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新冠肺炎金馬男星封殺失衡Laci Jane女偶像瓦斯火槍日本孫安佐信義區孫安佐經紀人
  • 搜尋:

    用藥 結果共1,350筆

  • 「對不起我們真的累了」母親節收兩封求救信 蔡壁如:醫護撐不住了

    國內疫情嚴峻,本土確診數不斷攀升,也讓許多快篩陽的人前往醫院PCR,醫護工作量大增。今(8)天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她收到兩家醫護的求救信、醫護已經撐不住了,而指揮中心在疫情的快速上升時期,在快篩試劑、口服用藥都不足的情況下,選擇鬆綁管制,這樣只會加快傳染的速度,壓垮醫護。
    2022/05/08 17:13
  • 議員爆兒童快篩陽通道案傳變數 北市府:處理細節中

    北市議員許淑華指出,北市衛生局原承諾設快篩陽性兒童綠色通道,事後稱用藥複雜而轉彎。北市府今天表示,原本就有討論兒童綠色通道,細節待處理,與醫療機構協調中。
    2022/05/06 15:36
  • 快篩搶排1小時 總統籲解決 陳時中:量夠沒少

    快篩實名制上路超過一個禮拜,藥局每天還是都出現排隊人潮,民眾甚至要提早一個小時排隊卡位,甚至還得擔心,藥局每天限量,會不會來晚了就買不到,就連總統蔡英文也說重話,要指揮中心想別的銷售通路,但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量絕對夠,快篩並非緊急用藥,民眾不用搶,以每天販售40萬份,很快每個家戶至少都會買到一盒。
    2022/05/05 20:37
  • 快篩試劑商機大中南部都查獲非法試劑 部分業者遭起訴

    疫情嚴峻,國內快篩試劑的需求量大增,因此檢調在中南部,分別查獲非法的快篩試劑,南部有工廠,盜用藥商的標籤,將生產的快篩試劑低價出售牟利,而中部檢調則是查到廠商,私自生產不合格的靜脈血液快篩試劑,除了查扣成品半成品上百萬劑,業者也已經出售了23萬劑。
    2022/05/04 18:07
  • 口服藥遭批管太緊?指揮中心下放社區藥局 居家照護可用 

    本土個案飆升,今(3)日超過2.3萬人確診,再創新高,先前不少專家批評指揮中心對口服抗病毒藥物「管太緊」導致適合用藥的確診者根本來不及使用到藥物,對此,指揮中心表示,今天已經開始配送各縣市的應變醫院,週三起會配到各縣市社區藥庫和核心藥局,門診、急診醫生都有權限開立。
    2022/05/03 15:48
  • 怕確診「清冠一號」當水喝?中醫師:沒確診服用反傷身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不僅快篩試劑成為搶手貨,中藥的「清冠一號」也接連缺貨,許多民眾甚至自行打聽配方,到中藥材購買,打算煮來喝提升免疫力,不過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馮天祥就表示,清冠一號是治療用藥,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服用,反而可能傷身。
    2022/05/02 20:10
  • 口服藥「管太緊」?僅用約800份 邱淑媞:共存變共亡

    國內疫情今(2)日確診1萬7801人,中重症累績人數也持續增加,目前中症累積240人、中症35人,其中還有18人死亡。不過國內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量,目前卻僅用了800多人份,遭批評是管太緊,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批評「共存會不會變共亡?」直言很多長照機構已經在集體感染,反問政府用藥沒?
    2022/05/02 16:52
  • 發病「頭3天」最不舒服 確診者:咳到不想動

    輕症確診在家到底會經歷那些不適,就有染疫者和我們分享,發病會先出現喉嚨痛,稍微想咳嗽,第二天症狀變得更明顯,前三天是會讓人最不舒服,不斷乾咳到完全不想動,也沒辦法說話,靠吃感冒用藥和清冠一號,要到第五天症狀才會慢慢消失。
    2022/05/01 20:51
  • 「自費VS健保」癌友面臨生死抉擇!盼啟動多元基金補助

