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85度C買一送一百項商品疫情再起便秘死亡民調國會改革帕金森氏症結束營業
  • 搜尋:

    故宮 結果共1,449筆

  • 投名狀改編「刺馬案」故宮展出馬新貽遺摺 史實劇情差很大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馬」,被香港導演陳可辛,改編成電影《投名狀》,最近故宮首度展出,「刺馬」案主角馬新貽的遺書,和殺手張汶詳的供狀,史實和電影差很大。
    2021/08/18 13:56
  • 男秀「古董級窗型冷氣」想開啟 過來人揭代價:比房租貴

    現在正值炎炎夏季,許多人常會熱得受不了,就會在家裡或房間開冷氣,但也因此電費暴漲,許多民眾都會選擇變頻冷氣來節省電費,就怕收到帳單後會荷包大失血。最近有網友分享一張「古董級窗型冷氣」的照片,還提到這若是開下去感覺很傷荷包,這也引起許多網友回憶,甚至更有過來人分享這背後的代價。
    2021/08/10 22:01
  • 悶壞! 故宮微解封湧人潮 北美館7600名額搶光

    三級警戒維持近兩個月,終於在13日微解封上路,北美館和故宮都陸續湧現人潮,不少家長都帶著小朋友,排隊入場參觀,而這兩個場館,都採取事先預約制,才能夠掌握人流,或許大家都悶壞了,開放的兩個禮拜預約時段,7600人全數額滿。
    2021/07/13 13:35
  • 快訊/終於開館!故宮明起微解封 可帶水入場

    三級警戒明天(13日)開始微解封,史上最長封館的故宮也將重新開啟,但因防疫停用飲水機,體貼民眾大熱天逛展,將啟動展場新規定,民眾也可以帶水入場。
    2021/07/12 09:21
  • 微解封兩樣情!休閒農場釣魚蝦ok 釣蝦場卻禁止

    7月13日微解封之後,一般的釣蝦場禁止開放,但如果設在休閒農場內的釣蝦池、釣魚池,只要業者遵守降載、人流管制等指引,就可以開放,同樣都是釣蝦活動,業者卻是兩樣情!另外,嘉義故宮南院為了防疫,入館採取預約制,上、下午場各開放100人入館;高雄市電影院也採預約售票的方式進行管制。
    2021/07/11 14:58
  • 故宮南北院管制鬆綁 13日起「預約參觀」餐廳也有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適度鬆綁管制措施,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南北院區13日起恢復開園開館,入館採預約制,民眾須配合防疫措施,館內除餐廳外,其餘區域禁止飲食。
    2021/07/08 22:11
  • 有片/中南部大旱 故宮南院景觀湖仍「深不見底」!神奇保水綠建築藏玄機

    台灣現在除了疫情嚴峻,水情同樣也相當吃緊,中南部不少水庫都瀕臨見底,然而位在嘉義的故宮南院,佔地13公頃的景觀湖,水位卻僅僅下降了一公尺左右,原來整座園區基地採用綠建築工法,能夠有效保存水資源,達到美觀、澆灌循環再利用。
    2021/05/18 23:14
  • 北市藝文場館暫停開放 故宮北院宣布15日起閉館

    疫情升溫,台北市政府宣布十大類場所及公有場館暫停開放,故宮博物院昨天晚間也宣布跟進,北部院區今天起全面閉館;北美館、北流、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今天起暫時閉館。
    2021/05/15 06:49
  • 快訊/台北市防疫升級! 故宮博物院15日起閉館

    隨著疫情升溫,台北市的防疫也升級,宣布台北市公有場館關閉,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從15日起,北部院區全面閉館,並暫停北部院區所有對外活動,至於何時恢復開館,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調整,有更新訊息將隨時為您掌握。
    2021/05/14 21:12
  • 大陸「五一」報復性出遊 客運量2.65億人次

    大陸的五一假期明天就要展開,這回連放5天,大陸交通運輸部估計客運量將衝上2.65億人次,形同是一次小春運考驗。熱門景點更是一票難求,像是北京故宮五天門票總共15萬張,早已售罄,網路出現黃牛賣高價邀請函,一張人民幣1200元;而八達嶺長城則為了紓解龐大遊客,決定加開夜晚長城觀光。五一假期除了是旅遊市場復甦的好機會,同時大陸國家衛建委則期望民眾趁休假打疫苗,五一期間疫苗接種點通通不休假。
    2021/04/30 20:00
  • 考生祈福!台北孔廟24日限定場 送故宮小物「欽定一甲」

    不管是考高中、考大學,針對大考將至,台北孔廟今(24)天舉辦為期一周的古禮祈福儀式,尤其今天是限定場,考生憑當年度的准考證,參加古禮儀式後,還可獲得故宮授權的紀念小物「欽定一甲」,祝福都能考出好成績。
    2021/04/24 11:38
  • 故宮轉型行政法人? 吳密察:不排除任何可能

    國立故宮博物院未來是否隸屬文化部議題延燒,民進黨立委黃國書今天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提出將故宮轉型為行政法人構想,院長吳密察說,不排除任何可能,已著手進行故宮組織變動評估報告。
    2021/03/18 13:12
  • 北京近10年來最大沙塵暴 市民諷:吸完霧霾換吃土

