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TVBS看板人物余祥銓腺瘤陸軍一兵夜市謝和弦加密貨幣警察大腸癌台獨大同技術學院
  • 搜尋:

    疲勞 結果共1,585筆

  • 恍神!疲勞駕駛撞斷路燈 轎車台2線濱海公路四輪朝天

    開車開到恍神,衝撞路燈還翻成四輪朝天!新北市貢寮區濱海公路87公里處,今(13)日中午12點多,發生一起車禍,一名55歲林姓駕駛疑似疲勞駕駛,撞擊路邊燈桿後翻車,頭部受傷自行爬出車外,目擊者報案後,救護人員將駕駛送醫,幸好沒有生命危險。
    2022/03/13 14:40
  • 疲勞駕駛、飆車趕戲 北影女配痛揭「血汗拍片」:在玩命

    苗栗縣南庄「神仙谷」以景色優美著稱,曾是國片《賽德克巴萊》的取景地,昨(11)日下午驚傳溺水意外,影集《初擁》的2名工作人員收工時不慎墜谷,經過搶救仍宣告不治,劇組悲痛發聲證明憾事,主演炎亞綸、姚愛甯哀悼工作夥伴,也要求正視拍片安全的問題,改善工作環境。去(2021)年奪下台北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的演員百白得知此事,坦言心裡湧上好多情緒,嚴肅揭露台灣戲劇產業背後血汗的秘辛,「我們不是在拍片,我們在玩命。」
    2022/03/12 09:38
  • 爆肝工程師不舉 醫警告:3大「NG習慣」恐成元凶

    一名42歲陳姓工程師,自從上任部門主管,工作壓力持續飆升、長期超時工作、生活作息大亂,每天下班只想倒頭睡。本想趁年假之餘與愛妻溫存,沒想到小弟弟竟不願開工,為了不讓愛妻失望特別前來門診求助。
    2022/03/04 11:45
  • 軍日夜狂炸26小時 民眾險遭砲擊瞬間曝

    烏俄戰爭持續一個禮拜,烏克蘭官方證實,俄軍不分晝夜,持續轟炸烏克蘭三大城26小時,許多民宅被炸成廢墟、還有人差一點就被砲火擊中,俄軍日夜疲勞轟炸,至少造成七百多名平民死亡,俄軍坦克和重兵,則持續在基輔外圍集結。
    2022/03/03 22:59
  • 獨/好消息!納豆「已經下床走路」 女友依依親吐甜蜜現況

    41歲男星納豆(林郁智)因腦出血入院休養至今第37天,今(2)日終於傳來好消息,女友依依(陳依依)稍早參與TVBS《女人我最大》節目錄影,自納豆生病後,依依的身心皆相當疲勞,身形明顯又消瘦一圈,依依也向《TVBS新聞網》證實納豆的近況:「他已經可以下床走路、吃飯,我會陪他運動,狀況非常好。」
    2022/03/02 16:24
  • 太累了?等紅燈睡著擋路 駕駛疲勞又酒駕

    車子停在路中間不動,駕駛竟然睡著了!就在28日早上7點多,桃園市民族路上,有白色轎車停在路中間等紅燈,但綠燈了,後方車輛不斷按喇叭,他還是不動,原來駕駛根本睡著了!但就這麼剛好,旁邊就是派出所,員警聽到喇叭聲立刻上前查看,以為駕駛是太疲憊睡著,但對他實施酒測,酒測值0.52,超標。
    2022/03/01 12:12
  • 假期最怕碰到這個! 出門玩10大地雷:冠軍根本噩夢

    告別農曆春節假期,台灣人瘋狂敲碗的二二八連假也即將到來!準備好要和親朋好友去哪裡放風旅行了嗎?不論是選擇爬山踏青,還是開車到東部來趟放鬆之旅,都能舒緩上班疲勞的身心靈,不過若是旅途中遭遇突發狀況,原本出遊的好心情也會跟著大打折扣!
    2022/02/28 11:56
  • 暖氣開24小時憂電費破表 行家教一招「2個月免300元」

    受到寒流來襲,今(21)日台灣本島平地最低溫出現在台中大甲7.2度,台南以北到宜蘭也不到10度,氣象局預估要到週末天氣才會回暖。這幾天民眾紛紛拿出電暖器等家電禦寒,就有網友發問,「若是開風扇型的電暖器,1個月要多少電費呢?」結果釣出內行人回應,只要裝對即便開全天連續兩個月,電費280有找。
    2022/02/21 21:41
  • 曳引車翻進國道邊坡 駕駛昏迷1小時醒後求救

