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米崙斷層高雄市奈及利亞資源班學生海龍蛙塑膠強震建教實習林叨囝仔性愛片
  • 搜尋:

    麵糰 結果共93筆

  • 【中國進行式】廚房裡的革命! 上海世博會正熱炒

    5月初上海世博會開幕,有機會一遊,可能一逛就是好幾個小時,在世博園區吃飯,台資餐飲品牌看到這塊商機,其中南僑陳飛龍的餐飲品牌,不同其它台資餐飲品牌,一口氣把7家餐廳打進世博,不止賺世博期間,還放眼世博後上海城市規畫的市場。 ◎倒數100天世博在中國 7千參展人 逛上海世博,有什麼可以吃?業者:「沾起來,然後把它放下去煮一煮,然後主要是它的起司。」 TVBS記者彭馨儀:「世博會184天期間,世博村將提供7千名外國官方參展人員住的問題,隔壁的餐飲特區,現在已經被台灣人全部包下來,一次要打進旗下所有的餐飲品牌。」 ◎台商厲害! 包世博7千參展人員吃喝 世博園這棟75年歷史的煙囪古蹟,南僑改造一到三層樓,要賣巴伐利亞菜,德國豬腳搭配酸菜起司,再來一杯量身定做的鮮釀黃啤。 ◎南僑大手筆 上海世博園現釀啤酒廠 每杯特醇啤酒都是德國釀酒師,以494年工法,駐店現場釀製,保證世博期間酒吧的啤酒不會斷貨,一座現釀微型啤酒廠,就像是中心廚房的概念,將搬進園區裡。 餐廳業者陳黎明:「我們希望這7千人,他有家人嘛,帶有朋友,然後帶他的朋友或者一些領事館,一些領事館的人或者是世博公司,他們裡面一些重要的高級主管,應該都會在那裡宴客。」 ◎撥算盤 7千世博參展人員倍數消費 不管是擺臨時攤,還是開永久餐廳,台資餐飲品牌看的都是大陸官方的數字。世博可望湧進至少7千萬人次,預估至少65%以上的參觀者,將進園區用餐一次,餐飲商機大約新台幣84億。 ◎7千萬人舌尖品味台灣 在上海世博 百家餐飲卡位戰,南僑大手筆砸下新台幣6億元,一口氣推出餐廳群體,7家店有6國料理,平均客單價1200元台幣。 陳黎明:「未來我們是看好上海市政府,會把這個地方重劃,成為個全上海最高級的商業跟住宅區,所以未來應該都是最貴的頂尖的人,會住在那邊或是辦公,所以我們想說未來的前景,應該是比在世博前應該是會更好一點,在上海我們覺得說要做成功的餐廳,你一定要夠大才會成功,愈大的就會愈成功。」 ◎快狠準!南僑卡位世博 7店6國菜 台灣請來鐵板燒大廚,鵝肝魚子醬金箔蒸蛋、鐵板明蝦,結合黃浦江全景視野,另外推出從早餐做到晚餐的咖啡麵包店,麵糰從台灣空運,坐在江邊,還吃得到滷肉飯等台灣家常小食。
    2010/01/19 14:40
  • 【一步一腳印】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 啤酒廠創新麵包

