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龐大卡債加連續貸款 小心貧性循環纏身

記者 藍于洺 / 攝影 李偉華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7 22:4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7 23:03

如果有著不良卡循,加上有貸款纏身,可能會衍生出一個貧性循環,根據統計,全台灣有36萬人,同時背著房貸跟信貸,專家提醒,如果平常沒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常有卡循或者貸款壓力,就會陷入一種貧性循環,很難擺脫,造成很大的財務壓力。

圖/TVBS

 
彈指之間美聲連發,拿著琵琶演奏的奈奈,是北上工作的年輕人,靠著國小教職跟才藝表演,維持生活開銷,每個月計算支出跟房租,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

上班族奈奈:「我每個月都有自己的預算控制,所以我會覺得說今天,我為了買這個東西把我下個月預算用掉了,就有點本末倒置,控制好自己的慾望,主要是列一下自己想買的東西。」

工作多年從來沒有負債,也不會動用信用卡卡循,就是有機會買奢持品,也一定提早規劃用卡一次付清,奈奈多年來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有時候要花錢或者吃大餐,都必須在可負擔的範圍之內,避免被錢追著跑。

 
上班族奈奈:「我覺得是比較難存到錢,負債的話我自己是沒有這麼情況,當然存錢當然就是有感,物價高啊租金高啊,當然如果薪水沒有跟租金成比例,你能存的錢當然是一定變少,因為如果一個月四萬,你抓房租一萬塊就好,剩下三萬塊你可能開銷就兩萬了,剩下一萬塊就可以存下。」

畢竟在高通膨時代、以及各式各樣消費誘惑存在,讓不少人都是扛著債務,根據住商聯徵機構統計,今年全國1月國人同時有房貸信貸人數,高達36萬3580人刷新歷史新高,平均房貸金額增加70.4%,平均信貸金額暴增88.7%,銀行業者表示,截至今年七月,持卡人適用百分之14至15的最高循環利率級距占比,已來到百分之十六的近四年高點,讓不少民眾陷入一種貧窮循環。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大概第一個他可能收入真的不高很低,縱使他增加了以後也是很低,這種就是他本身就是真的是窮,另一種就是財富幻覺,財富幻覺就是說老闆給他加薪了,他覺得自己的財富,或者說他有甚麼收入增加,他覺得自己財富增加很多,可他不知道他所要開銷的相關支出,也因為物價的上漲增加得更快。」

專家表示,貧性循環是當你沒錢或錢不夠用時,仍用透支的思維和策略,去滿足現在的不當需求,最直接的就是跟銀行貸款,或者累積信用卡卡循,結果這些自欺的策略,將導致你未來更貧窮,變成現階段的賺錢都在償還負債,再不改變消費習慣之前,這種寅吃卯糧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整個中世代以上的人,他們最做這種理財或是懂得理財,最主要是他們有一個目標,他們要買房子要置產,那現在很多年輕人他可能,覺得自己收入就這麼多,也沒辦法置產尤其現在房價這麼高,他就變成那種月光族,也就是他不再做任何理財,賺的錢就把他花掉。

尤其是現階段借錢方式越來越多,一開始先走銀行端,在貸款跟信用卡上堆疊負債,導致聯徵分數信用不良銀行不願借款之後,再轉往私人民間機構,借更高利息的款項,惡性循環之下,錢不但沒存到,很欠了一屁股債,讓生活品質陷入很大的危機。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可是現在年輕世代不一樣了,因為一方面有太多誘惑在那邊,智慧型手機一大堆東西奢侈品東西,一大堆在誘惑他們,在更重要的是銀行授信方面也開始放寬,你只要有一點東西我就讓你來貸款,變成就是造成現在很多年輕人,就是它的實際開銷是遠遠超過他的收入。」

 
專家建議每個月要提早做好理財規劃,先算出收入跟支出,避免動用到信用卡卡循,要貸款必須有實際目的,養成隨手記帳的習慣,儲蓄觀念也得有,畢竟39歲以下年輕人,零存族的比例高達23.2%,養成儲蓄觀念勢在必行。

政大經濟學教授林祖嘉:「薪資成長的速度,追不上所得成長的速度,當然也追不上房價的速度,然後薪資裡面30K以下的人,大概有三成多,不容易拿出十萬塊的這群人,那他們當然會比較辛苦,這些人這樣的生活方式,當然會變得更困難。」

小錢省起來不動用借款,別用未來的經濟,透支了當今生活,貧窮永遠揮之不去。


 
 
#理財#貸款#信用卡#循環利率#債務#貧性循環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1

0.0828

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