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唐治平母親60元貼圖陳曉唐治平孫鵬高雄火車站狄鶯淨身出戶陳建州
  • 搜尋:

    兒科 結果共929筆

  • 40歲婦臨盆前先救孩子 夫點頭私下哭求:先救我太太

    現代人愈來愈晚婚,相對地生育年齡也愈來愈大,不少女性成為「高齡產婦」。最近有醫師分享案例,曾有一名40多歲的準媽媽懷孕後,孕期出現不適的情況,她擔心恐留不住孩子,臨盆前還告訴醫師,若是有狀況「一定要先救寶寶」,原本先生同意,但就在生產當天,老公改變態度,讓醫護人員都十分感動。
    2021/01/05 16:49
  • 孩童習慣做「這動作」出現傷口、發高燒 恐染「超級細菌」

    如果孩子手指甲長了膿皰,一定要提高警覺,就有家長以為是蚊子咬的,沒想到經過醫師看了之後發現是細菌感染,而最常見的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小兒科醫師提醒在兒童身上任何細菌可能聚集地方,都是感染源頭!
    2021/01/04 23:03
  • 長輩愛餵孫神秘「紅嬰水」 醫曝6症狀嚴重恐致命

    坊間流傳「紅嬰水」可治嬰兒百病、消胎毒,是不少長輩寵孫的祕方,但此偏方也在不少家庭中引起爭議。對此,兒科醫師王韋力指出,紅嬰水其實就是葡萄糖水,餵食嬰兒恐會引起多種症狀,嚴重的話甚至會身亡,因此也呼籲家長,若嬰兒有任何不適還是到醫院就診較妥當。
    2021/01/02 20:02
  • 9歲童肚子痛炸坐輪椅奔急診 醫一照驚「腸道被塞爆」

    全台連日冷颼颼,千萬要做好保暖工作,免得不小心感冒,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除了呼吸道感染病人變多之外,近日腸道鬧罷工的患者也爆增,先前有一名9歲男童肚子爆痛,完全無法行走,憂心的家長立刻推輪椅來看診,檢查才發現,男童腸道被糞便塞滿。
    2021/01/02 14:49
  • 電梯「貼塑膠膜」病毒活更久!醫曝此物品上殘留時間最長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為做好防疫國人無不堅守防疫規定,不過有許多公寓大樓、百貨公司為方便消毒,將電梯按鈕上加貼了一層塑膠膜,兒科醫師徐嘉賢對此舉提出疑慮,他表示病毒在「平滑表面」會存活更久,同時也更新病毒在各種材質上可能的存活時間,供民眾參考。
    2020/12/30 07:59
  • 爸媽快看!鎘米餅「2包就超標」 餐具、吸管也要注意

    近期爆發的「鎘米餅事件」讓家長人心惶惶,對此兒科醫師歐淑娟指出,以嚴格標準來說,10公斤的孩童若是一次食用2包鎘米餅,一下就會超標。不過她也提醒,舉凡生活用水,色彩鮮豔的餐具、吸管都有可能遭到鎘汙染,更不用說如影隨形的二手菸,因此家長該做的是學習看懂標示、避免危害,也要多替孩子選擇「原型食物」取代「加工食品」。
    2020/12/19 23:00
  • 嬤堅持「嬰兒感冒要吃藥」 醫揭恐怖副作用:肚子險爆炸

    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時常透過臉書與網友分享經手過的病例,藉此提醒家長們,孩子若有不適該如何處理。日前他就分享,有一個阿嬤帶著僅2個月大的寶寶來看病,堅持要他開感冒藥給孫女,讓他想起過去曾有一個案例,就是因為長輩要醫生開藥給嬰兒吃,險些讓寶寶的肚子「爆炸」,最後還插了鼻胃管,苦的還是孩子!
    2020/12/17 23:25
  • 嬤餵2歲孫「爽嗑生魚片」 醫曝狂嘔慘況:2族群別吃

