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深藍壓力龍天翔統一獅周杰倫金智媛抽油煙機影帝身亡金智媛開槍微博黃宣
  • 搜尋:

    戰略 結果共3,111筆

  • 尼日政變陷亂局 法國面臨當地反法情緒和駐軍問題

    尼日上月底爆發政變,為曾經殖民這個西非國家的法國帶來一連串難題,包括在當地安全條件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撤離公民,以及法國未來的軍事戰略。
    2023/08/02 17:00
  • 中搶攻成熟製程晶片市場 美歐恐再祭新制裁

    中國大陸仍不斷擴大生產成熟製程晶片,引發美國與歐洲官員憂心,正在討論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擴張的新戰略。
    2023/08/01 15:02
  • 烏軍用北韓武器反攻!普欽:不抗拒和談 但俄軍遭攻擊不能停火

    俄烏戰爭進行至今(30)日已522天,仍不見停戰曙光;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在俄非峰會上表示,「不抗拒與烏方和平談判」,但在烏軍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攻之際,俄軍不能停火。與此同時,外媒發現烏克蘭部隊近日開始使用從俄軍手中繳獲的北韓火箭,烏方官員更稱軍隊很快就會攻入克里米亞半島(Crimea peninsula)。
    2023/07/30 12:31
  • 挺台力道再+1 美對台軍售強化國防嚇阻力

    根據路透社報導,兩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政府預計最快在當地時間28日,宣布新的對台軍售案,對此,白宮方面拒絕發表評論。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美國近年對台灣都有大力的支持,支持的重點在於加強台灣的國防準備,因為美方認定台海局勢有點朝向兵凶戰危的方向發展,所以台灣在國防上必須要先強化,希望台灣至少在軍備上有比較充足的武器,但同時,美國因為烏俄戰爭,美國國內的軍火工業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造成台灣採購的軍事武器從2012年到現在有大幅延宕,儘管美國國會不斷推動美國國防部,要求國防部趕快把台灣已經採購的軍事用品送到台灣,但採購的武器沒有辦法補上的情況之下,美國現在採取的方式是透過總統的權限,把美國現有的庫存武器送到台灣,讓台灣做戰略準備。」
    2023/07/28 15:23
  • 印尼總統佐科威受邀訪中會晤習近平 聚焦經濟議題

    印尼總統佐科威今天訪問中國,他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將聚焦投資及戰略計畫,討論貿易、全球與區域問題。印尼學者指出,兩人會晤重點將以經濟、投資為主,在美中關係及台海問題等政治議題不會有太多著墨。
    2023/07/27 22:12
  • 北韓動作多 密集射彈示威、中俄訪北韓慶「勝利日」

    北韓近期在對外動作頻繁,繼上周2度發射彈道飛彈後,本周一又往東海試射短程彈道飛彈;同時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的代表團,也都抵達平壤,準備參與勝利日紀念活動,是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來,首次有外賓公開訪問北韓。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北韓近日對外動作不斷,先是在7/22凌晨發射多枚巡航飛彈,接下來7/25凌晨又發射2枚短程彈道飛彈,時間點都非常巧合,第一次發射正逢美國戰略核潛艦肯塔基號過境南韓釜山港,停留3天後離開南韓的日子,第二次發射的前一天,也碰上美國另一艘級核潛艇安納波利斯號進入濟州島的美軍基地。2艘潛水艦艇都是美國保護南韓抵禦北韓侵擾的戰略資產,北韓在這樣敏感時機點試射飛彈,被解讀為對於這些戰略資產持續進入朝鮮半島非常敏感,甚至視為是挑釁行為。」
    2023/07/27 16:09
  • Elevate有望成全球戰略車 Honda跨界日本路試畫面曝

    Honda今年1月份就預告了要發表一款全新休旅的預告,而這輛被命名為Elevate神秘新車已經於6月份在印度登場;不過原本外界預期Elevate是輛縮小平價版的HR-V,但沒想到等實車正式發表後不但車身尺碼相去不遠,2,650mm軸距設定還比HR-V的2,610mm更長!Elevate很有可能就是即將登台的亞太規Toyota Yaris Cross的直接競爭對手,而日前更被日本網友直擊到在日本的測試身影,或許Elevate真的有機會走出印度,成為Honda新一任全球戰略休旅。
    2023/07/26 15:48
  • 時局多變 企業主挺得住嗎? 讓政大「創業主班」成為你最強的戰略夥伴!

