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癌王巴西嘉義美食地震食腦蟲大坑巴南效應南科房仲台獨
  • 搜尋:

    負荷 結果共1,219筆

  • SOGO確診發7萬通簡訊 民怨擠不進PCR名額

    新北市這幾天都是確診數最多的,不少民眾趁連假最後一天,到社區篩檢站採檢,但北市的篩檢站,卻是爆滿,因為忠孝SOGO有多名參展人員確診,北市發了7萬封簡訊給足跡重疊民眾,但收到簡訊的人想去預約,2天內7家篩檢站全額滿,對此衛生局說,疫情嚴峻加上六日不提供篩檢,部分醫院篩檢預約已經超過負荷。
    2022/04/05 13:31
  • 公司宣布調薪!員工見「太子爺霸榜」心寒反被勸:很正常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今年1月受僱員工統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4369元,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6成7的受訪者工作快樂指數落在60分以下,整體平均只有47分,主要原因有加薪難45.3%、薪水低40.6%、升遷難32.0%、年終少/沒年終30.6%及工作負荷重28.0%。一名網友得知老闆要幫全公司調薪,原本心情相當開心,可是看到人員清單後,情緒瞬間降到谷底,因為薪水增加最多的人,正是「太子爺」,也就是老闆的兒子。
    2022/04/03 14:43
  • 墾丁「台灣祭」爆確診 3千份快篩下午3點送到服務台

    屏東縣政府在墾丁舉辦的「台灣祭」雖是免費,卻請到血肉果汁機、滅火器、張震嶽、美秀集團等大咖藝人、樂團到場演出,昨(2)日吸引3萬人次到現場,但狀況卻急轉直下,縣府獲報,參加一位台灣祭的民眾被檢驗出確診,一早緊急宣布活動喊卡,並呼籲曾參加民眾到院篩檢。連假期間不少外地遊客為台灣祭南下墾丁,外界也擔心,醫療資源脆弱的屏南地區,萬一疫情爆發恐怕無法負荷。
    2022/04/03 11:55
  • 27歲肌肉網紅猝逝!疑「健身中毒」暴斃 每天僅睡3小時

    愛爾蘭一名健身網紅史考特‧穆雷(Scott Murray)現年27歲,近日卻驚傳心臟衰竭猝逝,震驚粉絲及健身圈。據了解,他生前沉迷於健身,每天僅睡3到4小時,其他時間全拿去進行高強度訓練,因此有人推測史考特疑似太過操勞,導致心臟無法負荷。
    2022/03/29 08:57
  • 老公寓換新大樓好難!長輩貸款難 子女「薪」力交瘁

    高房價時代,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買房是件不敢想的事,但其實同時家中的長輩們也遇到一個問題,當他們年紀大腿腳開始不好,年輕時買的老公寓沒電梯,就成了問題,全台灣統計下來包含透天厝在內,有7成長者的住宅都沒有電梯,除了年紀大要貸款不容易,很多年輕子女也無力幫忙負荷。
    2022/03/27 13:58
  • 尪每晚堅持「抱抱睡」鼾聲如雷 妻失眠崩潰:我想分房

    甜蜜的負荷?大陸安徽一名29歲人妻,日前發文訴諸婚後心中滿腹委屈,超想和丈夫分房睡。原來對方每天睡覺時,都要黏著、抱著,讓她很難翻身,加上丈夫睡覺會打呼,鼾聲如雷,她幾乎每天徹夜難眠,實在快受不了,崩潰直呼只想分房睡個好覺。
    2022/03/21 22:50
  • 假星探再被起訴!試鏡之名迷姦、猥褻 曾有少女受辱輕生

    高雄市一名陳姓男子,多年來用星探、經紀人的名義猥褻、性侵多名女子,甚至有少女身心不堪負荷輕生,他也曾因相關案件入獄服刑,但陳嫌仍死性不改,去年12月再度於一間賣場尾隨女性,拿刀威脅少女企圖猥褻未遂,隔一個月因尾隨另一名少女回家落網,高雄地檢署昨(15)日依照強制性交未遂等罪起訴陳嫌。
    2022/03/16 12:50
  • 有片/人體這個部位隨年齡增長退化 醫警告:影響生活品質

    腳的健康也很重要,尤其人隨年齡老化,雙腿特別有感覺,如果下肢衰退,發生步行疼痛,會影響生活品質。而目前臺灣足部疼痛盛行率,根據臨床醫師表示,大約每四名年長者當中,就會有一人受到影響,老年人新陳代謝功能下降,體重增加,步行時足底壓力負荷大,也有可能造成足部疼痛。
    2022/03/15 23:19
  • 直擊數百萬烏克蘭難民湧入 TVBS前進波蘭的第一手報導

