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海戰爭台灣大哥大地震保險充公武器狄鶯瓦斯火槍宜蘭新神鬼先知郭智輝
  • 搜尋:

    木頭 結果共505筆

  • 「禮物」影片 紀錄木雕師傳承故事

    苗栗三義有個木雕師傅,打算蓋一間房子好保留他的木雕創作品,並把這間屋子取名叫做禮物,正因為他對木頭的那份熱愛,讓電影導演決定用影像紀錄三義的木雕產業,而片名就叫做禮物。
    2006/12/27 09:46
  • 粉紅高壓電唱情歌 ㄚ頭暗戀木頭人

    不讓甜心轟炸機專美於前,黑澀會美眉中的粉紅高壓電,也有一首抒情歌曲「1、2、3、木頭人」;一向給人青春活力的他們,頓時間要靜下來演唱抒情歌曲,讓美眉們頗具挑戰。
    2006/12/13 20:09
  • 元若藍妝點小布 學木頭人不動如山

    專輯造型備受討論的新人歌手元若藍被知名連鎖書店相中,邀請她擔任知名小布娃娃的造型活動代言人。
    2006/11/10 19:45
  • 巧克力後遺症! 扁旁士兵成木頭人

    先前發生巧克力事件,讓今天參加紀德艦成軍典禮,圍繞在總統身邊的官兵,都緊繃得很,總統跟官兵合照時,阿兵哥可能擔心巧克力事件重演,全變成木頭人,一動也不動,連口號都不敢喊,讓總統致詞時,還主動幫巧克力事件「平反」,強調這只是可親可愛的行為。
    2006/11/02 18:42
  • 【一步一腳印】老友懷舊 龍眼乾的滋味