    國道發生曳引車翻車意外!駕駛疑似疲勞駕駛,經過南投中興交流道時翻覆邊坡,駕駛昏迷,由於車禍發生在清晨五點半左右,當時車流少,沒人發現有車禍,直到一小時後,駕駛清醒了,才自己打電話求救。
    2022/02/17 17:49
  • 企業防疫啟動AB班分流 遠距不間斷開會恐釀「數位疲勞」

    國內Omicron疫情尚未平息,許多企業已經超前部署、啟動AB班分流,讓員工輪流在家上班。不過有研究發現,如果連續不間斷地開視訊會議,遠端工作者的專注力和投入能力都會下降,適時休息才能讓提升工作效率。職場專家則提醒,雖然超過6成上班族都偏好在家上班,但有超過半數的雇主都認為,居家上班的工作效率不如進辦公室,因此建立上司和員工之間的信任關係,將是遠距工作能否順利運作的重要關鍵。
    2022/02/08 23:18
  • 壞菌作怪?香港研究:顧好「這器官」 可減少新冠後遺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近期有一項研究發現,高達76%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會出現記憶力變差、掉髮和疲勞等後遺症,也就是世衛組織定義的「長新冠」。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這些罹患長新冠的患者,普遍都呈現腸道菌種多樣性減少、好菌數量降低、壞菌增加的情況,因此研究人員研判,只要能調節腸道內的細菌生態,便能促進患者痊癒,並且減少新冠肺炎後遺症發生機率。
    2022/02/07 23:06
  • 過年狂追劇小心變成血輪眼!專家推穴道按摩、1茶飲改善

    過年又遇上疫情,你是否就乖乖在家,乾脆來追劇?難得放空的連假,你追了幾部劇?追劇的同時,別忘記眼睛的保養。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院長​林立涵教你簡單的穴道按摩和養生小茶飲,擺脫乾澀疲勞的血輪眼。
    2022/02/03 10:02
  • 別分心!去年國道事故3萬件 繫安全帶保命

    過年期間國道湧現返鄉車潮,用路人要特別留意行車狀況,根據統計去年國道發生約三萬件交通事故,總件數雖然比前年減少8%,但死亡案件卻增加,常見原因包括未保持安全距離、疲勞駕駛,主要集中在深夜到清晨時段,而這當中又有三成比例是沒繫安全帶釀禍。
    2022/02/01 17:25
  • 誰容易出現新冠肺炎後遺症? 專家點出4大因素

    醫界一直難以解釋或瞭解為何部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患者最終會在數週或數月後出現疲勞、難以清楚思考或呼吸短促等揮之不去的長期症狀,如今專家提出4大因素。
    2022/01/27 18:11
  • 世衛公布「長新冠」定義 疲勞、呼吸急促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本周公布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俗稱「長新冠」,具有至少一種症狀,通常在確診或可能感染後3個內開始出現,並持續至少2個月。
    2022/01/27 13:45
  • Oo大舉肆虐!南韓單日暴增1.3萬例 陽性率達5.1%

    南韓疫情拉警報,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第五波大流行來勢洶洶!周二(25日)南韓單日新增飆破1萬3千例,創下2年來最大確診規模,陽性率更衝破5%。Omicron發威、病例大暴增,但長達兩年的防疫疲勞,也讓積累的反彈情緒來到高點,「抵制防疫」的聲浪越來越高,春節連休期間,南韓官方預估人流量將上看2千877萬人,又是一道防疫大難關;南韓防疫當局沙盤推演預測,年後確診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單日恐增破3萬例。
    2022/01/26 19:52
  • 陸春運「摩托車大軍」景象消失!「高鐵」漸成運輸主角

    中國大陸正值春運,在過去「一票難求」的時代,許多在他鄉打工的民眾會選擇結伴騎摩托車返鄉,2014年春運更是達到人潮高峰,有約60萬民眾騎車返鄉,在兩廣地區形成獨特的「摩托車大軍」景象。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6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當年的『摩托車盛況』其實也引發了安全隱憂,除了在春節前每日交通堵塞超過30次外,單日最交通事故數甚至多達逾50件,因此專家也出面呼籲,長途騎車除了容易發生摩托車故障的情況,民眾也易疲勞、反應力降低,突發狀況大增。」 不過最近「摩托車大軍」的景象漸漸消失,高鐵逐漸成為運輸工具的「主角」,陳韻雯說明「主要是因為農民工薪水提升,因此多轉而選擇高鐵或共乘。而大陸高鐵近年的確發展快速,根據中國廣鐵集團預估,今年載運旅客有望達到4600萬人,占總運能七成以上,成為大陸最主要交通工具。」
    2022/01/26 15:45
  • 砰!瓦斯罐散落國道 大貨車輾過瞬間爆炸

