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生肖鼠癌王死亡率唐治平劉詩詩文化幣2024統一獅精品品牌金智媛妨害名譽餐飲龍頭倒閉
  • 搜尋:

    兩難 結果共706筆

  • 訂單備註「代買菸」 外送員拒絕「等嘸人領餐」

    外送員真的不好當,不少人常常碰到訂單出現備註,要求到超商幫忙買東西,表示會給小費,但後面竟然強調「不買就拒絕取餐」,讓外送員很兩難,甚至表示10張單裡就有1張要求跑腿,不只foodpanda,ubereat也有外送員發生過,幫忙代買如果服務不周到,還會被客人留負評。
    2020/09/17 15:02
  • 太陽花後的國民黨面臨兩難?其實當年早有分歧!

    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此後不僅兩岸關係走下坡,甚至國民黨也面臨取捨或維持「九二共識」的兩難,以至於在2020年有保守派與改革派的爭辯。回顧這段歷史,其實可以發現不少玄機!資深媒體人曾建華在《新聞大白話》節目中指出,國民黨的內部分歧早在太陽花當年就已經出現,最關鍵的就是馬英九與王金平對這個事件的態度截然不同。馬當時認為「太陽花讓台灣錯失良機」,王則認為「太陽花讓台灣民主更進步」,此後黨內分歧逐漸擴大,這大概是當時始料未及的。
    2020/09/16 18:04
  • 下課不能管學生! 教育部新規「基層師譁然」

    教育部新要求,下課時間老師不能管教學生,如果學生有異議也要調整或停止,引發基層教師譁然!認為下課不能管,上課又會耽誤課程很兩難,而簡單的訓斥或罰站,學生有異議也必須停止,恐怕很難管,國中校長也認為,不應該只是一紙公文,應該要和教師團體、校長團體多溝通怎麼執行。
    2020/09/16 13:16
  • 「老闆還沒下班,你敢走?」 網一面倒:悲哀奴性

    「該不該準時下班」是許多上班族心中永遠兩難的疑問!近日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日前快下班、正在收拾東西時,被帶他的學長制止稱「老闆都沒下班,你敢下班?」好奇遇到這種狀況該吞下去還是索性直接離開?引發熱議。
    2020/09/11 21:33
  • 牛津大學疫苗喊卡 醫:受試者「脊髓炎」罕見

    曾標榜世界動作最快的,牛津大學疫苗突然喊卡,因為一名受試者出現脊髓炎,要暫停釐清原因,國內專家黃立民坦言,這是很罕見的副作用,研發要不要繼續恐怕會陷入兩難,這也讓9大歐美藥廠,罕見發聲明,承諾會確保疫苗符合科學安全和效果標準。
    2020/09/10 13:53
  • 猶豫收不收?街頭遇「發傳單」 網:世紀難題

    到底該不該拿路上發的傳單?在逛街時若碰到路上遞發傳單的派發員,讓不少人會猶豫是否該接下傳單,一名網友聽聞派發員「早發完可以早下班」,基於同理心都會收下傳單,但隨後又將這些紙丟進垃圾桶覺得相當浪費,令他陷入兩難。
    2020/09/08 11:42
  • 卡住了!河灘退潮玩到漲潮 車受困淡水河

    昨天傍晚,新北市一名遊客來到八里挖仔尾附近玩耍,疑似趁著退潮,把車子開進河岸,卻沒注意漲潮時間,導致車輛卡在水中央,進退兩難,高灘處巡管隊表示,這個區域屬於自然保留區,限定行人通行,車子不能進去,要是蓄意破壞自然保留區,最高開罰2千萬。
    2020/08/31 12:51
  • 挑戰「瀑布垂降」…強勁水柱害窒息 1男1女吊空中亡

    又一「網紅景點」害命!重慶2名自助旅行的愛好者,23日相約挑戰410公尺高的貴州「滴水灘」瀑布垂降,結果到一半就受不了強力水柱沖擊,進退兩難,懸掛了一整夜,直到今(24)日才被發現。救援隊接獲報案後緊急派員前往現場,但因地形陡峭、水流強勁,救援難度大大提升,至截稿前尚無法得知是否已將兩人救下。
    2020/08/24 19:20
  • 離島湧現「機車瀑布」 觀光客總量管制陷兩難