    天色有些暗了,蔡聰修跟太太鍾惠玲一顆一顆龍眼修去枝葉後,一簍簍鋪上灶,龍眼互相撞擊,發出如海潮的聲音,我們卻覺得眼睛有些睜不開。蔡聰修:「火起來,煙開始竄過來了,不是木頭要多,火才會旺,火著了再來放木頭。」 新鮮龍眼不耐冷藏,烘成乾,就可以慢慢賣,這是老祖宗的智慧,而烘焙過後,龍眼的甜味濃縮,風味更轉進一層;這段過程,連燒甚麼木頭都有學問。鍾惠玲:「就龍眼樹跟荔枝樹,因為荔枝跟龍眼是同類,它們同科,烘焙起來的龍眼比較好吃,如果用別種木頭,它的味道會被龍眼吸收。」 會造成怎麼樣的不對呢,蔡聰修沒去實驗,一顆顆龍眼,可都是經歷一年時間結出的果實,蔡聰修夫妻倆在煙裡小心照顧著。蔡聰修:「這樣熱氣就有上來,水氣起來了,對啊,火升太猛,前面有的會,那個熱,裡面會像開水那樣滾開,到時候剝開,剩下裡面的籽而已,就沒有肉了,可是看起來表面好好的,剝開,就是裡面煮滾沒了,肉滾得沒了。」 所以為了避免麻煩,有了機器以後,一般多用乾燥機脫水,或用電爐烘,這樣的灶下生火,現在不多見了。蔡聰修:「有一種像那種香菇,有沒有,烘焙香菇的那種的箱子也有,口味差多了,這就是最人家說最古早的味道啦。」 到底是甚麼樣的古早味道呢?還要等一等,烘龍眼是一段必須經過三天兩夜不熄火的過程,經常就是家裡小一輩要看顧火勢,而為大家烘焙古早味的這口灶也還算「年輕」,去年還沒敷上水泥,看得到紅磚,完全古法製造。蔡聰修:「最主要是在那底部裡面,構造最重要在裡面,做的好,起火起來,比較容易散熱,比較平均。」 蔡聰修去問過很多前輩的經驗,烘焙過程中也時時品管。蔡聰修:「自己先剝開來吃吃看,看好了沒有,其實熱熱吃更好吃,熱熱吃更香,真的是甜又香。」 這是蔡聰修的專業自信,而要讓一顆顆龍眼均勻地接收到煙與熱,不光靠一口好灶,夜深了,灶邊又響起龍眼翻翻滾滾、海潮般的聲音,灶上卸下的龍眼,可還沒好,現在是「翻焙」的時間。鍾惠玲:「上面倒到下面,下面的移到上面,這樣一批烘好才會均勻,不會有的濕有的乾。」 講起來兩三句,執行起來將近半個小時,所有的龍眼都要乾坤大挪移,有時還不只上下對調,中間的也要顧到。蔡聰修:「一天4次,就是早上 、中午、傍晚,睡覺之前還要再弄一次。」 費時也費工,蔡聰修鍾惠玲的小兒子,寫過功課來幫忙。蔡聰修:「慢慢倒。」 一步一步,都是人多好辦事,難怪有人說,收龍眼的季節就是農家團聚的季節,就理性上分析,龍眼的價錢實在不足以支撐另請工人,那麼就由自家人來吧,而另一方面,感性的說,龍眼跟其他作物有一大不同,龍眼從採摘到烘焙,一路上都很適合邊做邊吃,出門在外的子弟,每年時候一到,就會想起這股甜香味吧,所以也就紛紛回家來了,而團聚的地方,在龍眼灶邊也在山上,在龍眼樹下。蔡聰修:「差不多中元節前後最甜。」 我們去的時候有些遲,不只過了中元,學校也已經開學,本來應該樹上樹下,大家一起快快摘,免得龍眼在樹上待久,反而「轉彎」不甜了 倒是也可以看出蔡聰修三個孩子的「工作執行率」挺高,下頭的龍眼都已經收成,蔡聰修夫妻倆二話不說,往樹上爬。蔡聰修:「爬樹喔,會啦,鄉下長大的孩子,爬樹大家都會。」記者:「你們都不怕高?」蔡聰修:「這樣不怎麼算高啦。」 這些樹,不少是這夫妻倆一起長大的夥伴,看起來不高的龍眼樹,長在至少45度的斜坡上,這可讓枝幹與地面的距離增加不少,這也才發現,龍眼樹不只是農民的老朋友,更是好朋友。蔡聰修:「龍眼的根鑽很遠,它的根部蔓延很遠,像我們這裡地質是石壁層,它的根會鑽到石壁縫去。」 當初因為坡陡土薄,沒法子種別的,湊活種下的龍眼樹,真是為農民們傾盡所有,3月開花可供採蜜,8月結果可供食用,連枝條也貢獻出來烘焙龍眼,龍眼樹林的根,則為農民牢牢抓住土地。 特別這幾年,各地頻傳土石流當中,這個特性更顯珍貴,也就在921之後,蔡聰修跟幾戶農家聯合把龍眼這老朋友包裝起來,希望大家知道,看起來土土的龍眼,藏著怎麼樣深刻的滋味。蔡聰修:「看起來,這樣包裝起來有價值感。」 其他人還在田裡忙著,夫妻倆先為我們示範,真的是到包裝階段,都還是手工精製,也因為規模還小,做不了大幅廣告,就靠口耳相傳,倒也在一些講究養生,講究口味的人之間打出口碑。 鍾惠玲:「有朋友也在烘龍眼,他們烘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所以吃起來味道就不同,他們的就甜甜的而已,沒有一種煙燻的香,就是沒有古早味了。」 旁邊蔡聰修趕緊提醒,還是要消費者說了才算數,我們於是轉述在網路上看過的好評,有人說,是「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龍眼乾」,蔡聰修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蔡聰修:「這樣我們做出來的品質,有人肯定。」記者:「這樣就不累了喔?」蔡聰修:「這樣我們做起來比較有成就感。」 我們則是很有幸福感,龍眼剝殼去籽,隱隱泛著金光的果肉,真的在蜜一般的甜味當中,有股深奧的煙燻香味,繚繞在人口鼻間,讓人忍不住一瓣接一瓣往嘴裡塞;多年來,不也就是這樣的滋味陪伴台灣女子追求紅潤美麗的青春夢嗎,有沒有吃過龍眼乾炒蛋?鍾惠玲:「就跟煎蛋一樣,煎蔥蛋一樣。」 一代傳一代的食譜,雞蛋跟龍眼都是「適量」。鍾惠玲:「像是我們女人、女孩子啊,如果月事來,排不乾淨,吃這個就蠻有效的。」 鍋子裡批哩啪啦的,就是老薑跟黑麻油一塊在爆香。鍾惠玲:「大約第3天、第4天的時候就可以吃了,收縮會比較快,這是以前的人說的,不是我發現的啦。」記者:「這是你媽媽教你的喔?」鍾惠玲:「對啊,我婆婆也有這樣說。」 等油香佈滿室內,蛋汁跟龍眼隨便加,不加鹽,就可以往裡倒,炒著炒著,麻油香中混入了龍眼的甜香味往外擴散,吸引的,可就不只有女生了。蔡聰修:「嗯,香耶,香喔。」
    2006/10/15 22:12
  • 匾額再生 師父巧手 化身桌椅書架

