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出國奪命癌王裝潢一片紫第三分局百大性感美女陳建州回憶雞排妹感染風險
  • 搜尋:

    助理教授 結果共401筆

  • 南韓設半導體國家隊 台跟進?翁履中:國家應動用權力守護

    全球最近陷入半導體晶片荒,南韓總統文在寅13日就宣布一項「K半導體戰略」,未來10年將斥資510兆韓元(約12.6兆台幣),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並創立國家隊,培育約3萬6千名產業人才,引領全球供應鏈。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南韓在疫情中得知半導體產業鏈對國家的影響甚大,且有一定基礎能力在,因此以首爾為中心向南打造『半導體K帶』,並匯集國內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希望能在未來領先全球,找到國家的角色定位。」 另外,翁履中補充「面對韓國和日本的急起直追,半導體可說是台灣的命脈,也是最有優勢的產業鏈,所以應該要想辦法動用國家權力來守護。」
    2021/05/14 16:10
  • 北京換帥胡春華?!翁履中:將持強勢態度談判

    美國《華爾街日報》12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中即將重啟貿易談判,對此中國大陸可能要更換談判代表,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接替劉鶴,調整對美國新政府的策略。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劉鶴在川普任職期間,擔任美中第一階段談判代表,但沒有守護中方利益,反而購入大量美製品,甚至與美關係交惡,因此在國內受到的批評聲量極大,這可能是令他被取代的原因之一。」 另外,翁履中補充「胡春華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以強勢領導穩固政權,對高層命令貫徹能力強,未來歐美之間的貿易戰,中方可能將持強勢態度;而胡春華有多少權力可以代表中方跟美國談判仍待觀察。」
    2021/05/13 15:35
  • 宏都拉斯擬在陸設辦事處?翁履中:政治因素無關疫苗

    台灣友邦宏都拉斯疫情嚴峻,11日才表示要透過薩爾瓦多取得中國大陸疫苗,宏都拉斯總統葉南德茲更進一步表示,為了取得新冠疫苗,不排除在大陸設立商務辦事處,甚至要求台灣說服美國分享疫苗。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表面上宏都拉斯是為了大陸疫苗才不得不與其拉近關係,但以內政來看,宏都拉斯國內民生情況並不理想,加上有嚴重毒品問題,甚至被美國列為『毒品國家』,葉南德茲希望在美中之間獲得其中一方支持來支撐政權,在美國給予協助機率低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就成為他的目標。」 另外,翁履中提醒「雖然台灣與宏都拉斯為邦交國,但國情有異,對方內部政局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友善,台灣關注的重點除了疫苗外交外,也要注意他們國內政情事。」
    2021/05/12 16:00
  • WHA連5年拒台 拜登難堪?翁履中:陸掌握非洲話語權

    世界衛生組織(WHO)即將在本月24日召開世界衛生大會(WHA),即便七大工業國集團(G7)和美國都支持台灣參與,但台灣仍未獲邀;美國《華爾街日報》在當地時間本月10日的社論中表示,台灣能否出席WHA對拜登政府來說是首次重大考驗,若台灣無法參與,「這是全球健康衛生系統的一大損失,也會讓拜登政府很難堪」。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WHA未發台邀請函明顯是『政治決定』;WHO共194國使用簡單多數決定,台灣要加入WHA只能寄望中國大陸不要阻撓,或『真正的』取得98票支持。」 另外,翁履中補充「即便歐美喊話挺台,但中國大陸近幾年積極建立與開發中國家的友好關係,在一國一張票體制下,南亞和非洲國家幫助大陸在國際組織上取得大量話語權。」
    2021/05/11 15:00
  • 拜登釋放疫苗專利愚蠢?翁履中:恐間接幫助中俄

    美國總統拜登5日宣布支持放棄新冠疫苗專利,以加速疫苗產量,除了生產疫苗的藥廠外,也遭到德國總理梅克爾反對「全球疫苗短缺的原因不在於握有專利的人坐壁上觀,而是疫苗原料出口受限。」呼籲美國應先解除原料出口限制;此外,福斯新聞報導,眾院共和黨議員將推動立法阻擋「避免拜登政府愚蠢地把美國智慧財產交給像中國大陸這樣的國家。 」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共和黨人士擔憂,釋放疫苗專利後,中國大陸或俄羅斯的科技廠商都可以利用美國專利製造疫苗,等同間接幫助美國的競爭對手。」 另外,翁履中補充「歐洲有自行研發疫苗的的生技廠商,須面對跟進開放壓力,才不會顯得『只有美國是好人』,拜登想釋放疫苗專利,有非常多現實因素需要克服。」
    2021/05/10 14:36
  • 法國參院挺台參與國際組織 翁履中:回應陸政治外交壓迫

