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旅行社命理師咒術迴戰男星離婚人夫疾管署地震瓦斯火槍星二代詹惟中
  • 搜尋:

    防疫政策 結果共659筆

  • 年底大選居隔、確診者如何投票? 中選會答不出僅稱配合政策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還在呈現上升趨勢,國民黨立委鄭麗文今(2)日質詢時,詢問年底大選將至,對於屆時可能有不少確診、居隔者,是否有準備相關方案?對此,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回應,就是配合防疫政策、做好把關,在鄭麗文再三追問下,仍未有相關配套。鄭麗文不滿表示,她覺得這樣太消極,其他國家都可以設隔離投票站,主委應該積極研究,當然希望到時候用不上,但若有幾十萬居隔,她覺得這不是小問題。
    2022/05/02 12:12
  • 防疫保單成產險業壓力 理賠擴大解釋恐成絕響

    COVID-19疫情升溫,防疫保單理賠壓力加劇,產險業憂心將陷入財務危機。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若保險公司出現財務壓力,股東掏錢增資是第一要務;他也暗示,隨著防疫政策變化,未來防疫保單理賠擴大解釋的部位已經不多。
    2022/05/02 10:36
  • 居隔「3+4」靠譜嗎?他揭與病毒共存2大前提

    北杯說故事今天不說鬼故事,要防疫政策3+4的故事。大家習慣防疫生活之後,又有新習慣要養成,26日有重大轉折,但在重大決策前,蘇揆先告訴大家病毒已經有點改變了,可能後要放寬變成3+4,指揮中心再開記者會宣布且三度延後直播時間,提出很多配套大家聽完之後聽得很明白,但是完全不了解。
    2022/05/02 08:58
  • 防新冠重症除了打疫苗 這點也很重要!肥胖成重症地雷 當心錯誤減肥代謝症候群上身

    國內新冠疫情爆發式成長,當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如何避免染疫轉為重症,成為首要課題。由於「肥胖」是引發重症的潛在因素,國內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邀集專家討論「肥胖」與重症的關聯,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當少吃、多動體重仍不斷飆升,要小心代謝症候群上身」,資深媒體人粘嫦鈺也分享,過去走了很多減肥冤枉路,現在靠運動搭配食補及補充益生菌維持身材,她幽默自嘲:「體重高峰時期,真的就是虎背熊腰!」
    2022/05/01 23:01
  • 快打疫苗!5月中下恐高峰 未來防疫鬆綁「滿3劑者先」

    本土確診已連4天破萬,指揮中心公布今(1)日新增16936人染疫,再創新高。為了預防重症、死亡,專家不斷向國人呼籲盡快打滿3劑疫苗,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未來放寬鬆綁措施,將從「打過3劑者開始」。
    2022/05/01 15:49
  • 9人確診! 高雄男工作沒事教召確診 麻吉控新開營區「蓋真相」

    有網友在臉書發文,他朋友被教召5天,第3天營區內有2人確診,但上級卻要大家別說出去,解召後發快塞試劑,讓大家自主隔離,這位後備軍人身體不舒服,直奔醫院PCR確診,抱怨不教召留在原工作崗位,也不會染疫,而軍方強調都有遵守相關防疫政策,絕無隱匿通報,目前掌握已有九人確診。
    2022/04/30 19:50
  • 防疫新模式致社會紛擾 朱立倫:應檢討調整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批評防疫政策,指政府無論是第3劑疫苗覆蓋率、快篩存量等,一項都沒超前部署,邊走邊做,造成基層累慘、亂象不斷,地方政府與民眾現在只好「自主應變」、「自尋出路」。
    2022/04/30 15:43
  • 曝2條件 侯友宜:未來會調整「快篩陽性才能PCR」

    本土疫情持續擴大,台北市長柯文哲29日公布新防疫政策,避免篩檢量能被擊垮,自今(30)日起只有快篩陽性者才能到場做PCR,鄰近的新北市是否跟進備受關注。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受訪表示,第一線醫護同仁工作量大,未來一定會調整為「快篩陽才能做PCR」政策,但必須是在民眾買得到快篩試劑後,加上緊急狀況的綠色通道,才會一併實施。
    2022/04/30 12:27
  • 宜蘭酒廠加開產線! 1周產10萬瓶防疫酒精

