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瓦斯包住輪椅班機退團慢性病患林靖恩剪髮久我美子地震裸照
  • 搜尋:

    focus 結果共10,000筆

  • 賴清德過境外交低調 配合美國降低政治挑釁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在13日先展開美國紐約過境行程,出席僑宴,不過AIT主席羅森伯格卻不克出席,但也預告期待在舊金山相會。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必須要在表面上非常客觀,表現對選舉不願意介入,所以在這次的過境外交中,至少在政治意涵上必須要非常低調,至於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在賴清德過境紐約時沒有辦法接機,這倒是不需要特別放大解讀,因為羅森柏格的理由非常合情合理,是因為妹妹結婚的因素,所以特別強調會在舊金山迎接賴清德,並與賴清德見面。」
    2023/08/15 14:56
  • 開落跑第一槍!李嘉誠7折賣房 首日626套全搶光

    大陸房地產龍頭恒大集團和碧桂園,相繼爆出財務危機,但香港的李家誠卻在這之前幾天,以市價7折大賣房,首日626套房產銷售一空。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就在中國大陸房地產巨頭恒大集團和碧桂園,接連傳出財務危機後,香港富商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實業宣布,將以市場價7折價格銷售他們位在香港油塘市區的新樓盤,開賣當天推出的626套房迅速銷售一空。」
    2023/08/15 14:51
  • Hou Yu-ih energizes campaign amid support shifts

    KMT’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Hou Yu-ih ramps up campaign efforts, narrowing the gap against opponents Ko Wen-je and Lai Ching-te. Hou’s focus on peace gains traction. Get updates on Taiwan’s shifting election dynamics.
    2023/08/14 20:04
  • 維持美中交流熱度 賴清德低調過境美

    副總統賴清德擔任總統特使,出訪友邦巴拉圭,去回程將分別過境美國紐約、舊金山。傳出希望賴清德的訪問保持低調,以免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加劇台海緊張局勢,並保持近期美中高級官員交流熱度。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14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這次賴清德過境美國,行程刻意低調,因此不像上回蔡英文總統過境時吸引那麼多媒體報導,而由於賴清德有總統候選人身分,美方不願意被視為『選邊站』,今天午宴也沒有國會議員到場,唯一有參加的是AIT駐台官員,算是非常少見的低調,跟過去過境都會與國會議員公開會面很不同。這回西方媒體都有報導中國大陸嚴正抗議,北京方面是特別不喜歡賴清德,認為他是麻煩製造者、分離分子,也報導中國大陸進行3天軍演,但是比起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或是蔡英文過境美國時,大部分媒體也都強調了這次是刻意低調,一方面美國不希望與大陸關係再惡化,另方面也因應賴清德要選總統,而展示出謹慎態度。也有分析表示,大陸不需要反應過度,因為過去反應過度的結果,就是引起台灣民眾反感、越來越不喜歡北京政權。」
    2023/08/14 15:43
  • 中美同意航班數量倍增 赴陸旅客驟降引關注

    中國大陸日前公布恢復出團旅遊的國家及地區名單,讓大陸民眾蠢蠢欲動,不過,外國遊客到中國大陸旅遊的意願持續低迷。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說明,「中國大陸近期公布第三批恢復境外旅遊目的地的名單,名單中包含美國和日本,對此,美國官方表示,這是美國旅遊產業的一大勝利,也歡迎中國大陸的民眾再次到美國遊玩,而在中國大陸公布這項訊息以後,美國政府也宣布從9月1日起,會批准增加大陸航班到美國的客運航班數量,從原本的12增加到18,10月底更會調整成24作為互惠,而大陸政府也同意增加美國客運航班的數量。」
    2023/08/14 14:48
  • 瓦格納傭兵集團人數龐大 白俄羅斯要求離境

    英國國防部13日指出,克里姆林宮可能已經不再資助瓦格納傭兵集團的活動,出資者恐換成白俄。TVBS國際組記者彭惠筠今(1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說明,「根據英國國防部長期監測俄烏情勢的情資表示,現在瓦格納傭兵集團可能由白俄羅斯政府接手供養,因為之前普里格津發動一日政變後,和俄羅斯總統普欽的關係已經回不去,加上當時居中斡旋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和普里格津有非常深厚的交情,所以就有路透社報導,白俄羅斯政府已經雇用瓦格納傭兵集團來訓練白俄羅斯的正規士兵,且在白俄羅斯境內很多個軍事基地進行。」
    2023/08/14 14:48
  • 王毅訪星、馬、柬 先會星外長談全面恢復直航