    法國參議院6日以304票贊成、0票反對一致通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決議案,極具歷史意義。除參議員一面倒表示台灣參與有利人類福祉,外交部國務員也代表政府清楚重申支持台灣的立場。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法國通過此法案,除了展現抗中的形象外,同時也是在回應過去大陸試圖透過外交途徑影響法國行動的作為。」 另外,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發文道謝,並強調期待和法國以及更多國際夥伴攜手合作,一同為世界做出貢獻。
    2021/05/07 16:14
  • 澳社論、法參院表態挺台 翁履中:離棄一中原則仍有距離

    澳洲媒體發表社論表示「澳洲政府雖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若台海爆發戰爭,可能會出兵協防台灣。」除了澳洲外,法國參議院也以304票贊成、0票反對一致通過挺台決議案,支持台灣參與全球性國際組織,雖然此決議並沒有約束效力,但仍具歷史意義。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法國通過此法案,除了展現抗中的形象外,同時也是在回應過去大陸試圖透過外交途徑影響法國行動的作為。」 另外,翁履中也提到「拜登上任後,全球對台態度風向有明顯改變,相較於過去川普的強硬,拜登則是利用多變主義、人權議題拉攏各國盟友。目前為止,台灣在國際的確會得到一定程度支持,但距離拋棄『一中原則』仍有距離。」
    2021/05/07 15:27
  • 拜登喊話棄疫苗智財權 翁履中:實際落實有難度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聲明指出,為了終結新冠疫情,拜登政府支持放棄新冠肺炎疫苗智慧財產權,希望協助各國自行增產疫苗,但美國能否順利放棄專利仍有變數,後續還須獲得WTO支持以及面對藥廠、其他國家的反對聲音。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此舉的確能替他在國際政治上加分,但即使藥廠配合政府暫時釋放專利,各國是否有足夠的生技技術進行生產也是一大問題,因此要實際落實仍有難度。」 另外,印度疫情失控之際,中國大陸也伸出援手,打破前嫌提供資源,翁履中認為「國際競爭往往著重於『船堅炮利』,但新冠疫情過後,各國將開始注重國家總體國力,在疫苗、科技等議題上進行角力。」
    2021/05/06 14:43
  • 美搶台積電晶片供應鏈 翁履中:美未完全信任台灣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4日表示,美商務部正在敦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及其他台灣企業,優先考慮滿足美國汽車製造商的需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國CBS訪問時被問及「美國人是否應擔心大多數晶片都在亞洲製造?」劉德音認為「這與亞洲無關,因為無論生產地點在哪裡,都會出現短缺。」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台積電技術領先全球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否能使美國安心才是關鍵,美國國會在相關法案中提及高科技產業的中長期目標,希望未來能將30%晶片產能回歸本土,這就代表即使台灣不斷釋出善意,產業鏈不在自家人手上的狀況,仍讓美國缺乏踏實感。」 另外,翁履中也提到「過去台灣不少企業受美國反托拉斯法所苦,台灣若能弄明白美國法規限制、做好自我保護,未來在半導體供應鏈才能保持穩定領先地位。」
    2021/05/05 15:32
  • 中歐投資協定全面暫停!翁履中:站邊美國換貿易協議

    歐盟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由於中歐互相制裁,包括制裁歐洲議會議員,外交關係惡化,歐盟已暫停批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中歐投資協定幕後推手是德國總理梅克爾,當時她希望歐盟可以撇開政治,專注於貿易往來,而梅克爾即將卸任,讓原先就對此協定有疑慮的聲浪擴大,導致這次考量能成功端上檯面。」 翁履中也提到「拜登六月將訪問歐洲,這個時機點暫停協定,算是歐盟給拜登的大禮,接下來歐盟將根據美國的作法來決定協定是否永久終止,也盼藉此換取跨地區貿易協議。」
    2021/05/05 14:58
  • 菲律賓外長「國罵」譙陸 翁履中:與杜特蒂態度分歧