    俄烏戰爭持續多日,難民危機再度重演,有數百萬的烏克蘭難民接連湧入波蘭,造成波蘭東部小鎮札莫希奇(Zamosc)與各地許多城市,在過去兩周內已經轉變成難民中心,雖然波蘭民眾展開雙臂接納烏克蘭難民,但地方卻坦言負荷量已經快達極限。今(15)日TVBS記者劉亭廷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從波蘭當地帶回來的最新消息表示,「難民潮對波蘭的衝擊很大,雖然波蘭民眾對難民熱心接納,但大量的難民對波蘭社會和經濟已經造成極大負荷,波蘭外交部發言人就指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難民就已達到約200萬人,對波蘭而言恐怕吃不消,此外,這些難民是否在接下來找到工作、養活自己也是個問題,儘管目前波蘭政府對難民採取社會福利資源免費制度,但長期下來恐怕會拖垮波蘭經濟。」
    2022/03/15 16:37
  • 香港疫情擋不住!死亡率超越英美韓 專家曝「三原因」

    新冠病毒第五波疫情肆虐,截至今日(13日)累計3,993名患者死亡,絕大部分在近一個月離世。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Siddharth Sridhar)今日在Facebook撰文,剖析本港死亡率高出其他富裕地區原因,形容這是一場「可預見的悲劇」,因本港面對居住環境擠逼、安老院舍令過度集中、疫苗接種率偏低,及醫療系統一直不勝負荷等問題,呼籲政府盡快提出有效政策,改善醫療體系,認為「比起樣板地向醫護人員致敬更重要」,同時要加快長者疫苗接種,及儲備更多抗病毒藥物,以應對挑戰。
    2022/03/14 09:29
  • 魔人退散! 「紅黃線臨停」4月30日起不受理檢舉

    行車上路要注意路況及自身安全,也千萬要遵守交通法規,網上時常風傳各種「檢舉魔人」,不但引起諸多民怨也讓警力不堪負荷,而交通部也正式宣布,4月30日起,紅黃線臨停不再受理民眾檢舉。
    2022/03/13 18:52
  • 230萬烏克蘭難民湧入 核彈級難民潮轟歐

    烏克蘭難民潮也對周邊鄰國造成巨大壓力,波蘭已經收容超過143萬人,瞬間增加超過總人口3%的難民數量,人力物力都快要不堪負荷,其他鄰國如捷克甚至比利時,也苦於沒有足夠收容場地、語言不通的困擾。聯合國統計逃出境的烏克蘭難民,總數超過230萬,還在境內但已無家可歸要往外逃的,也有190萬。這其中更有100萬兒童,小小年紀就在火線下奔逃,大人都難以承受的創傷陰影,對孩子們來說更難消化。
    2022/03/11 19:52
  • 香港每天兩百人離世 停屍間爆滿部分未辦告別式直送火葬場

    香港疫情失控單日死亡個案屢創新高,每百萬人口中就有約38.5宗死亡個案,成為全球最多,這個數字比美國及英國在去年疫情高峰時期來得嚇人。殯葬業者表示,已經快難以負荷,由於每日增至逾200人離世,但全港殯儀館禮堂僅121個,現在喪禮至少得排到4月中以後,近期每天更有近百遺體沒辦出殯儀式,直送火葬場火化。
    2022/03/11 16:23
  • 一邊逃一邊聽到爆炸聲 人道走廊如同「地獄門」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已經高達220萬人。基輔近郊城市,持續透過人道走廊撤離,但還是聽得見爆炸聲。基輔車站天天擠滿逃難人潮,西部大城利維夫,也是烏克蘭人暫時的避風港,但這個城市,已經負荷不了瞬時湧入的20萬人。
    2022/03/10 22:31
  • 烏克蘭民眾全往西部逃!難民受凍 孩童:他們一直丟炸彈

    烏俄戰火不斷,烏克蘭民眾一樣繼續逃難,但東部在打仗,大家都往西部逃,只是烏克蘭文化之都「利維夫」的市長就說,雖然很歡迎,但量能實在快要負荷不了,請求國際組織提供援助。另外CNN記者訪問到一名11歲孩童,他描述戰爭狀況時說「他們一直丟炸彈」,狀態冷靜,惹人憐惜。
    2022/03/10 17:32
  • 全程戴口罩 林鄭:疫情超出港府應變能力

    香港今天新增25984例確診,291人死,死亡率仍居高不下,香港疫情大爆發,超出醫療負荷,特首林鄭月娥坦承這波疫情已經超過港府的應變能力。
    2022/03/09 18:00
  • 怕感染拒診新冠病患 港私人醫療院所挨轟

    香港疫情嚴峻,今天新增28475例確診,還有14715人是自行快篩後通報為陽性,但就在當地公立醫院已經不堪負荷的情形下,卻有很多私人醫院為了怕被感染,竟然拒收發燒病患,香港媒體實際測試,發現這樣的狀況,普遍存在。
    2022/03/08 19:20
  • 「南電北送」超出負荷 停電恐成常態?梁啟源:能源政策須改變

