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個資個性阿姐萬歲命案陳志強猥褻女兒蔡依林檢方抹茶
  • 搜尋:

    王薏絜 結果共1,885筆

  • 台大醫:免疫力難敵BA.4、BA.5! 年輕人也一樣 年底最好大家都「做這件事」

    台灣OmicronBA.2的疫情已經過了高原期,推估7月底、8月初,本土確診個案會跌破萬例,感染科專家黃立民就認為入境檢疫3+4還是0+7,差異不大,可以放寬,也可以將新冠肺炎降級為第四級的法定傳染病,只要通報重症跟死亡就好,但專家們認為口罩應該是最後解除的防線,還是要維持,尤其是之後BA.4、BA.5和流感一起來襲時,口罩防範很重要。
    2022/07/05 22:54
  • 百貨「這地方」成人潮決戰點 「這產業」逆勢突圍年營收可望破2500億

    台灣與病毒共存後的第一個暑假來了,疫情險峻時,百貨業衝擊很大,現在各家積極搶疫情後商機!像是異國美食展,滿足還無法出國的消費者對美食的想念,還有動漫展吸引大人小孩都來報到,美食和動漫是全客層的消費體驗,另外這兩年多疫情,重創餐廳內用,但是超市在哀鴻遍野的內需產業中逆勢突圍,今年營收可望突破2500億元。
    2022/07/04 23:14
  • 康復後想開店被質疑「新冠歧視」好受傷 不只身體後遺症心理傷痕誰能知

    現在有很多民眾出現了長新冠症狀,造成生活的困擾,像是有人不斷咳嗽引起旁人的側目,或是康復後腦霧、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另外還有可能被貼標籤,就有小吃店業者確診康復後,想開店做生意,就被一些周遭民眾指指點點,希望他們休息久一點,讓他們很受傷,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大規模傳染病,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社交、工作,或造成家人的離去,是社會的集體創傷,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來關注追蹤。
    2022/07/01 23:06
  • 確診童MIS-C母揪「這症狀」火速送醫救命 台灣恐有「這數目」兒童併發MIS-C

    過去兩年因為防新冠病毒,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秋冬流感季的個案已經降到非常少,不過隨著防疫鬆綁,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就提醒,台灣今年會出現「新冠和流感一起來」的雙重考驗,這是過去沒遇過的,他建議政府要常態監測這兩種傳染病,還要準備好兩種快篩試劑的量;而新冠確診兒童會出現的MIS-C,這兩周是發病高峰期,家長要特別注意。
    2022/06/30 23:03
  • 台灣新冠後遺症患者上看20萬!新變異株致病力升 美國準備「這個」對抗

    台灣在6月10日到18日的入境個案中,發現已經超過半數,都是感染新的變異株BA.4、BA.5,下一波的疫情可能很快就會來!而現在在醫院的皮膚科、胸腔內科等等門診,開始湧現不少長新冠的病患,有醫生就說,以現在新冠病毒的嚴重度、傳染力來看,還是高於流感,流感化還沒發生,而美國FDA的專家小組已經建議,在秋天接種專門對付Omicron變異株的次世代疫苗。
    2022/06/29 22:58
  • 台灣面臨大學倒閉潮 母校消失的年代8年間恐有「這數目」學校說掰掰

    受到少子化影響,不少私立大專校院紛紛傳出停招或停辦,而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111學年起,大一學生數將超越高中學生生源,出現死亡交叉,而根據全國私校工會預估,8年間將有超過6000名教師失業,大約40所私立大專退場,該怎麼讓辦學不佳的私校盡速退場,怎麼讓好的私校得以繼續,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2/06/28 22:51
  • 避免「一人住院、拖垮全家」連署住院看護納入健保 每天只要多付「這些錢」

    台灣很快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輩的住院需求可能也會越來越高,根據家總統計,有8成3的民眾,有家人住院需要照顧的經驗,但常常面臨找不到看護,或是費用高到無法負擔,當請假去照顧,也可能面臨工作不保的狀況,民間團體正在連署,將住院看護納入健保給付制度,每個人每天大約增加「1.87元保費」,一個月不到60元,比便當還便宜,讓你在家人住院時,可以申請院內的看護,負擔也不會那麼重。
    2022/06/27 23:02
  • 新冠後遺症好痛苦 醫教居家「做這招」可改善腦霧、記憶力減退、失眠