    酒廠麵包店經理陳惠卿:「每一次都是40、50歲歐里桑、歐巴桑,他的子女帶他過來買,他從很遠,從高雄、從台南,從山裡面出來買,為什麼?他告訴我們,我就胃不好,吃你們的東西不會胃酸逆流,又不會胃漲氣,很多客人跟我們這麼講,我就知道我們這種東西,是一種活菌做的,它就不會胃酸逆流。」 陳惠卿口中的活菌就是啤酒酵母,她以發酵啤酒的酵母取代市面上的發酵粉,在台灣一般只看得到啤酒麵包,把攪拌麵團的水換成啤酒,而用啤酒酵母做麵包則很少有,因為啤酒酵母不容易取得,但這裡得天獨厚,要多少有多少。 專門生產啤酒的酒廠,陳惠卿以前在這家酒廠工作,眼睛看的是啤酒,心裡想的是啤酒酵母麵包。陳惠卿:「跟我們廠長聊天,無意當中他告訴我,他在德國求學的時候,吃的是啤酒酵母發酵的麵包,為什麼在台灣會用一般酵母粉發酵的麵包,所以他說我們在酒廠,要取得這個東西很容易啊,我們為什麼不做做看呢,他這句話讓我在心裡面,就一直很想去開發它。」 5年前,陳惠卿退休,一頭栽入開始做啤酒酵母麵包,她找上酒廠發酵股股長黃秀鳳,2人都喜歡做麵包,還一塊去補習考證照。酒廠發效股股長黃秀鳳:「這個酵母裡面含有很豐富的維他命B12,還有蛋白質,還有很多營養成分,所以把它加到麵包裡面去,麵包的營養成分就很高。」 米白色的啤酒酵母像泥漿一樣,不好照顧,必須保存在4度的低溫,才能維持它的活性,第一次拿到新鮮的啤酒酵母,陳惠卿迫不及待做成麵包,沒想到麵包吃起來卻是苦的。陳惠卿:「它(酵母)死掉以後變成苦的,我們不知道,還是把它加進去做了,所以吃的東西是苦。」 更糟的是麵包不像麵包,啤酒酵母根本起不了作用。黃秀鳳:「麵包沒有辦法發得起來,就是說酵母本身,可能酵母活的部分比較少,我們取到的點,剛開始我們沒有經驗,我們一直在摸索,我們取的點,那個酵母,死的部分可能比較多一點,所以它的活性就沒有那麼好。」 於是改用比較年輕、品質較好的啤酒酵母,麵糰果然發酵成功,軟綿綿像麻糬一樣超有彈性,但也不過1、2天的光景。陳惠卿:「我們同事很可愛,每次遇到發酵不好的時候,她就會說,酵母不好啦,酵母很不好,我說酵母不會說話,你們做不好就賴給酵母,我說你們這樣不會進步,所以他們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就很努力在他們成品上,盡他們最大的努力。」
    2010/01/10 22:30
  • 「麵糰會呼吸」幫麵包按摩的業者?

    廖進通的小麵包店,藏在社區裡的小巷子,每天人最多的時候,就是放學時間,媽媽帶著孩子來買麵包,其他時間不是廖進通偷懶,而是廖進通對他的麵包,實在太殷勤;做麵包的過程,廖進通拒絕任何化學添加物調味,光是攪拌過的麵糰,需要醒麵,這2個半小時的等待,就是他不計時間成本的堅持。
    2009/12/01 17:44
  • 【一步一腳印】「麵糰會呼吸」 幫麵包按摩的人

    每天下午接近4點,廖進通的麵包櫃上,才會開始漸漸填滿。麵包師傅廖進通:「就只有一次(出爐),只有辦法一次而已,因為它時間拉得很長,5個半小時的話,幾乎是一般麵包的2倍,所以一天只有辦法出爐一次。」
    2009/11/29 22:33
  • 一步一腳印/宋媽媽養身醜饅頭,業者?

    宋媽媽的饅頭是循早期農業社會的古老方法,沒有桿麵棍,也不用機器,壓平麵糰,外型不刻意塑造,就讓它自由發展,雖然長得有點怪,不過宋媽媽很有自信,沒有桿過,壓平的麵糰,比較有Q度,也較能保有麵粉原有的香氣。
    2009/10/22 15:17
  • 【發現台灣味】台灣版蘭州拉麵 停不了口的好滋味

    甩麵撞擊桌面發出巨大的聲響,貫穿了整間屋子,蘭州拉麵最大特色是現拉現煮現賣,麵條軟中帶Q,Q中帶勁,可圓可扁有粗有細,皮帶寛。姚文山:「面積比較大,吃起來Q度比較好。」 姚文山熟練的將麵糰拉開,來回個幾次,不到10秒鐘的時間麵已經下鍋了。姚文山:「速度要快,速度不快的話,可能麵會大小條,這是細麵。」 蘭州拉麵發源自大陸甘肅蘭州,有160年歷史,甩麵的動作主要是增加麵糰的韌性和黏度,打轉則是有平均的作用,拉出來的麵條才會粗細均勻。 姚文山:「掛麵是沒有下去,是這裡掛,這裡掛而已,但是這樣很辛苦,放下來比較輕鬆,我們稍為改一下,現在蘭州拉麵的作法都是這樣。」 看準了現場拉麵噱頭十足,16年前跑業務的姚文山,就決定改行做拉麵。姚文山:「我36歲才去學,人家跟我說,年紀那麼大還要去學那個嗎?賺得了錢嗎?我說試試看啦!」 姚文山標了會籌足一筆錢,透過旅行社安排,飛到大陸學正宗的蘭州拉麵,當時他在蘭州待了一個禮拜,把做拉麵的技巧全記下來,回到台灣苦練3個月後開店。姚文山:「第一天拉麵才真的是辛苦,整個人幾乎崩潰,麵拉不出來,它超高筋,一拉的話就彈回去,怎麼拉,那個時候客人啊!我是稍微有聽到啦,這是什麼麵啊。」
    2009/01/05 14:41
  • 紮實雙手做饅頭,業者?

