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三讀通過羅志祥六月李易分居女歌手國內電信業者陳沂閃大燈政客爽台灣無框行動
  • 搜尋:

    謝賢熺 結果共3,603筆

  • 抹片檢查仍有偽陰性 防子宮頸癌可加做「這個」敏感度更高

    在積極宣導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性下,已經大幅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不過抹片檢查仍有偽陰性的可能,醫生提醒可做HPV檢測,是雙重保護!而這些年子宮內膜癌大幅攀升,原因在於檢查方式不容易,女性必須密切注意身體症狀。
    2022/04/30 23:26
  • 13種癌症跟「它」有關 乳癌腫瘤變大中研院揭關鍵原因

    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和肥胖比率高達47.9%,根據研究顯示,有13種癌症被證實和肥胖有關!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和台大醫院合作,他們發現了乳癌患者的脂肪細胞,會讓乳癌惡化;而要維持正常體重防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治高血壓,在美國曾多次被選為年度最佳飲食的得舒飲食,就是不錯的飲食策略。
    2022/04/30 23:21
  • 卵巢癌75%病患確診已晚期 「這些族群做這件事」找致癌基因

    根據衛福部統計,一年新增的卵巢癌個案,差不多1600多人,雖然不像乳癌破萬人那麼高,但有一個警訊就是,卵巢癌是十大癌症死因中,年增率第二高的癌症,卵巢癌被視為婦科癌症中最棘手的,有75%的病患確診已經是晚期;而卵巢癌和乳癌,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找出帶因者,及早預防,降低死亡率。
    2022/04/30 23:15
  • 台灣每天約7.3人死於乳癌 「做這些」降低41%乳癌死亡風險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天大約有7.3人死於乳癌;而三陰性乳癌一向被視為最棘手的乳癌類型,在過去只有傳統化療可對付,但現在新藥出現,它可以降低4成2遠處轉移或局部復發的風險,醫生提醒,定期篩檢很重要,研究顯示能大幅降低乳癌死亡風險。
    2022/04/30 23:10
  • 朱芯儀36歲得乳癌 全球第一大癌症危險因子「是這些」

    2021年,WHO發布,乳癌擠下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在台灣,每36分鐘就有一位女性得乳癌,各年齡層患者逐年都在增加,年輕型乳癌也越來越常看到,雖然發生率很高,但相較於其他癌症,乳癌的藥物多,治療相當精準和個人化,有哪些治療方式,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2/04/30 23:08
  • 嚴謹疫調助攻!侯友宜防疫表現居「六都之冠」

    中央宣布入境檢疫鬆綁,為了鞏固第二道防線,新北市府推居家版虛擬病房2.0,加上民眾可以居家健康監測的「iCare健康雲」APP,還有新北員警們嚴謹疫調,讓新北市長侯友宜,儘管在疫情重災區也成為防疫模範生,六都防疫民調位居第一。
    2022/03/04 22:30
  • 甩3K產業印象!鋼鐵廠「用這招」找新血 員工平均33歲

    這兩年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生產力衰弱、人口減少,外籍移工引進受阻,加上原本的少子化衝擊逐漸顯現,各行各業普遍都得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新課題。不過國內老牌的鋼鐵廠「新光鋼鐵」近年啟動數位轉型,旗下成立的風電設備製造廠導入自動化,讓工作流程更好上手,好處是精準度高,更能有效運用人力,接下來公司還將陸續擴廠,向年輕新血招手。
    2022/02/25 23:10
  • 外溢嚴重陸單日新增80例 逾40例來自香港

    香港疫情太嚴重,外溢到中國大陸,近期廣東省還抓到不少偷渡客,大陸官媒新華社發表社論,呼籲港府團隊要放棄消極心態,全力防疫。
    2022/02/19 18:12
  • 港增2071例初步陽性4500例 雙創新高

    香港今天新增2071例確診,而近期每天的確診人數中,有超過一成是幼童,上週六又有一名3歲女童到院後病情惡化,轉院後情況仍不樂觀,港府決定停課再延兩周
    2022/02/14 18:12
  • 有礙觀瞻?!陸星巴克驅趕門口吃便當警 惹議

    重慶一位民警值勤期間吃便當,由於剛好在一間星巴克門口,卻被以「影響品牌形象」驅趕,消息一出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開始攻擊重慶的星巴克,認為他們不該態度囂張。
    2022/02/14 17:25
  • 4%四歲以下確診 港開放3歲以上接種疫苗

    香港今天預計新增1510例確診,而近期每天的確診人數中,有超過一成是幼童,上週六又有一名3歲女童到院後病情惡化,轉院後情況仍不樂觀,港府決定開放3歲以上的幼兒接種科興疫苗。
    2022/02/14 11:43
  • 衝上天!2022台北燈節展宇宙飛船 首創為「離開地球」主燈

    2022台北燈節正式展開,三大燈區橫跨劍潭、士林、芝山捷運站,主燈秀「宇宙飛船」啟動時,不只噴射煙霧還搭配光芒投射,直接離開地面飛起來,讓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忍不住拿起手機一直拍!其他燈區的水火共舞秀以及熊讚熱氣球,也都是亮點。
    2022/02/12 23:30
  • 你跟上了嗎?! IG夯「敢不敢貼5年前自己」蔣萬安「國中」青澀照曝光

