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胰臟癌年輕人唐治平小虎隊胰臟癌原因微博統一獅冠軍優惠文化幣領取金智媛
  • 搜尋:

    慢性病 結果共1,125筆

  • 北部首起BA.5家庭群聚! 母載兒就醫PCR染疫

    國內本土疫情緩降,3日新增23718例,死亡則是32人,其中有一位40多歲男子,沒有慢性病史又打滿三劑疫苗,沒想到居家照護時,在家中被發現死亡,死因是肺炎併呼吸衰竭,另外,本土BA.5又多了一位,是先前30多歲男子的媽媽,這是國內第二起家庭群聚,更是北部首起BA.5群聚,研判感染源在社區當中。
    2022/08/03 19:43
  • 中重症134 40多歲男打三劑、無慢性病確診3天家中猝逝

    指揮中心公布今(3)日本土新增23718例確診,另外還有32例死亡個案,中重症134例,其中中症98例、重症36例。今日死亡個案當中最年輕的是2名40多歲男性,另外還新增一例兒童重症MIS-C個案以及一例兒童重症腦炎。
    2022/08/03 14:02
  • 本土BA.5下周反轉? 莊人祥:這2周可能上升

    台灣2日本土新增23302例,再增2例MIS-C男童,都在確診後2個多月發病,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救治當中,另外死亡再多31人,最年輕的是40多歲有慢性病的男性。BA.5在各國肆虐,台灣也出現社區案例,莊人祥說目前病例數趨緩,如果BA.5進入社區,這2周疫情確實有可能上升!
    2022/08/02 17:46
  • 染疫併中暑亡第2例 4旬男解隔後上班高燒40.9度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國內出現第2例染疫中暑死亡病例,這名40多歲男子有慢性病史,打過2劑COVID-19疫苗,日前確診解隔後上班反覆高燒,體溫高達攝氏40.9度,送急診就醫,最後仍不幸過世。
    2022/07/30 16:56
  • 新增8例MIS-C 3歲男童出現「發燒、嘔吐」住院治療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9)日新增22983例本土個案,染疫死亡57人,中重症有140例,有7名未滿10歲兒童感染重症,另添8例MIS-C個案,其中一名3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7/5確診,7/16開始出現發燒、嘔吐、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等症狀,7/20送往急診,目前住院治療中。
    2022/07/29 14:13
  • 爆5例兒童重症「3人還在加護病房」 9歲童MIS-C合併闌尾炎

    國內今(28)日新增本土23822例,死亡62例,中重症143例,分別為中症88和重症55例,更一次增加5例兒童重症,3人還在加護病房救治中,其中一名9歲女童沒有慢性病,6月17日確診,1個月後出現腹痛、發燒、腹瀉、嘔吐症狀,就醫血壓偏低診斷疑似MIS-C,同時還發現合併急性闌尾炎。
    2022/07/28 14:09
  • 不是沒症狀就沒事!當心走向肝病三部曲 恐導致肝癌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與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 B、C、D型肝炎感染會出現持續數十年的慢性肝炎,最終導致每年超過100 萬人死於肝硬化和肝癌;且這三種類型的慢性肝炎感染,也是使得超過95%肝炎死亡的原因。
    2022/07/28 11:47
  • 前期高血壓不一定要吃藥 醫曝:「這6件事」助改善

    當發現自己有高血壓前期或是高血壓難道就一定要吃藥嗎?潮代診所家醫科暨肥胖症專科醫師陳韋螢表示,臨床上並非單看血壓高度來決定是否藥物治療;而會同時評估病患的生活習慣、性別年齡及慢性病史。一般來說,患者若無其他慢性病,血壓處於前期或一期高血壓,會建議先從生活模式調整,來改善血壓。
    2022/07/27 15:56
  • 無慢性病!養生男不菸不酒突中風 隱形殺手「嚴重恐失能」

    心房顫動也會導致中風!張先生無慢性病,不菸不酒,還喜歡運動,堪稱是養生保健模範生,但某天突然發覺自己單側指尖麻木、抓握無力,到醫院後確定是缺血性腦中風,醫師診斷,患者中風原因來自於「心房顫動」,持續用藥、復健後,握力逐漸恢復、麻木感大為緩解,平安出院。
    2022/07/27 10:36
  • 起床喝溫水啟動身體!醫公開養生6撇步 降三高秘訣公開

    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俗稱三高,是心血管疾病與許多慢性病的危險因子,除了定期測量血壓、血脂和血糖外,平常也要注意保養。心臟科醫師康志森在健康2.0網路節目《醫師的機智生活》中,大方分享自己保養撇步,從起床就開始做起,一日三餐也有三不守則,再搭配2種練功法,強化核心肌群。
    2022/07/23 11:59
  • 兒童MIS-C續爆!3歲童染疫2個月後 全身紅疹、眼紅送醫

    國內今(22)日新增23813例本土個案、178例中重症,其中出現一名3歲男童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該童無慢性病史,確診後2個月出現全身皮疹、發燒、紅眼等症狀,至急診懷疑MIS-C住院,7月21日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病況改善。
    2022/07/22 14:06
  • 第四劑疫苗該不該打?台大醫:這些人可等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22日起,擴大第二次追加劑疫苗(第四劑)年齡到50歲以上可以接種,不過第四劑疫苗打氣低迷,目前65歲以上長者接種第四劑疫苗比例僅25.1%。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50歲以上有慢性病的人、急著要出國的人建議可以先打第四劑,還有80歲以上的長輩也一定要打第四劑疫苗,至於平常不常與不特定人接觸又不急著出國的民眾,其實可以等待打次世代疫苗。
    2022/07/20 15:02
  • 飆高溫!長者、慢性病族群注意 「這四類用藥」易中暑

