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平常會關心哪些社會議題呢?根據國研院統計,台灣民眾最關心的領域就是「環境」,例如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垃圾減量與回收等等,但大都是關乎自身權益與日常生活,環團認為,要提升整體環境保育素養,還是得從教育深耕。
小捲筒裡取出塑膠片,像夾鏈袋一樣捏緊就變身成吸管,使用完又能再次收納,創意發想的背後,其實有原因。
環保吸管設計師顏宏霖:「台灣把垃圾變成再生塑料的能力,是國際上數一數二,但是變成再生原料之後,卻沒有後端去使用。」
環保吸管設計師顏宏霖:「希望透過這個吸管,把這個所謂的塑料循環做起來,它變成是第一端,就是新的料用出去之後然後開始回收,然後我們要建立這個回收機制。」
不只顏老闆想對環境盡一份力,國研院科政中心就蒐集各領域民眾最關心的社會課題,發現「環境」佔比最高,而且各年齡層關心層面不同,像是20到39歲青年,更關心「氣候變遷造成水資源短缺」,而各個世代普遍都關注「源頭減量與物質循環再利用」議題。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我們呼吸到的空氣是不是很乾淨,我的水是不是乾淨,這個切身的問題,民眾絕對是會關心的,但如果一些看不到的東西就沒有想說要去關心。」
雖然民眾環保觀念有所提升,但大都聚焦與自身權益相關議題,要提升環境素養,還是要從教育做起。
同學們開心的在水族箱周圍打轉,好奇的小手指著魚比來比去。
第一次看到花枝進食,孩子發出陣陣驚呼,這可不是在水族館,而是台北市關渡國小設立的課程。
海洋教師戴佑安vs.海洋教師盧主峰:「三萬!三萬元為什麼!罰款,這裡是保育區。保育區不能釣魚嗎?不行!」
兩位海洋教師賣力演出,帶學生認識海洋保護區規範以及挑選海鮮的指南,接著下來再換個場景。
記者李頂立:「我們現在來到沙灘上,手裡還拿著垃圾,沒有錯其實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活動就是淨灘,而且是和這些孩子們一起,只不過這個場景是搬到校園裡面來,就是要在學校裡面設置這樣的仿真場景,讓平常不一定能夠到沙灘的孩子們,也可以學習到環保的概念。」
海洋教師戴佑安:「這是珊瑚、這是珊瑚的骨頭,這是花枝、這是垃圾,這是花枝的骨頭。」
講課搭配實作,生硬的環境議題變得有趣,校內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每週也固定開放給不同學校,反應超乎想像。
關渡國小教務主任林千凱:「除了可以第一線去服務到小朋友之外,也可以帶給老師們、各校的老師相關方面知能的提升。」
只是「關心」環境還不夠,從教學扎根,從小建立環境友善的概念,期盼下一代更能珍惜資源,真正落實環境永續。
TVBS新聞YouTube頻道改版囉! 快點我按讚訂閱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