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一夜情那英死亡筆記本北海道交往風味咖啡芮尼性慾 星座幽默男大生
  • 搜尋:

    栽種 結果共561筆

  • FOCUS/冷秋驗收全球暖化 印度熱死兩千人

    11月底將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著眼新的氣候公約,來取代2020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美國總統歐巴馬,率先拋出對抗氣候變遷聲明,找了81個企業背書,包括蘋果、Google、可口可樂,希望這些市值加起來5兆美元,員工900萬的大企業能以身作則減排。而主辦今年氣候大會的法國,剛結束9月份的葡萄收成,奇特的現象是,今年農家改以晚上採收,因為白天高溫,容易讓葡萄變色走味,影響紅酒口感。事實上,暖化已經開始影響葡萄栽種,紅酒之鄉波爾多,甚至開始試種,來自西班牙、希臘,緯度比法國低,比較耐熱葡萄品種,但法國的紅酒認證,向來是依照地區跟品種區分的,現在天氣打亂栽種,有可能撼動行之有年的認證制度。
    2015/10/20 21:18
  • FOCUS/為人師表也荷鋤 紐約市教師下田有理

    健康田園城市的概念也深入校園,有食物沙漠之稱,紐約南布朗克斯區,這幾年積極扭轉這樣的負面形象,從當地景觀到校園裡都有菜園,看到學生栽種各式蔬果,致力解決當地食物貧瘠,學生營養不良問題。不過,發起種菜活動的不是政府單位,而是一位名叫瑞茲的老師,沒想到激發學生熱情參與,出勤率從原本5成不到,一口氣飆到95%,而且過去8年,這位老師和學生聯手栽種的蔬果量超過3萬磅,換算成公斤的話,約是1萬3千6百公斤。
    2015/10/06 21:26
  • FOCUS/到北海道買薯條零食 暖化!請改地瓜

    現在大家熟悉的北海道馬鈴薯、青森蘋果、岐阜富有柿,50年後可能都將成為過去式。因為地球暖化這些日本各地的特產,生存環境都面臨改變,氣溫日漸升高,讓適合栽種的產地漸漸北移,原產地只好另尋出路。不少地方開始嘗試種植熱帶、亞熱帶作物,不僅改變日本農作地圖,酪梨、荔枝、百香果等南國作物,恐怕也將慢慢成為日本主力農產品。
    2015/09/23 20:44
  • FOCUS新聞/全球「精品咖啡」國 非洲盧安達佔鰲頭

    全球前10大咖啡生產國,多集中在南美、東南亞以及非洲,特別是非洲作為咖啡的原鄉,一直希望能擴大國際市場,這當中,中非小國盧安達由於土地狹小,栽種面積無法以量取勝,15年前,轉朝精品咖啡發展,專攻「全水洗式」咖啡豆跟傳統的日曬咖啡豆比起來,水洗生豆能去蕪存菁賣相佳、風味也純淨,不過成本高昂1公斤的豆子要10公升的水來洗,最後篩選出來的生豆不過200克,但盧安達靠著策略轉型,1年光靠出口咖啡可以賺進6千萬美元外匯,更躍居國際精品咖啡的新寵。
    2015/07/13 21:41
  • 全球農作物「熱壞了」 稻米、咖啡、糖恐飆漲?

    夏季氣溫越來越熱,而且降雨量變少,不只讓台灣面臨乾旱威脅,全球糧食市場也因此歉收,導致稻米、可可豆或咖啡價格翻漲。為了順應氣候變異,農業專家認為,除了可栽種耐熱、可抗病蟲害的品種外,溫室設備以及完善的預警系統,都能幫助農民對抗不穩定的氣候狀況。
    2015/07/13 21:13
  • FOCUS新聞/精緻農產競爭白熱化 「日本製造」尋活路