    疫情升溫,宜蘭酒廠配合防疫政策,這個月加開兩條生產線,原本用來生產紅露酒,通通改成防疫用酒精,光是一周就產出將近10萬瓶,供貨給全台各區,相較於快篩試劑,有些民眾排隊都買不到,目前市面上的藥局,酒精貨源都充足。
    2022/04/29 18:33
  • 恐慌才最可怕!提「1現象」示警 矢板明夫:別扯後腿

    本土疫情不斷升溫,昨(28)日單日確診數更首次突破1萬例,造成許多民眾恐慌。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昨天就發文示警,他認為現在台灣需要小心的是,「有些人利用疫情煽動恐慌」。如大陸國台辦與官媒近期攻擊台灣防疫政策,再被台灣媒體、政客轉述,「這是一個需要警惕的現象。」另他更呼籲,「扯後腿」只會增加防疫成本、推遲進度而已。
    2022/04/29 10:36
  • 確診領1.5萬台幣 澳洲鬆綁防疫政策還開放國境向世界招手

    澳洲從全世界最嚴格防疫的國家之一,現在成為大開邊境,歡迎外國人去旅遊、打工渡假,儘管每天還是有上萬人確診,但路上的人已經不再緊戴口罩,對於新冠疫情,一般民眾以流感看待,只要因為工作確診,還能向政府申請750元澳幣補助,相當1.5萬台幣。
    2022/04/28 22:57
  • 百元快篩仍太貴!助弱勢族群 陳其邁發「兌換券」

    防疫政策轉以篩代隔,快篩需求隨之大增,雖快篩實名制政策已於今(28)日上路,每劑售價100元,但高雄市議員陳若翠仍表示,100元的對弱勢族群來說仍是不小的負擔,且上一波還沒降價的廠商早已「海削」,大發災難財,希望高雄市政府盤點所有快篩。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市府依據共同公共契約,已向廠商採購一百萬劑,每劑成本價為59元,陳其邁也在下午記者會上,拍板對弱勢族群發放「快篩兌換券」。
    2022/04/28 15:26
  • 疫情間「10名人」口誤挨轟! 愛莉莎莎、范瑋琪也入列

    隨著今(2022)年四月國內疫情急遽升溫,本土每日確診數字突破千例,家用快篩試劑也供不應求,不過相比去年民眾搜刮物資、不敢出門的警戒狀態,今年疫苗施打普及、國人具備正確防疫觀念,不論是防疫政策、清零還是共存都能據理力爭。
    2022/04/28 15:10
  • 紐西蘭防疫經驗「放輕救重」醫療量能夠 醫:有放寬本錢

    紐西蘭從強制管控到如今放寬鬆綁,能夠成功控制疫情,除了民眾疫苗接種的普及之外,在防疫政策上,他們也採取了放輕救重,維持醫療量能的穩定性,另外,在面對Omicron來襲大規模的確診者,也用快篩取代原來的PCR檢測,另外對隔離規範也有清楚簡單的規範,我們台灣能不能也採用這種防疫作為控制疫情,帶您一塊來看。
    2022/04/27 23:14
  • 「繼續」實聯制、公布足跡 金門不跟進中央

    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取消簡訊實聯制,但5月1日到5月31日仍維持現行防疫政策。然而本土疫情飆升到8822例,全台各縣市幾乎都有確診案例,金門縣新增5個案例,下午4點金門縣政府召開防疫記者會,由縣政府秘書長兼指揮中心執行長陳祥麟主持,他表示基於穩定地區民心及防疫需求,金門縣政府所屬機關、學校及圖書館等公共場域將繼續實施「簡訊實聯制」,並呼籲業者們配合。
    2022/04/27 18:04
  • 高達311萬人口確診 丹麥解除所有新冠疫情禁令走向開放

    台灣正面臨疫情威脅,反觀北歐國家丹麥,現在已經老神在在,二月開始,幾乎鬆綁所有防疫政策,現在免戴口罩、也不再規定民眾必須打疫苗,而且更放寬入境規定,歡迎外國人前往旅遊。背後依靠的,是完整醫療及科學數據,儘管丹麥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累積有七成成年人染疫,但高疫苗接種率,低重症率,病毒不再構成威脅,當地民眾恢復像過去一般的正常生活。
    2022/04/26 22:54
  • 6縣市衝防疫 陳時中:高風險區壓力較大

    現在每天確診人數急速攀升,地方被壓得喘不過氣,等不及中央下令,縣市長們各自拍板調整防疫政策,中央指揮官陳時中,23日上午召集六個高風險縣市的首長開會,廣納大家意見取得共識,再給專家會議評估,似乎有意統一決策,不讓地方各自為政。
    2022/04/23 21:44
  • 獨/《女大》助理主持徐凱希確診 PCR陽性居家隔離中