    您是創業主、企業接班人或副總經理級以上的專業人士嗎?您是否正面臨企業轉型或接班的迫切問題呢?成功的企業著眼於人才的培訓,專業知識的涵養以及對全球布局的掌握。
    2023/07/24 17:05
  • 北韓頻射飛彈升高緊張 美軍第2艘核潛艦抵南韓

    繼上週美國核潛艦時隔42年再度訪韓後,美國另一艘核動力潛艦安納波利斯號今天抵達南韓。美韓聯盟正尋求強化美國戰略資產,以嚇阻北韓。
    2023/07/24 16:14
  • 美核潛艦停靠南韓 北韓:可能符合使用核武條件

    美國一艘核潛艦停靠在南韓釜山港,這是美國戰略核潛艦時隔42年再次訪韓停靠。
    2023/07/21 15:55
  • 台灣部隊在美國基地接受祕密培訓?美國防助理部長「未否認」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20日出席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作證期間除了表示「美國支持台灣強化自衛能力」外,當被問及華爾街日報今年2月報導「美軍在密西根一處基地訓練台灣部隊」的問題時,瑞特納未否認並表示此事應該私下討論。
    2023/07/21 11:40
  • 美參院通過修正案 禁止向中國出口戰略石油儲備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通過一項年度國防法案修正案,將禁止自戰略石油儲備(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PR)出口石油給中國。
    2023/07/21 10:41
  • 尹錫悅登上美戰略核潛艇 對北韓發出強烈警告

    就在北韓再度試射飛彈的同一天,南韓總統尹錫悅登上美戰略核潛艇肯塔基號,對平壤發出強烈警告。
    2023/07/20 15:07
  • 歐洲議會首邀台灣立委參與公聽會 促簽雙邊協定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今天舉辦公聽會探討台歐貿易及投資,並首度邀請台灣立委擔任主講人。代表立法院出席的吳欣盈向歐盟喊話,主張透過雙邊協定使台歐經貿合作正式化,可使歐盟達成更大戰略自主性。
    2023/07/20 08:11
  • 超額儲蓄如雙面刃!拆解央行數據「開藥方」 台灣資金大盤點

    從金融面檢視民間資金配置,除探討超額儲蓄及金融帳流出的問題,更應全面擬定整體資金戰略,包括改善社會所得分配、提高企業韌性及競爭力、產業結構均衡發展、催生新經濟創新動能,讓資源配置有序平衡,「錢留台灣」。
    2023/07/19 18:24
  • 美國拉攏盟友抗衡中國 供應鏈重組與友岸外包成顯學

    歐美與中方在供應鏈風險、人權保障、使用奴工、體制差距等方面的歧異不易化解,因歐美等國對於中共對外發展戰略與因應之道已有定見,除非後者改弦更張,否則前者也沒有更動的必要,甚至還得加快腳步以有效制衡。
    2023/07/19 15:08
  • 叛逃美士兵成北韓談判籌碼? 專家:平壤恐不會輕易放人

    美國、南韓18日在首爾舉行「核磋商小組(NCG)」首場會議,證實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艦肯塔基號(SSBN-737)停靠釜山,但下午卻傳出年僅23歲的駐韓美軍低階士兵金恩(Travis King)從板門店越境叛逃至北韓,美國國防部已證實此事,但北韓媒體目前尚未報導此事。南韓媒體分析,此事對北韓而言也是突發事件,北韓可能會在完成對士兵的調查後,利用其進行政治宣傳,短時間內恐怕不會輕易放人。
    2023/07/19 15:01
  • 睽違42年!美國戰略核潛艇到釜山 北韓射2短程飛彈回應