    慶祝升官、搬新家的匾額,不要了,該怎麼辦才好呢?由於匾額用的木頭材質相當好,燒掉可惜,嘉義縣環保局資源回收廠的木工師傅,近來就突發奇想,把廢棄的匾額拿來做成桌椅,還有書櫃的隔板。
    2006/09/03 11:21
  • 【一步一腳印】栩栩如生戲偶後 巧奪天工雕刻師

    布袋戲表演片段:「我就是內山作大水,給你們猜2個字,啊,猜不到,劉三呀。」 聽到熱鬧的配樂和口白聲,很難不令人停下腳步,往戲台上看,有人自備板凳,有人直接坐在電動車上,這年頭,會專程來看布袋戲的人,實在不多,其中這位觀眾,看得格外入迷,他不是來看戲的,而是專程來看戲偶。」 這個劇團擁有500多尊戲偶,超過一半都是出自於,戲偶雕刻師沈春福的雙手。隆興閣掌中劇團團長廖昭堂:「他刻偶的變化比較多,不會死板,他的造型千變萬化,因為刻很久了,比較有經驗,比較專家,他自己會創造,我劇情人物的角色,要什麼造型跟他說,他都有辦法應付。」 沈師傅為廖團長創造出「五爪金鷹」,這是廖團長最自豪,也最得意的主角。廖昭堂:「他在作,比較能作出符合劇情的角色,因為我們主演者,在講口白的人,也會看戲偶的臉,那個造型,那個味道,愈符合角色,口白在講愈講會愈起勁,如果這戲偶作不好,我們表演角色來講,若這個人就愛哭臉、愛哭臉,要演丑角,要講那些笑話,我們當然講不出來,剛好他的戲偶合我們的感覺,我們在主演的人心情好,精神味道才會出來,所以他的戲偶我很喜歡。」 原來布袋戲偶的模樣,會牽動主演人的情緒,也間接決定了,一場戲的可看性,戲想要演得精采,戲偶就得栩栩如生,而沈師傅就是賦予布袋戲偶生命的人。 今年53歲的沈師傅,從事戲偶雕刻,已經超過30年的時間,不論早晚,不分寒暑,蹲坐在家門口,靠著手中一把雕刻刀,刻過上千尊戲偶,創造出無數知名角色,黑白郎君、獨眼龍、祕雕、海殤君、金太極,還有當年讓他一舉成名的武聖關公。 每個偶頭的前身,其實都是一截木頭,但每個雕刻師的處理手法,卻大不相同,在機器勝於人力的年代,大部分的雕刻師,都用機器車胚,但沈師傅堅持,製作步驟,全程純手工,全程對外開放。 布袋戲偶雕刻師沈春福:「客人向我們指定一定要手工,機器他們看得出來,因為有時候他們會來現場,現場看你,他們會來這邊等,他說他要這個偶,所以我們就要刻給他看,現場劈。」
    2006/07/30 21:58
  • 1、2、3木頭人! 3百童扮猴一起玩

    宜蘭羅東今天有3百個小朋友一起玩「1、2、3木頭人」, 為什麼會舉辦這個活動,因為過去羅東是太平山檜木集散地,今年更是拓墾2百週年,為了讓小朋友了解這段歷史而辦這個活動, 不過小朋友顧著玩, 歷史演進還是似懂非懂。
    2006/07/18 23:52
  • 〈獨家〉木頭外包PVC 這款LV也超頂級

