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僧侶副所長觀光離婚死亡復活民調國會改革修法覆議案表決比基尼泰國郭智輝
  • 搜尋:

    海域 結果共4,568筆

  • 高雄近海開放「寶石珊瑚」探勘 漁民憂影響生計

    漁業署今年4月開放高雄近海約12海浬的海域,珊瑚漁船探勘寶石珊瑚,評估未來可否成為採集區,目前已經有三批漁船進出,讓台南、高雄一帶的漁民跳腳,擔心珊瑚船作業破壞珊瑚礁,影響生計,不過開採珊瑚業者喊冤,漁業署也澄清,區域是作為科學調查,在結果出來前,不會調整珊瑚漁區。
    2023/06/24 14:34
  • 共軍出新招!演練「鉗形戰術」想包夾台灣 國防部對應計畫曝

    近來解放軍軍機與航艦分兩路,先是侵入我防空識別區(ADIZ),並從巴士海峽到東部海域,另據日本也公布有共機從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企圖運用「鉗形戰術」南北包夾台灣意圖明顯。國防部表示,國軍情報部門對共軍犯台行動都有相關研析,也都有對應的準備與作戰計畫,對解放軍對台海的封控手段,國軍確有相關對應計畫與準備,如反封鎖與護航作戰等。
    2023/06/24 10:32
  • 一年一次珍貴影像!沖繩珊瑚排卵隨流漂浮

    初夏的日本沖繩,已經不少人磨刀霍霍準備出遊了,當地人說,夏天的沖繩風平浪靜,最適合海上走一遭。前些日子,當地海域正逢珊瑚排卵季,今天的暑假玩日本系列報導,要透過琉球朝日放送QAB鏡頭,帶您一覽沖繩海洋生態的珍貴影像。
    2023/06/22 15:17
  • 鐵達尼號觀光潛艇「卡在這」搜救難!乘客經驗談:逃生無門

    鐵達尼號觀光潛艇「泰坦」(Titan)失蹤至今逾12小時,搜救人員已全力前往失事海域尋找潛艇下落。但是水下搜救十分困難,能否趕得及在時限內尋找到失蹤潛艇會是最大關鍵。
    2023/06/21 09:07
  • 空勤台東駐地直升機新建棚廠啟用 提升搜救能量

    空勤總隊台東駐地直升機棚廠今天舉行啟用典禮,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台東駐地是東部重要救災基地,負責東南海域空中救援任務,黑鷹由原本2架增為3架,提升50%救援能量。
    2023/06/19 16:40
  • 發射衛星「最嚴重缺失」 金正恩嚴厲檢討火箭任務

    北韓上個月底發射衛星失敗,根據官媒最新報導,領導人金正恩在勞動黨中全會上,坦言這是上半年「最嚴重缺失」,並抨擊這次發射衛星的人員。而搭載衛星的火箭殘骸落點就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南韓軍方耗時15天才終於完成打撈,接下來將和美國共同研究北韓軍事設備。
    2023/06/19 14:13
  • 地中海難民船沉79死 小船擠700人.全球難民已逾1億

    希臘南部地中海域,一艘難民船故障沉沒,至少79人溺斃;據生還者表示,船上有500到700人,由於沉沒海域水深達4千公尺,因此潛水救援的成效有限。這艘遇難船從利比亞出發要到義大利,中途因引擎故障才向希臘海巡署求救,船隻在15分鐘內就沉沒,目前僅有上百人獲救,預計死亡人數還會攀升。聯合國難民署的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難民人數創新高,來到1.08億,今年還會持續增加,主要與蘇丹爆發內戰有關。
    2023/06/15 19:58
  • 小琉球海域放流2.3萬尾魚苗 盼魚類資源生生不息

    因應沿近海漁業資源整體呈現下滑趨勢,農委會今天在小琉球海域放流2萬3500尾黑䱛、密點少棘胡椒鯛、星雞魚等重要魚種魚苗,期盼魚類資源生生不息。
    2023/06/14 18:01
  • 全球最冷.最鹹海域升溫又萎縮!將加速暖化