    向來標榜精緻的日本農產品,由於競爭對手變多,在國際市場上開始遇到瓶頸,尤其上週美國國會通過貿易促進法案TPA,被認為將加速歐巴馬推動的TPP談判,更讓日本農業備感威脅。為了不被市場淘汰,日本各地方政府開始有些不一樣的做法,比如島根縣,呼應美國的健康食品風潮,開發「不含麩質」的零嘴到美國超市擺攤。至於鳥取縣,為了把縣內名產20世紀梨推向海外,找上國際知名品牌合作,以世界基準進行栽種,來為品質掛保證。
    2015/06/29 21:24
  • FOCUS新聞/農業也能網路募資 大陸新「創客」活躍

    若要說目前在大陸最火紅的名詞,「創客」是其中之一。大陸總理李克強,今年首度把「創客」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北京、上海、深圳都設立了創客聚落,但事實上不只一線大城,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返鄉,結合網路科技務農創業,有人則是和農戶訂契約,用天然有機的方式栽種,透過網路直播,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他們都被稱為「農業創客」,把創新思維帶進傳統農業。
    2015/06/09 21:24
  • FOCUS新聞/巴西森林農法 7000公頃森林重生

    40年來亞馬遜的熱帶雨林,因為人類砍伐,20%的森林已經消失,現在當地發展出結合農業和林業的農法,利用不同種作物不同的栽種期,以及生長後不同高度,把作物與森林樹木交錯栽種,這樣一方面農民能在栽種期獲得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幫助當地森林復育,環保又能創造經濟的農法各界矚目。
    2015/06/04 22:37
  • FOCUS新聞/會自轉的樹 水平方向生長無奇不有

    科技顛覆我們對事物的刻版印象與認知,我們今天要去德國汽車之城,也是賓士與保時捷的故鄉「司圖加特」,那裡有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來水平方向生的樹木,目標是在都市鋼筋水泥建築的外牆,栽種水平樹木,讓都市降溫,增加綠蔭,而德國科學家到底是如何讓樹木水平生長的呢?請看以下報導。
    2015/06/02 21:46
  • 【一步一腳印】打造台灣香菇品牌

    不想只是當個小農。陳琰玨15年前學種香菇時,堅持以自然農法栽種,卻頻頻遇上困難,反反覆覆試著三年,他才發現大自然的法則--遵循時節。所以他不貪心,一年只種一季,選擇海拔高的地方,冬天種,氣溫低蟲害少,香菇自然厚實飽滿。他不僅成功自產自銷,近年來他還要開創「品牌」,把香菇分等級,包裝提高質感,一朵一朵來賣,他認為,農產品有品牌,有一天才能站上國際舞台
    2015/05/24 23:30
  • 【FOCUS新聞】五月飛雪何處來 北京柳絮處處撲面

    五月天卻出現像下雪的場景,地點在北京,空中飛舞的白色棉絮,其實是楊柳開花時產生的,走在路上經常會,沾到眼睛或是吸入鼻子非常不舒服,由於楊柳生長快速,當初為了北京奧運的綠化工程,大量引進栽種,現在面對飛絮滿天的困擾,北京當局計畫,要逐步把會開花的「雌樹」給取代,於是下令趁現在飛絮的季節,全面普查楊柳性別
    2015/05/05 21:37
  • ​【FOCUS新聞】聞到衣索比亞花香 不只咖啡香飄千里

    ▲(圖: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提到衣索比亞,有些人可能還停留在,以前飢荒、貧窮的印象,事實上跟其他非洲國家相比,衣索比亞政局穩定、治安良好,這幾年經濟成長一直在非洲國家名列前茅,但受限於出口無法擴大,經濟發展面臨瓶頸,所以現在衣索比亞致力於,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出口,包括咖啡豆、與玫瑰花。由於衣索比亞位處高原,很適合栽種花卉等經濟作物,特別是玫瑰花開得大朵又耐久,很受歐洲市場歡迎,是全球第四大花卉生產國。而現在,隨著最新的衣索比亞飛日本航班啟航,非洲玫瑰即將進軍亞洲
    2015/04/24 20:29
  • 超逼真!綠皮、紅肉還有籽 創意「西瓜吐司」

