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KL1341飛機引擎基隆精神領袖美麗島民調陳沂告別式黃子佼葛斯齊特赦
  • 搜尋:

    高危險族群 結果共106筆

  • 第3劑擬「間隔滿半年」 青少年2劑接種日近了

    新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有研究指出可能降低疫苗抗體效價比Delta的4倍來得更多。而ACIP專家討論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第二劑BNT疫苗事宜,據了解會議共識「要打了」,至於國人打第三劑,會與第二劑間隔6個月以上,有特殊情況可望縮短為5個月,以高危險及高接觸風險族群優先。
    2021/11/29 12:36
  • 有片/首劑疫苗覆蓋率破7成!邊境鬆綁快了?「這個前提」不可少

    國內第一劑疫苗覆蓋率正式突破70%大關,邊境管制可能鬆綁嗎?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開放邊境的前提,除了第一劑疫苗覆蓋率超過7成外,第二劑疫苗覆蓋率也要超過6成,才有本錢放寬。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在接受《TVBS大師講堂》專訪時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能跟流感一樣降到千分之1或千分之2左右,才可以考慮開放邊境,尤其高危險族群疫苗覆蓋率,最好達到90%至100%,才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2021/10/28 22:42
  • 腦中風年奪萬條人命!三高風險倍增 8大危險因子曝光

    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第四名,去年有1萬182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專家表示,三高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為中風主因,有三高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1.4至1.7倍,有高血壓且同時有吸菸習慣者,腦中風機率高達一般人的6倍,民眾可利用「腦中風紅色警報表」進行自我評估,如8大危險因子中,任何3項有異常情形,就是高危險族群,應尋求醫師協助。
    2021/10/19 16:19
  • 北市開打流感疫苗 柯文哲:備71萬劑比往年多

    110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今年民眾施打意願應會提高,準備了71萬劑疫苗,比往年多,並呼籲長者、幼兒、慢性病患者等盡速接種。
    2021/10/01 13:10
  • 秋冬病毒發威!專家曝「2疫苗」老人、慢性病患必打

    秋冬各種病毒蠢蠢欲動,可不能只打新冠疫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冠疫苗接種意願高;但也別忘記,每到秋冬季節,就是流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齊發威。台大兒醫院長提出「新・左流右肺」觀念,呼籲老年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族群,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
    2021/09/30 23:03
  • 美國核准接種BNT追加劑 限65歲以上與高危族群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晚宣布,核准特定族群在完整接種輝瑞/BNT疫苗6個月後,追打第3劑,包括65歲以上民眾、18歲以上具潛在疾病或因為工作性質的高危險族群。
    2021/09/23 09:54
  • 有片/Delta蠢動!觀光餐飲半死不活 若升三級警戒恐成致命一擊?

    台灣出現Delta變種病毒後,有不少專家呼籲,應該立即回到三級警戒狀態,一邊阻斷病毒傳播,同時加速長者和高危險族群的第二劑疫苗施打率。不過考量到經濟層面,中央和地方遲遲不肯鬆口,畢竟上半年餐飲觀光已經倒成一片,如果再次啟動三級警戒,恐怕仍在緩步復甦的內需產業又會重創,最怕爆發倒閉潮和失業潮連鎖效應,屆時給再多的紓困和振興方案也很難起回生。
    2021/09/20 23:04
  • 有片/明明無徵兆卻中風了?醫師:「這幾類人」是高危險族群

    在台灣每年平均有3 萬人中風,有近一半人,因此死亡!要如何知道自己又或長輩中風了呢?一般人想到的中風就像疾病,突然出現嘴歪眼斜、手腳麻木無力等明顯症狀,就知道要趕快就醫,但其實中風,也可能出現很不明顯的徵兆,已經中風了卻不自知而延誤就醫,最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就是「不自覺型中風」,又稱「無症狀腦中風」,那些人可能是高危險群,來看我們的報導。
    2021/09/17 23:00
  • 大魔王纏龍劭華!醫曝「9大高危險群」:罹患少10年壽命