    夏天來臨氣溫不斷飆高,7月截至14日為止,已經有284人因熱傷害就醫,台安心臟科醫生林謂文提醒,年紀大有慢性病、長期服藥的族群,有四大類藥物「心臟科用藥」、「交感神經用藥」、「抗組織胺用藥」、「神經科用藥」容易影響排汗功能進而造成中暑。
    2022/07/17 11:55
  • 本土+27597 40歲女睡夢逝「無慢性病、打3疫苗」

    台灣疫情持續趨緩,案例數維持2萬多例,隨著陳時中請辭,外界關注指揮中心是否會解散、及指揮官會由誰接任,對此莊人祥回應,解散指揮中心消息一直傳出、但從來都不是事實,至於人選要由行政院指派。指揮官走了疫情持續外,還有一些未解開的謎團,像是新北染疫男童「恩恩」延誤送醫的案件,莊人祥也公布調查報告,批評新北市府的報告中,有兩大矛盾和不合理。
    2022/07/14 17:43
  • 死亡+89!40多歲女打滿3劑 「睡夢中昏迷」死後確診

    國內今(14)日新增27597例本土個案、89例死亡個案和231例中重症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死亡個案中有2例40多歲男女,都打滿3劑疫苗,其中1名40多歲女性,沒有慢性病史,7月10日在睡覺,7月11日凌晨被發現昏迷無心跳,送醫採檢確診,急救無效,死因為心肺衰竭和新冠確診。
    2022/07/14 14:06
  • 南韓單日再破4萬例!總統府11名記者確診

    南韓「暴炎」氣候持續發威,中暑通報累積超過700人,已經是去年的四倍之多!同樣升溫的還有新冠疫情,周二(12日)單日新增突破4萬例,是近兩個月來新高,BA.5檢出率達35%,即將成為新一波大流行的主流病毒株。龍山總統府媒體室最近傳出11人確診,總統尹錫悅上班前的「門口採訪」一度暫停;事隔一天,他重新現身,站在距離記者團10公尺遠的地方受訪,強調「科學防疫」的重要性。南韓當局預測8月中,單日新增會反彈至20萬例,目前已拍板擴大第四針接種,50歲以上與18歲以上有慢性病者優先施打。
    2022/07/13 19:57
  • 死亡49、中重症133 40多歲男呼吸困難確診當天病逝

    指揮中心今(13)日新增29849例個案,死亡49例以及133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中症87例、重症46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到90多歲,其中48人有癌症或慢性病史。
    2022/07/13 14:10
  • 5/25以來死亡最低+60 30多歲男無慢性病史亡

    國內今(12)日新增3萬1152例本土確診,死亡個案有60例、另外新增92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中症43例、重症49例。指揮中心統計,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到90多歲,其中57人有癌症或慢性病史。
    2022/07/12 14:12
  • 糖尿病只服降血糖藥?胰島素迷思大解惑 醫揭控制3妙招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10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血糖控制是糖友必修課題,但不少病人只願意口服降血糖藥,對胰島素有很多迷思和誤解。
    2022/07/10 11:33
  • 快起來動一動!久坐超過2小時 罹「2慢性病」風險激增

    現代人3C不離身,加上許多人的工作或學習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常不自覺坐太久,除了會腰酸背痛、下半身肥胖外,嚴重還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尤其世界衛生組織把久坐列為十大致病元凶之一,只要久坐超過2小時,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022/07/10 05:22
  • 長新冠惱人!嚴重恐加速憂鬱、焦慮 中醫祭3招改善

    長新冠問題層出不窮,58歲陳小姐,無慢性病與其他特殊病史,確診新冠肺炎解隔後仍有咳嗽、倦怠、頭暈、喘、耳咽部疼痛等後續症狀,到中醫診斷屬於長新冠症,且此類症狀恐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導致患者的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焦慮症的風險,十分難纏,在中醫上將透過中藥、針灸、三伏貼等方式,調整患者體質、提升免疫力加速復原。
    2022/07/09 12:29
  • 怕胖不吃飯反攝取更多熱量 專家曝「減醣飲食」正確吃法

    吃白飯容易變胖嗎?想要減肥是否不能吃白飯?營養師吳映澄表示,近年來很流行「減醣飲食」,造成許多民眾將飯量減半或不敢吃飯,但其實減醣並非完全不碰澱粉食物,而是應減少「精製澱粉」及「精製糖」攝取,改以「全榖」、「未精製的雜糧」取代,如糙米、胚芽米、五穀米及十穀米等,都是不錯選擇。
    2022/07/07 22:15
  • 9成學童點心不健康!當心肥胖易罹癌 專家3招教健康吃

    你家小孩點心吃得健康嗎?當心從小吃太多不健康零食、飲料,不但容易肥胖,更可能提高未來罹患慢性病及癌症風險。
    2022/07/07 21:54
  • 咳嗽、氣喘恐是心臟出問題?專家籲:勿將冠心病錯當氣管炎

    當你在電腦前伏案工作,或是在公園跑步時,是否會突然感到沒來由的心慌,或是氣喘呢?或是當天氣轉涼時,你是否會有一段時間咳嗽不止呢?有些大病往往都藏在細節裏,因此瞭解自己的身體,顯得尤爲重要。若小病小痛經久不愈,那就要當心了,可能是慢性疾病的前兆。
    2022/07/07 17:51
  • 瘦不一定健康 醫:愛吃「3食物」恐囤積內臟脂肪

    不少人有肥胖的困擾,但體態看起來纖瘦,健康並非就一定沒問題,躲在體內的「內臟脂肪」所產生的有害物質,更容易被人忽視,長期可能產生慢性病、讓新冠肺炎症狀加劇,嚴重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2022/07/07 15: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