    出現在台北中山北路的超大型LV行李箱,至少要花40天才能完成。不過現實生活當中,想要買這樣的行李箱,必須在法國訂做,造價新台幣10萬元以上,因為LV的行李箱,全部手工打造,絕對防水,曾經被當作「救命箱」。
    2006/04/14 18:14
  • 巧!5人罹肺炎 全是新屋惹禍

    桃園縣新屋鄉出現一起奇怪的現象,5位民眾最近相繼就醫,病症都是肺炎,醫師一問之下才知道,這5個人最近都剛住進了新房子,醫師認為,很可能是新房子油漆中的「苯」,或新木頭家具上面的防腐劑「甲醛」揮發造成,醫師呼籲,住新房子一定要保持空氣流通。
    2006/04/13 19:22
  • 〈獨家〉飛碟在台北! 高中生科學實驗圓夢

    想看飛碟嗎?在台北就看得到哦!師大附中有一群熱愛實驗的物理科高中生,他們研究出,利用反重力的科學原理,把電腦螢幕,改裝成3萬伏特的電源供應器,輕而易舉讓木頭和鋁箔紙製作而成的飄浮器升空,看起來就像是飛碟一樣不可思議。
    2006/04/13 19:21
  • 遭竊珍貴原木 市價超過200萬

    竊賊偷走13根漂流木,都是紅檜、肖楠等頂級木頭,市面價格超過200萬,警方不排除是日前遭到查扣的山老鼠,心有不甘跑回來偷,林務局也擔心,這些漂流木雖然查扣時都拍照,但竊賊偷走只要改變形狀,或是重新噴漆,外型就完全不一樣,要找回來的機會,實在很渺茫。
    2006/03/31 18:43
  • 〈獨家〉佛要金裝 軟身媽祖神衣要價不斐

    媽祖神像莊嚴肅穆,不過在彰化地區,其實有許多是所謂的軟身媽祖,也就是不是由木頭雕刻出來的神像,而為軟身媽祖製衣得靠純手工完成,而這項獨門絕技其實耗時又費工,小小一件就要10萬元。
    2006/03/27 18:26
  • 不要紙春聯! 給我「木雕春聯」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會貼張春聯沾喜氣,不過,紙春聯貼久了會變色剝落,宜蘭蘇澳港邊社區居民,覺得紙春聯不環保,他們撿漂流木、和廢棄木頭,雕刻成「木雕春聯」,還有人說要當成傳家之寶呢!
    2006/01/28 21:33
  • 神奇加熱包 遇水馬上沸騰至98度

    發明點子總是不斷的日本人,現在又推出瞬間加熱真空包食物的神奇技術,只要幾秒鐘時間,就可以變出一碗熱騰騰的白飯,還有會變魔術的機關木頭櫃,跟不用費神的自動裁剪衛生紙機,非常神奇有趣。
    2006/01/19 22:22
  • 〈獨家〉檜木澡桶含精油 勤保養否則流失

    寒流來襲,泡澡木桶熱賣,業績暴增至少三成。業者說目前最受歡迎的泡澡桶是台灣檜木以及檀香木,因為業者標榜原木澡桶釋放出來的精油成分例如芬多精,具有舒緩和鎮定安寧的效果,不過學者提醒,泡澡桶要定期保養,否則木頭內的精油成分流失,泡澡桶就跟一般浴缸沒兩樣。
    2006/01/06 18:28
  • 改建7年未完工 菜市場養蚊子

    台北市延壽國宅裡,市府新建的公有市場大樓,乏人問津,攤販們寧願在木頭加蓋的臨時市場擺攤,也不願進駐,只要是因為新菜市場大樓,花了7年,還沒啟用,害他們只能在路邊擺攤,風吹雨淋還被附近民眾的指責。
    2005/12/28 18:25
  • 〈獨家〉恐怖兒童遊戲區 木頭全蛀壞

    兒童樂園的器材給小朋友使用的應該是最安全的,不過高雄知名風景區澄清湖的兒童遊戲區卻處處危機,許多遊戲設施被蟲蛀得非常嚴重,輕輕一踩,整個木頭應聲斷掉,不知情的小朋友卻在危險環境中玩耍。
    2005/11/27 17:59
  • 變小鳥變木頭 曾耀曾催眠921災民