    68歲資深藝人龍劭華於昨(14)日過世,死因研判為疾病因素,由於龍劭華本身有12年糖尿病史,讓外界也開始注意此疾病。事實上,糖尿病不容小覷,有「大魔王」的稱號,北市聯醫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侯冠廷就分享9大高危險族群,直言患者平均壽命比非糖尿病者約少10年,需要多加當心。
    2021/09/15 20:52
  • BMI超過30屬高風險族群!日本大阪列肥胖者優先接種

    日本疫情逐漸趨緩,各縣市單日確診數都較上週減少許多,專家指出由於外出人潮的減少,加上逾半數國民都已接種過2劑新冠疫苗,讓日本確診數字逐漸下降。不過考慮到「高危險族群」在染疫後仍有出現重症化的風險,大阪府就宣布從12日開始追加「肥胖者」為優先接種對象,只要BMI超過30以上的人都能先施打疫苗。
    2021/09/14 12:30
  • 老人、青少年誰先打BNT?兩醫提迎戰Delta疫苗策略

    新北市幼兒園社區爆發Delta群聚感染,到底疫苗不足的台灣要先衝第一劑覆蓋率?還是讓高危險族群完整接種兩劑抵擋突破性感染?又成為爭論焦點。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認為,應該保留先BNT疫苗當中的600萬劑,給60到80歲的民眾,對於10月以後的秋冬疫情會很有幫助。醫師沈政男也說,若AZ跟BNT混打,就能讓更多人接種新冠疫苗,而且保護力還更高。
    2021/09/13 13:42
  • 鬆懈!防疫小黃載外籍機師 運將竟「沒戴罩」

    接觸高危險族群的防疫計程車,居然還違規!一名外籍機師拍下,昨晚(4日)一輛防疫計程車,載他到集中檢疫所的途中,竟然沒有配戴口罩,據了解,他是為了清楚輸入語音地址,才暫時拉下口罩,但是面對Delta病毒,不能輕忽,計程車自律委員會還是祭出重懲,將他踢出防疫車隊名單。
    2021/09/05 21:04
  • 唐慧琳胰臟癌病逝 醫曝「高危險群」如何揪出早期病變

    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爆出罹患「癌中之王」胰臟癌第3期,24日凌晨不敵病魔離世,享年49歲,令許多人感到錯愕與惋惜,也引發各界關注胰臟癌這個「無聲的殺手」。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就在臉書指出,胰臟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9成患者會在發病1年內過世,但針對有家族史或糖尿病等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
    2021/07/27 16:46
  • IP廠總座52歲心肌梗塞猝死 3高危險群當心自救關鍵

    IP廠力旺電子總經理沈士傑驚傳心肌梗塞猝逝,年僅52歲。在去年疫情中,全球經濟一片慘淡,在他的帶領下,力旺電子年增獲利31%,股價為上市櫃第7高價股,驟然去世令各界均感遺憾。安南醫院心臟中心副院長李聰明提醒,有半數病患為「無前制約機轉」的心肌梗塞,這類病患發作前無胸痛症狀,死亡率高。壓力大、糖尿病等3族群最危險。
    2021/07/23 14:17
  • 7/26擬解封防無症狀! 醫:提高接種+口罩續戴

    台灣7/26解封期限在即,陳時中說關鍵在「疫情控制度、醫療量能及應變能力要充足」,而且不會以清零為目標,但也不能否認,台灣存在無症狀者恐會讓疫情再起。對此專家認為,要防止疫情惡化,解封後除了還是要戴口罩外,高危險族群如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也要提高。
    2021/07/19 13:05
  • 75歲長者接種率僅55% 醫曝解封需靠「2條件」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佈自8日起開放第9、10類預約疫苗登記,預計7月16日開始施打,「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近日在臉書PO文,指出以目前75歲以上接種率來說,要解封是不行的,雙北接種率也偏低,如果解封,高危險族群接種率至少要提高到八成五甚至九成以上,呼籲家中還未接種的長輩盡快去施打。
    2021/07/09 11:58
  • 防塔利班報復!白宮擬加速提供阿富汗高風險女性簽證

    隨著美軍全面撤出阿富汗日期將近,當地許多曾協助美軍行動的阿富汗人民相當擔心自己會成為塔利班的報復目標。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美方似乎有意加快提供簽證給部分「高危險族群」,包含女性政治人物、記者、社會活動人士。
    2021/07/08 13:36
  • 官員比高危老人早打疫苗 若再群聚「照護體系恐崩潰」