    日前民眾投訴綠島潛水行程變跳水,騎著幾乎要淘汰的機車。7月暑假綠島、蘭嶼旅客爆量,旅遊品質大打折。至於「遊客總量管制」是個兩難題,旅遊業者、居民、遊客意見分歧。
    2020/08/01 12:16
  • 學童瘋「寶可夢卡」! 校園「卡片經濟」師長、家長兩難

    現在小學校園非常流行一種對戰遊戲「寶可夢卡」,不僅人手一副卡牌,孩子間還會彼此交換,甚至用零用錢交易。但不少老師就非常頭疼了,擔心學童因此陷入金錢糾紛,甚至家長間的矛盾。專家建議,其實可以趁此機會,建立學童正確價值觀。
    2020/07/29 23:12
  • 駐日美軍239人染疫!沖繩疫情升溫.拚觀光兩難

    五六月新冠疫情零感染的日本沖繩,現在也再度升溫,連兩天新增確診創新高,全縣累計231人感染;不過沖繩縣民最在意的,恐怕是駐沖繩美軍基地的疫情。美國是全球確診數最多的國家,美軍在沖繩約2萬5千人,但飛抵駐日美軍基地的軍人,卻不用接受日本海關檢疫,在日本抗議及疫情升溫下,美軍終於決定,所有入境的相關人士,必須隔離兩週且接受篩檢。除了基地,沖繩另一個頭大的問題就是觀光,沖繩經濟靠觀光,但如今疫情再起,對外縣市旅客,要招手還是拒絕,陷入兩難。
    2020/07/28 19:51
  • 洪水猛襲2男困溪床 近60警消搏命組救援網搶救

    近來午後雷陣雨頻繁,山區出現溪水暴漲,新北市傳出2名男子受困在烏來國中旁的河道,救難人員獲報到場時,2人就站在湍急的溪水中進退兩難,狀況十分危險,最後出動50多名隊員,先提供2人救生衣,並下游加裝防護網,救援時間整整花了超過1個小時。
    2020/07/09 11:17
  • 小城市發展危機 馬爾地夫首都土地不夠

    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移入及商業活動息息相關,但別以為只有像紐約、東京、上海等這種超級大城市有都市難題。不少小城市也各自面臨挑戰,像是人口約10多萬人的馬爾地夫首都瑪萊,因為是小島,土地面積不足,儘管蓋了人工島還是面臨環境與商業發展的兩難。
    2020/06/25 16:34
  • 開槍賠錢、不開槍賠命 人民保母的兩難

    員警殉職的案件接二連三,也讓警察用槍時機的爭議浮上檯面。事實上基層員警不敢或不願開槍已經是常態,回顧近年來警察開槍打死人的案件,一半被判有罪還得負擔民事賠償,這些案例凸顯出警察執法當下的無助跟無所適從,當警察面臨危險時,開槍可能是幾秒鐘的決定,後續的官司訴訟卻是一輩子。
    2020/06/13 22:44
  • 藍營陷兩難!若罷韓成功 綠營人士:江啟臣必遭韓粉反噬

    6日就是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的投票日,罷免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投票率是否踴躍。先前韓國瑜呼籲韓粉和支持者們,當天別投票只需「監票」。其中從綠營的角度來看,韓國瑜在2018年捲起的「韓流」,若能透過這次罷免案終結,可說是除去1個心頭大患。甚至民進黨人士分析,若是罷韓成功,黨主席江啟臣絕對成為韓粉究責的對象,打擊他在黨內的領導威信。
    2020/06/03 19:33
  • 車卡平交道進退兩難 駕駛急棄車逃命

    新竹鹽水平交道火車事故,2日下午一輛自小客卡在平交道上,車主緊急棄車逃生,車輛被火車撞擊,車尾凹陷。駕駛表示,當時前方亮綠燈、柵欄升起,才會往前開,但疑似被前車擋住視線,柵欄又放下,才會進退兩難,第一時間只好丟下車子,趕緊逃命。
    2020/06/02 22:24
  • 全美示威遍地開花 疫情下平息民怨考驗智慧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以膝壓頸喪命,掀起的示威已持續一週。民眾集會抗爭,好不容易趨緩的疫情恐回溫,但阻擋民眾宣洩情緒又可能適得其反,各地政府進退兩難。
    2020/06/02 09:47
  • 英國學校下月重開 返不返校家長兩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到5月21日前,全球有153個國家,將近12億學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學。以英國的孩子來說,他們在家自學已經兩個月,儘管校園已經將在6月1日重開,但要不要讓孩子回學校,家長也很掙扎。
    2020/05/23 23:13
  • 醫勸「放棄急救」以免癱瘓 過來人淚揭抉擇心酸

