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科學 結果共6,772筆

  • 降溫超有感!本週這天「恐跌破20˚C」 專家:至少維持3、4天

    秋意濃,今(11日)早通勤上班上課的民眾都對降溫很有感!今晨平地最低溫落在新竹縣寶山鄉20.4度,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下一波東北季風增強的時間點,屆時氣溫恐再降1至2度,甚至有機會跌破20度以下,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2023/10/11 11:15
  • 吃完大蒜不敢開口? 美研究發現吃這「好物」有效除臭

    很多人吃了大蒜或蒜味較重的食物後,會擔心沒有「好口氣」,美國科學團隊最近研究出吃完大蒜後,最有效除口中蒜臭味的方式不是吃口香糖或刷牙,竟然是吃對人體健康相當有幫助的優格。
    2023/10/10 13:00
  • 首顆MIT氣象衛星「獵風者」 9日上午9:36升空

    歷經8年多的努力,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在台灣時間今天上午9點36分順利升空,其實「獵風者」原定7日就要升空,但在倒數階段因為搭乘的火箭出現異常,中斷程序,這次終於升空,「獵風者」將會為科學研究和氣象預報做貢獻,也成為國慶日前夕的大驚喜。
    2023/10/09 13:40
  • 國慶日3地恐下到發紫 專家指「異常東北風強降雨」

    今(9)鋒面通過加上東北季風增強,東北部及桃園以北地區有短暫陣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此外,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更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提醒要留意異常東北季風的強降雨。
    2023/10/09 10:37
  • 故宮南院五分車通車 陳建仁:嘉義將成觀光大縣

    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故宮南院路線今天通車,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與通車典禮說,嘉義透過產業園區、科學園區實現農工大縣、設立故宮南院實現藝術大縣,也要透過五分車來實現觀光大縣。
    2023/10/07 17:14
  • 體驗哈利波特上課內容? 英國名校將推「魔法學」碩士課程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小說和電影,滿足人們對於魔法世界的想像與憧憬,如今英國真的學校要開設魔法學,並提供正式學位,歡迎有興趣的「麻瓜」報名。BBC報導,英國羅素大學集團之一、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宣布,從2024年9月開始,該校將推出一年期的魔法與神秘科學碩士課程,學生將能在此研究,所謂的巫術和魔法,對世界各地社會和現代科學的歷史影響。
    2023/10/06 15:56
  • 專科學生暑假當兵10/16開放線上申請 懶人包一次看

    明年起將恢復一年制義務役,台北市兵役局今(6)日表示,符合83至93年次就讀國內外專科以上在學男子,且有意願利用連續2年暑假期間,分階段完成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者,可在10月16日至11月15日間提出申請,即有機會在明、後年暑假完成兵役,不影響後續投入職場或升學的時間。
    2023/10/06 15:21
  • TikTok教膠帶封嘴睡覺就不會打呼? 醫:錯誤嘗試恐睡得更糟

    現代人喜歡從社群平台「學習」,跟隨所謂熱潮行為,但往往缺乏完整的科學或健康資訊。綜合外媒報導,TikTok近來又掀起一種新的熱潮,許多網紅宣稱用膠帶封嘴睡覺,能改善打呼或口臭毛病,無論是以一條膠帶貼住、或是貼成X字都可以,甚至有網紅還拿出曼城超級球星哈蘭德(Erling Haaland)為例,表示這種方式連職業球員都在使用。醫學教授回應媒體表示,確實有類似療法,但如果一味追流行,沒有了解自己體質和問題所在,貼住嘴巴恐怕會讓你的睡眠更糟糕。
    2023/10/05 17:16
  • 與外洩名單相同 3人憑「量子點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3年「諾貝爾獎」(Nobel Price)各獎項得主將從2日起陸續揭曉,繼「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和「物理學獎」(Physics)後,4日再度頒發「化學獎」(Chemistry),而最終得主為科學家巴旺迪(Moungi Bawendi)、布魯斯(Louise Brus)與埃基莫夫(Alexei Ekimov)。
    2023/10/04 18:07
  • 諾貝爾化學獎「得獎名單」外洩?委員會駁:尚未決定得主