    針對大量的大陸船隻不理會菲律賓抗議,持續在南海牛軛礁爭議海域停留,菲律賓外長陸辛在Twitter上以粗口飆罵中國大陸「滾蛋!」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根據陸辛在社群平台上回覆網友的留言,他過去希望大陸能好好面對菲國國家利益遭損的議題,但官方手段卻都無效。與大陸的『戰狼外交』相比,陸辛較像是透過社群網站吐苦水。」 另外,雖然日前針對南海主權議題,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表示,「國家利益不能讓步」,但近期卻放軟姿態,希望大陸可以友善對待菲國漁船,並公開施打陸制疫苗,翁履中認為「針對抗中議題,總統與行政長官產生意見分歧,且民間也有大量反中聲浪,如何穩住民怨成為杜特蒂一大挑戰。」
    2021/05/04 15:14
  • 疫情重創選戰!印執政黨失利 翁履中:執政缺失恐失美國支持

    印度疫情升溫,週六(1日)單日確診數高達40萬人,儘管莫迪投入大量心力希望爭取選民支持,但也因為他只顧拚選舉,忽略防疫措施,連帶影響選情,在西孟加拉省議會選舉中,輸給現任省長領導的「草根國大黨」。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2014年時莫迪順利上任,一大原因是民眾認為他是有治理能力的領袖,2019年更是大獲全勝,雖然莫迪在經濟政策上的確經營得有聲有色,但隨著疫情失控,人民也開始對他的能力產生質疑。」 翁履中也提到「美印關係一向友好,即使莫迪在部分議題處理不當,但美國仍對其給予高度信任,但現在疫情失控連帶莫迪所屬政黨選舉失利,讓美國在印太戰略中缺一腳,拜登政府是否願意持續支持莫迪政府,也成為一大疑慮。」
    2021/05/03 15:43
  • 經濟學人示警台? 翁履中:國防意識薄弱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台灣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如果美國真的從「戰略模糊」走到「戰略清晰」,台海現狀真的會慢慢瓦解嗎?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柳采葳線上訪問表示,「聳動標題背後凸顯的是,台灣看到的兩岸情勢與國際媒體及各國智庫學者似乎出現了很大的認知落差。」 另外,翁履中補充「國際擔憂台海情勢都是對應到中國大陸的軍事發展,文章提到『戰爭雖非迫在眉睫,但也不是不能想像』,可是台灣在國防準備及意識上和美國或是國際期待有很大落差。」
    2021/04/30 14:38
  • 美俄關係比冷戰更糟?翁履中:俄中「去美元化」避美制裁

    俄羅斯和美國關係緊張,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8日受訪時表示「美俄缺乏互相尊重,關係比冷戰時期還要差。」而美國海岸防衛隊巡邏艦也前往黑海巡航,俄羅斯隨即宣布將派出導彈巡洋艦莫斯科號,聯合其他艦艇及軍用直升機展開實彈演練。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美國派出的巡邏艦是海岸巡防司令部的船隻,並非武力威脅較高的海軍船艦,主要就是針對『俄羅斯撤軍烏克蘭邊境』做出回應。兩國現在都在做調整、試探對方,爭取6月會晤時的談判籌碼。」 另外,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促使俄國加速「去美元化」。根據俄羅斯央行公佈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出口結算中,美元占比只有48.3%,創下新低,大陸、俄羅斯也有超過75%的貿易放棄使用美元結算。翁履中認為「俄國在軍事方面無法與美國直接對抗,所以只好另尋他路,透過『去美元化』擺脫美國限制。」
    2021/04/29 15:24
  • 上任首趟國外行!拜登六月將訪歐 翁履中:修補美歐關係

    白宮發言人薩琪宣布,拜登將於六月前往英國及比利時,展開上任後第一趟國外行,除了參加G7峰會外,也會和北約及歐盟高層會面,鞏固美國與盟國之間的合作。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拜登將第一次出訪獻給英國,很大原因是為了修補過去四年川普時代美歐之間的冰冷關係,而雙方除了討論俄羅斯議題外,歐盟是否願意在中美競爭中站邊美國,也成為這趟訪問的重點。」 另外,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與美國智庫視訊時表示美國打「台灣牌」十分危險,並稱此行為是在「玩火」。翁履中認為「美國因內政問題而將外交議題擱置一旁時,中國大陸正在國際經貿上大開門戶,與各國簽署貿易協議,這也是為什麼大陸言詞交鋒態度始終強硬,因為他們認為可以藉此機會超越美國。」
    2021/04/26 15:27
  • 怕陸?美避答軍售 翁履中:台需求空間增

