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集來國小廢校日本乘客水電工孫鵬倒閉VoLTE高三酸甘油酯2024燙髮廢校
  • 搜尋:

    感染科 結果共569筆

  • 衝了?日本6月重啟國門 前台大醫4點分析:這樣好嗎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26)日宣布,6月10日起開放外國旅客觀光,限定團體旅客入境,依照陽性率風險高低將全球國家地區分為「藍」、「黃」、「紅」三種,台灣屬於藍色低風險國家地區,不論有無施打疫苗,入境都不用做PCR且不須隔離。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同時也是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直言,原本太保守,現在卻忽然暴衝,「最近是有黑船來航嗎?」
    2022/05/27 07:40
  • 快篩陽=確診全民適用 醫:符合3狀況必做PCR

    今天起,全民快篩陽性可就醫確診。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說,快篩試劑有20%機會出現偽陰性,若有明顯症狀、接觸史且快篩陰,務必做PCR確認,符合風險因子者才能儘早用藥。
    2022/05/26 11:00
  • 疫情高原期、9月恢復正常生活? 李秉穎:最樂觀的估計

    國內疫情連續多天在單日八萬多例左右徘徊,到底何時才是疫情的高峰期,大家都很關心,昨(25)日更是新增76人死亡創下新高,對此台大感染科醫生李秉穎今(26)日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廣播專訪時表示,現在看起來確實是高原期,但是還會再上升或下降沒辦法定論,至於死亡病例暴增,也是反映了前陣子高峰的狀態。
    2022/05/26 10:07
  • 本土+89352 陳時中:群體免疫「逾8成」才放心

    指揮中心25日新增8萬9352例本土病例,對於群體免疫議題,有感染科醫師認為,以真實染疫率加上追加劑接種率,台灣最快再2週,就能達成八成群體免疫。不過,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還是要比8成多一些會比較放心。另外針對接觸者隔離數位證明,過去常常塞車等不到,指揮中心也開放民眾在平台申請,截至中午已有1萬5千人取得接觸者隔離證明。
    2022/05/25 20:21
  • 停課「家長苦惱」 補習班:雙薪請半天、下午送來

    光是一週停課改遠距,已經讓很多家長苦惱,尤其雙薪家庭不是請長輩幫忙,就是送補習班,業者也說很多家長請假請到不能再請才送來,但仍有人希望提早放暑假,感染科醫師認為,離80%群體免疫距離不遠,最快6月初能達標,提早放假恐怕沒必要。
    2022/05/25 14:13
  • 雙北多天選之人?專家揭「確診未暴增」原因:黑數超乎想像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昨(24)日新增確診數再度突破8萬例,雙北沒有明顯上升或下降,中南部也沒有大幅增加,不少專家評估目前疫情仍未達高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感染科醫師黃高彬則認為,預計單日新增病例會在8萬至10萬例維持一段時間,若10幾天後確診數未見上升,研判可能是雙北黑數超乎預期。
    2022/05/25 10:23
  • 有片/學者:6月中旬結束大流行 台大醫估「這時候」才可能正常生活

    本土疫情天天好幾萬人確診,再加上社區中的黑數,這波大流行到底何時會結束,民眾都很關心,有公衛學者認為台灣疫情走向,很像紐西蘭的流行曲線,推估大流行可能在6月中旬會走過適應期,變成地方性流感,不過感染科醫生認為還早。
    2022/05/24 22:55
  • 疫情進高原期?醫分析若1天13萬本土 中南部確診恐佔多數

    國內本土確診數已經扣關9萬大關,離指揮中心預測的10萬不遠了。雖然從19日達到9萬人後,確診數連日下降,但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直言,單日病例就可能衝到12至13萬人,而且來自「這2區」居多。
    2022/05/22 12:06
  • 確診數增「兒童染疫3症狀」曝 醫:4種藥、氣霧機別用

