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呼麻孫鵬小巨蛋脫褲裸露季風狄鶯阿乃車位收費颱風立法院
  • 搜尋:

    藍于洺  結果共2,892筆

  • 賴總統新醫療三箭 盼癌症死亡降三分之一

    賴總統上任之後,祭出了新醫療三箭,希望能在2030年,把癌症死亡人數降低三分之一,但專家認為執行起來有難度。而癌症治療關鍵就在於及早治療,健康檢查很重要,但國人目前健檢率僅僅只有28.4%,如何提升除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7小時前
  • 電商是否朝永續發展 成消費者買單關鍵

    電商經營了非常多年,有成長也有衰退,如果穩定的永續發展,成了業者當前考驗。透過數據調查跟分析,若能朝著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數據更點出,民眾願意多花9.7%的價錢,購買永續商品,電商如何打造一個新型態的銷售模式,是否朝永續發展,成了一個重要的指標。
    2024/05/30 22:43
  • 房價高漲、薪資提升緩慢 購屋年齡逐漸增加

    受到高房價低薪資的影響,讓整體的購屋年齡逐漸往上揚,目前購屋都還是以五十歲以上,光是在台北市,購屋的民眾,五十歲以上就佔了三成,都是要以工作一段時間的民眾為購屋主力,不少年輕人表示,在高房價時代,就連存頭期款都是問題,根本不敢想買房。
    2024/05/30 22:39
  • 文創法盼打擊黃牛 唯恐「變相黃牛」難防範

    文化部設定文創法打擊黃牛,上路一年開罰了兩千多件,金額約208萬元,但黃牛依舊猖獗,甚至出現了變種販賣方式,讓民眾還是很難搶票。立委提出建議,希望文化部能夠想方設法來改善,文化部表示,將會做後續研擬,杜絕變種黃牛的情況發生。
    2024/05/29 21:57
  • 紋髮、水電兼職收入高!吸引正職民眾轉行

    近年來很多民眾都會兼職拚收入,甚至發現兼職的工時彈性,薪水比較高,甚至就放棄正職,全力攻兼職。最近興起的紋髮新技術,主要就是以兼職為主,不少有正職的民眾來學習,因為專業性高,不容易被取代,讓不少人轉攻職這塊為主力。人力銀行業者分析,不只紋髮,像是水電這類需要技術性的兼職,都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2024/05/29 01:02
  • 龐大卡債加連續貸款 小心貧性循環纏身

    如果有著不良卡循,加上有貸款纏身,可能會衍生出一個貧性循環,根據統計,全台灣有36萬人,同時背著房貸跟信貸,專家提醒,如果平常沒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常有卡循或者貸款壓力,就會陷入一種貧性循環,很難擺脫,造成很大的財務壓力。
    2024/05/27 22:48
  • 天氣漸轉熱 南部三縣市病媒蚊指數上升

    天氣變熱,也要注意病媒蚊,疾管署表示,目前南部三縣市,病媒蚊指數都有上升的趨勢,另外也有人擔心極端氣候,會讓埃及斑蚊逐漸北漂北移,從推估系統來看,若平均溫度上升4.4度,埃及斑蚊就可能北漂到苗栗,但專家表示,若要長期繁衍,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2024/05/25 22:49
  • X世代上班族難轉職!職場上優缺點明顯

    我們指44到59歲這群人,是X世代,這世代的上班族因為通常有家庭要顧,加上職位期許比較高,所以在職場上往往有弱勢、甚至在求職上還會有歧視情況發生。但專家也表示,這一族群的上班族資歷深,善於社交,適應力也很強大,若能搭配彈性工時,就會有很好的工作效益產生。
    2024/05/24 22:34
  • 紙餐盒回收該丟分哪? 環境部:需特別處理

