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捷利破產青鳥行動癌細胞擴散統一獅顧婕直腸癌黃宣中華第一考王本土劇男星顧婕
  • 搜尋:

    溫室 結果共616筆

  • 鬱金香國種番茄有一套 幾乎不用水

    聯合國氣候大會目前在德國波昂舉行中,正當各國代表聚焦氣候變遷的同時,各國也有科學家致力於用科技和科學解決農耕上的問題,根據聯合國的預估,目前全球76億的人口到了2100年將激增到112億,加上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很多土地都正在沙漠化,屆時不論是資源食物還是生存空間危機都將深化,荷蘭有研究人員認為,沙漠植物是解決地球糧荒的一把鑰匙,他們現在成功在溫室種出,不需要大量水灌溉的抗旱番茄,他們有信心再過兩年的研究,人類在沙漠裡也能種出食物。
    2017/11/10 20:20
  • 建環保豬舍和溫室 台灣助馬紹爾糧食安全

    總統蔡英文訪問馬紹爾群島,參觀台灣技術團在當地建立的環境保護豬舍和自動溫室。台灣技術人員利用新技術提高養豬和種植蔬果效率,希望提高馬紹爾人民糧食自給自足率。
    2017/10/31 16:55
  • 巴西2016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成長8.9%

    非政府組織「氣候觀測站」發布最新「溫室氣體排放預估系統」報告指出,2016年巴西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上年度成長8.9%,創2008年以來新高。
    2017/10/28 10:29
  • 地球噩耗!熱帶叢林喪失調節功能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一直以來,地表上二氧化碳的平衡,部分是靠熱帶森林,透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溫室氣體。然而人為活動卻讓大氣中溫室氣體過多,以至於全球溫度逐漸升高,結果又導致森林過熱,讓森林喪失了調節的功能。
    2017/10/22 06:30
  • 試辦重機上國道 賀陳旦:明年1月擬擴大範圍

    重機爭取上高速公路,但贊成和反對意見始終紛歧。如今交通部以一年時間來觀察評估,要以數據決定是不是明年十月,全面開放橫向國道。但立委鄭運鵬昨天質詢交通部長賀陳旦,認為現在開放試辦的範圍太小,如同溫室裡試驗,不如分兩階段擴大開放直球對決,結果部長當場允諾,考慮最快明年一月將開放路段擴大。
    2017/10/13 09:06
  • 評估重機上國道  交長:擬擴大檢核範圍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今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說,交通部目前評估重機上國道,有如在溫室觀察。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半年後考慮擴大檢核範圍。
    2017/10/12 15:08
  • 實踐氣候協定 紐約強制要求建築物節能

    紐約今天公布一項倡議,強制要求全市數以千計棟建築物更為節能,成為該市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新舉措。
    2017/09/15 11:52
  • 海平面和溫室氣體排放量 去年再創新高

    今天公布的一項全球氣候報告指出,地球去年創下連串可怕紀錄,包括現代史上最熱、最高海平面,以及排放最多溫室氣體的一年。
    2017/08/11 10:24
  • 政府報告指氣候變遷衝擊美國 打臉川普

    據「紐約時報」今天援引一份聯邦政府報告草稿指出,美國的平均溫度上升急劇且快速,最近數十年成了1500年來最暖和的時期,打臉美國總統川普對氣候變遷的看法。
    2017/08/08 15:53
  • 咖啡豆受暖化影響深 哥國推綠化栽培

    咖啡是哥斯大黎加主要出口品之一,但是栽種咖啡樹時,肥料像是氮肥就會產生許多溫室氣體,哥國的研究團隊為了減低咖啡豆生產,對地球產生的負擔積極開發新品種,並向農民推廣新的栽種方式,希望能達到碳中和目標。
    2017/07/31 22:07
  • 日本研發不怕熱冰棒 高溫曝曬完全不融

    在溫室效應影響之下,夏天似乎變得越來越熱,冰品成為人們的必須品,不過吃冰最怕就是融化,但是日本有業者開發出不會融的冰棒,不怕太陽曬,還能耐吹風機的高溫,被稱為是魔法冰棒。
    2017/07/30 15:32
  • 全球最大! 煤田變身水上太陽能發電站

    大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位居全球之冠,為了擺脫惡名,大陸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像是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而在安徽淮南,現在有一座全球最大的水上太陽能發電站,上萬塊太陽能板,漂浮在舊煤礦塌陷所形成的水池上,一年的供電量足夠一萬多戶民宅使用。
    2017/07/19 20:08
  • 直接從空氣過濾出CO2 瑞士捕碳機神奇

    瑞士研發出了全球第一台,商用的捕碳機,能直接從空氣中過濾出二氧化碳,目前已經安裝在焚化爐的屋頂,一個捕碳器裝有6個過濾網,一年可以捕捉900噸的碳,這些CO2可以經由地下管線,賣給附近的溫室農場使用作物吸收了CO2之後,產量可以增加30%,另外汽水工廠和再生能源公司,也都需要使用到CO2,目前捕捉1噸碳大約需要1萬8千元台幣,成本還是太高,創辦人希望未來能降低到3000元,另外他也希望在2025年,達到捕捉全球碳排放的1%,為巴黎氣候協議1年捕捉50億噸目標,盡一份力。
    2017/07/14 19:24
  • 環評委員:能源局應辦能源開發政策環評