    確診病患,身體長期處在發炎狀態,所以可能康復後,還有不少症狀沒解決,有醫師就建議要吃抗發炎的食物,像是補充蛋白質,例如鮭魚、雞胸肉、豆漿、豆腐等等,而新冠後遺症也可以藉由中醫調理,除了中藥、針灸,也可以自己在家按摩穴道,來看這則報導。
    2022/06/24 23:08
  • Omicron疫後救內需! 美日韓湧報復性消費商機 台灣因「這點」有難度

    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都陸續出現Omicron疫後的報復性消費商機,台灣在下半年,若是邊境開放、口罩令解除的話,有沒有可能和國外一樣,帶起內需市場的消費,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2/06/23 22:58
  • BA.4、BA.5症狀更不舒服!醫揭「這些年齡層」最嚴重 無敵星星恐是迷思

    松山機場出現很多要去離島玩的人,Omicron本土大爆發的緊繃氛圍,已經下降,可能不少民眾認為確診後,已經有無敵星星在身,指揮中心在6月21日針對二次感染,再次提出說明,在1到3個月內,若要認定重複感染,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症狀惡化,若你是無症狀,或跟原先有症狀看來沒惡化不可列入,第二個是檢驗條件需搭配抗原快篩陽性,或是PCR陽性,而且Ct值27以下,才符合定義,而無敵星星殺手,恐怕就是BA.4、BA.5。
    2022/06/22 22:43
  • 「這個」對抗Omicron可能比無敵星星有效 台灣需緊盯到貨日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臨床試驗中發現,對Omicron的中和抗體提升大約8倍,目前傳出最快9月底、10月初可能完成審查和全球上市,有醫生就提醒,如果新一波BA.4、BA.5的疫情在11月來襲的話,台灣最好在9月、10月施打次世代疫苗,也就是在疫苗保護力最好的3個月內接種,別像之前拖太久,讓疫苗保護力的黃金期過了。
    2022/06/21 23:34
  • 獨家!腸病毒腦炎兒童後遺症「類小兒麻痺症候群」 新冠會嗎?

    台灣確診兒童併發腦炎的個案不少,比例比國外要高,而現在醫界擔心小朋友的後遺症問題,台大醫院和長庚醫院曾針對腸病毒71型的重症病童,做多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活下來的小孩,不少有發育的異常,像是「類小兒麻痺症候群」等狀況,TVBS獨家採訪到當年做研究的張鑾英醫生,從腸病毒71型的經驗來看現在的新冠肺炎。
    2022/06/20 22:58
  • 疫情照妖鏡台灣醫療血淚悲歌 防疫模範生該學的功課

    新冠疫情襲捲全球,來到第三年了,台灣在今年走向與病毒共存,這些日子以來,因為Omicron疫情大爆發,急診擁塞,醫護一一確診病倒,重症兒童轉院苦尋床位,疫情就像照妖鏡,照出台灣醫療多年來的困境,從重症資源、護病比到分級醫療,疫情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功課,來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2022/06/19 12:01
  • 有片/中央說不清楚的感染黑數 台灣防疫長久缺的一角-社區血清抗體監測

    為了瞭解4月份爆發大規模本土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社區是否存在隱形傳播鏈,指揮中心16日宣布,將進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抽樣今年1月到6月的全國捐血中心存檔樣本,不過有專家學者認為,台灣啟動的實在是太晚了,以英國美國來說,之前都有長期定期進行血清抗體調查,這樣才可以了解社區黑數、民眾抗體降到什麼程度等等狀況。
    2022/06/16 22:59
  • 有片/新冠病毒快速侵腦兒童重症大魔王之謎 台灣恐「這原因」病例比全球多

    新冠重症個案,孩童越來越多,指揮中心6月15日公布,台灣還出現首例青少年MIS-C個案,而台灣的兒童重症腦炎比例,比國外高得多,衛福部通過研究計畫,由林口長庚醫院和國衛院負責,要帶領全台醫學中心合作收案,透過抽血檢測等全基因體定序方法,找出腦炎的致病機轉,搶救更多兒童的性命。
    2022/06/15 22:38
  • BA.4、BA.5襲台 免疫逃脫特性更強 台灣真能大鬆綁邊境?