    「南極底層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是地球上最冷、鹽度最高的水體,能吸收海洋多餘的熱能、和人為造成的碳排放,但最新研究卻指出,這片水域正在升溫和萎縮,可能對氣候變遷和海洋生態造成嚴重衝擊。而南極洲最脆弱冰川下方的地面則首次被繪製出來,能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它如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初期地質分析發現,沉積岩比預期的要少,代表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十年冰的滑動和融化方式。
    2023/06/13 19:54
  • 墾丁鋒面影響浪高2公尺 墾管處插紅旗禁止下水

    受到滯留鋒面影響,墾丁地區單日累積雨量已突破100毫米,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出現超過2公尺浪高,墾管處今天在沙灘插紅旗示警,並禁止海域遊憩活動,違者將可開罰。
    2023/06/13 16:32
  • 快訊/20:25地牛再翻身 花蓮最大震度2級雙北都有感

    地牛又翻身!20:25台灣東部海域發生有感地震,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東方 92.9 公里 ,地震深度44.4公里,芮氏規模5.2。
    2023/06/11 20:41
  • 快訊/北海道發生規模6.2強震 本州也有感

    日本北海道於當地時間傍晚6點55分,發生規模6.2強震。震央位於浦河海域,震源深度約140公里。其中北海道千歲市、厚真町、浦河町觀測大最大震度5弱,本州青森縣和岩手縣部分區域也出現劇烈搖晃。日本氣象廳指出,這起地震沒有引發海嘯的風險。
    2023/06/11 18:10
  • 廢棄建材再利用! 「人工魚礁」真實身分還有這些

    來到花蓮沿海時,正值出太陽的好天氣,海浪也相對平靜,採訪團隊穿上重達十幾公斤的潛水裝備,登上小船,準備出發潛水。潛入深達44米,相當於20層樓高的海域。透過鏡頭,我們看到五顏六色的魚兒在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動。這些海底生物依賴著人工魚礁來維持生存。看到整個海底魚礁區都是由退役軍艦組成。船體的欄杆、甲板和結構仍然清晰可見,雖然已經被各種藻類和珊瑚攀附,但軍艦的形狀依然可辨。回想起20年前,岳陽艦和大同艦正式退役後,經過評估和調整,在海上進行爆破,然後被沉入海底,成為人工魚礁,繼續在大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3/06/10 22:53
  • 即刻救援!3潛水客體力不支恆春暗夜漂流 海巡緊急出動

    屏東恆春核三廠出水口海域,傳出有3名潛水客體力不支,無法游回岸上的意外,其中還有1人被海流沖到外海去了,海巡人員緊急出動巡邏艇救援,以拋擲救生圈的方式,順利將3人救了回來。
    2023/06/10 18:04
  • 職籃夢碎當消防員 返鄉守護綠島水域安全

    綠島海上活動盛行,每年吸引數十萬人次的遊客來訪,但有些人事前沒做功課,貿然在不安全的海域下水,發生危險,平均每年有8到10人死於水上意外,島上救援人力、裝備有限,曾經夢想成為職業籃球員的楊國聖,決定籌組救生協會,回到家鄉,守護綠島水域安全。
    2023/06/07 22:07
  • 美軍高層:美中戰爭非無可避免!近六成中國民眾對美反感

    隨著美中在南海上空、台海海域,幾近擦槍走火,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直指,解放軍的挑釁行為日益增加;而中國大陸外交部則以「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來反駁。雙方相互指責,兩國民眾的反美、反中情緒也跟著高漲,中國大陸最近一項民調指出,近六成民眾對美國沒有好感;華府的反中立場,更是獲跨黨派支持。不過美國軍方高層強調,美中戰爭並非無可避免,關鍵就是要溝通降溫。
    2023/06/06 19:54
  • 共軍逼機又逼艦 五角大廈罵危險 白宮:不放棄印太戰略

    共軍在國際空域及海域,接連以危險方式近距離威脅美軍,讓美中關係再度陷入僵局。
    2023/06/06 14:13
  • 準備「台灣有事」?陸艦頻闖日本海域 防衛省幹部曝原因