    演藝圈疫情風波持續延燒,不少藝人紛紛確診,稍早《女大》的助理主持人徐凱希透過經紀公司證實自己確診的消息,「凱希在昨天晚上自主快篩發現陽性,當下立馬到醫院進行PCR,最終結果也陽性,目前在居家隔離中,都無發燒或是喉嚨癢症狀。」徐凱希目前暫停手上的所有工作,全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進行隔離。
    2022/04/22 16:57
  • PCR陽性卻沒收到居隔書怎麼辦? 柯文哲公布12區專線

    台北市今(21)日新增663例本土病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也主持北市防疫記者會。對於北市的防疫政策調整,柯文哲表示,很多人抱怨說接到醫院電話PCR陽性,但還沒接到通知,這是因為醫院會先通知你,再把資料上傳法傳系統,中央會再傳到每縣市衛生局,才會通知,現在會塞車大概會慢2、3天,現在如果有接到醫院通知PCR陽性,沒收到電子隔離書,就按照12區去打電話,住哪區就打哪個電話,有問題儘量集中在白天打。
    2022/04/21 16:09
  • 與陸中央政策相違背 鍾南山籲「勿長期追求動態清零」遭刪文

    中國大陸疫情尚未趨緩,何時能放鬆防疫政策備受關注,因大陸官方目前仍未鬆口,因此專家學者的言論成為當地民眾觀察疫情的重要指標。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21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防疫專家鍾南山日前發表論文,主張大陸不能長期追求『動態清零』,須促進民生經濟正常化,不過近日相關報導卻因與中央政策相違背而遭刪除,多家陸媒甚至緊接著報導『堅持動態清零』相關訊息。」 林閔榛補充「專家吳尊友也公開表示,動態清零並非等於『零感染』,只是希望社會中自由行動的人士是安全無感染的,而若是封控區及管控區內出現確診者也不必過度緊張,因為此狀況並不會讓病毒進一步傳播至其他地區。」
    2022/04/21 15:58
  • 新加坡第四代團隊領導人出爐!李顯龍交棒財政部長黃循財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將「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人交接給現任財政部長黃循財,若2025年大選後人民行動黨繼續執政,那麼新任總理就會由黃循財接任。TVBS記者劉亭廷今(2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新加坡領導人交接一向按部就班,這次的交接已事先徵詢19位內閣部長,當中有15人推薦黃循財成為下任領導人。而黃循財出身公務員,先前在抗疫小組擔任要角,引領當地防疫政策從『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讓經濟及民生回歸正軌,可說是抗疫一大功臣。」 劉亭廷補充「至於黃循財何時會正式接任總理,外界推測有可能是2025年大選後,也有可能在此之前就先交接給他,李顯龍則退居幕後或從旁協助。不過外界也十分關心,公務員出身的黃循財是否會缺少個人特色,而在全球情勢緊張的情況下,新加坡又該如何在美中間維持平衡,仍有待觀察。」
    2022/04/21 15:54
  • 北市選戰打「防疫」? 蔣萬安拋「以篩代隔」

    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防疫政策似乎也成了北市「藍綠白」可能人選的攻防,像是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就提出的「以篩代隔」政策,認為應該以頻繁快篩取代隔離,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則表示,台北市粗估,全台灣未來會有20%人口,約460萬人確診,也就是每五人就有一人確診!
    2022/04/21 12:15
  • 日本黃金週不限制行動 官方籲年輕人打第3劑疫苗

    4月底到5月初是日本一年一度的黃金週長假,在COVID-19防疫政策方面,日本政府表示,目前狀況還不需限制民眾行動,但為防止疫情擴大,建議包括年輕人在內民眾施打第3劑疫苗。
    2022/04/20 16:44
  • 制定防疫政策 專家:分辨變異株比分辨疫苗重要

    兒童施打COVID-19疫苗近日引起討論,專家今天說,不論是接種疫苗、制定防疫政策,分辨對付的變異株比分辨疫苗還重要,「才不會一直自己嚇自己」。
    2022/04/20 14:53
  • 上海封城惹議!地方官盼解封 陸:「病毒共存」是錯誤思想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8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呼籲全民支持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防疫政策,顯示清零政策不會改變
    2022/04/20 09: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