    回任大陸外交部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毅,這幾天出訪東南亞三國,第一站在新加坡,會見外長維文,雙方將加快全面恢復兩國直航航班。TVBS大陸中心記者陳韻雯今(11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7月剛回任大陸外交部長的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應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外長邀請,出訪3個東南亞國家。8/9王毅率先抵達新加坡,與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會面,根據大陸釋出訊息,雙方共識將按照兩國領導人戰略指引推進一帶一路,以及要盡快地全面恢復大陸與新加坡的直航航班。」
    2023/08/11 16:18
  • 尼日政變延燒 尼日人所想的恐跟外界不同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就尼日局勢,在奈及利亞舉行第二次特別峰會,決定啟動待命部隊,來應對奪下尼日控制權的軍事領袖,希望恢復尼日的憲政體制,恢復總統巴祖姆的職位,對此,尼日軍政府態度強硬,先前就曾經向到訪的美國國務次卿盧嵐警告,一旦有任何軍事行動的企圖,就會殺害巴祖姆。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尼日政變之後,很多外媒都以希望巴祖姆總統領導的政府趕快回歸執政,但問題是,尼日國內似乎對發動軍事政變的奇亞尼將軍支持度挺高的,尤其近期經濟學人在尼日內部所做的民調,有過半數的民眾是支持軍事政變的,所以巴祖姆總統帶領的政府,到底是不是民主,從2021年巴祖姆總統上任以來,會讓外界覺得尼日是民主政權,主因是尼日在2021年的政權轉移是和平的,且巴祖姆總統上任後積極的跟法國、美國等西方盟友建立良好關係,至少從外國角度來說,巴祖姆總統所帶領的政府是民主的,所以得到很多支持,不過巴祖姆總統任內在尼日當地的暴力犯罪不斷上升,光暴力犯罪的案件總數就上升43%,此外,尼日本身的經濟條件並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好轉,加上,巴祖姆總統的權力掌控非常強勁,跟軍方關係也非常不理想,故在發生軍事政變後,會看到尼日民眾所展現出來的民意似乎對巴祖姆並不是這麼支持。」
    2023/08/11 15:05
  • 空軍宣佈年底成立第7聯隊、飛訓部

    我國空軍為慶祝814勝利86週年,特別釋出一系列宣傳活動及影片,也宣佈年底將成立第七聯隊及飛訓部,滿足F-16V、勇鷹高教機飛行人力需求。TVBS軍事暨外交記者劉亭廷今(1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說明,「在慶祝空軍節前夕,軍方釋出兩個重要消息,第一個、重組第七戰術戰鬥機聯隊,第二個、成立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這基本上有兩個含義,第一個、要加強我國軍力佈署,第二個、整合原有的兵力。」
    2023/08/11 15:02
  • 首例貫穿朝鮮半島颱風 卡努在南韓龜速打轉

    卡努颱風在今天登陸南韓,這是南韓氣象史上,第一個從南往北,直接貫穿朝鮮半島的颱風。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今天上午9點20分,卡努颱風已經從慶尚南道的巨濟島登陸南韓,中午時正以每小時25公里緩慢速度向北移動,中心位置在大邱市外圍,測得最大風速則是每小時32公尺。預估在今天晚上9點左右,卡努將抵達首都圈,明天清晨3點時進入北韓。南韓媒體將卡努颱風稱為『氣象史上第一個從朝鮮半島南海岸登陸,橫跨整個南北韓的颱風』,整個朝鮮半島都受到卡努的暴風圈影響,南海岸已經颳起巨大風浪,釜山和慶尚南道地區出現路樹傾倒,幸好目前都未有人員因此傷亡。」
    2023/08/10 16:55
  • 陸網信辦:為維護國安 可用人臉辨識技術分析種族

    大陸網信辦正在擬定人臉辨識的新規範,當中提到,在維護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下,可以使用人臉辨識來分析種族、民族及社會階層等個人敏感訊息。TVBS大陸中心記者陳韻雯今(10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中國大陸的人臉辨識長久以來都有爭議性,近日網信辦發布新文件《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根據經驗,在公開徵求意見稿之後,官方很快地就會開始實施政策。該文件中寫道,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都要取得個人同意。例如社區的物業管理,如果以人臉辨識作為門禁,遇到不願意提供人臉資料的屋主,就必須準備其他方式進行管理。另外涉及隱私的地點,如飯店客房、公共浴室、更衣間、洗手間等場所,都不得安裝能採集個人身份的設備。」
    2023/08/10 16:51
  • 美國「小院高牆」策略逐漸清晰 對改善中美關係恐不利