    北韓在臺灣時間週三凌晨2點多,再度朝日本海,發射兩枚短程飛彈。這是北韓在8天內,第二度發射飛彈,美國軍事專家研判,北韓應該是感受到軍事威脅,才會頻繁試射。
    2023/07/19 12:54
  • 反制AI晶片禁令!大陸8月管制鎵、鍺金屬出口 下一波斷貨稀土?

    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近年來取得重要進展,來自大陸的科學家在美國成立科研團隊,研發出結合人工智慧和腦波應用的智慧義肢,透過讀取使用者的腦波神經和手臂肌肉訊號,辨識運動意圖,並完成各種動作。中國大陸政府也將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列入十四五規劃的重點技術領域,這進一步凸顯了AI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2023/07/18 22:53
  • 除役鷹式飛彈赴烏參戰! 前美國防官員揭密「戰略剩餘物資運用」流程

    MIM-23鷹式防空飛彈,在過去63年中,守護著台灣的防空領域,目前已經光榮除役。不過它的「生涯」還沒結束,相關人士低調證實,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衝突中,鷹式飛彈已經由美方買回,援贈烏克蘭。
    2023/07/18 22:45
  • 睽違42年!美高官證實:「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釜山港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印太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18日在南韓首爾證實「一艘戰略核潛艇正停靠釜山港」,這同時是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首次在南韓部署「彈道飛彈核潛艇」(SSBN),時機正值美國和南韓啟動談判、協調若與北韓發生核戰爭所需要作出的反應。
    2023/07/18 17:06
  • 立委戰/侯友宜選情吃緊 藍軍小雞自保靠「討厭民進黨」拚50席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倒數半年,立法院換誰當家作主,成藍綠白戰略目標之一。目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仍暫時落後,連帶影響黨內軍心,尤其在勝負差距微小的區域立委選區,參選人小雞們更人人自危,不過,國民黨研判,在「討厭民進黨」氛圍持續發酵之下,明年恐出現嚴重的分列投票,藍營仍可望從現在的38席上升45席,朝目標50席邁進。
    2023/07/17 17:37
  • 日本非官方台海危機兵推 台美日缺對話機制受關注

    為期兩天由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在東京舉辦的台海危機兵棋推演今天閉幕,這次台灣首度受邀參與,備受關注。做總結時,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指出,台美日3國無安保對話機制是一大問題。
    2023/07/17 09:27
  • 敲響2024號角!綠今開全代會 總幹事潘孟安曝賴清德戰略

    民進黨今(16)日於台北圓山飯店召開全代會,包含民進黨總統參選人、黨主席賴清德、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立法院長游錫堃、賴清德競選總幹事潘孟安及黨籍立委候選人全都到場,象徵綠營團結迎向2024大選。潘孟安會前在屏東縣長周春米、立委參選人許展維陪同下受訪,潘說,民進黨對於大選有信心,但不能掉以輕心,今天有其他團體的遊行,民進黨祝福。
    2023/07/16 14:23
  • 德史上首份「中國戰略」 去風險.降依賴氛圍瀰漫歐洲

    德國政府週四(7月13日)公布了史上第一份「中國戰略」,儘管仍強調不脫鉤立場,但去風險與降依賴已成主要目標。這與德國政府6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以及歐盟已經公布的「經濟安全戰略」,互相呼應。而這份中國戰略發表的時間點,選在大陸總理李強親自訪問德國,在當地公開表示不贊成「去風險」之後,展現德國當局軟中帶硬的姿態,而德國企業也表態支持這份中國戰略。
    2023/07/14 19:1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