    被指控扎針催眠的曾耀曾,3年前曾經為東勢鎮921災民進行催眠,一群人突然變成木頭,動也不動,全部被疊在一起,完全沒有感覺,還有人幻想自己是小鳥到處亂飛,帶您看看921災民被催眠的模樣。
    2005/11/23 23:27
  • 【一步一腳印】守護山林的精靈 現代獵人撒可奴(下)

    獵人學校,籌備3年多,現在開始動工,撒可奴的家門口,天天有部落青年聚在這裡,他們進出撒可奴的家,就像進自己家一樣,為了獵人學校,他們分工,而今天的任務是到海邊檢漂流木,也因為有他們海邊變的更熱鬧,這些從山下沖刷下來的浮木,似乎也在等待被賦予新生命。 到了海邊,大家看到木頭都非常開心,因為他們其中有的是雕刻家,有時候還會為了搶木頭開玩笑,像負責開卡車的依明,就笑說,上次他在搬不動的大木頭,暫時留在海邊上面還了刻名字,才過了2天,同一跟木頭還躺在這裡,但是,刻上名字的那一段,卻被鉅掉了。 因為經常要拉漂流木,小卡車加裝轉動器,他們說,現在真的輕鬆很多,他們無法想像以前的老人家,竟然用人力把要這麼重的木頭,徒步拉回家,他是獵人學校的發起人之一,和撒可奴不同部落,但是,為了一個實踐一個排灣族人的理想,他放下手邊的工作,幾乎天天屏東、台東兩地奔波。 依明:「我也在都市工作,那很痛苦,只是為了要賺錢每天跟機器拼命,那跟回部落,還是要生活,只是生活方式你自己去決定,我只要過的快樂。」
    2005/11/05 23:08
  • 【一步一腳印】戀戀台灣木香 瑞士經理變台灣木匠

    一個晴朗早晨,汐止工業區域的角落,跟旁邊廠房一樣,機器運作,震耳欲聾,不一樣的是,這裡每一次機器響過之後,空氣裡,木頭氣味好香,這是一家木頭家具工廠。 馬丁:「正在考慮這是在準備材料,然後材料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把它加工,還不知道,應該是這個是比較漂亮的面,選面。」記者:「所以你要選那一面朝上?」馬丁:「對!那一面開始,把它處理很細。」 他是廠長Martin Zaugg,木頭馬丁,一位在台灣待了20多年的瑞士人。 馬丁:「對!這根就夠了,它沒有裂嗎?」學徒:「沒有,其他都有裂。」馬丁:「OK!好!這個可以。」 在網路上,這個外國人開的手工家具工作坊,頗有些知名度,不過看著這廠房的規模,是有些超乎「手工」兩字,所帶來的想像,馬丁倒是指揮若定,原來他本來學的就是管理,一度也是跨國企業經理級的人物,企業管理講精確、講方法,馬丁也用到他的工作坊。 馬丁:「打開!對!OK!全部拉過去!這塊,在這桌子上面,你知道為甚麼不會掉下來?對了!好!你看就這樣子鋸,這樣鋸下去就好了。」 把一塊塊木頭變成家具,只是這個木工坊工作的一部分,讓馬丁在網路上揚名立萬的,是他讓舊家具重生的本事。 馬丁:「這個樣也是,每次修理的時候,第一個,它有這種腳,這種薄薄的,一定要補強,對!這個位置,這裡是樟木,然後有肖楠跟檜木,找一個舊的板子,我們可能可以一個舊的板子磨一磨,然後釘進去。有的可以改,改不同用途啊!有些東西改甚麼,放音樂機啊!或是放甚麼,很多很多。這裡有些釘子,跟我10年了,我天天都要用,東西固定一下,然後不會跑掉,再拔掉,再打。」 這般的愛物、戀舊,在台灣很少見了,而馬丁從企業經理變木工,一部分跟這樣的心情有關,因為一些朋友,在台灣的派駐時間滿了,家具帶不走,DIY工具也帶不走,馬丁就接了下來,當時的他33歲,本來是大企業裡正往上衝的青壯人才,現在他卻是個每天滿身木屑的中年木工。
    2005/10/29 22:36
  • 〈獨家〉6千萬信義區豪宅 蛀蟲漫天亂飛

