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抖陰金曲35金曲獎致詞易碎品國台辦R&B歌后發票中獎金曲獎頒獎巴奈
  • 搜尋:

    微創手術 結果共108筆

  • 痠痛拖到肌肉萎縮 醫:勿忽視神經壓迫警訊

    苗栗縣60歲王姓男子長期肩頸痠痛未積極就醫,直到明顯感到手臂肌肉萎縮,日常穿衣、上廁所拿衛生紙都有困難,檢查發現脊髓神經壓迫嚴重,接受頸椎微創手術終獲改善。
    2018/12/19 13:42
  • 機械手臂失控!戳破大動脈、放錯心臟 病患1週後離世

    達文西(DaVinci)機械手臂被譽為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手術,出血量少、傷口小又能加速患部復原速度,迄今全球已有超過5百萬名病患因為這項技術受惠,但最強的機械手臂過去曾經在手術過程中失控,導致一名病患過世。執刀的醫師在調查聽證會上回憶手術的情景,覺得自己就像被趕鴨子上架。
    2018/11/09 16:14
  • 名醫簽「忠誠契約」 婚外情要付違約金1000萬

    名醫婚外情!這回登上新聞版面的是獸醫師邱顯傑,他成立國內首座內視鏡微創手術中心,在獸醫界小有名氣。兩年前被妻子抓包婚外情後,邱顯傑害簽下婚姻忠成契約,說如果再犯就要付1000萬違約金,目前還在審理中。
    2018/10/03 14:43
  • 重見光明不苦等 眼角膜捐贈5年增一倍

    現在全台等待器官移植人數高達9千多人,以眼角膜移植來說,有787人還在排隊等待,過去患者平均得等上一年才能排到適合的眼角膜,現在國內透過微創手術及眼庫管理,不但能縮短等待期,可配對的角膜數量,未來也可望再增加。
    2018/06/25 23:50
  • 老婦心臟、大腸接連出事 靠微創開心救命

    75歲許老太太有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且心臟衰竭須急救,就醫後又發現有大腸癌。因高齡,要「開胸又開腹」增治療難度,北榮先做微創手術開心再治癌,幫老婦人度難關。
    2018/03/19 16:40
  • 疝氣3年未就醫 搬運工陰囊腫如籃球

    鄭男3年前出現疝氣,卻遲遲不肯就醫,直到陰囊腫得像籃球一樣大才就診,醫師檢查發現,鄭男大小腸幾乎掉進陰囊,再不治療,腸子恐壞死,藉由微創手術治療,已成功返回職場。
    2018/01/04 14:14
  • 難治型高血壓吃三種藥都沒效?腎臟交感神經在作怪

    年僅45歲的女子 ,卻已經有十年的高血壓病史,吃了五種控制血壓的藥物也不見效,收縮壓總是飆至160到170 ,常常因爲頭暈、頭痛而奔赴急診,還出現左心室肥厚、心臟衰竭與肺水腫的情況,「日子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了!」決定進行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RDN),在腎臟交感神經進行燒灼,治療難治型高血壓。
    2017/12/11 09:12
  • 開刀沒麻藥、海洛因治咳嗽 古代醫療超駭人

    現代醫學技術進步,有麻醉藥、有微創手術,有些小手術在結束後,只需要短暫休息就能夠回家了,但在古代沒有這些發明時,病人得在清醒狀態動手術,痛苦萬分。
    2017/11/03 22:27
  • 支架搭配微創手術 腸阻塞不用人工肛門

    對於大腸腫瘤患者出現腸阻塞狀況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倍豪今天在記者會中說,以大腸支架手術搭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大腸腫瘤阻塞可不需人工肛門。
    2017/10/03 12:47
  • 冷凍微針氬氦刀手術 傷口小療效顯著

    傳統癌症治療方式,除了手術摘除外就是化療,而近年越來越盛行微創手術,像是氬氦刀就是使用太空科技,利用氬氣和氦氣溫差變化,冷凍加熱腫瘤,使其崩解,達到治療效果,來看今天的科學不一樣。
    2017/08/28 14:05
  • 台大單孔微創手術 食道癌傷口少、恢復快

    食道癌已成為台灣10大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每年約有2千多名新診斷病例,男性食道癌在癌症死亡率,排名更高居第5位!食道和肝臟一樣是沉默的器官,癌症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發現通常已是中晚期,因為發現得晚,5年內存活率通常不到3成,但台大醫院研發的單孔微創手術獨步全球,不但傷口小、復原快,患者5年存活率超過5成,如果是早期患者還能有7成。
    2017/02/03 20:20
  • 傷口小復原快 椎間盤手術新選擇

    許多人對脊椎手術的印象是害怕術後要長時間臥床,還可能傷及神經,因此不敢接受手術。醫師指出,微創手術已相當進步,現在還有經皮脊椎內視鏡椎間盤手術,術後隔天就可出院。
    2017/01/30 12:26
  • 【心血管】動脈瘤如炸彈 一旦爆裂致死率極高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主動脈瘤可以微創手術來處理,成功率高,復原快,危險性小。
    2017/01/04 15:49
  • 【心血管】主動脈瘤5大高危險群 你上榜了嗎? 

