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環境保育 結果共48筆

  • 吃魚翅恐吃入重金屬 幼兒孕婦當心健康風險

    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育意識興起,魚翅逐漸從餐桌上消失。巴拿馬舉行的《華盛頓公約》締約方大會通過將54種鯊魚列入貿易限制,防止其因魚翅需求而滅絕。代表們一致通過此決議,包括保護藍鯊。鯊魚市場將有多達9成受保護。雖然魚翅貿易仍然繁盛,但捕撈保育類鯊魚屬違法,需嚴格規範。此外,魚翅消費對健康有害,含有重金屬及神經毒素,特別應注意孕婦及嬰幼兒。
    2024/05/09 13:40
  • 蔡總統手植珊瑚 鼓勵民眾重視海洋生態保育

    為鼓勵民眾更重視海洋生態保育,總統蔡英文今天參訪澎湖海洋保育教育中心,除參觀海藻養殖、珊瑚復育、馬糞海膽養殖等成果,也親自種下一株珊瑚。
    2024/03/28 16:56
  • 弟弟「卡到陰」無意識站床上手舞足蹈 陌生老男人口吻出言挑釁

    曾獲金鐘獎動畫節目獎的導演王世偉,歷時十年從小孩視角出發,融入兒時遭遇的靈異事件,打造屬於台灣本土的妖怪世界。導演王世偉更有感分享兒時曾遭遇的靈異事件,影響了他對未知世界本著「寧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的戒慎態度在生活,坦言小時候常獨自在家,曾幻想過有妖怪朋友陪伴, 也在做動畫節目《再探飛鼠部落》田野調查時,發現原住民部落中的耆老對土地的尊敬,進而將人妖友情與環境保育議題加入《妖怪森林》的創作中。
    2024/01/05 07:26
  • 台南北門黑腹燕鷗數量減!「黃昏之舞」規模變小

    台南市北門潟湖井仔腳鹽田區是冬候鳥黑腹燕鷗重要棲地,不少遊客前往觀賞群鳥飛舞,快速變換隊型場景,但近2年數量明顯變少,歸巢時「黃昏之舞」場景較小,引發鳥友討論。
    2023/11/08 19:11
  • 保育觀光怎平衡?在地業者:需加深遊客環保觀念

    小琉球這幾年的觀光人次大爆發,雖然帶來可觀的商機,但是卻也讓原有的海洋生態和自然景觀遭到破壞,當地的遊憩業者開始自主性的發起環保觀念,也有在地的藝術家,將海灘上的玻璃碎片製作成海灘幣,作為淨灘的獎勵品,要倡導永續概念,但隨著旅遊人次增加,該如何讓生態和觀光創造雙贏,從主管機關到業者和遊客,都得負起環境保育責任。
    2023/10/22 21:46
  • 嘉義義竹電廠生態保留區 罕見「半蹼鷸」驚喜現蹤

    韋能能源與高雄野鳥學會長期於嘉義義竹電廠生態保留區進行環境監測與維護,今天共同發布訊息指出,近日監測到罕見物種「半蹼鷸」常駐電廠生態保留區達3週,這也是該區域首次監測到。
    2023/09/11 19:45
  • 不單節能減碳! 搶救瀕危植物成永續關鍵

    全球正積極尋找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以減緩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然而,除了節能減碳,環境保育同樣重要。
    2023/08/11 22:48
  • 近2000具屍體沖上岸!「麥哲倫企鵝」集體死亡 專家揭神秘情況

    氣候變遷還是人為破壞?位於南半球的烏拉圭東部沿岸,在過去10天已經發現將近2000隻麥哲倫企鵝的屍體;對此烏拉圭環境部動物司司長萊扎戈延(Carmen Leizagoyen)說明,雖然也不是沒發生過類似情況,但這樣的群體死亡確實「相對罕見」。
    2023/07/23 08:43
  • 珊瑚寶寶長大了!貢寮和美漁港復育有成 珊瑚苗長新分支