    食用過後的紙餐盒,回收到底該丟哪?有人認為是紙類要丟紙類,有人認為沾過油脂應該丟一般垃圾,但其實是要清洗過後,以容器類方式處理,因為紙餐盒通常有防油脂的隔膜,必須要到特別處理場進行分解處理,目前台灣的紙餐盒回收率達到80%,未來如果國人可以再提升相關分類觀念,有望再把回收率給往上提升。
    2024/05/18 22:56
  • 無人繼承遺產1.17億繳國庫 最大宗2千萬

    根據數據統計,無人繼承的遺產,高達1.17億,其中最大宗的金額來到兩千萬,最終都會上繳國庫。而在歷年以來最高的一年,是在111年,當時無人繼承遺產金額高達4.58億。地政士表示,通常會發生無人繼承,往往是產權過於複雜、繼承人過多、或者是前人負債大於價值,就會導致無人繼承的情況發生。
    2024/05/15 22:36
  • 以房養老七銀行首季掛零 合庫逾三成居首

    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以房養老,目前承辦的16家銀行,以合作金庫為大宗,市佔率將近三成,但這其中也有七家銀行,在第一季中業務量市掛零,專家表示,雖然以房養老關鍵逐漸興起,但是還是有部分退休族仍在觀望,加上升息影響,後續的發展,仍有待觀察。
    2024/05/13 22:45
  • 夏天極端高溫恐傷童 家長得提前做好防曬

    夏天即將到來,氣溫也越來越熱,若家中有幼童就要特別注意了,根據數據顯示,東亞地區將會有2.3億兒童,面臨熱傷害所帶來的威脅,加上幼兒體表面積大,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如果不小心中暑,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引發橫紋肌溶解,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建議家長要多留心幼童狀況,只要有體溫上升卻不出汗,就要當心是否是中暑情況發生。
    2024/05/11 22:32
  • 大樓老舊恐下「磁磚雨」 想拉皮憂難度高

    地震頻傳,也讓很多老舊建物的外牆磁磚脫落,最好的方法是作外牆拉皮,但要做拉皮難度非常高,除了錢的問題,還得要全體住戶有共識。另外就是台灣陽台外推的違建情況多,真的要拉皮也是其中的難度之一,專家表示在台灣目前尚無明確的法令可以依據,也造就了大樓拉皮的難度。
    2024/05/09 22:41
  • 龍年轉職年增8.5% 在職者觀望思考去留

    龍年過後轉職潮湧現,根據統計龍年後轉職年增達到8.5%,多數人還在以薪資做為考量,人力專家表示,若在同間公司就職,三年的加薪幅度不到10%,或許就可以考慮轉行。建議在轉行之前要評估自身能力,選擇有興趣可以勝任的工作,創造美好職涯規劃。
    2024/05/08 22:54
  • 若周休三日但得扣薪 上班族:等同無薪假

    周休三日這個議題討論許多,但若是要扣薪水你願意嗎,多數上班族認為如果周休三日要扣薪水,都傾向不願意。另外上班族也表示,其實降低每日工時才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其實在歐美國家已經有開始實驗周休三日,證實了周休三日可以讓離職率減少五成七,新加坡也推出了新制度,員工可以像雇主,提出周休三日的想法。
    2024/05/08 22:46
  • 掛網植披邊坡工程 減碳率遠勝傳統工法

    我們常在路邊,看到水泥做的邊坡工法,這是屬於傳統的作法,縣在新起一種掛網植披邊坡工法,它可以保留綠地植栽,同時達到穩固邊坡的效果,這種工法的減碳量也非常好,雖然價格比較昂貴,但專家表示,在未來收取碳費即將上路的同時,這種環保減碳的工程做法,未必就比較耗成本,將是未來的重點發展項目。
    2024/05/06 22:50
  • 狂! 南科產值首超竹科 成全台科技園區霸主

    過去竹科都是台灣科技園區的龍頭,但最近排名有所改變,近來南科受惠積體電路產業,3奈米製程投產放量穩健支撐,在疫情之後逆勢成長,現在整體產值已經超過竹科,成為全台灣科技園區之首。南科的強勁也帶動薪資成長,台南在2023年平均月薪破四萬,未來整個南科的周邊效應,將會越來越大。
    2024/05/02 23:07
  • 50歲須提前存退休老本 精算未來醫療支出