    2023年「諾貝爾獎」(Nobel Price)各獎項得主將從2日起陸續揭曉,沒想到就在正式頒獎的數小時前,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Academy of Sciences)疑似洩露了「化學獎」(Chemistry)得主,不過院方立即否認這則消息,並表示目前尚未決定最終得主。
    2023/10/04 17:20
  • mRNA新冠疫苗研究先驅 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兩位美籍科學家:卡里科和魏斯曼,因兩人18年前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相關研究,讓新冠疫情爆發之時,能迅速研發出新的mRNA疫苗,輝瑞-BNT和莫德納都是使用這種新技術,助扭轉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趨勢。在匈牙利村莊長大的卡里科,取得生化博士後全家赴美;在賓州大學遇到魏斯曼,兩人開始合作相關研究,但最初也未受到矚目,直到新冠疫情爆發,mRNA疫苗被證實有效,也讓他們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2023/10/03 20:00
  • 狗血無下限!《7人的逃脫》上演荒野大逃殺 《異能》班長淪反派

    LINE TV熱播韓劇《7人的逃脫》,由《Penthouse上流戰爭》系列作導演朱東民與「狗血劇教母」編劇金順玉再度攜手合作,邀請《Penthouse上流戰爭》中飾演「朱丹泰」的嚴基俊、「河尹哲」尹鐘焄,以及友情客串過的李侑菲回鍋演出,與實力派演員黃正音、李準一起大飆演技,打造的全新力作,劇情不斷反轉再反轉,還出現獨角獸、喪屍怪物等非科學現象,讓觀眾直呼:「編劇真的太瘋!」
    2023/10/03 09:00
  • 諾貝爾生醫獎揭曉 這兩人「促mRNA疫苗開發」挽救生命

    2023年「諾貝爾獎」(Nobel Price)各獎項得主將從2日起陸續揭曉,首先公布的獎項為「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而最終得主為促使mRNA疫苗開發、挽救無數生命的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
    2023/10/02 18:16
  • 自民黨過去與統一教勾勾纏 日本政府擬10/12審議強制解散

    日媒指出,日本文部科學省行使疑問權,調查統一教 (現改名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的靈感商法等問題後,近日擬基於《宗教法人法》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申請,向該團體提出強制解散命令。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兇嫌稱犯案動機與統一教有關,不僅讓該團體受到關注,也意外揭露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國會議員與統一教的密切關係。
    2023/09/30 15:08
  • 婆婆想幫孫捏出高鼻樑!機智醫回捏「這部位」 媳婦笑:不敢

    許多老一輩的人都會特別相信一些「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迷思。最近有一名媽媽私訊醫師蘇怡寧求助,表示婆婆一直叫她捏小孩子的鼻子,以為這樣捏就會變挺,而蘇怡寧看到這則訊息後的幽默回應,引得這名媽媽和網友們大笑。
    2023/09/28 05:00
  • 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收1.8兆 衰退逾1成仍寫同期次高

    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影響廠商接單動能。國科會今天公布上半年科學園區營業額新台幣1兆8042億元,寫同期次高,但年減逾1成;6大主要產業中,僅通訊、生技正成長,撐起半邊天的積體電路年減幅近12%。
    2023/09/27 13:25
  • 智慧紋身呈顯生理狀況 微型貼片隨時超音波檢測

    這幾年穿戴式醫療監測掀起熱潮,但專家還想讓這樣的檢測更加平易近人,英國科學家就研發出獨特的紋身染料,可以藉由刺青的顏色變化,判斷出包括血糖、肝腎狀況等身體數據。還有華裔科學家,研發出可以隨時隨地都能傳送超音波檢測數據的貼片,靠著小巧的監測科技,不用到醫院也能進行專業檢測。
    2023/09/27 12:47
  • 自然界播毒王!研究:蝙蝠靠這「外掛」不發病 有望助人類抗癌

