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慢性病 結果共1,105筆

  • 保持5習慣預防糖尿病!膳食纖維穩定血糖 營養師授達標菜單

    糖尿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其中超過9成屬於第二型糖尿病,飲食偏好高油高熱量、重口味,或是經常熬夜、睡眠不足、肥胖者等,都是容易造成的原因。不過,糖尿病並非無法預防,透過平時養成良好生活型態,就能遠離糖尿病。
    2023/02/23 10:10
  • 通訊診察放寬 擴大照護高齡、慢性病患者

    疫情改變生活和就醫模式,也推進遠距醫療的發展,電信業者和社區醫院協會、診所協會簽署MOU,透過5G應用,將醫療資源帶進偏鄉,並配合法案修正,擴大照護高齡及慢性病患者。
    2023/02/22 00:55
  • 別輕忽!流感爆4死、8重症 疾管署示警:9成都沒打疫苗

    流感疫情持續!疾管署今(21)日表示,上週新增4例死亡,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氣喘等潛在疾病史,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因病或呼吸道症狀就醫住院後檢出流感,後因腎衰竭及呼吸衰竭等原因病逝;另外上週新增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其中5例具高血壓及心肺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且有7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2023/02/21 16:31
  • 別輕忽!盤點6大常見「頭痛原因」 連日噁心恐是慢性病警訊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頭痛原因」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頭痛原因。
    2023/02/18 13:55
  • 「藥品部分負擔」將調 小病到大醫院單次恐破千

    原訂去年5月中上路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延宕至今,在新任健保署長上任後,總算訂出時程,門診藥費及急診部分負擔為第一階段調整,最快在4月就會實施,未來輕症直衝醫學中心急診最多收800元,對此醫改會認為,國人慢性病症者多,單次藥費很容易達到部分負擔上限,累積下來會有不少負擔。
    2023/02/17 13:03
  • 房貸補貼挨批撒幣! 林右昌:房貸支持非鼓勵買房

    行政院昨通過內政部居住正義精進方案,包含房貸補貼、租金補貼、提高社宅,遭在野黨質疑選前大撒幣。對此,內政部長林右昌今(17日)受訪時澄清,政策主要考量的是3年疫情後需要幫忙、支持的民眾。至於外界質疑房貸支持政策是否會造成無殼族有相對剝奪感?林右昌說明,現在處於3年後重大疫情結束的階段,政策上的重點在於優先照顧租屋族,但高房價問題是個「慢性病」,需要時間處理與調養,3年疫情就像社會生一場大病,需要立即先調養身體。
    2023/02/17 11:53
  • 北市市民大道死亡事故!騎士離奇自摔 搶救無效身亡

    台北市驚傳死亡事故!今(10)日凌晨0時許,47歲李姓男子下班返家途中,騎機車行經南港區市民大道七段時,因不明原因失控自摔,李男倒地昏迷不醒,現場已失去呼吸心跳,警消獲報到場搶救並將他送往國泰醫院治療,但最後仍傷重身亡。
    2023/02/10 09:48
  • 天冷要注意!醫師曝「4大保暖重點」 1部位這樣做更好睡

    全台近幾天日夜溫差大,醫師就提醒,天冷猝死的人數多,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慢性病的患者,醫師對此提出4大保暖重點,也建議無論出門或睡覺時,要多加注重頭部保暖。
    2023/02/04 05:50
  • 泡湯藏心肌梗塞隱患!6族群不宜泡 即時補充水分防暈眩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網友熱議的「泡湯」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泡湯注意事項。
    2023/02/03 11:56
  • 「大寒」碰新年!6養生法讓你頭好壯壯 白蘿蔔也能變補湯

    今年因過年較早,大寒節氣也與新年碰在一起。中醫師提醒,大寒為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這時要好好調養身體,才能在來年春天頭好壯壯。不能吃肉進補的民眾也沒關係,中醫推薦「素食養生湯」讓你暖胃又健康。
    2023/01/20 10:22
  • 春節慎防!流感死亡個案+1、累計4死 急診人次持續升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外,還有流感疫情要注意!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近期門急診類流感診人次呈上升趨勢,陸續出現流感重症確定病例,近日再添1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為南部70多歲女性,未接種流感疫苗,確診流感因心衰竭併心因性休克於1月8日病逝;提醒民眾,勿輕忽流感威脅,特別留意家中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及高風險慢性病人等流感高風險群,如有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
    2023/01/18 14:30
  • 出國旅遊必帶!5大常備藥物一次看 慢性病患者要注意「這點」

    過年將至,不少民眾已經計畫好準備出國旅遊,食藥署對此提醒大家,出國前可以準備5大常備藥在身邊以防不時之需,且慢性病患者要注意攜帶常用藥物,若是到環境較差或是有流行病傳染風險的國家,可以先諮詢要準備的藥物或是疫苗,才能安心出國旅遊
    2023/01/16 23:05
  • 染新冠心肺衰竭病逝!醫揭病毒2面刃 體內免疫風暴最要命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國內2020起至今本土死亡個案累計達14898例,其中有91%有慢性病史,死因多為新冠肺炎併呼吸、心肺衰竭等多種併發症,醫師向《TVBS新聞網》表示,新冠病毒對身體的影響有分直接和間接,直接就是在感染後病毒攻擊造成血股栓塞、器官細胞損傷,不過最麻煩的還是間接影響,也就是病毒入侵後,誘發身體產生不可控制的「免疫風暴」,也都會心肺造成損傷,造成除了新冠病毒外,合併其他原因死亡。
    2023/01/14 15:50
  • 本土20149、47死 40多歲男打3劑確診心肺衰竭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20,4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149例本土個案及26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7例死亡,其中1例為境外移入個案;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六少3,983例,減少約16.5%,今日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接種3劑疫苗, 12/29快篩陽性確診採居家照護,1/5突發呼吸困難送急診,到院時已無生命徵象,經急救無效不幸過世,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併心肺衰竭。
    2023/01/14 14:05
  • 下週又探個位數!「洋蔥式穿法」抗低溫 2族群當心血壓變化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低溫保健」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5大低溫保健方式排行。
    2023/01/13 10:23
  • 防疫急轉彎挨批 陸專家護航:綜合判斷結果