    當面臨生死難題的時候,許多人都難免痛苦困惑。一名45歲男子因為車禍造成嚴重腦出血,醫師建議家屬放棄急救,因為就算成功救活也是癱瘓一輩子,當事人家屬全都同意放手,唯獨妻子捨不得,堅持要救;沒想到救活之後,家屬無力照顧,妻子也沒辦法承擔龐大的照護費用,希望大家平分開銷、照顧癱夫。  
    2020/05/23 13:37
  • 葉克膜生死兩難!10醫師治1確診者 壓力爆表

    台灣疫情控制不錯醫療團隊是背後大功臣,其中林口長庚院內收治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比例占院內確診21%,壓力相當大。TVBS訪問到2位曾替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療過的醫師,分享替病患裝葉克膜後治療經驗,而目前只剩1名重症病患還在治療,其餘確診者都已康復出院。
    2020/05/19 17:48
  • 狀況多!矯正暴牙逾4年 女控醫未提風險

    想要美美的,上診所矯正暴牙,卻遇到這種事!宜蘭一名李小姐,從事餐飲服務業,來到當地一間牙醫診所,進行暴牙矯正。原本醫師說好2年療程,卻一延再延,到今年已經4年多了。可是,她的牙套不但還沒拆,口腔內還狀況連連。對此,李小姐還到其他醫院看診,發現門牙不只鬆動,還有牙根性骨吸收狀況,控訴醫師在治療過程,牙齒有狀況,也都沒告知。現在雙方19日要上公所調解。只是,李小姐一口牙,從22歲矯正到快27歲,暴牙不但沒消失,現在反而進退兩難。
    2020/05/11 20:15
  • 隧道爆胎又限速90!他撐到出口「輪胎慘變流蘇」網嚇傻

    開車行駛高速公路、隧道時,千萬要特別注意行車安全!一名網友日前在臉書發布一張「流蘇狀輪胎」,透露自己開車進入隧道時突然爆胎,但由於隧道內限速90公里,加上有大客運緊跟在後,在兩難的狀況之下只好硬撐到隧道出口,隨後立即停車查看後發現,原本完整的輪胎毀於一旦,慘狀嚇壞許多網友。
    2020/05/11 11:10
  • 各國面對抉擇「病死」還是「餓死」 台灣得「這樣做」

    國外有學者預測,疫情恐怕將延續到2022年,而現在各國都面對要繼續封鎖,還是盡快解封,減少經濟衝擊的兩難,後疫情時代,要讓生活回歸常軌,專家認為快篩機制的建立,還有疫苗研發是兩大關鍵,而現在國光生技傳出好消息,明年冬天可能就有疫苗可以施打。
    2020/05/06 23:09
  • 王朝飯店停車場竄火煙 車主驚:進退兩難

    京華城今天(5/5)發生火警,工人切除手扶梯,火花不慎引燃雜物,一度疏散上百人,另外台北市王朝飯店地下停車場,5日下午也發生火警。一輛熄火轎車引擎蓋突然冒煙,導致整個停車場煙霧瀰漫,其他車主無法離開,還好警消緊急撲滅,有驚無險。
    2020/05/05 21:33
  • 大陸1周2起!疑跑步戴口罩猝死 台醫:機率低

    運動到底要不要戴口罩,這是防疫期間的兩難問題?大陸最近就爆出1周2起案件,先是一名河南15歲學生,戴口罩跑步後身體不適搶救無效,後來在長沙也有另名國三生參加體育考試時,疑似戴著N95口罩,呼吸不暢猝死。對此,台灣醫師說運動猝死原因很多,但一般健康成年人,如果說是戴口罩,導致呼吸不順猝死機率並不高。
    2020/05/05 13:2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