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飛機余苑綺直腸癌周杰倫成龍創傷龍天翔韓國瑜釘子戶青鳥行動統一獅
  • 搜尋:

    少子 結果共1,891筆

  • 缺工時代搶人才! 企業靠「這幾招」留住寶藏

    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缺工的窘境,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力拚留住人才,甚至發掘人才,在薪資方面,幾乎已經成了最基本,其他包括福利還有公司的制度與前景,也是勞方看重的條件。
    2023/03/25 22:44
  • 青年勞動力下滑 科技業、餐飲業搶才大戰

    少子化議題是國安危機,出生人口下降,移入人口跟不上,導致台灣的勞動人口衰減,勞動部青年就業狀況統計顯示,近十年來青年勞動力不斷下滑,成長率是負17.3%,在缺工時代,各行各業紛紛祭出不同策略來搶年輕人才。
    2023/03/25 22:35
  • 建校51年「這間高職」撐不住 最快2年恐關校

    教育部今(25)日舉行私校退場審議會第12次會議,審議結果將苗栗私立龍德家商、高雄東方設計大學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主因為財務狀況顯著惡化、3年內被列為預警學校達2次以上等,其中龍德家商建校至今已51年,曾是苗栗縣海線學生人數最多的高職,如今被列專輔,若2年未改善將關校。
    2023/03/25 17:37
  • 「小聯考、多元入學」搶私中 國小拚補習、競賽

    即便少子化,但私立國中還是搶破頭,像是延平國中,今年錄取只有18%,不少家長都感嘆,快比頂大還難考,私中變相舉辦「小聯考」招生,或者採取多元入學,甚至有補習班開設私中考試專班,引發全教總反彈,呼籲盡速修改私立學校法,禁止私校考試招生,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表達不認同私中小考試招生,將討論修法相關規定。
    2023/03/24 19:29
  • 「人口紅利」5年後消失? 台灣消費力、勞動力、財政負擔拉警報

    面對沉重的高物價、高房價、低薪資,年輕世代寧願不婚不生,讓台灣總人口數連續三年負成長,新生兒人數也從2020年的16、5萬、2021年的15、3萬、一路降到2022年的13、8萬,創歷史新低。國發會預估,台灣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將在5年後跌破3分之2底線,2070年就會腰斬到只剩776萬人,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政府規劃引進更多外來就業人口,但學者直言,各國都在搶外勞,台灣薪資低、勞動條件也不見得比國外好,問題恐怕很難解決。
    2023/03/23 23:05
  • 六都滿意度墊底! 蔣萬安「謙虛面對」:實際行動現決心

    六都直轄市長本屆上任將近三個月,《TVBS民調中心》針對六都市長進行施政滿意度調查,其中,台中市長盧秀燕的施政滿意度最高,為67%,台北市長蔣萬安施政滿意度為41%,排名第六,且有42%台北市民並沒有表示意見。對此,蔣萬安今(23)日晚間回應,秉持謙虛態度面對市政需求,上任後推動大巨蛋、捷運建設、少子女化問題等政策,「就是展現決心,實際行動告訴市民,願意面對、願意解決這些問題」。
    2023/03/23 20:31
  • 日本迎接經濟春天 全國地價增幅15年最大

    日本逐漸走出新冠疫情衝擊,官方公布最新地價,日本全國平均地價年增1.6%,比去年成長1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增長,創15年來最大增幅。東京、名古屋、大阪「3大都會圈」所有用途土地均有成長,地方城鎮地價也因此上揚。稱為「地方4市」的札幌、仙台、廣島、福岡,平均地價上漲8.5%;其餘地方圈則出現28年來首次增長。
    2023/03/23 19:45
  • 陸鼓勵生育措施「三孩免費讀高中」 專家:增加教育焦慮

    中國各地持續為鼓勵生育出招,山東省濰坊市近日公布,「依法生育」的三孩未來可免費就讀公立高中。不過,網友認為政策太久才兌現吸引力不足,專家也說應避免任何加深教育不公平的措施。
    2023/03/23 13:20
  • 繁星推薦257缺額 文大:報名人數居一般私大前段

