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紀實劇食品工廠破產劉至翰爸爸攝護腺癌忘年戀四海幫蔡英文陳水扁寶林茶室中毒案狄鶯11點熱吵店
  • 搜尋:

    高科 結果共1,463筆

  • 美高層齊喊無意脫鉤 高科技限制與台海立場卻更硬

    美國財長葉倫20號在華府的公開演說,以較為柔性的態度,表明不希望與中國經濟脫鉤,而是尋求與中方建立具有建設性且公平的經濟關係。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表示脫鉤不實際。但美國一面放軟態度,一面卻繼續拉攏盟友重組供應鏈,還想要一起加強對中國的高科技投資限制,在台海議題上,更是與歐盟、日韓高度一致地反對改變現狀。
    2023/04/21 19:56
  • 暑假實習「薪水達5萬」!企業缺工灑錢了 這類最好賺

    即將邁入暑假實習旺季,許多大學生開始尋找實習機會。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4月全體工作機會數達104.4萬個再攀歷史新高,其中實習工作數有13.2萬個。產業方面,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及傳直銷業、電子資訊軟體及半導體等分居前三名;高科技產業提供的實習職缺薪水更上看5萬,而影片攝影及軟體開發等工作更有遠端工作機會,顯見企業缺工,多管齊下提早搶才。
    2023/04/20 18:18
  • 華為開始養豬? 矢板明夫:陸高科技產業是建築在沙灘上的樓閣

    美國加強圍堵中國科技業,限制中國取得半導體設備,更全面切斷美企對華為的技術供應。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曹興誠董事長今天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到啟蒙思想的問題。很有參考價值。今天在台灣還有很多人在鼓吹中國的經濟好、技術強。但是,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其實只不過是建築在沙灘上的樓閣,基礎非常不牢固」。
    2023/04/18 16:12
  • 美海外軍事重心轉往印太 坦克部隊輕量化因應

    俄烏戰爭當中,兩方坦克部隊因為都有嚴重損傷,讓外界質疑在高科技飛彈部署的環境下,是不是有必要打造大型坦克部隊,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的分析,認為目前美國將海外軍事重心,轉移到印太地區,以往常見的M1艾布蘭主力戰車可能不見得派得上用場,輕型的機動防護火力車,預計將會成為美國陸軍未來發展的重點。
    2023/04/17 14:52
  • AI難取代的專業孝親 大陸「陪診師」新行業

    AI人工智慧發達,讓許多現有行業面臨被淘汰危機,但在高科技與數位化時代,仍有許多必須「有溫度的真人」才能做的新職業興起,AI不能取代:中國大陸步入高齡化社會,未來2到3億的銀髮族,使用網路與數位化設備有困難,兒女不在身邊時,基本的就醫流程也讓他們畏懼,新興職業「陪診師」求才若渴,在某些省分甚至不需醫護專業,只要願意接受訓練,就能入行。
    2023/04/13 19:57
  • 產業帶動薪資成長 城市崛起契機

    近幾年隨著全球政府採取寬鬆貨幣政策,龐大資金紛紛湧入股市、房市,進一步推高資產價值,同時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背景下,台灣高科技產業受到國際青睞,吸引大量外資投入 加上企業資金回流,不僅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也帶動相關城市的發展和活絡。
    2023/04/07 22:00
  • 歷史性「蔡麥會」剛結束.美眾院代表團訪台 友誼更進一步

    台美之間歷史性的「蔡麥會」,6號順利在加州落幕。這次與總統蔡英文會面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美國政壇排行第三,也是1979年台美斷交之後,第三位與我國總統會晤的該階層美國政要,另有17位跨黨派議員共同參與這場1個半小時的閉門會談。會後麥卡錫高舉友誼大旗,重申支持美台軍售,並希望加強兩岸經貿與高科技合作。蔡英文則表示將堅定捍衛台海和平。解放軍則在這個敏感時間點,派航母山東艦穿越巴士海峽;福建省海事局更宣布,在台灣海峽中北部展開聯合巡查,兩岸間暗潮,持續洶湧。
    2023/04/06 19:29
  • 「福特Focus Wagon X」值得買嗎? 試駕心得大公開

    在1月份於麗寶賽道試駕了4.5代Ford Focus改款最大亮點Wagon ST-Line Vignale版本後,又陸續試駕了Focus Active Vignale以及Focus Hatchback ST-Line Vignale等車型,來體驗Wagon之外的其餘車型除了新增的高科技Vignale套件之外,在產品本質上還有哪些強化;不過先前《地球黃金線》試駕的都是各車型頂規的Vignale版本,還沒看過最入門的X版到底是長什麼樣子,以及最親民的國產碗公究竟值不值得消費者來入手!
    2023/04/03 21:01
  • 中國反制第一槍!美DRAM大廠遭「國安理由」審查