    罹患了癌症,很難用「積極治療就對了」一句話輕鬆帶過!許多癌友因經濟因素,陷入自費用藥與消極等死的掙扎中。今年46歲的阿煌,2年多前確診晚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腦中腫瘤多達8顆,因不符合加馬刀治療3顆以下的腫瘤健保給付資格,不得不全自費救命。為了每月約17萬元的醫藥費,阿煌耗盡半生積蓄,只好回到已頂讓出去的機車行當員工。若是健保能出一些,一定能大大減輕經濟壓力,這同時是許多癌友的生活寫照!
    2022/05/01 15:14
  • 打開潘朵拉盒! 控獸醫用禁藥 高嘉瑜遭轟「搞錯重點」道歉

    立委高嘉瑜日前幫陳情民眾敘述寵物醫療糾紛,主張獸醫師違法用禁藥,但動物用藥在台灣向來因為法規問題是灰色地帶,而高嘉瑜遭到其他飼主圍剿,刪文致歉仍無法平息。另外她聲稱德國人天天快篩的說法,也遭到德國媒體以及駐德代表謝志偉打臉。
    2022/05/01 14:22
  • 北市7篩檢站設「快篩陽通道」 有症狀給3天藥

    北市七大篩檢站,開設快篩陽綠色通道,把要做PCR的民眾先做,陰性和陽性的分流,也會直接開藥給有症狀的民眾,提供止咳化痰等一般感冒用藥,付掛號費就能在篩檢站領藥,另外確診輕症在家,如果身體不舒服,記得先電話或上網掛號,再用醫院的APP就能視訊診療。
    2022/05/01 14:10
  • 不是不篩就沒事!醫曝新冠黃金治療期 錯過這時機後果慘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社區散播,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和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聯合示警,別認為Omicron多為是輕症就輕忽,對具高風險的族群而言,仍有可能會演變成重症死亡,出現症狀的5天內是黃金治療期,應把握及早篩檢、用藥保護自己。
    2022/04/29 22:46
  • 記下來!新北藥師公會點名 疫情必備「6藥物」清單

    本土疫情大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1974例本土確診個案,分佈全台22縣市,其中以新北市4095例最多。新北市下午召開疫情說明記者會,新北市長侯友宜提醒,新北社區感染率仍然往上竄升,提醒市民應在家中準備6款常備用藥,像是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及電解質補充劑、維生素B和維生素C、額溫槍或體溫計。
    2022/04/29 16:32
  • 怕確診被隔離故意不篩? 別錯過5天黃金治療期

    國內疫情升溫,卻民眾擔心確診後,就得面對隔離等諸多不便,而不願意配合採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聯合呼籲,以輕忽態度面對「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是最令人擔憂的現象;65歲長者、有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懷孕、免疫功能疾病者,都是重症高危險族群,現在已有口服藥物,要把握治療黃金時間,也就是有症狀的5天內,及早篩檢、適時評估用藥是關鍵,別對自己的健康太有把握,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2022/04/28 11:36
  • 家長注意!兒童居隔備用藥「小心2款」 過量恐中毒休克

    國內疫情爆發,許多家長相當擔心無法打疫苗的兒童族群,居家隔離比例也大幅增加,因此不少人開始替孩子備藥,不過小兒科醫師「阿包醫師」則提醒,居家隔離期間,咳嗽藥水要小心服用,其中一款萬一過量,恐中毒導致休克。
    2022/04/25 17:17
  • 口服藥指引條件修正 羅一鈞:有吸菸重症風險高1.5倍

    國內本土病例今(24)日飆破五千人,來到5092人確診,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口服藥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陳時中今(24)日表示第一批口服藥今日會全部到位,而指揮中心近日也鬆綁用藥條件,包括有吸菸史納入、高血壓病史移出用藥指引等。
    2022/04/24 14:45
  • 吸菸者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師評估後可用口服抗病毒藥

    因應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儲備充足,指揮中心近日鬆綁用藥條件,染疫個案若有吸菸史、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等都可由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旅館進駐醫師評估用藥。
    2022/04/23 20:03
  • 保母私餵退燒藥沒先講! 媽媽事後詢問還被嗆:自行換人

