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本土男星余祥銓腺瘤餐飲集團倒閉微博胰臟癌年輕人統一獅店面大學金智媛龍天翔
  • 搜尋:

    外科醫 結果共621筆

  • 大腸鏡不用年年做!這樣吃防大腸癌 醫揭「1現象」是警訊

    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排行」第一,但仍有許多人忽略警訊、錯過預防時間。外科醫師鍾雲霓提醒,排便習慣改變是大腸癌的警訊,而最直接的預防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但不需要年年做,若第一次檢查結果正常,接下來3~5年再確認一次即可。
    2023/07/19 14:07
  • 看YT自學手術!他DIY「大腦植晶片」 險死糗認:想控制夢境

    不愧是戰鬥民族!來自俄羅斯、40歲的研究人員拉杜加(Michael Raduga)為了想要達成如科幻電影般「控制夢境」的目的,竟透過YouTube影片自學動手術,接著就在家自行動手術、嘗試將晶片植入大腦,導致嚴重失血險些喪命;拉杜加術後也透露,他在手術前就已經做好赴死的準備,對於手術後成功活下來感到相當興奮,事件公開後引起熱烈討論。
    2023/07/17 05:00
  • 便秘吃蔬果沒用? 醫師曝觀察「一狀態」決定攝取種類

    天天大便就不算便祕?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表示,天天都有大便,但每次大便都超過10分鐘,仍屬於排便有困難,需要找出原因和調理治療。至於吃很多蔬菜、水果卻依然便祕的民眾要注意了,建議觀察大便型態決定補充蔬菜或是水果。
    2023/07/11 23:18
  • 20多歲男痛到送急診! 醫揭「1習慣」最糟糕:已胃穿孔

    一名從事業務工作的20多歲男子,日前上班時因胃痛被送至急診,經過詳細檢查驚覺已「胃穿孔」。敏盛綜合醫院外科醫師陳榮堅分析,是3大不良習慣造成,並透露,該患者每次胃痛,都犯一個超NG行為,反而更傷胃。
    2023/07/11 11:33
  • 吃藥沒用!30歲男「胃爆痛」2天衝急診 醫嘆:1器官爛破

    有時候「病因」與實際痛點不太一樣,也就是所謂的「轉移痛」。外科醫陳榮堅透露,曾遇過一名30歲嗜菸酒的男子,反覆吃胃藥,某天卻突暴爆痛,急衝急診,經過檢查驚覺旁邊「1器官」已經爛破。
    2023/07/03 13:33
  • 60歲婦狂喝水排毒!喘到不能睡「雙腿腫爆」 醫驚:肺全白了

    為保持身體健康,相信不少人都秉持著「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觀念,來預防感染各種疾病,或促進新陳代謝,把體內毒素通通排出去。對此,心臟外科醫師袁于婷說明,有兩個族群多喝水的話,恐怕會造成反效果、加劇病情。
    2023/06/23 21:37
  • 常講「人醜性騷擾」嗎? 女醫點出「噁男」2大特徵

    政壇爆多起性騷案,「#MeToo」風潮持續延燒到藝文、教育、媒體圈。不過,日前有一名醫師稱「人帥金城武,人醜性騷擾」遭到撻伐,該醫師還認為自己被出征是政治操作。對此,心血管外科醫師、台灣基進黨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今(13)日就表示,講這種話的噁男不僅長的醜,還將女性身體當公共財,「難怪會支持柯文哲」。
    2023/06/13 19:08
  • 吃飽腹脹衝廁所!醫提醒「注意3症狀」:出現恐已生病了

    各位是否都曾經在進食之後,突然感受到肚子體積大增,並瞬間產生強烈的便意?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就解釋,儘管此種「胃結腸反射」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又伴隨出現3種症狀的話,恐怕代表已經罹患了大腸激躁症。
    2023/06/11 17:41
  • 護士假扮外科醫!她術後「昏迷腦死」 家屬慟:根本開錯刀

    巴西近期一起醫療疏失致死案件引起熱議,當地一名37歲病患到醫院開刀,卻在術後因不明原因陷入昏迷、緊急送醫後仍不敵死神召喚,在手術隔天就因為腦死而宣告不治;對此醫院緊急調查後發現,死者生前不僅被「動錯手術」,執刀醫師甚至是院內一名護士所假冒的,將該名護士逮捕後,案件的詳情正在調查中。
    2023/06/09 15:41
  • 以為變胖壓力大⋯「脖子腫」拖延就醫 醫一看搖頭:是癌症

    不少病患都有「久病成良醫」的心態,自以為病久了就知道症狀、自己當醫生,最後小病拖成大病,得不償失。外科醫師陳榮堅就分享一起案例,一名婦人年輕時就有脖子腫大的問題,起初還會很緊張就醫,但隨著每次檢查結果都是「壓力太大引起」,便不當一回事。直到日前,她因摸到腫塊再次就醫,醫師一看立刻搖頭,並要求她切片檢查,結果出爐證實罹患淋巴癌。
    2023/06/08 18:48
  • 軟便拉稀=身體出問題?醫4字給答案 「羊便便」更要擔心

    過去常聽說,糞便的顏色及形狀都能反映出身體狀況,無論是太細、太水或顏色太深,都有可能是健康出問題。不過外科醫師陳榮堅卻指出,其實沒有所謂「漂亮的糞便」,且即便是不成形的糞便,也不代表不健康,只要撇除2大主因,基本上都不必太過擔心。
    2023/06/07 06:09
  • 拜會日本前首相! 野田佳彥讚柯P:一位能帶領大家的人物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4日以「2024總統參選人」身份,展開為期5天的出訪日本行程,今(5)日來到第二天。柯文哲下午拜會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野田佳彥受訪時,稱讚柯文哲是「一位能帶領大家的人物」,並表示,柯曾任外科醫生工作,在急診部工作,在觀察、做出判斷方面,應該非常擅長,「很值得期待」。
    2023/06/05 16:33
  • 陸生問若當選是否想「柯習會」? 柯文哲:務實以對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日行程今天進入第2天,上午在早稻田大學演講。有中國大陸學生問,如果當選總統是否考慮進行「柯習會」?柯文哲回答,會如外科醫生,務實以對。
    2023/06/05 15:40
  • 「活鰻塞肛」治便秘!醫一聽嚇搖頭 教2步驟超順暢