    台灣昨天(3日)發生全台大停電,根據台電說法,這次停電是因為興達電廠設備故障,而為了因應興達電廠無法供電,中火發電量大增,以支援北部調度。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啟源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李作珩線上訪問表示,「從2016年至今,每年皆未達成再生能源目標,政府也坦承是因為電力需求增加,導致規模擴大,但假設所有裝置皆達負荷上限,燃氣無法順利北送,2025年時備轉容量率恐怕只剩3.5%,屆時在供電不足的情況下,停電可能會成為常態。」 另外,此次大停電主因是電網故障,導致中部以南大型機組解聯,如此大規模的停機是否與長期「南電北送」有關?梁啟源認為「目前『南電北送』已超過電網負荷量,導致各縣市不時出現停電的情況,隨著再生能源比例提高,缺電壓力也跟著提升,能源政策應有所改變,並遵守過去『以核養綠』的決議,讓既有的核電廠持續延役,解決北部用電壓力。」
    2022/03/04 16:20
  • 香港增55353確診創新高 傳封城篩檢民眾恐慌囤物資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根據《星島日報》報導,今(2日)新增確診5萬例確診,再度創下疫情爆發以來新高。當地醫療系統已經難以負荷,屢屢傳出醫護人員崩潰、太平間出現屍疊屍等不忍卒睹的場面。此外,民間更盛傳當局將封城全民強制篩檢,因此超市、市場也出現恐慌性搶購潮。
    2022/03/02 14:11
  • 體力不堪負荷!Lulu忍痛請辭《料理之王》 經紀人洩現況

    女星Lulu(黃路梓茵)為新生代相當受歡迎的主持人,手上握有不少熱門節目,也是諸多頒獎典禮的御用主持人,今(1)日傳出她請辭已主持兩季的節目《料理之王》。對此,Lulu透過經紀人證實請辭消息,坦言雙方都非常惋惜。
    2022/03/01 18:04
  • 香港確診飆破3萬 急診室秒成「停屍間」

    國外新冠疫情遲遲不見趨緩!香港昨天(27)確診飆破3萬人,死亡人數更是不斷攀升,急症室大爆滿,醫護人員根本忙不過來,無法醫治病患,就連醫院太平間,及外頭殯儀館,也完全負荷不了,甚至殯儀館暫停接收染疫遺體,急診室瞬間成為臨時停屍間,醫護就建議政府設置「方艙醫院」。
    2022/02/28 14:56
  • 能源需求亮紅燈?德國下令中止北溪二號 義大利總理不認同

    隨著俄羅斯總統普欽承認烏東地區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後,世界各國紛紛祭出制裁措施,烏克蘭召回駐莫斯科最高使節,並切斷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美國總統拜登也下令立即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而德國更在稍早宣布中止「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計畫」。今(23)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人在義大利的旅歐資深媒體人李登文,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義大利對於德國暫停北溪二號的制裁措施是不認同的,因為能源短缺問題,義大利近年來的電費和天然氣費用,正以翻倍的速度在飆漲,雖然義大利政府已經祭出補貼政策,但仍不堪負荷,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更直接指明,歐盟祭出的對俄制裁不應該包括能源,甚至有評論提到,這波制裁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成功熬過能源壓力,因為儘管俄羅斯對歐洲國家出口天然氣,是其重要收入之一,但普欽先前已跟大陸簽署30年天然氣採購合約,降低俄羅斯經濟受影響的幅度。」
    2022/02/23 15:08
  • 日本3月重啟國門 日媒親自體驗超嚴格入境 機場苦等8小時

    根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是G7會員國中,入境檢疫規範最嚴格的國家。當《產經新聞》記者從澳洲返回日本時,體驗了入境日本的流程,沒想到他光從抵達國門,到出發前往防疫旅館,就花了整整8小時。讓人不僅擔憂3月重啟國門後,日本機場是否能負荷。
    2022/02/21 12:16
  • 有片/塞港、缺晶片!進口車價格恐再漲 專家:到Q4才平穩

    疫情影響下,全球海運價格飆漲,也連帶影響了車市的價格波動,像是進口車商的零組件,因為運費提高、成本也要提高,對車廠而言難以負荷,從2021年的第三季開始就有稍稍調升,專家預估,恐怕接下來還會有一波漲勢,得等到疫情緩和後,價格才會趨於平穩。
    2022/02/18 22:58
  • 香港傳增3600確診 醫護曝院外塞滿病床如「難民營」

    香港第五波疫情走勢堪憂,港媒報導指出,今日新增確診個案將達到3600例左右,初步篩檢結果呈陽性則多達7600例,醫療體系已無法負荷當前情勢。除了有上萬名確診者被迫於家中等待入院通知外,公立醫院也出現床位爆滿,患者只能在戶外臨時搭建的分流區等待,當地醫護透露現場宛如「難民營」。
    2022/02/18 14: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