    雲林有農民栽種出外型特別的方形西瓜,在宜蘭則是有麵包店發揮創意,把鬆軟的吐司做成方型西瓜的模樣,綠色的外皮,紅色黃色的瓜肉,還有黑色的西瓜籽,相似度超高,雖然沒有辦法像真正的西瓜讓人解渴,但獨特的西瓜吐司造型,讓民眾眼睛為之一亮
    2015/04/23 17:14
  • 【FOCUS新聞】供不應求的橄欖油 歐盟國恐將告急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義大利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區,東南方的普利亞最近疫情肆虐,一種透過昆蟲傳遞的「葉緣焦枯病菌」,又稱皮爾斯病,大舉侵襲農作,造成大量橄欖樹乾枯,儘管這個病菌,前年就開始蠢蠢欲動,但今年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狀況,逼得義大利政府,宣布普利亞進入緊急狀態,強制農家砍掉,多達一百萬顆染病的橄欖樹,但由於當地栽種歷史已久,許多樹齡超過百年,甚至千年,引發農家與當局衝突。不過,法國已經宣布,禁止進口普利亞102項農產品,歐盟也介入,要求重災區普利亞南部隔離,嚴防疫情,擴散至歐洲其他地區
    2015/04/22 22:02
  • 【一步一腳印】退伍軍人種山蘇

    做很多事情常常需要一股傻勁,花蓮的盛台秋就是外人眼中的傻子,原本他是軍中彈藥補給室主任,管理花東一帶的彈藥庫,工作表現深受長官肯定,卻在39歲那一年自願提前退伍,轉行學當農夫,才知道這條路不好走,種木瓜遇上颱風,頂下檳榔園那年,又剛好健康意識抬頭,檳榔銷量銳減,盛台秋不想被打倒,他轉作經濟價值高的山蘇,還模仿野生的生長模式,把山蘇綁在檳榔樹上,還堅持不用除草劑,全靠人力拔草,附近農民笑他傻,他仍堅持這麼做,因為他相信,天然栽種方式不僅能種出品質好的作物,還能保護生態,愛護這片土地
    2015/04/13 09:15
  • 【科學不一樣】生活中奧秘 科學不一樣帶你揭密!

    ◎做衣服用「噴」的? 高速細長纖維製成 我們要來看的是蓄光布料,這樣子的布料裡面添加了可以吸收能料的材料,在吸收了光線之後,就能夠在黑暗之中發出光,想像一下,如果這樣子的布料做成家飾品,在黑暗中發出微弱的光亮,就可以增進居家安全,還有布也可以做成花園,他是用回收的保特瓶做成了纖維,來取代棉花,植物的細根可以在其中伸展,如此一來,只需要少量的泥土就可以栽種,節能減碳又能夠綠化都市
    2015/04/12 16:52
  • ​​​​​【FOCUS新聞】香草莢!馬達加斯加年銷5萬噸 農夫收入卻砍半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當我們買蛋糕或布丁,如果店家說有添加真的香草籽,那價格肯定不便宜,香草籽這種提升甜點價格的昂貴香草,最大出口國是東非的馬達加斯加,一年靠出口香草賺進1600萬歐元,只是國際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但當地農民的收入卻在10年內被砍了一半,半島電視台深入調查發現,價格操控在中國大陸籍的進出口商,栽種如此珍貴的作物,根本沒有加惠馬達加斯加自己人
    2015/04/09 22:46
  • ​火山地形土壤肥沃 寮國咖啡世界精品