    現代人多坐少動,加上蔬果攝取量不足,許多人飽受便秘所苦。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就分享,曾聽說一名便秘患者,出現症狀後不到醫院治療,反而上網求偏方,結果竟有人建議他「拿活鰻塞肛門」,令他聽了十分傻眼。對此,他則直言緩解便秘沒有捷徑,只要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就能有效改善。
    2023/05/31 22:18
  • 影音/天才外科醫走出手術房參政 柯文哲投入2024大選

    2023/05/28 13:13
  • 大腸癌蟬聯15年榜首!「1現象」是警訊 有症狀腫瘤都很大了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排行」第一,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出大腸癌,但仍有許多人忽略警訊,錯過預防時機,也有更多人放大警訊、自己嚇自己。外科醫師鍾雲霓提醒,最直接的大腸預防檢查是大腸鏡,國民健康局一般是建議50歲以上國人,可以考慮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但並非年年做,只要做了第一次檢查,之後3至5年檢查一次就好。
    2023/05/24 15:35
  • 女全身名牌!卻嫌減重手術費太貴 醫曝「這裡」也病了 

    一名20多歲女子做身體檢查時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高達36,使用內科減重或者飲食控制效果也不顯著,因此經醫師建議她做減重代謝手術,但她卻嫌手術費用太貴,外科醫師陳榮堅在臉書發文說這名女子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和精品,而且手術費並沒有高於這些,讓他覺得這樣的想法並不合理。
    2023/05/18 15:39
  • 破解牛奶、醬油迷思! 醫揭「3招」可讓皮膚白

    每一個人擁有不同的審美觀、價值觀,有一部分的人希望自己的皮膚「越白越好」,網路流傳偏方有聽過牛奶多喝能夠變白,而吃醬油則會變黑的說法,因此有人會因此多喝、忌口。外科醫師江坤俊說,這些都與「黑色素細胞形成無關」,只有三種方法能夠在基因上逆轉變白。
    2023/05/10 23:07
  • 5旬男長期腰痛好不了!醫一照「有黑影」 竟是8公分肝癌

    現代人因長期姿勢不良或久坐久站,故許多人都可能有著「腰痛」的煩惱。不過,外科醫師陳榮堅卻透露,過去他曾遇過1名50歲的男性患者,平時從事著勞力工作,故對於腰酸背痛早就非常習慣,然而他因長期腰痛而就醫檢查,這才發現其實已經罹患了肝癌。
    2023/05/06 10:01
  • 都有吃飯!20歲女「膽囊全是沙」慘變高血糖 全是這餐釀禍

    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不吃飯就可降血糖,不過錯誤的飲食習慣恐怕也會增加高血糖。一位20多歲、身材纖細的女子常睡到自然醒,每天起床後也都有吃飯,怎料就醫檢查後,竟發現是糖尿病前期,外科醫師陳榮堅揪出元兇!
    2023/05/04 09:41
  • 隱藏地雷!超商「5款飲料」不鹹卻高鈉 喝多恐尿結石、中風

    超商飲食充滿陷阱!時常被告誡「不要吃太鹹」,主因就是重鹹的食物鈉含量高,會造成身體負擔,然而超商販售的幾款飲料雖然不鹹,但卻是高鈉含量隱藏地雷,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和整形外科醫師李秉勳分享市售常見5種「不鹹卻高鈉」的飲料,提醒民眾千萬要避開。
    2023/05/02 21:36
  • 菲美演習首辦軍醫高層研討會 做好準備因應戰事

    今年菲美肩並肩聯合軍演創歷來最大規模,約300名陸海空軍醫高層更首度齊聚舉辦研討會。美國太平洋艦隊外科醫生麥金尼斯說,盼藉演習做好準備,在需要時為軍隊提供支持。
    2023/04/18 15:50
  • 少油、少鹽才健康?30歲女慘患糖尿病 2養生習慣成元凶

    為擁有健康身體,不少人在飲食方面長期堅持少油、少鹽,甚至完全不攝取油脂,外科醫師陳榮堅對此強調,許多維生素都需要油脂來輔助吸收,務必養成均衡飲食、培養正確的養生觀念。而他也分享曾遇過的危險病例,女病患因小小的養生錯誤,年紀輕輕差點演變成中度糖尿病。
    2023/04/16 08:33
  • 王高成墜樓遺書吐「腦病變智能已失」 醫點名8類人當心

    淡江大學前副校長、戰略所教授王高成今(12)日在校內12樓墜樓不幸身亡。校方隨後也證實,王高成留有遺書指稱,「因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與研究」,消息令各界扼腕。腦神經外科醫師就表示,腦部病變原因眾多,可能是退化性也可能是可逆性的,也提醒8大危險族群要提高警覺。
    2023/04/12 16:29
  • 李坤城發病7個月猝逝!大腸癌「3症狀」已晚期 醫嘆:15年癌王

    「爺孫戀」李坤城與林靖恩交往10年,男方1年前還掛保證身體比年輕人好,怎料突然大腸癌病逝,享壽66歲。而大腸癌相當兇險,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警告若出現3症狀,恐已是大腸癌末期!
    2023/04/10 08:0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