    生魚片配上嗆辣的芥末,是日式料理的經典菜色,深受台灣人喜愛,但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吃!小兒科醫師透露,日前有一家人帶著將滿2歲的小孩來看病,在現場吐得一塌糊塗,詢問後才知道是阿嬤放任孩子「狂吃生魚片」,他也分享2大地雷族群千萬不要吃。
    2020/12/09 13:21
  • 幼兒學步慘遭蛇吻 醫揭嚴重後果:再晚送來恐呼吸衰竭

    家住郊區門窗記得關好!一名幼童在家中客廳搖搖晃晃地學步,突然間竟闖進一條眼鏡蛇,慢慢往孩子的方向靠進,當時孩子因為好奇便主動接近牠,不料下一秒慘遭咬傷,立即被家人送醫治療。林口長庚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指出,這樣的「不速之客」屬於神經性毒蛇,若沒有及時注射血清,恐會造成呼吸衰竭。
    2020/12/08 17:51
  • 小孩長輩咳到吐 「阻絕RSV病毒」4時刻先洗手

    近來不少兒科醫師都在臉書上分享,門診中遇到不少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案例。而疾病管制署最新疫情監測資料也顯示,近來RSV病毒通報件數有明顯上升,提醒0到6歲幼兒家長多加注意,防疫不可鬆懈!
    2020/11/24 23:33
  • 養父母豪贈3千萬嫁妝 親子卻鬧翻養女10年不聯絡

    台南市某知名望族,夫妻倆儘管已育有子女,多年前仍收養許姓女子當養女,而且對她疼愛有加,甚至在她出嫁時,還贈送3000萬元的嫁妝,不料這段親子感情,卻因為在2009年一場爭吵生變,雙方因此長達10多年都沒連絡,這讓養父母十分心寒,向法院聲請終止收養關係。
    2020/11/19 20:03
  • 別輕忽! 急診醫po文「肺炎鏈球菌」感染喪命

    今年不少人搶打流感疫苗,但學齡前兒童的接種率卻比去年差!疾管署除了加強施打方便性,指揮中心記者會也特別請來網紅兒科醫師,呼籲家長帶小朋友去接種!兒科醫師也提醒,接種不只能降低流感重症發生機率,也能降低得流感後,抵抗力下降,造成續發性細菌感染的風險。
    2020/11/09 20:45
  • 肥胖可能是天生! 醫揭3因素「產胖寶寶」機率更高

    近年來,全世界肥胖人口逐年上升,究竟是因為內科醫師對肥胖成人處理不當,或是因為小兒科醫師未做好衛教,造就小胖子太多,以致於長大後成為胖子?專家對此議題多有探討,目前甚至將研究目標更往前推進到胎兒在母親的子宮時期,以了解是否出生前就能預測其變成「胖娃娃」的命運。
    2020/10/30 23:04
  • 巴掌仙子的守護者! 許瓊心醫界服務逾40年

    早產兒比起一般足月產的嬰兒,更來得嬌嫩、柔弱,照顧上也得付出更大心力。新生兒科醫師許瓊心,在馬偕服務超過40年,救援過無數個命懸一線的早產兒,即便高齡70歲已經退休,但仍在醫院守護著他們,用盡心神、體力與時間陪伴每個巴掌仙子與他們的家屬。
    2020/10/30 10:41
  • 男打流感疫苗命危!醫揭「高風險群」:嚴重恐呼吸衰竭

    台中市51歲林姓男子施打流感疫苗後,陸續出現疑似感冒症狀,後來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一度傳出命危;林口長庚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指出,該疾病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且「超過50歲者風險最大」,嚴重恐導致呼吸衰竭。
    2020/10/26 16:26
  • 幫我!嬰打疫苗抽搐「險昏厥」 警開道送醫

    新北市一名九個月大的女嬰,20日早上,到小兒科診所施打第一劑流感疫苗,當下沒有過敏、排斥症狀。一直到當天晚上11點多,竟突然發高燒、抽搐、意識不清。第一時間,父母緊急開車前往醫院,但擔心來不及,才繞到派出所、請員警幫忙開道,過程只花8分鐘,就將孩子送醫。不過兒科醫師也說了,女嬰退燒後、檢查一切正常,很可能是熱痙攣惹得禍。
    2020/10/22 18:16
  • 類流感急診升溫、兒科占床率100% 台灣疫情蠢動中?

