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眼神渙散唐治平排隊結帳大廠裁員舊愛癌王年輕人氣象預報屏東政策住華科技
  • 搜尋:

    應變 結果共3,464筆

  • 打雷了!午後大雷雨轟雙北「恐下冰雹」 7縣市高溫警報

    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13時45分;提醒民眾慎防劇烈降雨、雷擊、9級以上強陣風、冰雹,以及低能見度,步行與開車請注意安全,尤其行車要減速慢行,冰雹更可能影響人車安全。另外中午前後有7個縣市為黃色燈號,高溫達36度以上,建議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及勞動,避免劇烈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以防熱傷害。因受午後對流影響,目前台北市文山區時雨量已達40毫米,文山、信義、南港區將有較大雨勢,預計將持續1小時左右,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已請各防救單位本於權責加強整備應變工作,若有災情時立即通報。
    2022/07/07 13:29
  • 中重症+125「10歲童MIS-C」 高燒、全身皮疹送加護

    國內今(5)日新增35914例本土個案、中重症125例,其中又新增1名兒童MIS-C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10歲男童沒有慢性病,5月28日確診,7月1日發燒至40度、出現腹痛、咳嗽、流鼻水,急診後還有結膜炎、全身皮疹,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救治,病況穩定。
    2022/07/05 14:07
  • 死亡回升!30多歲男咳嗽、呼吸喘 確診發病10天亡

    國內今(5)日新增35914例本土個案、10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1例為30多歲男性,確診後出現咳嗽、呼吸喘症狀收治醫院,發病10天後死亡,死因是肺炎合併呼吸衰竭。
    2022/07/05 14:04
  • 醫喊「確診數達停滯期」 莊人祥曝關鍵2原因:看好持續下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日前曾指出,國內疫情逐漸趨於穩定,全國各地下降情形一致,並預估未來幾天將迎來單日2萬多例。只不過,昨(3)日本土個案又一口氣新增3萬2567例;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就表示,這是因為暑假「人流回升」,但對於整體確診人數下降仍是樂觀看待。
    2022/07/04 15:48
  • 澳門首見新冠死亡個案 2長者有慢性病史染疫亡

    澳門疫情大反彈,並首次出現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今(3)日兩名長者搶救無效後死亡,2人本身患有慢性基礎疾病,分別是100歲及94歲女患者,後者已接種兩劑疫苗。
    2022/07/03 20:18
  • 死亡+121「爆青少年個案」 18歲女染疫肺炎、呼吸衰竭亡

    今日新增35699例本土個案、121例死亡個案、221例中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死亡個案中有1名年僅18歲少女,未曾接種疫苗,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從出現症狀到住院搶救後仍不幸病逝。 羅一鈞表示,今新增121例死亡個案,中重症221例,分別為中症患者新增114例,重症患者新增107例,無新增兒童重症個案 死亡個案部分,121例年齡介於為10多歲到90多歲,最年輕死亡個案為1例18歲青少女,沒有打過疫苗,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6月13日發燒至急診就醫,6月14日住院,住院期間即因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於6月28日過世。 ​​
    2022/07/01 14:04
  • BA.4、BA.5已進入社區? 羅一鈞:不敢說沒有

    有感染科醫師提醒,國內不排除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已進入社區,應進行本土病例偵測。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說,不敢說沒有,估8至9月流行。
    2022/06/30 18:16
  • 王定宇確診同框「無罩綠委」喊友情勝疫情 羅一鈞:有風險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29日在波蘭確診後仍戴口罩繼續工作,並與其他未戴口罩綠委搭肩合照,感動表示,「友情勝疫情啊!」,被問及是否鼓勵此行為?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0)日給予回應。
    2022/06/30 14:49
  • 中重症+291人 20多歲男確診肺炎併呼吸衰竭亡

    國內死亡人數在昨(29)日創下6月以來新低紀錄,不過中重症個案仍維持百例以上。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0)日表示,新增291例中重症個案及118例死亡個案,其中今天死亡個案最年輕為20多歲男,本身患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無接種過疫苗,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
    2022/06/30 14:11
  • 染疫死亡降至6月新低 30歲男住院確診隔日亡

    國內今(29)日新增41112例本土個案、227例中重症,死亡新增85例、創6月以來新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死亡個案部分,最年輕的為2例30多歲男性,都有癌症等慢性病史,未接種過疫苗,其中一名男性因癌症住院治療,6月25日住院期間採檢確診,隔日死亡,死因為癌症、新冠確診。
    2022/06/29 14:07
  • 殺菌洗衣精難抗猴痘? 羅一鈞強調1關鍵:無需特殊挑選 

    猴痘疫情蔓延全球,從歐美開始蔓延至亞洲,超過50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台灣24日也傳入首例猴痘個案,有醫師指出常用洗衣劑對此病毒無效。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其實無需特殊挑選洗衣精,「只強調不要將確診者的衣物與同住家人共洗」。
    2022/06/28 14:47
  • MIS-C最小個案 1歲男童疫後20天「突發燒、腹瀉」

    國內今(28)日新增44379例本土個案及、103例死亡個案,180例中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重症部分,再度出現兒童的MIS-C(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最小個案,是一名1歲男童,在確診20天後,出現發燒、腹瀉、紅疹等症狀,住院治療。
    2022/06/28 14:06
  • 死亡+103「30多歲男肝硬化」 打滿3劑確診呼吸衰竭亡

