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老闆VoLTE床單溼溼的信義區性侵蛀牙班機退團地震宜蘭
  • 搜尋:

    雨季 結果共941筆

  • 淹2天了!林邊交流道水難退 汽車紛拋錨

    南台灣雨勢已經緩和,但是國道三號林邊交流道下面,台17線,卻已經淹水兩天了,到23日下午依舊半個輪胎高,外地來的車輛一下交流道就拋錨,更誇張的是,林邊鄉的鎮安社區還水深膝蓋,為什麼淹水這麼長時間,因為生態爭議,排水改善計畫一直遲遲無法進行,導致每次雨季,社區就泡在水裡。
    2020/05/23 20:15
  • 不爽外出雨傘總被偷 鄉民推「2方法」:絕對有用

    台灣正值梅雨季,近日出門都要攜帶雨具,不過有些人忘記帶可能會亂拿別人的傘,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詢問,大學生涯已經被偷過3支雨傘了,讓他很無奈,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防止別人偷傘?
    2020/05/23 17:30
  • 基隆外木山5噸巨石砸落 人行道圍欄崩塌

    梅雨季來襲,劇烈豪雨狂炸全台,今(23日)凌晨基隆外木山凌晨發生5噸巨石坍崩意外,所幸事發時無人車經過,未造成傷亡。為防止落石繼續砸下,基隆市議員張秉鈞接獲民眾通報後,已聯絡市府工務處到現場處理,建議民眾經過此路段時務必小心,以免發生交通意外。
    2020/05/23 09:56
  • 死亡率比肺炎高!火災頻傳 梅雨「除濕」釀災多4成

    梅雨季來臨,天氣好潮濕,不少人家裡的除濕機一開就是一整天。但新北市府消防局調查發現,今年因為除濕機造成的火災比去年同期多出4成,成為致命的居家殺手。
    2020/05/22 22:44
  • 誤食頭號「惹事毒菇」 南投1家5口上吐下瀉全中毒

    雨季讓許多菇類增生,隨意採集食用恐出人命,南投埔里鎮一家五口誤採有毒菇類,吃了之後都出現劇烈肚子痛、上吐下瀉緊急送醫,學者判斷是具毒性「綠褶菇」,是「台灣易惹事毒菇類」榜首,誤食輕則上吐下瀉,嚴重時恐致命。
    2020/05/22 19:45
  • 阿里山區大雨 溪水暴漲猶如大瀑布渲洩

    梅雨季來臨,從週四下午開始下了一整天的雨,嘉義阿里山鄉達邦部落在晚上10點有落石坍方,另外,民眾拍到溪水像是洪水猛獸般渲洩而下,阿里山林鐵本線和支線都有預警性停駛的狀況。
    2020/05/22 12:29
  • 梅雨颱風接力襲日 避難所恐成群聚感染熱點

    日本五月進入梅雨季,之後還會有颱風侵襲,致災性的暴雨、強風,恐怕讓民眾過的膽戰心驚。但今年更讓各縣市區公所擔心的,是如何在指引民眾入住避難所時,還要兼顧防疫,避免發生群聚感染。
    2020/05/21 22:37
  • 台灣能幫忙!民眾善款助多國 天災人禍中搶命

    2020年快一半了,這是經濟下行的一年!全球不分貧富,幾乎一律拉平。富強如美國,疫情恢復的速度異常緩慢。世界展望會在台灣,今年改為線上辦募款,捐贈海地基礎防疫物資, 再捐急需的種子。因為必須在防疫造成海地物價飛漲時,趁雨季及時種下作物,才不會讓海地人民到了今年秋冬,失去果腹的起碼食物。台灣民眾的善款也幫助了索馬利亞對抗蝗災,以及幫助葉門興建乾淨水源系統,阻止霍亂。Taiwan can help,不是說說而已,很多人已經行動。
    2020/05/21 20:00
  • 搶收!梅雨拉抬菜價 葉菜平均漲五元