    既然要做饅頭,而且還是有機的饅頭,憑著這樣的信念,老闆陳垂堂決定選用有機黃豆,均勻攪拌到麵粉中,讓麵糰裡,看得見貨真價實的黃豆顆粒。現在業績看好,有時候一天得蒸4、5百個饅頭,陳垂堂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全都加入他做饅頭的院子,堅果饅頭的銷售穩定,2年多,幫陳垂堂快要還清了股債。
    2008/12/16 15:19
  • 【發現台灣味】紮實雙手做饅頭 一顆饅頭救股災 

    圓形大麵糰,一到了陳垂堂手裡,就服服貼貼的跟著他,輕鬆地上下轉、左右揉,這來來回回的招式,彷彿就像一套高深的太極拳,看似把麵糰輕鬆帶過,卻得費上好一番力氣。
    2008/12/14 22:29
  • 【一步一腳印】埔里酒廠重生記 堅持就屹立不搖

    921大地震,過去第九年,南投埔里酒廠,留下的老照片,依然鮮明的記憶著;酒窖裡,牆倒了,甕碎了,將近1百萬個酒罈,支離破碎的滾到酒廠外,這景象,比起照片後方,歪斜傾倒的房子,更嚇人。 埔里酒廠廠長林秋長:「我們這個有1百多萬(罈酒)的員工,辛辛苦苦孕育的酒類,都流得一空,流得一空,像整個水溝都是,都是我們的紹興酒、我們的愛蘭白酒,那當時真的是非常的沉痛,不曉得這個廠,到底還能不能維持下去。」 林廠長到埔里酒廠,30多年,遇到921,本來以為,這已經是最慘的遭遇,搶救下,只剩一半的酒罈,那裡面封存的,還有埔里酒廠,曾經釀出第一罈紹興酒的驕傲。 埔里酒廠廠長林秋長:「我們先總統蔣公,他是浙江人,那紹興酒的發源地,也在浙江省紹興縣,所以他對紹興酒非常有感情,早期的時候,每年他的壽誕10月31日,都會以埔里的紹興酒,來做介壽酒,來做這個國宴酒,那當初大概10月初,我們就開始進行包裝,那包裝的時候,都有一些特勤人員,會在埔里酒廠來長住,來了解整個製程,掌控整個製程,甚至我們包完了以後,每批酒、每瓶酒,都要員工先試飲以後,才能夠再包裝,送到總統府。」 林廠長回憶起那時候,甚至連人情請託,或是黑市,都難買到酒窖裡的陳年老釀;只是物換星移,爭相品味一口甘醇的風光漸遠,地震後的荒蕪,還來不及收拾,重新整建的90歲老酒廠,就在921後的第六個月,遇上第二次劫難。 埔里酒廠廠長林秋長:「那我們在這個整建,復建的過程當中,可能有動火的情況,那有一點火源,就引起愛蘭白酒燃燒,就變成我們這個第二度傷害,大概我們第二次又損失了大概2、3億,總共我們整個921地震,跟這個火災,損失將近14億。」 當時的林廠長,拿起酒來,其實是苦酒滿杯;他30多年的老經驗,懂得釀酒、品酒、賣酒,卻沒有法則,讓他能在一夕之間,搶救虧損14億的酒廠,還要安置2百多名員工。 那時候,看剛剛復工的大夥兒,都很洩氣,一句話,突然,從廠長腦中閃過。埔里酒廠廠長林秋長:「我們鼓勵員工說,你如果會做冰,人家說早期說,做冰可以當醫生,代表這個冰很好賺,你會做冰,將來退休以後,你可以開個冰廠,跟我們這個老廠,大家來拼,也是相互競爭。」 老祖先的話,開始發揮,關鍵性影響;看這群平均年齡50歲的老員工,從頭學起做冰棒,即使是把冰棒棍,放進模型裡這一個小動作,都整齊謹慎得,像是在乖乖排隊;畢竟,這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新工作機會。 紹興酒被研發成,創新價值的冰棒後,先為老酒廠,賺進第一筆每個月3百多萬元的營業額,扳回被洋酒叩關,打得年年下滑的紹興酒業績。埔里酒廠員工:「這個35找你。」消費者:「謝謝。」埔里酒廠員工:「百香果1枝,4枝60元,謝謝。」 不過,算一算,紹興酒冰棒,也只能讓十幾位的釀酒師傅有新工作,還有2百多位老員工,更擔心,在酒廠重建的日子,該何去何從?埔里酒廠員工尤孟勇:「921以後,我們整個廠房倒閉,部分的廠房倒閉,我們這邊產能,紹興酒的銷售量,一直在下跌,那有一陣子,我們必須要到外場去支援,因為我們人力,有人力過剩的問題,變成說大家都人心惶惶,有些要到外面去支援,甚至是調廠。」 現在,笑著回想,差點因為921飯碗不保的酒廠老員工尤孟勇,從前,也是廠裡釀酒經驗20多年的老師傅;現在,是大家口中的牛軋糖大主廚「阿勇師」。埔里酒廠員工尤孟勇:「來,大家一起揉一下麵糰,把它混合均勻一下,讓它所有原料,都混合均勻。」 看阿勇師坐鎮指揮,30多公斤重的大麵糰,就在4位中年阿伯伸出的8隻手裡,服服貼貼的,從四面八方被揉得均勻,好像一點也難不倒;這群髮鬢,不小心就透出灰白的阿伯。 埔里酒廠員工尤孟勇:「我在埔里酒廠,已經20幾年了,從基本的都是在製酒方面,烘焙類是完全一竅不通,但是這個部分,也是說打鴨子上架,沒辦法,最重要是說,我們必須面臨工作的抉擇,因為像我們這種4、50歲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在地人,如果說,沒有工作的話,要怎麼去養這個家庭。」
    2008/09/21 22:07
  • 小饅頭賣出大名堂,業者?