    受到高齡化社會影響,平均餘命增長,專家建議民眾應該在40到50歲左右,就要開始存退休後老本,因為未來的醫療支出會相當驚人,台灣目前已經連3年高齡家庭CPI高過2%,但受到通膨低薪影響,不少民眾大嘆,要存老本,難度越來越高。
    2024/05/01 22:54
  • 全球首創光纖監測網 即時掌控米崙斷層

    全台灣有很多斷層帶,這次在花蓮的米崙斷層,也受到關注,中研院由馬國鳳老師帶領的團隊,首創全球的光纖地震監測網,光纖設備深入地底700公尺,透過裝備傳輸,可以即時的去觀測斷層帶的動態,專家表示雖然地震無法預測,但未來希望可以透過一些觀測資料,去找出一些地震前兆。至於連日的花蓮地震造成建物倒塌,是否跟米崙斷層有關,專家則表示,目前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米崙斷層有活動情況。
    2024/04/24 22:39
  • 父母該如何留房給子女? 一招省四種稅

    很多父母年紀大了之後,會想將自己名下的房產過繼給子女,早期大多數採取贈與,但在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贈與方式大幅降低,轉而代之的則是用買賣方式,專家建議若沒有迫切需求,可採取預立遺囑的方式,因為遺產稅免額高達一千兩百萬,也可同時省下不少稅務費用。
    2024/04/22 22:49
  • 退休族重返職場增!有望領人生第3筆退休金

    一般民眾大概會在六十多歲的時候退休,領取勞保跟勞退兩筆退休金,但受惠到醫療進步,很多人退休之後體力還算充沛,會再重返職場工作,受惠於2005年後勞退新制體制,只要有工作雇主就要提撥退休金,也讓這些重返職場的退休族,有望領到人生第三筆退休金。根據統計從新制上路後穴提領退休金人數高達17萬人,總金額來到91.1億元,這數字未來還會繼續攀升。
    2024/04/19 22:58
  • 台積電效應帶動房價 台中、台南契稅增2成

    台積電效應非常強大,像是台中台南,都受惠到科技業的帶動,房價跟契稅都創下了新高紀錄,因為科技業有擴廠需求,同時也會帶動就業人口,讓周邊的住宅生活需求增加,也讓台積電所到之處,成了炙手可熱的區域。
    2024/04/18 22:30
  • 薪情左右職涯選擇!81%員工龍年想轉職

    龍年興起一波員工轉職潮,上班族表示,轉職的第一個原因,就是薪資福利,根據調查對於新公司的薪資福利待遇,佔轉職原因比例高達54.2%。專家進一步表示,在高通膨的時代下,39歲青年的財務惡化狀況變多了,有將近23.2%的民眾是零存族,這項數字,也創下了近六年來新高。
    2024/04/17 22:37
  • 員工職涯路口!升官不加薪「加量不加價」

    現在很多企業,會選擇幫員工升職不加薪,或者是升職之後,先給予幾個躍考核期,觀察是否勝任之後再調薪。根據全美900多家企業調查,就有13%企業是屬於升職不加薪。人力銀行專家表示,若主官要求升職後先考核再論薪,必須要清楚討論出考核期間,若通過考核期後也必須要依約加薪,努力的爭取自身權益。
    2024/04/16 22:28
  • 戰勝通膨狂潮 疫情後法國觀光熱潮復甦

    疫情當中,各國觀光旅遊業都很慘,疫情之後迎來大復甦,在最新的百大旅遊城市調查,法國巴黎擊敗世界各家好手,拿下第一名。當地的租賃車業者也表示,疫情後的觀光復甦非常有感,只是旅遊型態跟疫情之前稍有不同。另外台灣曾經在2018年觀光破千萬人次,疫情後的2023年則是648萬人,希望透過多方手法,重回千萬人潮。
    2024/04/15 23: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