    隨著確診人數攀升,學校停班課越來越普遍,5月23日起,北市高中以下更是視訊上課一周。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在臉書上提醒,兒童染疫常見發燒39℃、喉嚨痛與咳嗽,千萬別使用呼吸道氣霧機,以免病毒到處擴散,此外退燒塞劑、抗生素、喉片和成人用藥都不建議兒童使用。
    2022/05/20 11:44
  • 2歲童確診高燒腦炎亡 感染科醫籲:退燒有時只是假象

    新冠疫情嚴峻,國內已經發生兩起幼童染疫高燒,出現腦炎後病逝的個案,李秉穎今(19)日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廣播專訪表示,不只新冠病毒,兒童在生病的時候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腦炎,病程進展很快,有時候退燒只是假象,一定要持續觀察24小時才算穩定。
    2022/05/19 10:24
  • Omicron打毒海戰術!醫揭數據:致死率肯定會再高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國內昨(18)日新增確診數突破8萬例,再創歷史新高。對此,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致死率已從先前的萬分之2升高至萬分之3.7,直言「之後肯定會再提高一些」,同時也呼籲應將「2群人」徹底分流,才能安然度過這波Omicron海嘯。
    2022/05/19 09:32
  • 外面都是Omicron!醫點名在外工作者 必做這件事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8)日新增85310例,再度創下新高,但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疫情仍未到頂峰」,還會再發展;根據指揮中心預估,未來一週將達到疫情高峰。對此,感染科醫師李韋辛也提醒,現在外面到處都是Omicron,要避開越來越困難,建議能打但還沒打滿三劑的民眾趕快施打疫苗。
    2022/05/19 08:08
  • 兒童重症、致死率不容輕忽!「疫苗怎麼選」黃立民這樣說

    本土疫情嚴峻,確診數不斷飆升,其中兒童染疫的比例更是大幅增加。對此國內日前核准輝瑞BNT兒童疫苗EUA,可供5至11歲幼兒使用,教育部17日開始進行相關作業,並同時推動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最快5月25日起開打。感染科專家提醒,兒童不論是接種莫德納或是BNT兒童疫苗,都可降低住院率、重症率與死亡率,強調「第一劑先打」,第二劑若要挑可打BNT。
    2022/05/19 07:59
  • 下週估單日破10萬例 醫憂「太少了」1族群恐自我蓋牌

    國內疫情嚴峻,本土確診不斷飆升,各界相當關注高峰何時到來,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14日推估,高峰將落在20至30日,恐日增10萬確診。不過感染科專家黃立民則認為,日增10萬確診「恐怕是估少了」,並點出2關鍵導致民眾「蓋牌」。
    2022/05/15 13:25
  • 快篩搶購潮趨緩! 林氏璧曝「這些人」:要隨時備2支

    快篩實名制上路2週,搶購潮才稍微舒緩。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14)日發文調查,「這幾天大家買得到快篩了嗎?」並指出「2族群」應該要隨時有2支快篩試劑在身邊,以備5天內要能即時拿到藥。
    2022/05/14 21:21
  • 唾液快篩注意事項看這! 開賣第二天半小時逾100盒被搶光

    唾液快篩試劑開賣第二天,藥局在早上九點多出現排隊潮,剛到貨的一百多盒,半小時就火速被搶光!只是感染科權威醫師黃立民說,唾液快篩仍有三成多「偽陰性」的可能,而且至少要做兩次,但若有症狀還都是陰性,恐怕仍得使用鼻咽快篩,或PCR採檢。
    2022/05/13 12:53
  • 非流感化?醫認病毒「感冒化」憂下個變種株:不一定變弱

    昨(12)日國內新增6萬5385例本土確診病例,近一週累計病例突破30萬例,衛福部預估高峰落於5月中下旬。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言,認同新冠病毒最後可能會感冒化的說法,成為第五隻會造成感冒的冠狀病毒之一,長存人間,但這不知道還要花多少年,同時還要面對一個難題,「下一株變種病毒一定是變弱嗎?」
    2022/05/13 08:32
  • 居隔改回10+7?李秉穎澄清:看「這條件」才考慮加嚴