    用油炸讓麵糰稍微膨起來,不能發的小饅頭,號稱全台唯一,59年來只賣一種口味,非常專心。
    2008/07/16 14:08
  • 超大饅頭一顆只賣6元,業者?

    麵粉漲幅一波接一波,許多相關食品價格都喊漲,不過台中一家饅頭店,堅持薄利多銷,一顆比拳頭還大的饅頭,麵糰也很紮實,竟然只賣6元,也因為太便宜了,1天最少賣出4萬顆,店內員工經常三更半夜就要起床趕工做饅頭。
    2008/07/14 18:36
  • 【發現台灣味】小饅頭賣出大名堂 單一口味傳承一甲子

    來看這個老攤子,他是堅持的精神成為招牌,一甲子的光陰,他都只賣一樣東西,就是小饅頭,沒想到也賣出大名堂。 電扇搖頭晃腦,簡正義光著腳,悠閒吹著風,一邊聽轉播,一邊捏圓圓小麵糰,電視裡播著王建民最新戰況,小攤卻一切如舊,與59年前一樣;厚實紅豆餡,裹進微黃小麵糰,捏合起來,扔進熱油裡游游泳,簡正義動作熟練,畢竟已經做了幾十年。日式饅頭攤經營者簡正義:「糖、蛋,蛋攪一攪 ,攪好了再放麵粉。」記者:「為什麼不能揉?」簡正義:「不能揉,怕它會發。」記者:「會出筋嗎?」簡正義:「就是我們做饅頭,會發,我們這不能發。」記者:「不能發喔。」簡正義:「欸,不能發。」 用油炸讓麵糰稍微膨起來,不能發的小饅頭,號稱全台唯一,59年來只賣一種口味,非常專心。簡正義:「我以前喔,不是做這個 ,這個是我父親在做,我是印刷的。」記者:「為什麼回來做?」簡正義:「我以前在民生日報,你那時候大概還沒出生吧,民生啊,民生日報,民生日報後就換台灣日報還是什麼,做一做印刷就沒落,一間一間關起來。」 很多產業隨時間沒落,但簡家這小饅頭攤算是獨門生意,從日據時代走到民國。簡正義:「我都沒休息在做啦,就是端午節、中秋節、7月、過年。」記者:「幾天?」簡正義:「過年休5、6天而已。」 除了一年三節,小攤天天開張,但小攤的名字,可不是由此而來,而是因為日本油炸食物「天婦羅」。簡正義母親簡歐陽繡鶯:「他們來我們這邊吃,吃一吃都說(日文)很好吃啦,台灣的雞蛋放得很多吧。」 店名來自日語,天婦羅的「天」,簡正義的父母,也從日據時代走來,身穿細緻連身裙、搖著小扇子,阿嬤用台語夾雜流利日文,向我們述說改朝換代前的光景。記者:「什麼時候做的?簡歐陽繡鶯:「還沒戰爭啦,那做了就遇到戰爭的時候,他那時學做餡餅的老闆,怕他去當兵危險。」 簡正義的爸爸簡兩團,日據時代跟著日本人學做糕餅,日本人離開了,技術留下來,民國38年剛開張時,宵夜場生意最好。簡歐陽繡鶯:「我一隻眼睛都壞掉了,過了11點,客人還一直來,忙到半夜2點才睡,我眼睛都壞了。」 現在市場改變,小饅頭變成年輕人喜歡的午茶點心。顧客洪小弟:「吃起來很特別啊,我不會講耶,就是脆脆的。」
    2008/07/13 22:37
  • 超大饅頭一顆只賣6元 日銷4萬顆