    中國大陸去年12月防疫政策急轉彎後,確診急遽增加,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受到威脅,引發鬆綁準備不足的批評,對此官方專家也受訪提出解釋。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11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大陸國家衛健委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央視採訪,說明2022年底綜合考量COVID-19致病力下降,加上Omicron變異株傳播快速,全世界沒有國家可以做到不感染,因此必須做出平衡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抉擇。」
    2023/01/11 16:44
  • 慢性病患冬令進補要當心!中西藥恐交互作用 勿把這糖當零食

    寒冷的冬天,不少人吃薑母鴨、羊肉爐或藥膳排骨來進補暖身,但食藥署提醒,不少慢性病患長期服用血壓藥或抗凝血劑,而這些藥膳食補中的中藥材成分,可能藏著中西藥交互作用的陷阱,民眾食用時要特別注意,小心補出問題。
    2023/01/10 14:12
  • 過年5事藏危機!熬夜打麻將血壓恐飆高 三高患者需注意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許多人一方面急著在年前把工作完成,另一方面又有迫不及待想放假的喜悅心情。醫師提醒趁這1、2星期趕快做準備,有慢性病的人特別要注意把每天要吃的藥物備好,另外也要注意過年期間的5個時間是腦、心血管最容易遭遇危險的時間點,一定要注意!
    2023/01/10 13:51
  • 60歲台商陸返台確診 照X光現「大白肺」急插管

    大陸疫情爆發,入境台灣陽性率大約兩成,其中以BA.7跟BA.5.2變異株為主,北市聯醫胸腔醫師蘇一峰分享,收治一名60歲確診台商,本身沒有慢性病,但自述返台後三天出現症狀,快篩陽性未通報就醫,直到隔四天症狀持續,就算後續給予抗病毒藥治療,病情仍舊惡化,X光肺部呈現整片白,插管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2023/01/07 13:34
  • 喝水好處多! 美30年研究:降低罹患慢性病、老化風險

    美國一項30年研究發現,補充適量水分不僅能調節體溫與保持皮膚健康,更能促進器官代謝,進而延緩衰老,降低早逝、罹患慢性病風險。反之,水分攝取不足則會導致血液中「血清鈉」(blood-sodium)數值上升,增加三高(高血壓、血糖、血脂)風險,加快衰老速度。
    2023/01/05 17:41
  • 春節慢箋可提前10天領藥 醫籲:斷藥恐引心腦血管意外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由於今年春節連假長達10天,許多院所減少或停止門診、藥品調劑服務。為避免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健保署也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可提前自春節前10天,也就是1/10日起回診請醫師處方給藥或領取下個月用藥。台安心臟科醫生林謂文提醒,過年快到加上天氣冷,年節吃大魚大肉、進補,很能都會造成血壓失控,這時如果斷藥、停藥恐會造成心腦血管意外。
    2023/01/05 16:37
  • 現代人6大NG飲食習慣!國人「這點」最常犯 易增慢性病風險

    體內營養比例失衡,易導致「亞健康」!現代人飲食「過度精緻化」,且飲食供應系統朝「高熱量」、「高油」、「高糖」、「高鹽」發展,容易增加肥胖及慢性病的風險,因此,中醫師余雅雯提出「6個現代人超NG不良飲食習慣」。
    2023/01/05 08:38
  • 全球人口高齡化!台灣醫材出口年成長率5% 美國最大宗

    全球高齡人口比例持續攀升,慢性病治療與照護需求也隨之增高,成為醫療器材市場的成長動能,工研院IEK產業報告指出,台灣醫材出口金額去(2022)年預計達833億元新台幣,年成長率達5%;BMI Research也預估2021年至2024年之年複合成長率約為5.6%。貿協今年6月將舉辦「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媒合台灣醫材業者,以及海外業者來台採購洽商。
    2023/01/04 12:13
  • 染疫8歲童併腦炎亡!醫嘆「不常發生」示警:有點憂心

    指揮中心2日宣布的一例幼童病歿個案,載明8歲男童因新冠肺炎症狀不幸併發腦炎、多重器官衰竭致死,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謝宗學醫師表示,由於該名孩童此前並沒有慢性病史,加上過去並沒有類似案例,坦言「有點憂心」。
    2023/01/04 10:30
  • 獨/男為躲兵役米漿當水喝、天天吃海底撈 營養師曝最慘下場

    由於總統蔡英文昨(27)日宣布,義務役將於2024年起恢復為1年,網傳有高中生想要增胖躲兵役,《TVBS新聞網》專訪一位曾經增重10公斤的男子,他每日大量攝取米漿、冰淇淋,還狂嗑麻辣鍋,基隆長庚醫院營養師林益岑就指出,由於過重導致不用當兵通常就是肥胖,也造成慢性病風險、三高的風險提升。
    2022/12/28 17:3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