    國內疫情升溫,昨(11)日確診突破五萬人,台大兒醫感染科醫生李秉穎昨日接受民進黨中常會邀請進行新冠病毒防疫專案報告,會後受訪表示,當疫情達到高峰如果醫療崩盤,可以考慮把3+4改回10+7。對此,李秉穎今(12)日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電話連線訪談時澄清,講的是「萬一醫院組織真的崩盤,才考慮加嚴防疫規定,但現在還沒有崩盤,也不一定是要改回10+7,也可以是5+7或7+7」。
    2022/05/12 09:35
  • 高燒衝急診被請回?醫:這狀況才可怕 揭輕轉中症徵兆

    今日本土確診人數已經突破3萬人,雖然Omicron確診者多為輕病,但是有22%和0.03%的人可能會變為中症或重症,許多確診者發現自己「發高燒」,但是到醫院急診,醫師卻說可以返家休息,怎麼會這樣?感染科名醫說,發高燒是正常的免疫反應,不算「重症」,除非是加上喘、胸痛等3個症狀,否則不發燒的人才危險。
    2022/05/07 12:51
  • 確診狂飆止不住?醫估高峰「這時就會下降」關鍵曝光

    國內疫情嚴峻,確診數字不斷飆升,指揮官陳時中預估,高峰將落在5月20日,可能出現單日20萬例確診。對此ACIP召集人李秉穎認為變數很多,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認同,坦言有許多關鍵影響台灣,但預計「持續到這時」就會開始下降。
    2022/05/06 13:05
  • 快篩陽、接觸確診者怎辦?醫曝「超強圖卡」網:終於懂了

    國內疫情嚴峻,連日本土病例飆升,自4月28日至今(5)日,連續8天單日本土個案破萬,8天內已累積15萬本土病例。但快篩陽性者和密切接觸者激增,民眾仍搞不清楚最新流程,對此,馬偕感染科名醫黃瑽寧分享一張圖表解釋,讓網友狂讚賞,直呼看完真的秒懂。
    2022/05/05 18:07
  • 520疫情高峰?李秉穎「不排除單日死百人」:持續5個月

    全台疫情續燒!國內昨(4)日新增28420例本土個案,逼近3萬大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先前預估,疫情高峰時間點將落在5月20日。對此,ACIP(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則示警,高峰可能會持續3至5個月,且一次高峰出現並非就此「天下太平」,後面可能還會有幾波高峰再起,因此需要做好妥善因應。
    2022/05/05 12:11
  • 24歲女重症亡 醫揭「病毒多點攻擊」:不尋常症狀快就醫

    國內疫情持續嚴峻,不僅確診數屢創新高,中重症及死亡人數也不斷攀升。指揮中心昨(4)日公布5例染疫死亡個案,其中一名為年僅24歲的女性,個案無慢性病史,且完整接種3劑BNT疫苗,卻在確診後短短6天內猝逝;對此,感染科醫師李明政指出,Omicron的特性主要是侵犯上呼吸道,但如果病毒攻擊到別的部位,出現心悸、胸悶及意識不清等不尋常症狀時,應盡速就醫。
    2022/05/05 11:06
  • 24歲女確診亡 前台大醫揭「1點不尋常」:尤其是染BA.2 

    台灣昨(4)日新增5例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其中有一位年僅24歲的年輕女子,無慢性病史,曾打過3劑疫苗,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6天的時間,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也是國內20多歲染疫死亡的首起病例。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指該個案不太尋常,多以消化道症狀為主較為少見,提醒確診民眾居家照護期間如何自我覺察。
    2022/05/05 10:05
  • 兒童疫苗到底打不打?醫「問3題」秒決定:選不出就這樣做

    國內疫情嚴峻,近日兒童新冠疫苗陸續開打,仍有許多家長相當掙扎,深怕有無法預期的不良反應。對此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言,「打還不打?」自問3題就能立刻得出解答,若真選不出來就「先打第一劑」,擁有保護力。
    2022/05/05 07: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