    社群上燒起「敢不敢放上5年前的自己」挑戰,政治人物們也紛紛搭上風潮,像是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等,都PO出學生時期照片。還有網友點名10年前蔡英文總統要競選時的宣傳文,諷刺總統承諾跳票、物價飛漲,留言酸說「以前反對的都成為現在的政策」、「笑著笑著就哭了」!
    2022/02/12 18:37
  • 有片/新竹連震不尋常? 專家:難判定為大地震前兆 「這斷層」要注意

    大年初四新竹發生一連串的有感地震,一小時內就有6起,最大規模3.7,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新竹很少有密集地震發生,這也讓不少專家學者也開始關注附近斷層活動,專家分析,這種群震現象、雖然無法判定是不是大地震的前兆,但這一區域有新竹斷層和新城斷層,經過新竹科學園區,一旦有大規模地震發生,災害恐怕難以估計。
    2022/02/11 23:02
  • 專為台海淺水設計?疑共軍新式小型潛艦浮出 牽動美中台制海戰術

    為了遏制共軍的擴張,美國積極偕同盟友,在第一島鏈密集演訓,反覆驗證全新的制海戰術,而中國大陸最近傳出一段影片,疑似是共軍新式小型潛艦浮出水面,可能是專為台海淺水區作戰而設計,讓各界高度關注。
    2022/02/10 23:11
  • 破除刻板印象!精障者重返職場 求職謀生

    愛無限系列報導,帶您關心康復之友協會,這裡主要照顧精障患者,幫他們重返社會、建立人際關係,甚至靠自己的力量、穩定工作。過去精障患者,總被貼標籤、汙名化,但其實透過醫療和復健的協助,他們也能找回自信、翻轉人生。
    2022/02/10 17:05
  • 單日新增1161例確診 港籲民眾減少聚會

    香港新冠疫情持續嚴峻,在連續兩天新增確診遭過600例之後,今天新增確診1161例,還有兩名確診病患不幸死亡,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下午再次呼籲民眾,盡可能減少外出。
    2022/02/09 17:40
  • 冬奧人才缺 陸靠歸化球員撐場面掀爭議

    冬奧比賽中,目前大陸奪金數量排第一,但他們引用了不少歸化球員也掀起不少爭議,許多奪金或打破世界紀錄的選手,都是美籍華裔,只為了讓大陸在白紙一片的冬季運動項目中,實現「零的突破」,而引入歸化球員無可厚非,但如果要持續取得好成績還是得靠人才訓練才是長久之計。
    2022/02/09 14:35
  • 港單日新增614例確診 新冠疫情兩年新高

    香港新冠疫情持續嚴峻,今天新增614例確診,還有超過600例初步確診,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來最多的一天,港府坦言,因為農曆新年群聚,接下來的疫情並不樂觀,為了避免醫療崩潰。
    2022/02/07 18:24
  • 棄美籍披陸戰袍 花式滑冰女將摔倒遭網暴

    北京冬奧會,中國大陸為了爭取佳績,在不同項目中都讓外籍選手歸化為中國人,披上中國隊戰袍,引發國外媒體關注,其中花式滑冰選手朱易,就是為了代表中國出賽而放棄美國籍,不料她首戰失利,換來大陸網友一陣謾罵。
    2022/02/07 18:11
  • 飛越東引機型似陸運-12? 軍方指待比對

    馬祖東引島傳出不明飛機飛越上空,事後有網友比對畫面,懷疑可能是大陸「海監總隊」的運-12巡邏機,因為同款機型也曾經被發現飛去釣魚台海域,對此國軍單位表示,確切機型仍待比對,但目前已經加強警戒。
    2022/02/07 15:02
  • 在美生長卻披中國戰袍 陸選手谷愛凌受矚目

    北京冬奧會今天上午舉行自由式滑雪資格賽,在這場比賽中,奪金希望濃厚的中國大陸選手谷愛凌格外受到矚目,除了因為她身兼滑雪運動員跟模特兒、外型搶眼,更因為她其實從小生長在美國,卻在關鍵時刻,決定代表中國出戰。
    2022/02/07 14:46
  • 港添342確診 兩周累計1921例病床將飽和

    香港今天(2/6)再新增342例確診,而且全部都是本土案例。連續兩天單日確診破三百後,香港現在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醫療量能不夠。港府表示,醫院病床快飽和,如果疫情持續惡化,計畫安排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在家隔離,期間必須配戴,具有追蹤功能的電子手環。
    2022/02/06 20:06
  • 春節意外 祭祀蠟燭火燒房鞭炮炸傷眼

    春節期間,無論是民眾出遊還是民俗活動都大幅增加,也導致不少意外。大陸有孩子玩鞭炮被炸傷眼睛,還有男童捉迷藏卡在牆縫,得破牆救人。江西民宅,則是粗心屋主沒把祭祀蠟燭熄滅,引起火災。
    2022/02/06 17:33
  • 港源頭不明確診多 篩檢站爆滿 民怨等4小時

    香港在初五,創下兩年來,單日新增確診數新高後,現在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醫療量能不夠。港府表示,醫院病床快飽和,如果疫情持續惡化,計畫安排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在家隔離,期間必須配戴,具有追蹤功能的電子手環。
    2022/02/06 13:1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