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確診兒童併發腦炎的個案不少,比例比國外要高,而現在醫界擔心小朋友的後遺症問題,台大醫院和長庚醫院曾針對腸病毒71型的重症病童,做多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活下來的小孩,不少有發育的異常,像是「類小兒麻痺症候群」等狀況,TVBS獨家採訪到當年做研究的張鑾英醫生,從腸病毒71型的經驗來看現在的新冠肺炎。
小朋友身上有著氣切管和呼吸器,還加上鼻胃管,讓人看了很心痛,這些孩童因為腸病毒71型侵犯到腦幹,運動神經元受損,影響到吞嚥和呼吸,有些人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把氣切管拿掉,照片中另一個小朋友,左側肩膀無力萎縮,有時候左肩關節會半脫臼或脫臼,神經元破壞損傷,留下永久後遺症,是左側類小兒麻痺症候群。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我們發現說,如果是腦炎、腦膜炎,沒有到休克的小朋友,大部分他們的生長發育是沒有大問題,最嚴重的後遺症,發生在就是腦幹炎,有心肺衰竭的小孩子,那這些小孩子大概有四分之三,他們都有一些發展或是發育的異常,類小兒麻痺症候群看輕微或是嚴重,(比較嚴重的)他如果一年之後,沒有恢復,大部分就會是有永久的後遺症,那可能他就是手或是腳就無力,那有些就是需要就是使用支架。」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我們有在做延續性的研究,大概就是在2020,就是他們已經發病了10幾年以後,(發現)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還是有的。」
而現在新冠肺炎確診兒童越來越多,重症比例也不低,台大醫院之後將開設兒童康復者的整合門診,根據張鑾英醫師觀察,新冠腦炎的小孩,在ICU拔管以後沒有吞嚥和呼吸的問題,但是。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有一個(確診)小孩子是一歲多,他本來是會走會跑,(拔管後)但是他現在是恢復到說可以坐,就是7、8個月小孩子的那個神經功能,那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看看他是不是可以回到原來,原本的那個智能發展,其實我目前看起來,腸病毒71型後遺症比新冠後遺症嚴重。」
兒童新冠後遺症還需要時間追蹤,而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影響還很難說,在康復以後,需要政府投入心力和資源來協助,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提醒要從兩方向著手。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LongCOVID可能要去區分,到底哪些是真的是疾病相關的,那哪些是因為我們社會管制措施造成的,(後遺症追蹤)它是包括生物學,就是疾病方面的問題,還有一個是心理的因素,這兩個可能綜合起來,才可以解釋這個現象,但是所以它的研究,可能要兩個方向去處理。」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