    麵粉漲幅一波接一波,許多相關食品價格都喊漲,不過台中一家饅頭店,堅持薄利多銷,一顆比拳頭還大的饅頭,麵糰也很紮實,竟然只賣6元,也因為太便宜了,1天最少賣出4萬顆,店內員工經常三更半夜就要起床趕工做饅頭。
    2008/07/13 19:14
  • 百年老餅新花樣,業者?

    明明做的是西洋餅,百年老漢餅店的大師傅李榮煥,還是用對待漢餅的精神嚴格要求口感,就算慢慢做會減少產量,李榮煥還是堅持用手一顆顆擠出雪花泡芙的麵糰,機器壓出來的雖然樣子會一模一樣,放進爐子烤出來口感可就不一樣!
    2008/06/16 15:28
  • 噁!黑心麵筋工廠 環境髒亂不堪

    為了讓大陸的食品衛生,更加透明化,大陸媒體自己去踢爆,一家位在河南鄭州的麵筋工廠;裡面不僅環境髒亂,更誇張的是,工廠工人居然,將裝有麵糰的塑膠袋,一起丟入滾水中煮,完全不顧會釋放出毒素,危害消費者健康。
    2008/05/11 17:30
  • 【發現台灣味】燒餅張老師 細節挑剔嚴律己

    炙熱的火爐伴隨著燒餅師傅,近卅年的歲月,人稱老張的張振鵬,堪稱餅界的老前輩。老師傅張振鵬:「我們用鼻子聞用手摸,如果酸性的麵糰,手去摸是發黏,那鹼性的麵糰,它有彈性。」 老張旗下有四家直營店,親戚跟他學成後開了十家,而徒子徒孫開枝散葉在全台灣,也有近30家店,這位大學畢業的學徒回顧了當初的震撼經驗。徒弟劉惠彰:「剛到店裡面學的時候,我看過他6、70個餅全部收掉,本來要送出門,要送去給客人,他發現那個餅不行,全部收掉。」記者:「為什麼不行?什麼地方口味不對?」劉惠彰:「跑鹼。」記者:「鹼性太高?」劉惠彰:「變弱酸,對他來講,那個已經不符合他的標準。」 徒弟對師父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留下深刻印象。記者:「徒弟劉惠彰:「他整個餅收掉,然後打電話跟客人道歉,那我發現說,像這樣的人 他對自己的要求這麼高,難怪他可以把東西做好。」 師父不吝惜給機會,後來栽培他成了直營店的店長。老師傅張振鵬:「其實當初的時候,我有另一位師傅在教他,但是那個師傅就是比較要求完美,每個小細節都會盯他很緊,他變成說綁手綁腳,他沒辦法放開,後來他到了大安店以後我就說,讓你去做,他試試看。」 而另一位徒弟是太太的弟弟,在台北三重半坪大的小店,經過12年的奮鬥,最近買下鬧區2千萬30坪的店面,妻舅對姊夫的傾囊相授,也感激在心。妻舅蔡振裕:「材料要用比較好的,品質要比較穩定這樣。」
    2008/05/04 22:50
  • 【食尚玩家】炸仙草綿密香Q 順口好吃

    夏天消暑,來一碗清涼解渴的仙草冰一定很過癮,但您一定不知道,仙草也可以用炸的,還有利用仙草醬汁,混入麵糰裡,做成仙草水餃、仙草麵條,一道道美味的仙草大餐上桌,叫人垂涎三尺。
    2006/08/06 13:06
  • 〈獨家〉外皮像開刀縫線 「刀疤菜包」聞名

    「刀疤菜包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奇怪,但嚐過的人絕對留下深刻印象。彰化有家包子店,多年來老闆堅持用老麵糰當外皮,吃起來有嚼勁又特別香,內餡選用梨山高麗菜、素料還有雪蓮子,雖然簡單卻很美味,一天至少賣出400個。
    2006/06/02 19:2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