    與人類同為哺乳類動物的蝙蝠,身上攜帶許多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如伊波拉病毒、SARS及新型冠狀病毒,號稱「病毒之王」,不過自身卻百毒不侵,超強免疫系統令許多科學家著迷;最新研究顯示,蝙蝠替內擁有50多種「DNA修復」相關蛋白質、癌症相關蛋白質的遺傳適應(genetic adaptations),能避免DNA損傷,降低癌症等病症發病率,有望在未來助人類防癌,並防止病毒自動物傳染給人類。
    2023/09/26 16:37
  • 明揚肇因!疑「二叔丁基過氧環己烷」 高溫裂解

    明揚氣爆初步調查結果,釀災的化學物質,是「二叔丁基過氧環己烷」,和先前推測的「環己烷」名字很像,但不同化學物質,「二叔丁基過氧環己烷」遇水並不會爆炸,會裂解的條件是高溫火源,推測類似八仙塵爆,金屬或粉塵閃燃,造成高溫高壓塵爆,而由於每一間廠商所使用的化學物品不同,屏東科學園區又沒專屬消防隊,也讓支援的屏二分隊,無法即時應變。
    2023/09/26 14:33
  • 到底誰在買?竹北房價每坪飆到80萬 房仲:這群人沒在怕

    拜竹科所賜,新竹房價不斷高漲,竹北地區近期更出現單價超過8字頭、總價至少3到4千萬的預售屋,房價這麼高,不禁讓人好奇是誰在買?就有房仲透露,新竹新建案多由資產階級買來置產,這群人「不怕買貴,就怕你端不出好東西」。
    2023/09/26 11:02
  • 7年走一回 NASA取小行星樣本 探生命起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究竟是否來自天體大撞擊?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們,盯上了一顆跟地球走得相對近的小行星貝努(Bennu),因為它跟太陽系的歷史差不多,都是45億年前形成。NASA派出的行星探測船花了七年,追上小行星並抓取其地表的土壤樣本,太空艙再經歷艱辛的降落過程,終於在9月24日平安跌落在美國猶他州沙漠中。半磅的土壤樣本,全球60多個實驗室都可能分到一丁點來研究。
    2023/09/25 19:52
  • 太陽系如何形成?冥王號帶回「貝努」46億年岩石 盼能揭密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艙「冥王號」(OSIRIS-REx)在發射7年後,24日成功降落在美國猶他州(Utah)西北沙漠,帶回小行星 「貝努」(Bennu)岩石和塵土樣本,是NASA史上首個,也是史上最大的小行星樣本;由於「貝努」擁有46億年歷史,將有助科學家了解太陽系形成的謎團,並探究地球生命的起源。
    2023/09/25 10:16
  • 柯文哲酸綠營有「2大神主牌」 揭下任總統標準:聰明一點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24)日出席SMAT 2023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狠酸民進黨有台獨、反核2大神主牌,「我現在就很想看,他2025怎麼非核家園?」;另外他也提到下任總統應達到的4個標準,就是不要貪污、理性務實科學、工作認真、聰明一點。
    2023/09/24 14:11
  • 流浪狗遭圍攻跳河!鱷魚竟成「神隊友」 沒吞肚還推牠上岸

    鱷魚通常被視為掠食者的角色,許多動物也時常成為他們的獵食對象。不過近期印度出現一個驚人現象,有一隻被群狗圍攻的流浪狗,因無處可逃竟跳進有著三隻鱷魚的河岸中,原先小狗以為自己活不過一分鐘,沒想到鱷魚們竟「推」牠上岸到安全的地方。此現象讓科學家相當訝異,也認為鱷魚似乎正展現「同情心」。
    2023/09/23 21:15
  • 台南某專科「65元學餐」曝!孩子狂抱怨難吃 網傻眼:焗烤廚餘?

    有一名家長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他的孩子就讀於台南某專科學校,且學校會提供營養午餐供學生們享用。不過,該名家長卻透露,孩子最近向他分享某天中午「非常難吃」的「焗烤飯」照片,結果他看完之後臉色特變,更忍不住直言「用眼睛看就覺得很糟糕」。貼文曝光後,立刻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
    2023/09/23 12: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