    少子女化影響,近年大學甄選、分發入學等管道缺額上升。今天放榜的繁星推薦,文大出現257個缺額,校方說,缺額雖增加,但報名人數仍居一般私立大學前段,會照顧好每名學生。
    2023/03/21 17:07
  • 5人只養1孩!隨扶幼比下滑 桃園、台中購屋坪數萎縮

    受高齡及少子化趨勢影響,全台「扶幼比」持續下降,內政部戶政司資料指出,全台扶幼比即每100個青壯年(15-64歲)所需扶養幼年(0-14歲)人口數,去(2022)年已下降至17.2%,代表平均5、6個大人才養一個小孩。房仲業者觀察,購屋坪數會隨著扶幼比下滑,桃園和台中縮水幅度最大。
    2023/03/21 13:04
  • 一人病倒恐全家倒!別讓長照悲歌成我們未來 日韓有長照保險台灣呢?

    根據統計,全台扶養壓力最大的是台北市,每兩個工作人口要背負一個幼年或老年人,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如同失速列車,而上有老、下有幼的「三明治世代」壓力非常沉重,若是配偶生病,照顧者得一打三或更多,而現代人生得少,很多獨生子女要獨自扛起照顧父母的重擔,未來一人病倒恐全家倒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很多長照悲歌,國家得盡快規劃更完善的長照制度。
    2023/03/17 22:55
  • 要讓人敢生小孩 得滿足「這需求」!居家保母高齡化怎麼辦?

    台灣有著世界倒數的生育率,而要改善少子化,其中很重要的是提供家長足夠的托育需求,但除了公托不夠以外,居家保母的人力也出現嚴重斷層,根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全台居家托育人員總共2萬7千多名,50歲以上的就占了6成,預估5到10年間,將有1萬7千人左右陸續退休,到時候家長的托育困境,將會雪上加霜,就有民間團體砸500萬重金,提供高額就業獎助金9萬元等等,希望吸引年輕人加入。
    2023/03/13 23:00
  • 國小當年有幾班?少子化剩1/3 他憶:畢業紀念冊厚如字典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2022)年的新生兒僅不到14萬人,不僅創下歷史新低,更是連續3年人口負成長。對此,就有網友憶起自己國小畢業時,整個六年級約有10幾班,且每班都有30幾人;對比現在「一個年級才4-5班」,顯見台灣已面臨少子化的困境。
    2023/03/11 17:40
  • 聘僱「高年級勞工」未來趨勢 銀髮就業族衝破百萬人!

    台灣邁向少子化、高齡化社會,勞動結構老化明顯,去年銀髮就業者就突破百萬人大關達103萬人,占整體的就業人數近1成,未來也將持續向上攀升。
    2023/03/10 23:06
  • 「6旬爸媽還沒敢退休」 上有老下有小 這代扶養壓力沉重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扶養比最高的是台北市,也就是2位工作年齡人口須背負1位依賴人口,扶養壓力最大,隨著少子高齡化,各縣市的狀況也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以前大家庭是主流,後援多,但現在家戶人口平均才2.5人,一旦家裡的長輩或是幼兒出問題,照顧者可能分身乏術,如果遇到長照需求,甚至得辭掉工作來照顧,讓國家的勞動力雪上加霜,這是政府和企業必須要好好面對的問題。
    2023/03/10 23:01
  • 又有學校合併!教育部證實:慈濟大學、科大自家人整併

    受到少子化影響,近年多所大學陸續傳出合併消息,先前台科大與華夏科大整併,創下公私立大學整併第一例。而位於花蓮的慈濟大學、慈濟科大,傳出已向教育部函報合併案修正計畫書,預計最快8月以「慈濟大學」為名整併為一所學校;對此,教育部證實,目前正在審議中。
    2023/03/10 10:50
  • 台灣失智時鐘快轉中! 亟需社會網支援