    新北市政府漁業處今天表示,去年夏天與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合作,在貢寮區和美漁港辦理珊瑚復育活動,復育人員日前發現珊瑚寶寶們長高還萌生了新分支,正茁壯成長。
    2023/04/09 14:25
  • 跟大魚激戰40分鐘!拉起釣桿驚見「超巨白鯊」 船長:15年一遇

    不少人熱愛釣魚,然而近日美國佛羅里達州有家庭竟然意外釣起一隻大白鯊,特別的經歷讓他們又驚又喜。不過為了鯊魚和環境保育,他們最終還是選擇將鯊魚放生。
    2023/03/20 05:00
  • 博士生為拍攝山椒魚不幸「墜崖離世」 台大教授哽咽淚崩

    以《MIT台灣誌》囊括無數金鐘獎的麥覺明導演歷時17年推出第二部紀錄長片《山椒魚來了》,今(2)日舉辦電影首映會,與《MIT台灣誌》淵源頗深的女演員姚以緹,學生時期曾是節目的一員,擁有多年深厚情誼,此次《山椒魚來了》首映會也受邀到現場觀影,姚以緹表示:「看麥覺明導演從《MIT台灣誌》到《黑熊來了》、《山椒魚來了》一路走來,對影像記錄工作仍然保有極大的熱忱,也對臺灣生態環境保育等議題倡導多年,很榮幸曾經是他的夥伴。」
    2023/02/02 21:12
  • 不只有桑柏格! 美加環保少女成減碳標誌性人物

    COP27即將閉幕,今年瑞典環保少女桑柏格雖然缺席會議,但她強調是要把舞台留給更多投入相關議題的年輕人。其實不少Z世代,都積極投入環境保育的行列,年紀並沒有衝擊到他們在環保議題上的影響力。包括加拿大的水資源保育少女,以及美國減碳少女,都透過社群網路要改變新世代的生活方式。
    2022/11/18 14:19
  • 台灣每分鐘棄438件衣!李佑群、謝忻「舊衣製新衣」倡環保

    新銳戶外暨時裝品牌T8K,為了提醒世人對廢棄衣物及環境保育的重視,特別參與了今年3月17日盛大舉辦的「GO派新北市運動城市派對博覽會」,由一向熱心永續時尚的國際時尚大師李佑群老師擔任活動倡議人,並邀請私底下也喜愛戶外運動的謝忻、卞慶華、田舞陽、惟毅、時尚體育前主播侯以理、潮流時尚穿搭YouTuber家庭兄弟唯庭,以及菁華工業旗下贊助球隊的小牛教練鄧衍敏、排球甜心人氣王廖苡任等人共襄盛舉,以實際行動提醒珍惜衣物資源的重要性。
    2022/03/17 21:31
  • 總統「選前愛藻礁、選後變塑膠」 綠酸朱立倫當初不吭聲

    總統蔡英文今(25)日前往桃園視察「觀新、大潭藻礁生態及大潭電廠」,但未邀請三接遷離公投案領銜人潘忠政陪同。國民黨文傳會批,民進黨是「選前愛藻礁,選後變塑膠」的代表。對此,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表示,環境保育不是口號,蔡總統負責任地向國人報告說明,反觀曾任桃園縣長的國民黨朱立倫主席,對馬政府開發藻礁完全不吭聲,現在才跳出來要求三接遷離,就是為了自身政治利益來發動公投亂全台。
    2021/11/25 14:35
  • 雲南北遷象群回家了 完全進入傳統棲息地範圍

    原棲息在中國雲南的一群大象去年3月被發現離開原棲息地集體北遷,歷時約一年半後,今天凌晨完全進入傳統棲息地寧洱境內。這起象群遷徙事件近期也引發中國輿論對環境保育議題的關注。
    2021/09/10 11:03
  • 數位娛樂遊戲集團 用行動愛護環境