    大陸出現近1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北京整個城市壟罩在黃沙之中,能見度甚至僅有300公尺,而且空氣品質達到嚴重汙染程度,瀰漫一股土腥味,北京市民見到白天猶如黃昏的場景,形容像是世界末日。而這波沙塵暴是源於蒙古國,蒙古國從13日到15日掀起特大沙塵暴,已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蹤,大批牛羊牲畜被捲走。而這波沙塵持續往南走,吹進朝鮮半島,南韓11城市發布"關注"級別預警。
    2021/03/16 19:51
  • 上國際時裝周加潮設計 陸運動品牌吸睛術

    年節到來,大陸運動品牌不忘推出春節款潮服!目的當然是吸引追求時尚年輕族群,還要跟國際運動品牌相抗衡,大陸國產運動品牌「李寧」就不惜砸下一年16億台幣的研發經費,還跟北京故宮合作,推出來聯名款。
    2021/02/14 19:22
  • 他們在「宮裡過年」 揭密紫禁城600年防火術

    中國大陸有一群人很特別!因為他們得在「宮裡過年」,原來駐守在北京故宮的消防隊,為了要保護這座全球最大的木造宮殿,不能發生火災,所以即使過年也得全員警戒。一起來看,紫禁城傳承600年的防火技術。
    2021/02/13 12:16
  • 春節連續假期 郵政快捷郵件照常投遞

    中華郵政今天表示,春節連續假期期間,各地郵局營業窗口僅台北故宮郵局營業;假期期間停止收攬信筒(箱)郵件及投遞包裹、限時、普通郵件,但仍照常投遞快捷郵件。
    2021/01/29 12:58
  • 文物就在旁邊! 農糧署到故宮南院開火辦桌

    農糧署跟故宮南院去年合辦活動,在館內辦桌吃流水席,但卻被立委質疑,為保護文物明明有規定禁止明火,怎麼還會在園區內生火熱菜,如果燒起來傷害文物誰要負責?不過南院館方澄清,是在戶外空間生火,而且有維持安全距離。
    2021/01/15 19:31
  • 演活故宮水仙盆 張鈞甯找愛貓變怪咖妹

    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新影集《故事宮寓》,劇中片段釋出,張鈞甯仙氣爆棚,詮釋行為怪異的故宮文物《青瓷無紋水仙盆》,連俞涵則扮演《快雪時晴帖》揭露女明星不為人知的一面。
    2021/01/10 12:09
  • 快訊/疑空調機械故障!故宮2樓冒煙 幸未釀火警

    台北市故宮博物館位在二樓的空調的電熔器故障,在傍晚五點多突然冒煙,幸好偵測系統及時反應,工作人員立刻通知消防隊到場處理,幸好沒有釀成火警。
    2021/01/08 18:10
  • 在家圍爐夯! 故宮推「朕的年菜」PK米其林監製

    距離農曆新年只剩1個多月,受到疫情影響,民眾大多選擇,在家圍爐跨年,電商平台看準商機,打起年菜爭霸戰!PChome和故宮博物院合作,首推限量朕的年菜和朕的佛跳牆,打造30分鐘覆熱出菜,486團購則是抓準,消費者喜愛星級飯店年菜,銷售超過20道米其林一星主廚監製年菜,預估業績還會比去年增加4成。
    2021/01/05 14:17
  • 故宮南院展東漢搖錢樹 元旦連假萬人爭睹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慶開館5週年特展「樹:從信仰到抒情」,展出各博物館百餘件有關樹的收藏,以東漢文物搖錢樹最另類,元旦連假超過萬人參觀,好奇搖錢樹可否搖出錢。
    2021/01/04 11:46
  • 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 唐伯虎畫作不容錯失

    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正展出唐伯虎畫作真跡「畫山路松聲」,助理研究員朱龍興指出,這幅是唐寅經典名作,讓人感知自然界中無形無止的氣韻流動。
    2020/12/18 13:48
  • 故宮推劇! 徐若瑄、張榕容擬人化演出文物

    故宮首次推出戲劇,找來含金量超高陣容,包括徐若瑄、張榕容、莊凱勛、張鈞甯和劉冠廷等人,將十件文物擬人化拍成短劇,希望吸引更多人潮來參觀,疫情下觀光客銳減,更藉由數位展覽、特展增加曝光度,委外商店也由新廠商接手。
    2020/12/14 20:18
  • 故宮南院不受疫情影響 109年參觀人次再破百萬

    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加上國旅復甦,故宮南院延續去年百萬參觀熱潮,今天來自台中的謝先生,成為今年第100萬名入館的觀眾,獲贈愛台灣博物館卡2張,犧尊造型跳跳馬1隻。
    2020/12/05 17:17
  • 傳故宮改隸更名? 蔡英文:改名沒聽過層級可討論

    外傳故宮要改名,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說,改名這件事情「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政府體系也沒有人來問我的意見」,她不曉得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而且行政院這幾天也澄清了,沒有這樣的事情。
    2020/12/02 15:4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