    信義區豪宅驚傳黑心房屋!一間6000多萬的全新豪宅,買屋送500萬裝潢,沒想到屋主才住一年多,整間屋子到處都是蟲屍和木屑,找來除蟲公司處理,發現要打掉木頭裝潢,才能根絕蛀蟲。屋主向建商反應,對方只肯賠20萬,氣的屋主一狀告上消保官。
    2005/09/06 17:59
  • 送木雕月餅 盼植物人兒子甦醒

    9月18日就是中秋節,苗栗縣三義鄉一位木雕師傅為了讓植物人的兒子,也能感受過節氣氛,特別到兒子的床前用木頭雕刻月餅,希望藉由木頭的香味,讓兒子早日醒過來。
    2005/09/06 15:38
  • 123木頭人 300名小朋友變木頭

    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一二三木頭人,不過你應該沒有跟上百名小朋友一起玩過,今天在羅東運動公園的望天丘就有600多名小朋友,一起在山坡上玩一二三木頭人,小朋友們個個奮力向上衝刺,攻頂搶旗幟,相當熱鬧有趣。
    2005/07/25 16:08
  • 【一步一腳印】全國唯一螃蟹教室 生態教學有成

    炎熱的午後,小朋友卻往烈陽下跑,大家要趕著到下一堂的教室,但這裡沒有課桌椅,老師要大家奔向大自然的懷抱。老師:「各位小朋友,我們現在利用這個時間,大家去找找一隻我們的螃蟹朋友,我們來認識牠,看誰能找到最特別的螃蟹。」 這裡是台中縣大安鄉塭寮漁港,地形平緩潮差大,一天退潮時間長達8小時,有豐富的海岸生態,尤其是這一大片紅樹林,是全國唯一可以穿布鞋,進去把彈塗魚螃蟹看個仔細的紅樹林,因為之前有人管理照顧,不僅沒有爛泥,還像是一座迷宮,成為生態教學最理想的野外教室。小朋友:「哇!太大了!好大喔!不要跑不要跑。」 老師:「螃蟹我有吃過,我覺得那隻是公的,這隻是日本蟳可以吃,你們今天八字超好的,平常來不見得可以看得到。」 鄭青海是永安國小的總務主任,推動自然生態教學已經有9年的時間,而這一切要從一隻小螃蟹說起。永安國小的總務主任鄭青海:「在吃麵的時候看到最小的波寧豆蟹就在我那盤麵裡面,被我挾上筷子,那一煞那的震動震撼是很難比喻的,那種感覺讓我發覺說,生物的奧妙是無所不在的。」 就因為這樣,鄭老師慢慢的走入螃蟹調查的領域,但並不輕鬆,每天放學就到這裡來報到,午休一點點時間也不容放過,就是往海邊跑。永安國小的總務主任鄭青海:「脫掉好幾層皮是常有的事,全身被曬得都是黑的。」 鄭老師形容他對螃蟹的著迷程度,就像是中毒一樣,很難自拔;最辛苦是因為要等到螃蟹最美的畫面,要拍到牠很可愛的動作,你就必須要保持像木乃伊一樣不准動,像木頭人一樣蹲在那一邊動都不能動。永安國小的總務主任鄭青海:「那蹲久了大家都有那樣的經驗,雙腳會麻,曾經拍到要起來起不來。」 鄭老師以前都是用相機紀錄,最近改用攝影機,結果發現更多螃蟹可愛的行為,弧邊招潮蟹在要出動覓食的時候,剛好一片落葉蓋在牠的洞口,牠就把樹葉掀開然後出去覓食,那因為那天有一點風,所以風吹過來以後,把葉子又吹回來了,然後那隻弧邊招潮蟹嚇到了,就趕快躲回去洞裡,牠以為敵人來了。永安國小的總務主任鄭青海:「結果一看不是,牠又再出動。」
    2005/06/04 19:2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