    天氣愈來愈涼,環境有利病毒存活,因此許多專家都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爆發第二波高峰期。國內有兒科醫師擔心,現在醫院內出現了兒科占床率100%的現象,代表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增加,顯示民眾防疫強度不如以往;另外一個指標,則是類流感急診人次逐漸升溫,由於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傳染途徑相同,醫師也警告可能代表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蠢蠢欲動。
    2020/10/12 20:24
  • 打疫苗爆增! 台大醫院用罄、馬偕臺安將缺貨

    冬天即將進入流感高峰期,再加上流感症狀和新冠肺炎類似,可能都導致接種意願增加,今年才開打兩三天,臺大醫院已經用罄,馬偕和台安醫院有公告即將施打完,甚至診所自費疫苗預定量也達到7成5甚至更高,不過以公費疫苗來說全台有約600萬劑,但能免費施打的對象達到1621萬人,恐怕也只能是先搶先贏。
    2020/10/08 12:28
  • 疫情後首見病房滿床!醫曝4病毒冬季活躍:挑戰正要開始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退燒,但台灣民眾的防疫意識日漸鬆懈,就連外出戴口罩的人也越來越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就表示,他今(7)日一查才發現兒科病房的佔床率達100%,看到這個數字,他的內心不免感到擔憂,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大家應重拾年初的防疫精神,下一階段的挑戰正要開始!」
    2020/10/07 16:31
  • 幼兒「6致命物」桌巾、糖漿都入列 醫:恐釀一生後遺症

    幼童好奇心旺盛,在家中釀成憾事的消息時有所聞,而意外往往發生在難以提防的日常。兒科醫師表示,因「誤食」而送醫的個案中,有部分會留下一輩子的後遺症;她警告,家長要注意「6項常見物」,最好別讓幼兒輕易接觸。
    2020/09/22 16:48
  • 10歲童「小鳥僅0.5公分」母求救!醫:食物害的

    高雄一名10歲男童進入青春期,卻被媽媽發現「小鳥」只有0.5公分,比起同齡男孩的3公分短小許多,小兒科醫師一度建議「拉一拉就會變長」,卻一直沒有效果,經尿液檢查後發現,男童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皆過高,BMI值也超標屬重度肥胖,研判是男性荷爾蒙過低造成。
    2020/09/03 16:09
  • 數起不明感染源!醫環島驚防疫鬆懈:戴口罩反成異類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台灣初步防範有成,出現報復性旅遊,但近日新增多起境外移入及外籍人士離台返國確診,卻感染源不明的案例,引發民眾憂心是否有潛在感染者。不過至今國人的防疫意識如何?小兒科感染專科主任謝宗學揭露他近日環島遇到的情況,「整趟旅行下來,我們全家堅持戴口罩的習慣,竟然變成異類!」呼籲民眾時刻做好個人衛生防護,避免步上前「防疫模範生」越南的後塵。
    2020/08/16 14:29
  • 彰化萬人抗體潛藏社區感染?醫:無症狀者病毒降更慢

    彰化縣衛生局日前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啟動彰化縣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初步調查竟發現,部分受檢者抗體呈陽性反應,讓外界憂心台灣早有潛在的社區感染。對此,兒科急診醫生吳昌騰分享南韓一項疫情的相關研究,並稱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是社區傳播的關鍵因素,隔離無症狀患者是控制新冠病毒傳播必需要做的,「目前個人防護還是不能鬆懈。」
    2020/08/10 08:58
  • 發燒、拉肚子小心!女童「腿冒疹子」急救休克不治

    幼童只是發燒、拉肚子,為何會瀕臨死亡邊緣?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近日分享「生死一瞬間」的病例,一名女童連看2次門診都被診斷是一般的腸胃型感冒,4天後家長又帶去急診,吳昌騰一看女童「腿上有明顯疹子」驚覺不妙,最終女童在短短6小時內不幸身亡。
    2020/08/06 22:47
  •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量 研究:幼童比成人多10至百倍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5歲以下幼童鼻腔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遺傳物質量,是成人和較大兒童的10至100倍,意味幼童可能是重要的傳染驅動力。
    2020/07/31 15:4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