    美國從上個月31號,開始接受半導體廠商根據《晶片法案》,申請總額530億美元的補貼,但廠商必須接受「中國護欄」管制,也就是限制在中國大陸增資,這讓北京跳腳,當天就宣布對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展開審查,外界認為這是為了向美國與日韓盟友施壓,美光股價也應聲下跌。至於已經被美國制裁3年的華為,去年淨利大跌近七成,創史上新低。再加上美國國內對TikTok的警戒持續升高,美中高科技競爭恐怕將繼續擴大。
    2023/04/03 20:00
  • 獨/想選總統?稱連3任都台大法律 郭台銘:必須有懂科技領導人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於美東時間28日訪美,他將這趟行程定調為經濟、科技開拓之旅,與產業界、學術界代表及機構交流。郭台銘在馬里蘭大學演講時談到,台灣過去的三任總統都是台大法律系出身,足足24年的任期,領導人不了解科技,他認為政治應是為了經濟服務,現在台灣的經濟都是為了政治服務,「台灣必須要有懂科技的領導人」,由一位了解未來產業方向、發展的人來帶領台灣。
    2023/03/30 09:58
  • 24面「魔術方塊」可打電動!中國新發明:遠端獻吻

    為解決遠距離情侶的難題,中國大陸的新創,最近發明一台遠端親吻機,運用動作感測技術,能夠模擬對象嘴唇的動作,不過街訪北京民眾,反應兩極;美國則有一年一度的「遊戲開發者大會」,在加州舊金山登場,疫情後的首次全實體回歸,充斥各種VR和AI裝置,吸引2萬4千人造訪找靈感,令人眼睛一亮的,有超乎想像的高科技魔術方塊,以及會「學習」音樂的AI機器貓。
    2023/03/27 19:46
  • 陸對俄影響力大 習訪俄會普欽有望扭轉俄烏戰局?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出訪俄羅斯,CNN報導,俄羅斯總統普欽希望從大陸獲得武器、彈藥、高科技產品及雙方進行更多貿易等,但認為北京方面並沒有打算滿足普欽的要求。這場備受關注的中俄領袖峰會,是否有助於推動俄烏之間的停火,全球都在關注。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20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繼上月俄烏戰爭滿1周年時,大陸外交事務最高官員王毅出訪莫斯科後,現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要出發到莫斯科與普欽會面,這是大陸從俄烏開戰至今,給俄羅斯精神上支持的最大動作。雖然大陸把這次出訪定調為調停俄烏戰爭,也一直對外強調,北京希望兩方能夠盡快停戰,但此行還是引發西方擔憂,大陸會不會正式公開支持俄羅斯,甚至是提供武器,並幫助俄羅斯逃避經濟制裁。」
    2023/03/20 15:08
  • 瑞士成高科技抗老界矽谷 力拚健康長壽不是夢

    各國邁向高齡化社會,健康長壽成為重要目標。瑞士是全球抗老界的矽谷,大批科學家研究如何活化衰老的細胞。透過紀錄片「健康長壽不是夢」,窺探人類抗衰老的最新科技,科學家甚至有望研發出傳說中的長壽仙丹。
    2023/03/20 14:57
  • 生物基因複製產業興起 將靠科技復活猛獁象

    二十多年前誕生的桃莉羊,改變全世界對基因複製的認知。現在在杜拜,不少人為了賺取獎金,甚至利用高科技複製選美專用的駱駝。還有美國新創公司,準備透過基因科技讓已經滅絕的猛獁象以及渡渡鳥復活。這種運用在動物身上的生物基因科技,也成為熱門的新創產業。
    2023/03/16 15:12
  • 目標取代台積電! 三星2042年前蓋5座晶圓廠

    南韓總統尹錫悅出訪日本前,作出重大宣示,將投資13兆台幣,在首爾近郊,興建高科技產業基地,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聚落,三星同步宣布,將新建5座晶圓廠,和台積電一較高下。
    2023/03/15 19:34
  • ChatGPT走入日常 AI熱潮重塑灣區生活面貌