    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是宮崎駿作品《魔法公主》的取景地,以原始大自然景觀聞名。日媒指出,最近共軍艦艇反覆闖入日本領海,侵入屋久島海域,且大多為具有蒐集海中地形資料能力的測量艦。防衛省幹部也分析共軍背後的用意。
    2023/06/05 12:25
  • 美日菲首次海上聯合訓練 加強亞太海域安全

    美國海岸防衛隊、菲律賓海岸巡防隊及日本海上保安廳,展開美日菲首次海上聯合訓練。
    2023/06/02 14:56
  • 美日菲海巡展開首次三邊聯合演習 保衛海域安全

    南海情勢持續緊張,菲律賓海岸巡防隊、美國海岸防衛隊及日本海上保安廳今天展開首次「並肩」(KAAGAPAY)三邊海事演習以強化聯合行動力,保衛海域安全。
    2023/06/02 10:01
  • 北韓間諜衛星發射落漆! 金與正代兄開嗆美韓、誓言再射

    北韓31日發射首顆攜帶間諜衛星的運載型火箭升空,不過最後因引擎故障,墜毀在南韓西方海域,不僅行動宣告失敗,還遭國際社會譴責。對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至今仍神隱未表態,反而是胞妹金與正率先跳出來怒嗆美韓,強調平壤當局將繼續推進衛星發射。
    2023/06/01 11:01
  • 戰火燒自家!無人機襲莫斯科高級區 俄防空遭質疑

    進入第16個月的烏克蘭戰爭,現在焦點轉向無人機對俄羅斯的攻擊。繼前一天,俄羅斯富人住宅區遭八架無人機攻擊,週三又有無人機攻擊俄羅斯最大石油出口碼頭以東兩座煉油廠,其中一座起火燃燒。俄羅斯總統普欽出面痛批烏克蘭,對俄羅斯平民和民宅進行「恐怖攻擊」,但他可能忘了烏克蘭首都基輔,這個月已遭17次空襲,俄軍在烏克蘭各地最新攻勢,造成4死34傷。而兩年前因被發現可能是俄羅斯「間諜」、聲名大噪的白鯨,現在出現在瑞典海域。
    2023/05/31 19:53
  • 地中海難民船超載20倍 逾6百人擠1艘幸獲救

    全球天災戰亂不斷,為求生離鄉背井的難民也增多。今年1到4月,走地中海水路偷渡往歐盟的非法移民,比去年同期暴增3倍!這還不包括半路遭利比亞海防部隊攔截,關入該國惡名昭彰收容中心的人。聯合國發表糧食危機最高警戒名單,海地、蘇丹、敘利亞等國都在名單內,中東與非洲裔移民,就是地中海偷渡船的主要乘客。上周末慈善組織在地中海域成功救援一艘難民船,原本頂多載40人的破舊漁船,竟擠了超過6百人。
    2023/05/30 19:54
  • 瑪娃進逼中!彭啟明點「這地」風颱雨明顯 明後天更密集

    中颱瑪娃越來越接近台灣東南部海域,氣象局昨天已經針對巴士海峽、東南部海面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蘭嶼今天(30日)清晨已經量測到13級的陣風。對此氣象專家彭啟明也提醒,北部在明(31)、後(6/1)兩天將會感覺風颱雨更明顯。
    2023/05/30 11:29
  • 瑪娃龜速逗留!致災雨連灌3天 「2地雨勢最猛」躲不掉

    瑪娃颱風目前強度略較昨天(29日)減弱,但暴風圈半徑仍維持300公里,還是一個強的熱帶系統,而且外圍風力不小,隨著颱風接近東南部海域,昨晚氣象局已對巴士海峽、東南部海面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蘭嶼今天(30日)清晨已經量測到13級的陣風,風力真的不小。過去颱風預報路徑有略往東修趨勢,不過由於暴風圈較大,不只是東半部有強風,西半部白天強風區域也會逐漸往南延伸到嘉南沿海,明天(31日)則會延伸到高雄,因此西半部也不適合從事沿岸活動。
    2023/05/30 07: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