    高齡化又少子化的台灣、失智時鐘正在快轉中!健保署統計,近六年失智就醫人數成長兩成,意味著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照護失智症病友是長達10年、20年的長期抗戰,不少照護家庭,恐怕會撐不下去,需要社會支持才能自助。「分享愛無限」系列報導,帶您走進失智的互助家庭。
    2023/03/09 20:17
  • 台科大、華夏科大重啟併校 教團肯定:勇於突破法令

    台科大、華夏科大重啟併校,全國私校工會今天說,現行法令未允許「公私併」,在保障華夏科大師生權益前提下,樂觀其成,肯定勇於嘗試突破法令限制,若順利有望成公私併典範。
    2023/03/06 14:08
  • 公私併首例!台科大、華夏科技大學成立整併小組 教育部證實

    受少子化衝擊,近來私校停招、停辦消息頻傳。教育部今(6)日證實,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和私立華夏科技大學成立整併推動小組,後續將辦理公聽會,預計於4月底或5月送出合併意向書,華夏科大預計於今年起申請停招,3年後停辦,併校計畫書更指,華夏校地和建築都將捐贈給台科大,之後可能會更名成「台科大華夏校區」,若兩校合併,將是公私併校的首例。
    2023/03/06 12:34
  • 專題/誰接住他們?少年犯罪一年近萬人 「少輔會」將上路缺配套

    17歲少年無照騎車撞死樹林派出所員警楊庭豪,死者家屬希望政府更重視少年犯罪問題。根據刑事局統計,近十年來12歲以上到未滿18歲的犯罪人數,每年約一萬人,少年犯罪人口率沒有隨著少子化下降,還不減反增。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將在七月正式上路,少年若有觸法疑慮,先請各縣市的「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但立委質疑相關配套沒做好,修法只是修半套。
    2023/03/05 15:12
  • 餐飲業「這人才」現斷層! 業者曝三大原因

    少子化浪潮影響,各行各業都在喊缺工,而其中餐飲業的狀況又更為急迫,因為在大環境下,許多人對餐飲業有著「又累錢又不多」的印象,就算進到餐飲業中,也往往撐沒多久就轉職,如今餐飲業復甦下,人才更缺了,也因為如此,業者也紛紛祭出加薪,產業中的「搶人才大戰」正在上演。
    2023/03/03 23:11
  • 北市生育獎勵金擬4/4上路 蔣萬安:不溯及既往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表示,北市生育獎勵金目前規劃第1胎新台幣4萬元、第2胎4.5萬元、第3胎以後每胎5萬元,不溯及既往,將以減輕年輕人負擔為方向推出教育及交通等政策。
    2023/03/03 15:22
  • 勞工看過來!跳槽加薪多少合理? 抓緊「這數字」成贏家

    少子化浪潮來襲,全台也迎來了大缺工時代,求職者人數「供需比」,去年2022年更僅剩下0.48人,等於兩缺搶一人,轉為勞方市場,但如果勞工想轉職或是加薪,怎麼換怎麼加才不吃虧?來看我們的報導。
    2023/03/02 22:56
  • 一溜撞柱!國小滑梯插柱 網笑:少子化原因?

    有民眾在臉書社團貼出一張照片,地點在南投竹山雲林國小,校園內有一座溜滑梯,坡道底部中央竟然有一根長長的桿子,溜下來就會撞上,民眾笑稱這座滑梯難道,就是少子化的原因?不過校方解惑,這座舊式溜滑梯早就封閉,是拿來當裝置藝術。
    2023/03/02 19:14
  • 北市生育獎勵金加碼 「第一胎4萬元」擬兒童節上路

    台北市長蔣萬安競選期間提出第1胎生育獎勵金從現行新台幣2萬元提高到4萬元政見。台北市民政局規劃,新政策將在4月4日兒童節公布後實施,約2萬3210名新生兒受惠。
    2023/03/02 18:0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