    國道上佈滿瓦斯罐,真的好驚險!就在國道3號北上93.8公里新竹寶山路段,今天(20)凌晨兩點多,一名載送瓦斯罐的駕駛,發現前方有車禍,為了閃避,慌亂之下,車上的瓦斯罐瞬間噴散在國道內外線道上,後方行經的大貨車駕駛,直接輾過瓦斯罐,導致車頭爆炸起火,幸好第一時間,駕駛衝出車內逃命。
    2022/01/20 18:18
  • 每天都好累、睡不飽? 專家授3面向改善「慢性疲勞」

    每天都睡不飽是多數上班族心聲,但通常經過1-2天好好休息,原有的疲勞感會在身體恢復後自然消失。但對有些人而言,即使好好睡了一覺,仍感到全身無力、提不起勁,甚至情緒低落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此時正是可以透過功能醫學好好檢視自身狀況的時機。
    2022/01/18 22:38
  • Omicron易引發「腦霧」?日專家分析三種可能性

    近日Omicron疫情不斷延燒,許多人主張這種新變異株不會重症化,可以當作流感看待。然而專家對於Covid-19初期症狀的變化,卻顯得憂心忡忡。根據英國應用程式「ZOE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症狀研究」(ZOE COVID Symptom Study)統計的Omicron五大症狀,除了鼻水、頭痛、疲勞、打噴嚏等等,與普通感冒相似的現象之外,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人會出現「腦霧」的症狀。這個研究結果受到專家們的注目。
    2022/01/18 16:55
  • 痊癒後有頭痛、疲倦後遺症 專家:別輕忽Omicron

    Omicron肆虐,讓日本短短2天的時間,就從每天新增一萬,暴增到兩萬例,沖繩知事坦承,疫情正在失控中。歐洲部分,法國防疫大將,衛生部長也確診了。儘管Omicron症狀大多比較輕微,不過外媒整理六大染疫後果,提醒大家不要輕忽,因為有人感染痊癒好幾個月,仍然會出現頭痛、疲勞等後遺症。
    2022/01/14 22:11
  • 多多益善?以色列開打第4劑 專家稱恐致免疫系統疲勞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2年之久,疫苗仍是當前最有力的的防疫措施,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許多國家加緊接種第3劑因應,以色列更開始為年長者、前線工作人員等高風險族群接種第4劑。但有專家示警,接種過多疫苗,整體來說可能是「弊大於利」。
    2022/01/11 10:42
  • 「瞇瞇眼」像打瞌睡總挨罰!他動手術揮別48年痛苦

    眼睛小,可是很大的困擾!1名48歲的江先生,先天性眼瞼下垂患者,即使用力睜開眼睛,也只能微張一條縫,小時候上課時,常被老師誤認為打瞌睡而罰站,由於視野小,眼睛也極易疲勞,去年他南下手術,從瞇瞇眼變成大眼男!就怕有孩童跟他受一樣的苦,大方捐出100萬元,要幫助眼瞼下垂的病童。
    2022/01/07 13:32
  • 幼兒園前驚魂 疲勞駕駛衝撞5家長受傷

    幼兒園前放學驚魂,一名23歲的印刷廠員工,開著自小客要送樣本到工廠,因為疲勞駕駛,加上恍神沒注意車況,撞上幼兒園前整排機車,導致5名家長受傷送醫,因為剛好是放學時間,也讓家長和學童飽受驚嚇。
    2022/01/04 21:11
  • 只吃「葉黃素」不夠?醫點10大護眼食物 雞蛋竟沒上榜

    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視力疲勞,補充「葉黃素」也成為一陣風潮。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昱安醫師表示,眼部細胞所需的養分,除了葉黃素外,「玉米黃素」也同等重要。人體眼部中的「黃斑部」,是眼部細胞最密集的區域,其中有二種重要成分,其一是民眾熟知的「葉黃素」,第二則是「玉米黃素」,兩者皆屬於類胡蘿蔔素,對於修復黃斑部細胞、視網膜細胞有一定作用。
    2021/12/31 14:0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