    國內今(28)日新增44379例本土個案、103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再度破百,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死亡個案為30多歲男子,曾打過3劑疫苗,因細菌性肺炎併呼吸衰竭死亡。 ​
    2022/06/28 14:05
  • 陳時中傳去選北市長了!她敲碗羅一鈞「做這事」網喊贊成

    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昨(27)日爆料指出,「最新獨家,阿中確定要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對此,財經網美胡采蘋提出對首都之戰的看法,還點名要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做1件事,讓大批網友全笑翻。
    2022/06/28 12:12
  • 陳時中不再每天到指揮中心記者會 莊人祥說原因

    國內疫情持續,但指揮中心今(27)日記者會出席名單中,卻不見指揮官陳時中,對此,指揮中心回應,今(6/27)日起,有重大政策陳時中才會主持記者會,每周也沒有固定那天主持,由發言人莊人祥主持記者會,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疫情。
    2022/06/27 10:42
  • 暗酸藍綠只顧選舉?黃珊珊:缺電將成台灣未來三年的惡夢

    近來連日高溫,全國用電量飆升,電量供應吃緊,對此,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25)日表示,缺電是「現在進行式」,我們正面對能源短缺,政府應變不足,缺電將成為台灣未來三年的惡夢。
    2022/06/25 12:07
  • 北市暴雨!文山區雨量達60毫米 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台北市今(24日)下起午後雷陣雨,瞬間大雨及風導致多數路樹倒塌,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於14時發送警示簡訊,通報萬華、大同、中山、中正及士林區將有較大雨勢發生,要求各防救單位本於權責加強整備應變落實查蒐報作業;北市府表示,文山區時雨量達60毫米,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文山區羅斯福路5段176巷14號路面積淹水至腳踝高度。
    2022/06/24 15:52
  • 澳門疫情升溫 今下午5時起暫停內用、娛樂場所停止營業

    澳門近期再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感染應變協調中心23日宣布,累計110名確診個案,另有4109人正在追蹤,其中554人屬於密切接觸者。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澳門日報》報導,澳門特首賀一誠做出裁定,從今日17時開始,澳門全境的餐館禁止內用服務,電影院、按摩院、卡拉OK、酒吧、夜總會及泳池等場所也一律暫停營業。
    2022/06/23 15:01
  • 陳時中仍「淡淡2條線」未現身 莊人祥鼻音重自曝病況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6月12日確診,6月13日起居家照護,今(22)日是解隔第3天,陳時中仍缺席疫情記者會,由也剛染疫康復的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以及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代打。陳時中雖然已經有到CDC上班,不過莊人祥透露,陳時中快篩還是有淡淡的兩條線,至於莊人祥康復後首日出席記者會,鼻音仍然相當重。
    2022/06/22 14:29
  • 本土+52213「確診數連2日回彈」 死亡171、中重症281

    國內疫情難降溫,這幾日因假日效應,導致數字起伏較不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後續演變仍須觀察,但各區目前看來已脫離或正脫離高原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22)日新增52213例本土個案及171例死亡個案;另添33例境外確診、281人中重症。
    2022/06/22 14:02
  • 解隔仍快篩陽「未要求延長隔離」!專家:高風險族群別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週確診,前天(20日)是解隔日,但直到昨天都仍快篩陽,因此始終未出席疫情記者會。不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強調,現行確診者解隔離規定並未要求要再做快篩、也沒規定解隔離後仍快篩陽還要延長隔離;對此,專家認為,雖然中央規定確診滿7天不須快篩、可直接解隔,但高風險族群排毒能力較差,建議等症狀緩解再返回職場,對自己和他人都較安全。
    2022/06/22 09:14
  • 單日確診可達萬例以下? 專家曝「1做法」:但代價很大

    對於單日確診降到萬例之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認為「沒這麼樂觀」,因為最近人流逐漸回升。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對此也發表意見,指出若一直達不到萬例以下,就只能靠1做法;但他也指出其中利弊,坦言「代價很大」。
    2022/06/22 08:48
  • 有片/炎夏口罩戴不住! 憂變種病毒傳播更快 台灣禁令鬆綁還早?

    近期國內氣溫逐漸升高,口罩愈來愈戴不住了,加上時間又接近暑假,出遊的人潮愈來愈多,恐怕都不利疫情管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雖然有醫師預估,台灣兩周後的單日確診人數可望低於1萬人,但他沒有這麼樂觀。至於國內的口罩禁令何時鬆綁呢?有醫師認為,隨著變種病毒逐漸入侵、傳播力更強,恐怕放寬的時間點,仍得觀察暑假疫情的變化,才能做滾動式調整。
    2022/06/21 23:06
  • 俄減供天然氣 丹麥啟緊急計畫荷蘭燃煤火力全開

    由於俄羅斯供應天然氣的不確定性,丹麥能源部門今天宣布,已啟動3階段緊急應變計畫的第一步;荷蘭政府也表示,將取消燃煤發電廠的生產上限。
    2022/06/21 17:56
  • 確診後首吐心聲!王必勝明解隔 喊話:打好防疫的仗

    上週確診的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即將出關,他今(22)日於確診後首度吐露心聲,表示現今社會「人人是專家、個個是權威」,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要知道現在在做什麼,繼續執行該完成的任務;明天是王必勝解隔的日子,他也喊話自己「明天繼續做好該做的事,打完這場漫長的防疫之戰」。
    2022/06/21 15:0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