    誕生在舊金山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飛快速度走進民眾日常生活,在這個多元社會,它即便不完美卻足以被各行各業應用,並解決許多人溝通的痛點;AI應用浪潮正加速重塑日常樣貌。
    2023/03/13 16:04
  • 陸高度依賴西方科技 德學者:若侵台可藉此施壓北京

    根據德國學者研究,中國在高科技等產品高度依賴西方,如果北京真的決定出兵台灣,西方將可利用中國的依賴施壓。
    2023/03/13 09:44
  • 上班族生產力飆速!ChatGPT掀第四次工業革命?藏資安風險

    根據國外研究證實,現在最火紅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不僅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就連工作成果的品質也同步提升,因此有愈來愈多企業都樂於導入ChatGPT,透過AI機器人的幫助,可以減少部分職務的人力需求,降低營運成本。不過有專家警告,由於AI會將所有資料上傳雲端,並且大量學習,如果無意間向ChatGPT透露公司的財務機密或策略規劃,難保不會衍生後續的資安風險。另外也有專家實際示範,透過某些情境指令,ChatGPT很容易被催眠,被有心人士用來誤導他人或從事犯罪活動。
    2023/03/10 23:02
  • 呼應美對中禁令 荷蘭擬祭晶片設備出口管制

    荷蘭政府週三首次證實,因為美國施壓,將對微晶片製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管制,禁止銷售部分晶片設備給中國大陸。荷蘭外貿部長表示,考慮到國家安全,有必要擴大對半導體特定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希望防止荷蘭高科技技術,用在軍事系統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同時也希望維護荷蘭在相關技術的領先地位。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最先進的深紫外光微影設備,將對艾司摩爾將造成嚴重衝擊。荷蘭方面表示,會建立一份出口管制清單,預計在夏天之前就會實施。
    2023/03/09 15:17
  • 中國「復常」後首份外貿成績單 進出口皆退

    在疫情三年後,中國第一份「恢復常態外貿成績單」不太理想。海關總署通報的1至2月進出口總值,以美元計算跌幅高達8.3%,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進出口衰退,進口降幅更大於出口,顯示國內的需求降幅比國外還高。但官方避談內需,僅強調去年基數太高,以及國際需求降低所致。至於港口空貨櫃堆積是否與外貿訂單減少、美中競爭造成的轉單效應有關,官方也嚴加否認。
    2023/03/08 19:57
  • 公車發現神秘黑盒子!內行人授操作教學 網驚奇:高科技

    你搭公車時有見過這個神秘小黑盒嗎?新北一名網友搭公車的時候,發現公車上多了一個神秘黑盒,因此上網發問用途,原來這是「預約下車系統」,操作方式也頗特別,平常會使用的人不多,意外幫眾人解答了一個公車冷知識。
    2023/03/07 22:41
  • 瓦斯行老闆捐千萬 蓋心德慈化教養院照顧弱勢40載

    四十年前,一位白手起家的瓦斯行老闆,一生捐助了上千萬善款,蓋教養院讓故鄉台南孤苦無依的幼童與身心障礙者,有個棲身之處。在他離世後,女婿辭去了高科技業的工作,延續岳父的善心,繼續服務弱勢。「分享愛無限」系列報導,來看這段傳承善念的故事。
    2023/03/02 19:57
  • 美國矽谷掀裁員潮 科技人才板塊大轉移

    美國矽谷裁員潮一波接著一波,成千上萬的員工就這樣丟掉飯碗。財經媒體CNBC就觀察這次的裁員現象,發現主要就是疫情期科技業過度擴張,又碰上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才出現這一波的人力調整。不過專家也發現,由於現在各大產業都需要高科技人才,因此這些員工陸續進入不同行業,進行一波科技人才的大轉移。
    2023/02/27 16:09
  • MWC世界通訊大會西班牙登場 6G、元宇宙成焦點

    2023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將於當地時間27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登場。這場一年一度的高科技產業盛事,預計將吸引超過7萬5千人共襄盛舉。外媒指出,6G和元宇宙將是本次大會最值得期待的焦點。
    2023/02/27 10:58
  • 「習普會」4-5月初有望登場 北京促和外界質疑多

    中俄之間的連結越來越密切,除了正在俄羅斯訪問的王毅之外,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有可能在4月到5月初,親自走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欽會談。習近平訪俄的目的除了重申不要動用核武,更試圖推動多邊和談,結束戰爭。中方之所以用更積極態度促談,一方面想要降低西方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更想藉機打破美國所建構的高科技圍堵地緣格局。但歐洲與烏克蘭對於要當和事佬的中國,有沒有信心呢?恐怕很難說。
    2023/02/22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