    防疫指揮中心的疫苗施打順序出爐,長照機構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被列在第5位、比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員還要後面,有美國台裔醫師在臉書上PO文表示很失望,因為從美國的經驗早就發現,美國確診死亡的人數,高達3分之1都來自安養機構。他認為,不但要把長照相關人員的接種順序提前,長照機構更要每周定期PCR檢測,因為讓高危險族群早點打疫苗,才能真正減輕醫療量能的衝擊。
    2021/06/09 22:13
  • 太魯閣號慘劇!這四種人易罹「創傷後壓力症」 醫警告:勿輕忽這件事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撞上滑落山坡工程車,釀成50死、超過兩百人受傷的慘劇,幸運生還者親身經歷,目睹撞擊瞬間,一幕幕慘不忍睹現場景象,再加上疲於奔命奮力搶救生還者的救難隊員,都是屬於創傷壓力症(PTSD)高危險族群。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會不斷回想起災難畫面,應增加運動、規律作息、正向思考,身邊的人也應該要多陪伴、傾聽,協助走出來!
    2021/04/07 23:07
  • AZ疫苗「副作用」畏寒、頭痛 印台人:3天緩和

    在印度大城市疫情惡化,台印混血部落客因為照顧高危險族群的爸爸,自己先打AZ疫苗,剛接種完沒太大感覺,7小時候才出現副作用,先是畏寒轉成發燒、頭痛症狀,但過了3天情況緩和,只剩下手臂痠痛,在印度疫苗兩劑相隔28天施打,限制長者、醫療和軍警人員,60歲以下則必須有處方簽。
    2021/03/21 19:18
  • 男模張誌軒死因「主動脈剝離」 3男演員皆因心疾猝逝

    凱渥23歲男模張誌軒昨(15)日深夜運動突感心臟不適暈倒,緊急送醫搶救後仍不幸因「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病逝,加上日前於嘉義草草戲劇節意猝逝的再現劇團團長黃民安、演員高以翔及藝人黃鴻升,四條年輕生命皆因心血管相關疾病不幸過世,對此醫師指出,這些高危險族群應多加留意。
    2021/03/16 16:44
  • 南部「肝癌」發生率全國居冠 醫警告:出現這症狀是晚期!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從原因角度切入來觀察,其實造成臺灣人肝癌盛行的原因,其實九成與B型肝炎、C型肝炎都有相關,其它像是包括肥胖、喝酒、或者是代謝症候群等民眾,也都是高危險族群,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健署統計發現,臺灣癌症肝及肝內膽管男、女性申報人數按地區,每10萬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南部地區高於北部和中部。
    2021/01/05 23:17
  • 肺腺癌奪2家人議員急手術 醫警告:「6族群」危險了

    現年36歲的台北市議員鍾沛君今(4)日在臉書自曝媽媽與阿姨先後因肺腺癌離世,她自己在健檢時發現「右肺異常增生變化」今日緊急動手術。醫師提醒,肺腺癌是「無聲殺手」初期難發現,有6大高危險族群,務必要特別注意。
    2021/01/04 11:14
  • 輕忽「感冒」病況嚴重!恐出現這可怕症狀 提高死亡風險

    感冒很多人不以為意!但高危險族群或慢性病病友真的要小心了,尤其是流感症狀,發高燒體溫很有可能超過39度,甚至還會有頭痛、肌肉痠痛等不適症狀,也有部分民眾,還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醫師提醒別小看感冒,病況嚴重有可能會致死!
    2020/11/24 23:03
  • 快伸手1秒測!他「手指腫起」半年肺癌死了 無縫快就醫

    「沒有菸我寧願死!」一名50歲男子抽菸多年突然手指尖端腫大,讓他想起菸友也因這原因,半年後就肺癌死了,嚇得他急求診。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一見手指腫大,診斷屬於肺癌的高風險族群的「杵狀指」病狀,同時他也大方分享1招「伸手指」檢查法,立刻檢測是否為高危險族群。
    2020/11/21 13: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