    傳美國拜登政府即將宣布首項對台軍售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22日表示,美國支持台灣堅若磐石,與台灣就一系列議題持續對話,包括安全,但他不討論細節。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若有長期關注美中台關係,美方的回應大家可能都會背了。美方支持台灣的立場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是拜登不同於川普敲鑼打鼓賣吸睛武器,拜登想建置更制度化且可長可久的美台關係,這需要從根本上改變。」 翁履中補充「美中關係的消長也會影響對台軍售,若在對抗中持續佔有優勢,美國當然更可能且願意銷售更先進的武器改台灣;相反的,若美方認為對中關係應趨緩,拜登可能就會調整策略,僅提供一些無關痛癢的軍事裝備給台灣。」
    2021/04/23 14:25
  • 美踩紅線?俄:會後悔挑釁 翁履中:拜登聯合制約見效

    俄羅斯外交部,召見美國駐莫斯科副大使,將美方10名駐俄羅斯外交人員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要求他們必須在5月21日午夜前離境;而在首都莫斯科,支持普欽頭號政敵「納瓦尼」的團體,特別選在普欽發表國情咨文演說的同一天,數十萬人在各地集結抗議,超過1500人遭到警方逮捕。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俄羅斯表示不願意大動干戈,但普欽更不願對西方國家俯首稱臣,俄羅斯現在的軍事部署也是希望在談判上,逼迫西方國家「稍微退後」;且普欽為紓解國內壓力,對外態勢轉趨強悍也是希望換取談判空間。」 翁履中補充「拜登上任後利用國際合作制度化制約俄羅斯及中國大陸,不論是軍事部署或是俄羅斯國內反對派抗爭,都已經慢慢看出成效,普欽已經確實感到壓力。」
    2021/04/22 14:51
  • 美壓頸案警謀殺罪成立 翁履中:司法體系非永遠站邊警察

    美國前警官沙文以膝蓋壓住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頸部致死,陪審團21日裁決沙文謀殺等三項罪名成立;對此,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寬慰,並表示「這是美國朝正義邁出的一大步。」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要徹底改變種族爭議,未來還有努力空間,但陪審團這樣的決定傳遞出『司法體系不會永遠站邊警察』及『有望推動警察權力機制改革』的訊息,也在美國族群議題上看見一絲曙光,不過,這樣的影響是否能擴及全美國才是一大重點。」 另外,美國總統拜登主導的氣候峰會即將登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欽確認參加,但習近平卻率先在博鰲論壇上給美國下馬威,警告美國不要動輒對他國頤指氣使,翁履中認為「雙方的言詞交鋒短時間內會繼續持續,直到其中一方在談判桌上握有足夠籌碼,但可以放心的是,目前的軍事秀肌肉及言詞交鋒,均不是朝軍事衝突前進。」
    2021/04/21 14:31
  • 氣候峰會陸不買單?翁履中:無損拜登爭領導全球目標

    美國總統拜登召開的線上氣候峰會將於22日、23日登場,預計會有40個國家參與,其中,俄羅斯總統普欽確認參與,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仍未表態。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俄羅斯表態會參與峰會並且發言,外界猜測俄國可能會藉此表達對美國的不滿。而大陸部分,雖然美國氣候大使凱瑞拜訪大陸後所發表的共同聲明讓陸方不滿,但習近平應仍會參加,藉機反擊美國。」 翁履中補充「布林肯近日不斷向國內民眾喊話,表示氣候議題不能再拖延,其實就是為此場峰會鋪路,表達『就算中俄不願配合,也不影響美國持續推進該議題、拿回全球領導地位』的想法。」
    2021/04/20 15:11
  • 納瓦尼傳命危釀騷動 翁履中:普欽恐用軍事行動轉移焦點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在獄中絕食抗議,卻驚傳健康惡化、命在旦夕,除了他的幕僚號召民眾上街示威之外,納瓦尼的女兒也在社交媒體上呼籲當局允許醫師進入獄中,替她父親進行治療。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柳采葳線上訪問表示,「普欽最大的挑戰就是納瓦尼,納瓦尼不斷激起民眾對普欽的反感,且動作越來越強悍,引發各國高度關切、支持,而在俄國內部,納瓦尼的生死恐怕會引起內部騷亂,若強烈鎮壓無效,屆時普欽可能會透過軍事行動來轉移國內焦點。」 另外,美國上周派氣候特使凱瑞出訪上海時,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卻透過視訊與凱瑞進行會談,翁履中認為「大國間的外交過招肯定早有算盤,但大陸方不當面會談,美國是否早就知情?是否有可能是美國試圖要找台階給大陸,讓大陸在國內做足面子,這都值得觀察。」
    2021/04/19 14:46
  • 美日聲明納台?翁履中:沒提更意外