    梅雨季節來臨,雲林昨天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台西麥寮等低窪地區淹水,目前未傳出農漁災損,之前因為疫情低迷的菜價,現在因為梅雨上漲了,葉菜類平均每公斤漲了五元。
    2020/05/20 13:30
  • 梅雨來襲! 雨傘銷售增6倍、雨鞋套詢問高

    梅雨季節到來,全台15縣市發布大雨特報,雨要下超過一星期以上,無論是行人或騎士,外出都相當不便,現在有大傘面的雨傘,四個人站在傘底下也沒問題,另外熱賣的方形傘,還有輕薄的雨鞋,都可讓民眾,免於被淋濕。
    2020/05/19 13:59
  • 快訊/救災待命 兩棲突擊車進駐桃園、新北、宜蘭

    梅雨季來臨,擔心本周可能發生致災性豪大雨;海軍陸戰隊今天(5/18)完成部署,派遣4輛AAV7兩棲突擊車及4艘膠舟,在桃園、新北市林口及宜蘭縣蘇澳待命救災。
    2020/05/18 22:03
  • 強降雨!台南楠西時雨量近百 九份現黃泥流

    颱風黃蜂逐漸靠近台灣,氣象局也發布的海上警報,而颱風外圍環流加上午後熱對流,從下午開始不少地方下起大雷雨,台南時雨量更是接近100毫米,明天颱風最靠近台灣,東部以及南部要防雨勢,而儘管黃蜂是擦邊球,但全台可不能鬆懈,下周二開始,最強的梅雨鋒面報到,恐怕帶來致災性降雨。
    2020/05/16 20:18
  • 日本梅雨季陸續報到 防疫.防災兩頭燒

    日本防疫任務又增加了一道難題。梅雨季即將全面來臨,天氣逐漸悶熱潮濕,不少民眾口罩已經戴不住;而夏天颱風季緊接著報到,日本勢必頻繁出現避難現象,恐怕增加難防三密的群聚生活。各地政府也因此加緊應對,制定避難所營運指南,包括測量體溫、限制人數、確設置隔阪等方針。防災專家也提出了「分散避難」的新概念,呼籲要一改典型的群聚避難,除了增加避難所數量,也建議車上生活;如果情況不危急,甚至建議居家避難。
    2020/05/12 19:54
  • 好熱! 待戶外會融化 民眾躲百貨吃冰納涼

    高溫炎熱,高雄山區月眉飆破38度,中部南投中午氣溫超過39度,氣象局也對全台11個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待在戶外讓人熱到受不了,又碰上母親節,不少人都躲進百貨公司吃飯吹冷氣,像是漢神巨蛋,先前因為磐石艦確診官兵影響,都沒人上門,這個周末人潮都回來了,賣冰賣茶飲的老闆,笑得合不攏嘴。
    2020/05/10 19:08
  • 快訊/首梅雨鋒面報到 氣象局發7縣市大雨特報

    梅雨季第一道鋒面今晚報到,中央氣象局針對全台七縣市,包括新北、桃竹苗、台中南投宜蘭,發布大雨特報,氣象局表示,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今天南投、宜蘭地區及台中以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雷擊和強陣風。
    2020/05/10 19:07
  • 梅雨季來了!第一道鋒面今晚到 「全台有雨」連濕2天

    今(10日)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天氣暖熱,不少人都會出遊聚餐,各地高溫約在33至35度間。不過中央氣象局指出,晚上鋒面接近,天氣開始轉變,北部、東北部地區會斷斷續續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深夜到明(11日)白天是降雨明顯期間,且全台有雨。
    2020/05/10 11:58
  • 梅雨季鋒面要來了!周日高溫飆36度「全台連下2天雨」