    最近歐美疫情因為BA.4和BA.5變異株再起,尤其是BA.5被預測,將成為全球的主流株,指揮中心公布,台灣上周首次在機場攔截到BA.4和BA.5的個案,也說本土個案遲早會有,而在國外的動物實驗中發現,BA.4和BA.5致病性都更強,台灣不能掉以輕心。
    2022/06/14 22:48
  • 有片/中央備藥不足?慢性病患確診領藥難 醫籲:改方式搶時間救人

    現在輕症有兩種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口服的Paxlovid領取已經很方便,但是某些慢性病患或無法吞嚥的人,只能吃另一種藥物莫納皮拉韋,但這個藥只放在少數的醫院和核心診所裡,有基層醫師就希望中央能下放這款藥到各診所或藥局,否則常常要到處找藥,會耽誤患者的治療時間。
    2022/06/13 22:57
  • 台灣確診兒童「猛爆性腦炎」比國外多 可能與「這原因」有關

    台灣陸續出現,確診兒童因為「猛爆性腦炎」快速死亡的案例,震驚醫學界,和國外比起來比例也高滿多,現在的情況很像1998年腸病毒大流行時所見的兒童腦炎,當年奪走78位病童性命,經過台灣醫界努力下,找到腸病毒的治療方法,現在該怎麼讓兒童重症死亡率下降,來看這則報導。
    2022/06/10 23:23
  • 「好想見家人一面」 台灣如何避免長照機構成死亡潮重災區

    根據指揮中心截至5月29日的統計,全台有1千多間的長照機構出現確診案例,而住宿型機構中大多是老人家這樣的脆弱族群,韓國之前面對Omicron大流行,安養機構成重災區,住民的死亡,佔所有死亡人數的35%,台灣面對這波疫情海嘯,如何防守長照機構,來看這則報導。
    2022/06/09 23:01
  • 新冠還有「這四種」不尋常症狀! 台灣「這時」湧現後遺症病人

    新冠疫情來到第三年,隨著病毒不斷變異,新冠症狀也不只是常見的呼吸道症狀,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還有像是皮膚疹、新冠指甲、聽力受損等等情況,而醫生也說,確診者康復以後的長新冠症狀,可能最久維持到半年以上。
    2022/06/08 22:54
  • 有片/醫:病毒根本還沒流感化! 確診轉重症前有「這些症狀」

    新冠病毒還在不斷變異,造成全球每四到六個月就出現一波新疫情,國外專家就認為新冠病毒的傳染力,可能很快就會超越麻疹,而要變成感冒化,可能還需要五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人類也不能坐視不管。
    2022/06/06 23:00
  • 有片/80%新冠康復者求助治「喘」 全球首發現病毒還能致「這裡」流失

    新冠肺炎後遺症又叫做「長新冠」,根據WHO估計,可能有10%到20%的人會發生,很常聽到康復者出現容易喘、虛弱、腦霧等等症狀,而現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他們利用動物實驗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導致骨質流失,增加康復者骨質疏鬆或骨折風險。
    2022/06/01 22:51
  • 確診當天死亡+確診隔天死亡達33% 台灣哪個環節出問題?

    今年本土疫情大爆發,根據中央公布的數據,從4月1日到5月21日,有490例的死亡個案,在這當中有很高的比例是確診後快速死亡,讓人相當不捨,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認為,在正常照顧情況下,通常死亡會發生在確診後的第二周到第三周中間,但台灣確診和死亡時間很靠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2022/05/31 22:57
  • 你的公司怎麼做? 員工確診47.9%企業仍維持全員上班

    台灣今年面對Omicron大爆發,每天好幾萬例的確診數,人力銀行調查,有42%的企業認為今年防疫,比2021年的三級警戒還要更困難,因為染疫風險太高,很難確保員工是否和確診者接觸,另外還有快篩不好買等等,不過調查中也顯示,有47.9%的企業仍是全員進班。
    2022/05/30 23:01
  • 確診輕症免驚? 美研究:兒童恐有腦部後遺症出現「這些症狀」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確診的兒童越來越多,讓家長們繃緊神經,而美國兒科學會最近就公布,美國有近1300萬兒童確診,當中2%到10%的人有LongCOVID長新冠,也就是可能最多有百萬的兒童出現後遺症,像是頭痛、疲倦、嗅味覺喪失等等,嚴重的還有心智方面的問題。
    2022/05/27 22: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