    美國總統拜登今(10)日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資金對中國大陸敏感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這次鎖定對下一代軍事創新的三大關鍵領域,包括先進半導體、量子資訊科技以及特定人工智慧系統。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美國現在採取的策略是『小院高牆』,以國家安全考量作為主要基礎,限制範圍針對高科技產業,尤其針對量子計算、半導體及人工智能AI的部分,要求美國所有的私募基金或任何要投資中國大陸這三個領域的企業,在這方面會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而會做小院高牆策略,美國有做通盤考量,在中美交鋒當中,雙方貿易還是美國在乎的點,且這三項非常精密或先進的技術其實在美國對中貿易裡,佔比非常小,接下來就要觀察,美國透過行政命令的限制,是不是能夠達成成效,如果不能達成成效,美國會不會再加碼把小院的範圍擴大,讓中國大陸在科技發展上有阻礙,這是美國在策略上的運用。」
    2023/08/10 15:34
  • 美前次卿柯拉克訪台 將與科技界領袖會面

    美國前國務次卿柯拉克今(9)日再度訪問台灣,將在台灣待到12日,預計會與台灣資深政府官員、科技產業及學術領袖進行會晤。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9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科系外交官是柯拉克在卸任之後,自己推動的計劃,並不是政府的官銜,也沒有代表政府任何職位,而事實上美國的政府官員很多卸任之後,都會進入到民間機構,所以台灣常在看台美關係時,對於前朝的官員或現任官員可能有一些過份的想像,認為只要有人際關係、有人脈關係,就可以幫助台灣在台美關係上有更進一步的進展。」
    2023/08/09 15:15
  • TVBS《FOCUS世界新聞》x《天下雜誌》聚焦台灣商品進軍海外市場

    台灣的農產品在遭到中國大陸禁止輸入後,積極開拓其他海外新市場,農業部長陳吉仲近期率團前往美國訪問,也忙著把台灣優質農產品介紹給美國政要、通路業者以及媒體,擴大台灣商品對美國的出口。天下雜誌記者羅璿今(9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根據調查發現,過去十年間美國採購台灣農產品的金額幾乎翻倍成長,甚至在2021年超越日本,取代中國大陸,成為美國是最大的進口市場,舉例來說,2022年台灣輸進美國的食品額就高達約9.2億美元。」
    2023/08/09 15:13
  • 大陸洪災嚴重 潛在威脅14億人口的糧食安全

    中國大陸受到暴雨肆虐,洪災影響超過預期,其中不少產糧大省都慘遭洪水淹沒,恐影響糧食歉收絕收。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9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大陸近期受到暴雨影響,黑龍江五常市盛產五常大米的許多地方,都因為稻田泡在水裡,收成受到嚴重影響,有大陸學者提出,大陸的糧食短缺問題可能比想像中的要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國際糧價的飆漲、國際能源市場的波動。」
    2023/08/09 15:11
  • Taipei Mayor Chiang to join Shanghai-Taipei Forum in China

    Shanghai-Taipei Twin-City Forum anticipates Mayor Chiang Wan-an’s debut attendance. Focus on 2024 election context with diverse themes like digital economy, healthcare, and MOU signings.
    2023/08/08 20:05
  • 英美憂陸自動車藏國安隱憂 環時:危言聳聽

    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英國官員擔憂中國將利用電動汽車收集英國情報,事實上不只英國,美國也認為目前引進的大陸自動車,可能對美國國安造成隱憂。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英國和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電動汽車有了新憂慮。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部分政府官員認為,大陸電動車配置能夠收集情報的技術,可以採集包括位置、錄音錄影等數據。針對此說法,大陸媒體《環球時報》引用網友評論報導,認為該想法實在荒謬、愚蠢,還質疑『大陸為什麼要花時間來監控英國』。」
    2023/08/08 16:54
  • 美憂陸自動車成國安隱患 恐成美中新戰線

    美國運輸部長布塔朱吉表示,中國大陸的自動駕駛車輛進入美國市場,將構成國安威脅。擔心中國大陸自動車使用的雷射雷達,廣泛蒐集美國數據並可能傳回中國大陸。更進一步表示,自動車技術可能成為美中技術冷戰的最新戰線。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8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美國的運輸部長前幾周接受路透社訪問表示,美國對大陸製造的自動駕駛車存在安全顧慮,主要是在科技方面,像是製造自動車會用到的先進半導體,還有雷達的傳達器等。因此有好幾位議員聯名向運輸部長與商務部長強調,有7家大陸公司已經在美國人口密集城市測試了自動駕駛車,並且收集非常多美國數據,擔心對美國有安全威脅。」
    2023/08/08 16:53
  • 拜登簽了!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正式生效