    珍愛地球,數位娛樂遊戲集團投入環境保育,除了號召員工身體力行,也將節能減碳觀念,融入到遊戲裡,帶動數位遊戲世界裡的年輕世代,一起用行動愛護地球。
    2021/08/16 22:03
  • 反對興建無限速高速公路 德國環保人士闖工地遭逮

    如果有到訪過歐洲或曾在德國開車旅遊的民眾,肯定對其無限速高速公路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可盡情揮灑車輛性能之外,歐洲駕駛人對於行車規則的重視,也是值得我們借鏡,然而根據外媒報導,在德國柏林就有環保人士因抗議興建無限速公路而與警方對峙最後遭到逮捕。
    2021/06/07 10:50
  • 5千海豹寶寶「離奇陳屍海灘」 母吃不飽被迫棄子生存

    非洲納米比亞(Namibia)一處海灘,日前傳出約有5千隻海豹寶寶「集體死亡」陳屍在沙灘上,當地環境保育組織用無人機拍攝時,發現這個相當駭人的場景,專家初步判斷,海豹大量死亡主因為「缺乏食物」,導致海豹媽媽被迫放棄繁衍下一代,才產生許多早產與死胎。
    2020/10/22 20:33
  • 台灣人都關心什麼? 國研院:「環境」議題最熱

    您平常會關心哪些社會議題呢?根據國研院統計,台灣民眾最關心的領域就是「環境」,例如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垃圾減量與回收等等,但大都是關乎自身權益與日常生活,環團認為,要提升整體環境保育素養,還是得從教育深耕。
    2019/11/19 23:06
  • 選票救藻礁還是民進黨? 能源政策地方承擔

    大潭藻礁議題持續延燒,10月8日環評通過後,環團人士不滿,向行政法院提訴訟,也呼籲民眾用選票搶救藻礁,但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自己沒有承諾跳票,也一直很重視環境保育,不怕藻礁影響選票,學者也分析,目前看起來藻礁議題對選情的影響並不大。
    2018/11/08 23:12
  • 風景區可收「觀光保育費」 最高收200元

    週末假日遊客會想出門玩,但不少風景區卻因為遊客太多,生態遭到破壞,交通部今天宣布將訂定辦法,讓國內風景區可以收觀光保育費,依照遊客數量,從30元到200元不等費用將用來保護環境,以後民眾出去玩,恐怕得多花點錢照顧環境,但其實這樣的環境費用,在國外並不少見,日本、帛琉都有類似規定。
    2018/06/29 19:41
  • 世新師生環島上新聞攝影課 反思環境議題

    世新大學新聞攝影課打破制式教學,走出教室,帶領學生環島7天做中學,並安排參訪和環境保育、土地爭議等相關議題的景點,讓學生反思環境問題。
    2018/06/13 15:05
  • 台中花博機艙 超萌石虎在裡面

    「花現台中彩繪機-花博機艙」今天發表,機艙融入花博吉祥物石虎與台灣代表性保育類動物,展現環境保育概念,台中市長林佳龍也登機體驗,宣告花現台中彩繪機花博機艙啟航。
    2018/05/23 13:51
  • 生態紀錄片特映會 見證地球生命力

    要提升台灣的生態與環境保育意識,不少保育界和教育界人士認為,「眼見為憑」更能打動人心。因此,在這部描述38種動物一天作息的紀錄片中,邀請200多位老師、校長和保育團體參加特映會,讓與會人士見證到剛孵化的海鬣蜥寶寶,出生後要學習的第一項技能,就是逃跑。
    2018/04/19 23:25
  • 林內紫斑蝶季 見證環境檢驗師過境

    「只要有一點點汙染,紫斑蝶就不願意棲息」,林內紫斑蝶季今天登場,見證環境檢驗師的遷徙過境,並喚起民眾重視生態與環境保育,讓紫斑蝶永續飛舞。
    2018/03/31 16: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