    寮國過去曾經被法國殖民,也因此留下了咖啡文化,再加上寮國得天獨厚的火山地形,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高原地形,土壤肥沃氣候變化大適合咖啡豆栽種,目前寮國最大的咖啡農,是泰國的飲料商,不過卻是請來台灣的農業技術團隊經營管理,雖然寮國咖啡在全世界的產量並不大,但卻被評比為精品等級,TVBS和天下雜誌合作,一起到寮國帶您來看看寮國咖啡的故事
    2015/03/31 23:27
  • ​【FOCUS新聞】暖春催開 東京櫻花提前5天滿枝頭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今年春天熱得早,東京櫻花比往年提早5天盛開,福岡也早了3天,讓日本賞櫻觀光本週進入高峰期,目前日本櫻花最普遍的品種「染井吉野櫻」,是日本二戰後為了象徵復興廣為栽種,不過最近許多賞櫻名勝的「染井吉野櫻」,卻出現病變狀況,一種被稱為「增生病」的傳染病,病菌入侵樹枝後就會出現像腫瘤一樣的囊包,再加上許多地方,櫻花種植太過密集,都會加速傳染病擴散,如不及早發現剪枝,很快就會整株枯死
    2015/03/30 21:12
  • 砍樹賊!台東馬偕創院龍柏遭砍 變賣牟利

    台東馬偕醫院創院時,在大門口栽種的龍柏樹上週遭人盜砍,警衛巡視時發現向警方報案,隔天台東大學體操館前的龍柏也不翼而飛,警方研判是同人所為,過濾百餘支監視器終於循線逮到人
    2015/03/24 12:50
  • 【一步一腳印】農藥到有機轉型金柑

    在梨山種水果30多年,林庭財曾是年花百萬,買農藥的農藥大戶。從農產運銷合作社退休回鄉的舅舅鼓勵他,為土地、為自己和消費者,都該轉做有機,於是花了8年養地、栽種,他不但是第一位在宜蘭種下有機金柑的農民,今年還成功帶動農友一起加入
    2015/03/16 14:55
  • 【一步一腳印】走進農家的果醬女孩

    做果醬也許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但如果做果醬要能幫助別人,就不那麼容易了。台南有一個20歲的年輕女生—陳沛蓉,先是愛上果醬的美味,再發覺原來自己可以和認真栽種無毒水果的小農合作,用他們的水果做成天然風味的果醬,讓更多人吃的健康,農民也不用擔心水果銷不出去,為了達成這個理想,她在所有人的反對下休學,用戶頭裡的4萬元創業,全心投入研究做法,還跑了10多個縣市,走訪當地農家,找無毒栽種的好水果,終於走出自己的路,興趣結合事業,幫助了不少默默努力的在地小農
    2015/03/16 14:51
  • 【一步一腳印】小農的可可大夢

    賴錫賢曾趕上八零年代屏東鳳梨外銷日本的好光景,但幾次產季調節不順,慘賠百萬。後來和朋友開始轉做咖啡和可可,當時屏東只有一家人成功種出可可,學了技術後,賴錫賢一摸索就是4年,才等到可可結果。本來是買了進口原料想做巧克力,但一個念頭讓他自己投入研究做巧克力,因為他想做出台灣品牌,屏東製造的巧克力。如果可可栽種成功,巧克力製作成功,那地方上的農民就有了可以繁榮的特色農作,而老一輩割捨不掉的檳榔,也能有機會轉型,對人、對土地都是一個美麗又健康的願景
    2015/03/16 14:49
  • 大陸毒農藥銷售全台 「二度漂白」難辨

    苗栗檢警查獲中部地區販售農藥大盤商,負責人涉嫌低價向中國購買假農藥後,再到越南換貨櫃,並且取得越南公司輸出許可證和出口單據,進口到台灣之後,再送到合法農藥分裝廠標示外包裝,等於是兩度漂白,很多農民從罐裝上看不出真偽,使用多年不自知,有毒農藥不僅汙染環境,吃了栽種的農作物還有致癌和畸形胎的風險
    2015/03/11 12:52
  • 全球健康意識抬頭! 伊朗有機農業興起

    ▲示意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伊朗也開始流行有機作物,當地農夫在頂樓溫室,栽種天然農產品,社區餐廳也響應合作,販售並提供有機食物餐點,強調不含農藥或化肥,要給民眾吃得健康又安心
    2015/02/10 11: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