    今天(8日)依舊暖熱,各地高溫多在33至35度間,中央氣象局表示,明日的天氣與今日差不多,各地高溫炎熱,局部甚至會出現36度以上高溫,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晚梅雨季第1道移動性鋒面逐漸南下,屆時北部及東北部平地可能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表示,明晚鋒面接近影響北部地區,下周一至周二從北到南都將轉為有雨天氣。
    2020/05/09 11:54
  • 梅雨季來了!全台「連下2天雨」 降雨熱區曝光

    本週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中央氣象局表示,週六(9日)、週日(10日)白天晴朗高溫炎熱,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午後東半部地區及西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週日晚起鋒面接近,北台灣降雨機率增加,轉為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
    2020/05/07 20:11
  • 梅雨季總雨量 氣象局預測5月偏少6月正常

    氣象局表示,今年梅雨季總雨量以接近正常的機率較大,其中5月雨量正常偏少,6月則是接近正常,不過短時強降雨有越來越晚的趨勢。
    2020/04/28 12:52
  • 日本專家:疫情要燒一年!防東南亞.南半球回傳

    全球這波新冠肺炎疫情到底要燒多久?日本有專家認為,大概要約一年的時間,因為就算控制住本土疫情,接下來還要慎防邁入雨季的東南亞,和進入冬天的南半球,讓疫情捲土重來,從境外移入;關鍵在能戰勝病毒的疫苗,至少需要一年來研發。而日本確診患者也現「聲」說法,希望讓大家知道染病的狀況,初期症狀很難跟一般感冒區分,但新冠症狀相當持久,有患者會咳個不停,治療的醫師也表示,即便投藥,症狀也很難迅速改善。
    2020/03/13 20:00
  • 大雅加達地區一夜豪雨 再現洪患逾80處淹水

    印尼大雅加達地區昨晚降下豪雨,根據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的統計,至今天上午有87處淹水,部分地區水深達150公分,許多社區泡在水中,道路無法通行,交通混亂。
    2020/02/25 15:08
  • 單日狂灌6倍雨量 印尼元旦大洪水已26死

    正值雨季的印尼,元旦期間爆發嚴重洪災,雅加達甚至降下比平常高出6倍的單日雨量,造成多處淹水交通癱瘓,印尼當局緊急撤離3萬人,但洪災還是釀成至少26人死亡。
    2020/01/03 11:18
  • 肯亞國家公園暴雨淹沒 近2千隻象不見了

    東非地區遲來的雨季帶來豐沛雨量,但暴雨也導致嚴重土石流,造成肯亞上百人罹難,數萬人撤離家園,國家公園也被淹,裡面近2千隻大象也不見蹤影;原本以為這些野生動物凶多吉少,沒想到大雨過後,乾旱大地變成了草原,野生動物陸續回到了棲息地。這場大雨是上天對東非人的恩賜,但南部非洲則陷入了長期乾旱,辛巴威和莫三比克兩國最為嚴重,聯合國已經發出警告,預計將有1100萬人面臨糧食危機。
    2019/12/23 20:00
  • 可可產量減 巧克力缺原料.未來價格恐漲

    巧克力未來恐怕會越來越貴,因為全球最大可可生產國象牙海岸,森林濫墾嚴重,可可樹生長環境被破壞,生存變得很困難。其實森林濫砍最大的元凶,並不是盜伐的山老鼠,而是可可農本身,他們為了擴大耕地,不斷地砍伐原生林地;加上氣候變遷雨季不下雨,可可樹在光禿禿的林地上,很容易就乾枯死亡。可可占了象牙海岸出口的40%,提供600萬個工作,所以長久以來,政府對於濫砍的態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嚐到殺雞取卵的苦果,才終於決定要積極造林,去年已經種下了一百萬棵樹。
    2019/12/18 20:03
  • 印尼雨季來臨 政府盼助撲滅森林大火

    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表示,隨著印尼雨季的到來,預計肆虐蘇門答臘(Sumatra)部分地區和婆羅洲(Borneo)印尼所轄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的森林大火很快就會結束。
    2019/09/30 17: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