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吳桐潭阮經天軍演續審國會改革法案星野源台灣鄭捷殺人女子五金賣場東部戰區
  • 搜尋:

    摸索 結果共154筆

  • 視障少女不慎觸碰 百萬木化石變碎石

    彰化最近有一場「木化石」展覽,裡頭的木化石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相當珍貴,不過一位視障少女,幾天前跟著家人前往參觀時,可能對於展場環境不熟悉,伸手摸索時,不小心碰觸到名為「話鴨」的木化石,原本30公分高的木化石,瞬間斷成三截,幸好這些展品事先都有保險,收藏家原諒了撞毀化石的少女。
    2009/06/02 18:21
  • 【轉個彎出頭天】工程師身體差 轉行開漫畫店

    年薪破百萬的電腦軟體工程師,為什麼甘願放棄高薪?今天的轉個彎出頭天報導,要介紹32歲的工程師洪小姐轉行的艱辛過程。這位工程師因為健康因素還有孩子,不得不創業自己開起漫畫店。一開始為了找尋客源,壓力大到爆瘦,不過現在的她,已經摸索出一套留住客人的秘訣,還把過去寫程式的專長,用在通知客戶的電腦系統上。
    2009/03/11 19:29
  • 鐵皮貨櫃掩護 嫌犯躲山區製安毒

    台東警方破獲一間安非他命工廠,嫌犯選在偏僻的山中,改造貨櫃做為基地,方便躲藏和移動。警方調查,兩名嫌犯只有高中學歷,卻為了製毒買書苦讀,邊摸索邊生產,學會提煉感冒藥,之後再做成液態安非他命。
    2009/01/16 23:50
  • 【發現台灣味】小巷內的搶鍋麵 堅持口味創造不平凡

    雖然大家都說大環境不好,但是有些店卻總是能夠大排長龍,讓人覺得很好奇,到底秘訣在哪裡?我們帶您看一個在小巷子裡面的搶鍋麵,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中午11點半,這個在大馬路旁不起眼的小巷子,突然湧進人潮,跟著走進來,另一頭排了長長的隊伍,大家等著吃一碗熱騰騰的麵。 老闆堅持,每碗麵都要單獨煮上15分鐘,因為麵條是請師傅切了20幾刀,獨家訂做的,要確保嚼勁十足,就得一鍋燜一碗,以免糊在一起,紮實麵條也才能熟透,這可得考驗客人的耐性,但是排隊的人,好像習慣這種等待。 小麵攤是龍媽媽,年輕時一手經營的,這一碗麵來自河南,因為需要用到快火爆炒,還可以加入辣椒調味,所以叫做「熗」鍋麵,傳承下來,因為筆誤,成了「搶」鍋麵,龍媽媽反而喜歡這個「搶」字,因為她說,一碗用心煮好的麵,當然希望人人搶著吃。 而為了研發大家都愛吃的搶鍋麵,早年龍媽媽一家人幾乎每天三餐都吃麵。麵店老闆娘龍媽媽:「慢慢在研究,慢慢自己每天在吃啊,缺少什麼味道,就加什麼味道。」 這個味道的摸索,花了龍媽媽1年的時間,才讓她真正的滿意,搶鍋麵的慢工出細活,還不只在「尋找味道」,要怎麼「維持味道」,又是另一條漫漫長路,光是湯頭,每天清晨5點就得起床開始熬製,一直要熬到中午才算入味,蒜頭過去是直接放在桌上,讓客人自己剝的,現在餐桌上看到的,都是切好的蒜末。 搶鍋麵的生意好,但賣的東西不多,只有兩種麵,嚴格說,這兩種麵還只有醬料的差別,一種是芙蓉肉醬麵,另一種是肉絲麵,兩樣都得花上大半天功夫,才能夠送到客人嘴裡。
    2008/12/07 22:06
  • 【發現台灣味】大坑芋圓冰 料好實在贏得顧客心