    民營天然氣發電廠雖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提高天然氣用量,並降低其他燃煤電廠發電,但仍會面臨溫室氣體實質增量的問題,環評委員今天說,將建議能源局辦理能源開發的政策環評。
    2017/07/10 14:58
  • 夏至怪天!熱浪襲歐洲 新疆降六月雪

    相信今天大家都感受到天氣真的很熱,昨天(6/21)是夏至,不僅宣告夏季正式來臨,也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時候,而南半球則進入冬季,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還有千人裸泳慶祝冬季到來。不過似乎是極端氣候影響,各地天氣都亂了套,中國大陸新疆降下六月雪,遼寧遭受暴雨和冰雹襲擊,歐洲則是陷入熱浪高溫,在法國巴黎、甚至高達到攝氏37度,比六月的平均溫度高出了15度。
    2017/06/22 19:06
  • 川普棄協定犯眾怒 蒲亭不批評有玄機

    當全世界其他領袖強烈譴責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背棄巴黎氣候協定時,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昨天表示,他不會加以評判。蒲亭這麼做,背後有其原因。
    2017/06/03 18:44
  • 提勒森:美將繼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今天表示,儘管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國將會尋求透過單方面努力,致力抑制溫室氣體排放。
    2017/06/03 10:13
  • 用樹輪研究氣候變化 找出影響春雨因素

    台大參與的跨國團隊,研究台灣大雪山樹輪,發現溫室氣體增加使中太平洋型聖嬰強度更明顯,降雨也減少,若氣候模式不變,恐使台灣春雨減少,旱象惡化。
    2017/06/01 15:31
  • 遠看以為海上樂園 築島自住水上漂

    與現代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加拿大一對藝術家夫婦從25年前就開始利用廢棄船塢和建材徒手打造了一座漂浮的人工島,島上有房子、燈塔、花園、還有四座溫室,地板打開可以釣魚,要吃的蔬菜水果都自己在菜圃與溫室栽種。
    2017/05/23 21:21
  • 麻省理工學院APP剩餘食物 哪裡需要

    當我們思考哪些東西傷害地球,我們會想到工廠大煙囪、滿街跑的汽車、漏油意外,但卻很少想到,其實生活裡一個簡單的動作,便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答案就是減少食物浪費,Focus全球新聞多次探討如何改善食物浪費,而今天,我們提供給個辦法,都是個人就能實踐的,比方說,MIT麻省理工學院,他們在廚房裝設「食物攝影機」,把吃不完的食物拍照,上傳到社群網站,肚子餓或嘴饞的人就能來享用,這個方法已經實行18年,在麻省理工學院裡赫赫有名。
    2017/05/11 20:39
  • 南極洲很有事:最大冰架裂縫分岔 冰山崩裂恐不遠

    科學家正密切關注南極拉森C冰架(Larsen C Ice Shelf)的大裂縫,因為一旦完全斷裂,將產生歷來最大冰山之一;近日,最新的衛星照片卻意外發現,這個裂隙又另外生出一個分岔,科學家擔心,這可能意味著巨大冰山即將自冰架崩裂。
    2017/05/11 11:41
  • 台大碩士圓夢 七彩繽紛糖果番茄銷香港

    你吃過色彩繽紛糖果小番茄嗎?」3名台大園藝及師大生物的碩士生,為了一圓創辦農業公司的美夢,南下嘉義縣六腳偏鄉租農地蓋溫室,種植日本彩色番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功種出有7種不同顏色,猶如「糖果」的番茄,繽紛色彩很討喜,雖然比市面上最貴的玉女番茄還貴,但已接到香港的訂單。
    2017/05/08 17:24
  • 網路自學溫室種大麻 運將遭逮

    警政署航空警察局今天指出,逮捕20歲陳姓男子,平常從事司機工作,卻為了獲取暴利,透過網路學習、購買種植大麻,原本沒有前科,如今被依違反毒品防制條例送辦。
    2017/04/19 13:54
  • 串番茄!荷蘭舶來品種 果實成串像葡萄

    今年牛番茄產量大增,價格暴跌,一斤甚至跌破10元,但是還是有番茄可以賣到一斤320,這是甚麼番茄呢?原來是從荷蘭引進的新品種,結成一串的串番茄,農民花2億打造玻璃溫室,恆溫恆濕,吹冷氣種番茄,專門給高檔餐廳當料理食材,一樣是番茄,因為獨特風味,打進高檔餐廳當料理,年營業額超過5千萬。
    2017/04/08 18:17
  • 快訊/減排碳!新車油耗平均值未達標 明年將罰

    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環保署點名車商要盡「車廠責任」,新車必須符合不同排氣數的油耗標準,初步規劃未來實施第一年,新車油耗平均值要達每公升15公里,並逐年提高,預計2025年要達到20公里,如果沒有達標,將依「溫管法」,每公噸超額排碳依罰1500元,最快明年實施。
    2017/04/05 09: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