    台南市一位媽媽,將不到2歲的兒子交給保母照顧,沒想到上個月底,小孩發燒,她交代保母只要擦拭身體就好,但保母卻私下讓幼童服用退燒藥,導致小孩半夜差點延誤就醫,但讓媽媽更氣的是,她向對方溝通這件事,卻被要求帶走小孩。
    2022/04/22 19:47
  • 不是1922、110!藥師曝「這2電話」必記 救你一命

    疫情升溫,全台將啟動輕症居家照護,民眾搶買家庭常備藥品,其中退燒藥更搶購造成缺貨,但近日也頻傳,因停課在家的小朋友出現不適症狀,照顧者或阿公、阿嬤自行餵孫子藥品的亂象,專家呼籲,即使是民眾可以自行購買的成藥,也必須注意使用方法與劑量,或就醫尋求治療,有任何用藥問題都應向社區藥師或原處方的醫師諮詢。
    2022/04/21 16:20
  • 居家照護「生活用品」怎備?專家列指南清單 被隔離免驚

    本土疫情燒不停,單日確診屢創新高,根據疾管署統計自今年初開始,截至目前為止已破萬人染疫。如今為了要維持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也喊出各縣市陸續開啟「居家隔離照護」的措施。萬一確診或是遭匡列隔離,該如何應對?《TVBS新聞網》參考大陸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所整理出家中必備用品,像是食品、配用藥等,帶您一次看。
    2022/04/21 12:16
  • 輕症在家藥! 喉痛「乙醯胺酚」、流鼻水「抗組織胺」

    雙北輕症在家隔離政策已經開跑,很多民眾在問,到底居家隔離要準備哪些備品,有藥師說明,不同症狀有吃不同用藥,像是頭痛、喉嚨痛等,要含有乙醯胺酚,流鼻水打噴嚏,則是抗組織胺,而小朋友最好用藥水代替藥丸,整體備品銷量多比平常多5成。
    2022/04/18 13:40
  • 這類族群膽固醇達標後自行停藥 醫師:復發這疾病死亡風險增!

    很多人都聽過膽固醇,或許了解膽固醇太高,對心臟有害,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膽固醇其實非常重要,它是人體內,必需要有的成分,如果沒有膽固醇,人是無法存活的,就是要好好控制,醫師指出如果是高風險,已經有心肌梗塞,或者是做過心導管有中風過,糖尿病,腎臟功能不好或者是不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90病人,這些病人需積極使用藥物來治療。
    2022/04/14 23:15
  • 進台積電3個月得病「無法根治」 想離職女友冷回

    台積電鐵飯碗人人都想吃,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承受這份壓力。一名網友入職台積電製程工程師3個月,分享自己因壓力大到失眠、自律神經失調,要靠用藥才能夠入睡;他求助家人及女友,卻被冷漠回覆「你就這樣被打敗?外面錢有那麼多嗎?」讓他無助表示,「現在真的很痛苦」。
    2022/04/12 09:19
  • 新北市試行輕症者居家照護 24小時內送藥到府

    新北市針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推行居家照護,今(11)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說明,未來大約有6成左右的確診者居家照護、4成住院治療,市府將透過「iCare智能照護APP」(虛擬病房2.0)作為輕症者健康管理工具,並媒合就近社區藥局,啟動到府送藥模式,24小時就可以將藥品送達,以通訊方式進行用藥指導。
    2022/04/11 13:36
  • 新莊女Ct值13傳染力強 侯友宜點名「防疫3寶」要準備

    國內今(9)日新增442例本土確診個案,分佈多達17縣市,其中以新北市143例最多。新北市今日下午召開疫情說明記者會,新北市長侯友宜會中除了公布新北市居家照護關懷中心執行方案內容外,也提醒民眾除了需要時戴上口罩,也應在家中準備好「溫度計」、「酒精與漂白水」,另應備齊「常備用藥」像是退燒藥物、慢性病藥物等。
    2022/04/09 16:3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