率恐飆升」 重症醫示警:正確補充才有用

    大多數人為了強身健體都有吃保健品的習慣,但畢竟凡事過猶不及,並不是所有的營養素都能想吃就吃,重症科醫師黃軒便引述研究提醒,營養素一定要正確補充才會起到保護的作用,否則不僅沒有助益、甚至還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2023/01/31 11:57
  • 陸鬆綁後首談疫情 習:3年乙類甲管是正確

    春節前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方式慰問基層,他強調過去近三年,執行「乙類甲管」防疫政策,是正確選擇,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率。這是中國大陸防疫大鬆綁後,習近平首度公開談及大陸疫情。
    2023/01/19 18:29
  • 自己的垃圾自己背 德實驗單人垃圾1週3公斤

    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環境污染上也能成立。俄烏戰爭造成歐洲各國能源費飆漲,以英國為例,很多人改燒木柴取暖的結果,省了錢卻製造更多PM2.5懸浮微粒,空氣汙染直接導致呼吸道疾病民眾死亡率上升。而德國大學生與美國裝置藝術家,不約而同對塑膠垃圾展開實驗,結果數據驚人:每週每人大約能製造3公斤垃圾,如果不是扔在地球某處而是背在身上,幾個星期就能讓人負重到走不動。
    2023/01/18 19:55
  • 大陸:疫情死亡近6萬人 世衛:應包含間接或直接

    春節逼近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火車站湧現大量返鄉人潮,各地春節消費市場活絡起來,大陸洋溢著一股濃厚過節氣氛,而各地紛紛宣稱疫情高峰已過,大陸國家衛健委則公布從12月「新十項」放疫放寬截止到1月12日,累計新冠死亡為近6萬例,但數據引發外界質疑,世界衛生組織更認為中方應該監察超額死亡率,包括與疫情直接或間接的死亡人數。
    2023/01/17 19:55
  • 陸去年減少85萬人 61年來首見人口負成長

    中國出現自1961年來,人口首次下降狀況,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人口數為14億1175萬人,比前一年減少85萬人。除了出生率創新低,死亡率也寫下47年新高。
    2023/01/17 17:2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