    60 歲以上老年人、有家族史、家族中有人罹患主動脈瘤者、吸菸者、高血壓者與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應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避免動脈瘤上身。
    2017/01/04 15:47
  • 【心血管】腹脹、頻尿就醫 竟是超大主動脈瘤作祟

    台南有名阿伯因為腹部脹痛、頻尿就醫,竟意外發現體內藏了一顆超大主動脈瘤。
    2017/01/04 15:44
  • 主動脈瘤微創手術 老人風險較高

    微創支架手術已成台灣治療主動脈瘤的主流,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提醒,超過75歲的高齡患者,風險較一般患者高出不少。
    2017/01/04 11:51
  • 鼻塞困擾30年 慢性鼻竇炎作祟

    台中市一名58歲女子30多年來為鼻塞困擾,近年來症狀逐漸加重,台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季照芸診斷為慢性鼻竇炎,接受功能性鼻竇內視鏡微創手術後,終於可以自在呼吸。
    2016/10/21 15:42
  • 「亞洲第一」秀傳微創手術 醫師訓練基地

    說到了「微創手術」這幾年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彰化秀傳醫院為了建立一個為創手術技術教育平台,與法國微創訓練中心(IRCAD)合作,在彰濱秀傳健康園區打成全亞洲第一個遠距微創手術訓練中心,學員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甚至是東南亞各國都前來台灣學習微創手術,TVBS專訪秀傳微創中心研發部主任劉楷哲說,現在台灣也有能力自行研發「精密微創醫材」,成為醫師精準開刀得力助手。
    2016/10/17 23:34
  • 微創心臟手術 減少術後不適恢復快

    84歲羅姓老翁只要運動就會有胸口悶痛現象,就醫確診為重度的主動脈瓣及二尖瓣逆流,醫生採用小傷口微創手術合併二尖瓣修補術及主動脈瓣置換術,不僅傷口小,更減少術後不適。
    2016/10/14 10:09
  • 【大數據讓"杯麵"當醫生】驚呆了! 醫療機器人做「葡萄皮手術」

    大數據的發展趨勢,現在已經應用在不同趨勢。如果收集的是生物科技趨勢的資料,可以分析比對出預防醫學的發展重點,以期節省醫療資源的浪費,而居家看護系統的機器人也不再遙不可及,甚至機器人也能做精細的微創手術。
    2016/01/12 16:40
  • 輸尿管狹窄腎腫3倍大 1.5月大嬰手術保命

    搶救國內年紀最小的輸尿管狹窄患者,一名孕婦在產檢時發現胎兒有腎水腫的情況,出生後確認小嬰兒輸尿管狹窄,造成尿液阻塞無法正常將尿液排入膀胱,因此腎臟腫3倍大,醫師在小嬰兒出生後1.5個月實行迷你微創手術讓小嬰兒保住生機。
    2015/12/23 12:49
  • 達文西機械手臂 助接通輸卵管

    近年流行微創手術,因為能讓病患恢復期縮短也減少疼痛感,三軍總醫院也利用1台2005年美國FDA核准的達文西機械手臂,成功進行輸卵管重建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可以做出360度旋轉還能提供放大10倍以及3D的手術影像,因此讓手術更加精準,而這項手術也順利讓1名36歲已經結紮的婦人,重燃生孩子的夢想。
    2014/06/26 22:37
  • 馬國象腿少女 來台「消腫」手術成功

    台灣的超微創手術,成功幫助一名馬來西亞13歲少女,找回新人生,雙腿罹患淋巴水腫的李小妹,腫到腿圍超過50公分,比同年齡女孩的腰圍還粗,經常被嘲笑是象腿妹,而且雙腳不斷腫大,今年6月來台開刀,手術成功雙腿消腫一半,醫師評估,再過幾個月,李小妹就能實現跳舞的願望。
    2013/12/05 00:07
  • 達文西的手臂 遠端遙控微創手術

    人在紐約的醫師利用遠端遙控替舊金山的病人開刀,而負責執行手術的是「達文西的機器手臂」,留下的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期快,這種「微創手術」被現代醫學廣泛應用,預計會有10億美金的市場。
    2013/08/09 20:47
  • 女騎沙灘車! 彈跳撞擊腰椎滑脫

    玩沙灘車要小心!一名19歲,體重80公斤的葉小姐,因玩沙灘車衝過落差大的路面,反作用力回衝造成她的腰椎骨折滑脫,事後就不論是坐著,站著超過5分鐘就會覺得腰酸背痛,就醫治療後,用微創手術開刀,並且置入椎體護架,終於改善她的腰痠背痛的症狀。
    2009/11/28 12:4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