    日本首相菅義偉16日將訪問白宮,成為首位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的外國領袖。日前有媒體報導日本方面還在討論是否要在聯合聲明中觸及台灣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聯合聲明包括台灣應該是合理正常的情況,但若沒有包括台灣就令人擔心,因為這就表示拜登政府對台灣的支持『強度』並不像台灣民眾想像的那麼強。」 此外,白宮與南韓青瓦台同日分別發布,文在寅下月下旬將訪問華府,將成為繼菅義偉後,第二位到白宮拜訪拜登的外國領袖,話題同樣聚焦在中國大陸與區域安全。翁履中認為「日前首爾、釜山市長補選執政黨慘敗,文在寅在美韓談判上『籌碼』變少,需要考慮是否要跟中國大陸『拉開一點』距離,並跟美國靠近一點。」
    2021/04/16 15:33
  • 不負責?美911撤軍阿富汗 翁履中:重整轉移防衛重心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14)正式宣布,駐阿富汗美軍將從今年5月1日起陸續撤出,並於9月11日之前,也就是「911恐怖攻擊」20周年前全數撤出,以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戰爭」。拜登還說,美國必須把焦點擺在其他地方出現的恐怖主義威脅,以及獨斷的中國大陸。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過去美國對外防衛重心是『反恐』及『中東』,但在最新年度情報報告中點出,未來最大敵人為中國大陸,因此美國應會將軍事資源著重放在亞太區域。」 翁履中也提到「民主黨不斷向國內強調『注入太多資源在他國衝突不符合美國利益』,因此可預期在拜登政府任期內,美國會盡可能減少對他國事務的干預,各國也會重新思考是否不應完全依賴美國。」
    2021/04/15 15:15
  • 美日供應鏈台入列 翁履中:同國安保障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嚴重,為強化半導體科技供應鏈,白宮12日召開半導體執行長峰會,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19家公司高層受邀。美國總統拜登在峰會上表示,大陸計劃主導半導體供應鏈,美國應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不能再等。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在晶片製造上能掌握得愈來愈少,不少企業都認為,拜登想透過此次會議搶回主導權,但短短時間想拉回過去25至30年間流失的供應鏈,恐怕不太容易。」 另外,翁履中補充「美日重組『半導體供應鏈』,台積電入列對台灣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雖然美國會想盡辦法擺脫或降低對南韓和台灣的依賴,但台灣的機會在於,若此次台積電緊緊崁入美日『可靠的半導體供應鏈』,對台灣來說也算是另一種『國安保障』。」
    2021/04/13 14:18
  • 美日推印太1帶1路 台能受惠?翁履中:資源不均執行有難度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美國總統拜登預定16日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面時,擬定印太版「一帶一路」計畫,支持印太及其他地區的5G無線網路及乾淨能源技術等基礎建設,來與中國大陸抗衡。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這個策略很理想,但實際執行上有困難,首先,美國及日本須拿出足夠利益來吸引其他國家的加入,再加上美國國內已投入龐大經費在內政議題,民眾是否會支持政府花更多資金在一帶一路上,也會成為決策的關鍵。」 另外,翁履中也提醒「為了避免全球過分依賴台灣半導體產業導致晶片短缺,外傳美日兩國計畫籌備半導體產業鏈重造,因此台灣應重新思考,除了半導體外是否還有其他策略能讓台灣被國際重視。」
    2021/04/08 14:47
  • 首爾市長補選將成文在寅危機?翁履中:「親中路線」違民意

    前首爾市長朴元淳去年逝世,前釜山市長吳巨敦也因涉嫌性騷請辭,兩個市長空缺將在明天進行補選。這次首爾市長的補選,被視為明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雖然執政黨已極力與近日好感度僅剩32%的總統文在寅切割,但根據最新民調顯示,在野黨候選人吳世勳仍大幅領先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朴映宣(執政黨)。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文在寅民調會衰落的一大原因是因為他當初的房價、經濟等民生議題並無明顯成效,再加上前幾年中國大陸頒布『禁韓令』後,民眾反中情緒高漲,文在寅政府卻為了保障企業大陸市場,而不斷與其親近,與民意背道而馳。」 翁履中也提醒「以目前民調來看,首爾與釜山市長的補選,共同民主黨很難勝利,若文在寅無法即時調整策略、大規模扭轉,恐怕會使他的政權在剩下的任期內顯得搖搖欲墜。」
    2021/04/06 15:3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