    美國總統拜登7日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該法案也正式生效,但拜登對部分規定內容表示關切,指出法案第七條要求貿易代表署向國會提交協商文本,在這期間無法向台灣傳送這份文本,是侵犯美國政府與境外夥伴談判的憲法權力,相關條文將會被看作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說明,「拜登基本上是認同法案,只是拜登在簽署時運用了他的特殊權力,針對法案內容覺得有問題或是有違憲之虞的地方,可以特別加註總統的附註,透過憲法賦予總統行政權力,經由附註可以特別強調,如果未來行政單位需要違反法案或跟法案的規定有牴觸時,行政單位可以因為總統的附註,透過行政權利不去落實。」
    2023/08/08 15:19
  • 傳拜登本周將發布命令 限制美企對陸高科技業投資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將發布行政命令,對流向中國大陸的敏感技術、境外投資進行審查,甚至不排除可能會擴大到股票跟債券市場。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7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這次傳出要發布的行政命令,是瞄準美國對大陸投資資本進行限制,將影響非常多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公司,過去20幾年來,大陸的全球性科技類公司,幾乎都靠國際,尤其是來自美國的資金而快速成長,禁令一旦發布,AI、半導體到量子力學等高科技產業都會受到限制,實際效應還會超出這些領域,主要是美國政府態度擺明不希望資金流向大陸,使投資產業都受到了衝擊。」
    2023/08/07 17:13
  • 安全vs.賺錢?惡劣天氣叫外賣引陸網友論戰

    極端天氣下,外送員是否接單外送始終是個議題,近期中國大陸京津冀等地下暴雨,也讓這個話題在微博上引起網民的論戰。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說明,「中國大陸民眾對於外賣的依賴和需求是非常高的,遠大於台灣民眾,近來北京、天津,還有河北降下暴雨,甚至引發嚴重水患,在惡劣的天氣當中,要不要叫外賣掀起了大陸兩面的論戰,有人認為在這樣大雨的天氣叫外賣,是給外送員添麻煩,不過也有人認為,外送員接單就代表想要賺這單的錢,不需要有罪惡感的。」
    2023/08/07 15:53
  • 惠譽調降美國信用評級 提醒全世界經濟詭譎難測

    評級機構惠譽近期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從最高級的AAA下調至AA+,對此,美國財長葉倫批評,強調美國國債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流動性最高的資產,惠譽下調評級的決定太過武斷。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說明,「全世界信評機構最主要有三家,都在美國,分別為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不過這次惠譽突然把美國的公債評比往下調整一級,確實在當天出現黑色星期三。現階段全世界公認最安全的資產投資就是美國公債,所以美國公債調降讓很多人擔心,是不是美國在償債能力上出現問題,而在信評調降之後,產官學界的反應都不一樣,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就公開指責,惠譽這個動作有點莫名其妙,可是知名的避險基金Bridgewater創辦人則認為,美國現在的情況有點扭曲,儘管家計單位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看起來可以,不過政府的債務一塌糊塗,在這種不平衡的情況下,信評調降在所難免。」
    2023/08/07 15:53
  • 防伊朗扣船 美軍疑在荷姆茲海峽部署軍力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五角大廈官員指出,伊朗自2019年起陸續扣押航經荷姆茲海峽的船隻,以向西方施壓,所以正計畫將海軍陸戰隊員配置在所有航經荷姆茲海峽的商船上,以避免遭到伊朗劫奪。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這項計劃反映出現在整個中東局勢比較緊繃,尤其美國跟伊朗在核協議退出之後,雙方關係就變得比較緊繃,再加上伊朗跟以色列之前有長期衝突,導致這個區域相當不穩定,而伊朗受到經濟制裁後,確實針對荷姆茲海峽行經的郵輪和這個區域的安全穩定造成影響。」
    2023/08/04 16:22
  • 以量取勝!大陸新隱形戰機殲-20將年產百架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大陸新型隱形戰機殲-20即將進入量產,預計到2023年底,殲-20戰機的年產量可達到每年100架,並在2024年輕鬆達到目標。外交暨軍事記者劉亭廷今(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說明,「殲-20戰機常被拿來跟F-22戰機比較,因為殲-20是中國大陸最先進的國產隱形戰機,一般認為,殲-20誕生的比較晚,因此在航電系統設計理念、系統結構和許多具體的航電設備方面優於F-22,但也有許多人認為,F-22的雖然比殲-20早出,但它的隱身技術仍然優於殲-20,這一個優勢在實戰中就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08/04 16:19
  • 王毅是否訪美? 陸媒評論:賴清德是關鍵因素

    美國國務院邀請中國外長王毅訪美,但中方遲遲沒有回應。王毅訪美是否能夠成行,有陸媒評論,美方如何處理賴清德訪美是關鍵。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4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黃怡文線上訪問表示「國際都在觀察美中關係能否修復,近來美國國務院主動向外釋出訊息,表示已經對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發出邀請信,希望他來訪問美國,不過大陸官方遲遲沒有給出回應。」
    2023/08/04 16: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