    台灣的好味道之一,芋圓向來在北部比較流行,但有一個中部人,現在正努力在台中開疆闢土。東正勝:「也想要離開這個地方,也想要轉行,那後來堅持留在這�。」 在台北經商不成,東正勝回到台中市他成長的地方,因為喜歡吃芋圓,於是自己開店賣起芋圓。東正勝:「我會到處去吃,尤其是芋圓,台北九份最有名我也去,幾乎每一家都試著吃,然後回來再研究。」 以前不下廚,當時卻是每天窩在廚房,研究做芋圓的方法,他選用最有名的大甲芋頭,但口感總達不到想要的水準,原來問題出在芋頭的等級,同樣是用大甲芋頭,但改用價格多一倍的頂級芋頭,先把它刨成絲,再放進木桶子�蒸。東正勝:「以前我們都是用瓦斯爐,那現在改成蒸氣,第一個除了速度會比較快之外,它整個燃料也會比較節省。」 蒸過的芋頭,趁熱倒進攪拌機,接下來更是關鍵,5個人動作俐落,不斷來回揉捏芋泥,還要邊灑粉幫芋泥凝結,最後揉成芋泥糰一個個,看起來很有彈性。東正勝:「手工來做,它的製造過程手感會比較好,比較能了解這個東西,你搓揉的夠不夠,吃起來第一個口感會比較好,又能保持原味。」 一般有了芋仔就少不了番薯,地瓜圓的製作方法和芋圓相同,但這回堅持用在地食材。東正勝:「大肚山的紅番薯,全省有名的,它是用紅土種出來的,顏色也特別紅,所以吃起來,它的口感比較鬆軟,密度比較高一點。」 一開始只做批發生意,因此選在比較偏遠的台中大坑山區,店租比較便宜,但經營的並不順利。東正勝:「那時候他們沒有聽過什麼叫芋圓, 因為芋圓好像是從台北流行的,中南部根本就沒有。」 原以為沒人做的生意大有錢途,沒想到卻是乏人問津。東正勝:「剛開始做會心灰意冷,事實上做沒多久,甚至有轉行的念頭。」 不過對自己的芋圓品質,非常有信心,於是試著調整營運的方式,在工廠旁邊擺個攤子賣起芋圓冰,所有配料一樣一樣慢慢試。東正勝:「我那時候在煮豆類,比如說先買一斤紅豆,要加多少水煮多少時間,都自己摸索,然後煮好,加個冰吃看看好不好吃,如果不行再重新來過,這樣一?一?來。」
    2008/10/12 23:00
  • 女碩士養大閘蟹 業績日衝20萬

    台中一位26歲的女化工碩士,放棄高薪待遇回家養大閘蟹;每天搬貨、剁飼料、做苦工,還被螃蟹夾得滿手都是傷,差點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她和爸爸一路摸索,今年成功養殖3萬6千隻大閘蟹,通過藥物檢驗上市銷售,現在收成期,每天營業額可以衝上20萬。
    2008/10/07 12:53
  • 【放學去哪裡?】牧師的飛炫屋 劍道課教堅強

    這家網咖位子不多,先搶先贏,子亮卡位成功,哥哥韋霆陪玩,到哪裡都要拖著3個弟妹,韋霆的暑假過得很忙,因為爸媽也都很忙,為了省點事少洗頭,哥哥把弟弟剃成小光頭。花蓮學童:「啊,就輕輕一碰就這樣了。」花蓮學童:「你輕一點啦,衝那麼快你要死了。」花蓮學童:「喔你酒駕喔。」花蓮學童:「他酒駕,他喝酒上路。」花蓮學童:「喔,出車禍。」 還好有這家網咖,林韋霆可以帶弟妹來,沒等到電腦,也可以看書寫功課,冷氣免費,網路也免費,就是規定多了點,一次只能玩1小時,然後不能看不該看的東西,而且網咖老闆,這位阿伯還會常來「巡堂」,指指點點,筱萱自己家裡也有電腦,但還是喜歡來這裡。 爸媽永遠很忙,經常不在,這裡有朋友,老闆雖然有點囉唆,對孩子們卻很大方,天氣好時,還開車帶大家去打球。牧師陳在惠:「會不會殺球啊?」學童:「我會啊。」陳在惠:「哎喲。」學童:「界外。」陳在惠:「排好嘛。」 跟網咖老闆打球,一切要照規則來,可以消耗掉弟弟妹妹一點力氣,也讓林韋霆覺得比較輕鬆。陳在惠:「好,預備,加油了,哇,過來,啊。」學童:「界外。」在惠:「出界了啦,出界了啦。」 即使孩子常打界外球,網咖老闆還是陪玩得很High,為了拉攏這群忠實顧客,這位阿伯下過重本,半夜去網咖考察。陳在惠:「去買時間,去那邊玩,然後那些玩具,我都不會玩,這是什麼款的遊戲喔,那麼好玩,小孩子那麼投入,哇,打得很入迷,吱吱叫。」記者:「你有問他們嗎?」陳在惠:「有啊,我說,這有什麼好玩的,發現這些孩子為什麼那麼晚不回家,家裡沒人嘛,哪回家幹嘛。」 這位阿伯還決定,他開的網咖得免費,因為他發現孩子們沒錢去網咖時,會到花蓮海濱找情侶們抽戀愛稅。陳在惠:「只要有情侶來,他們就在旁邊裝瘋賣傻,然後就拿個1百元,他們就又鳥獸散,又跑去網咖。」 網咖阿伯不希望孩子半夜在外晃蕩,他的網咖打烊時,還會送顧客回家。陳在惠:「說10點下班,都拖到12點,有時候我們下班了,小孩子要送回家裡,那個時候父母都還沒有回來,甚至於到12點都送到家門口了,門還關著。」 爸媽要為生計煩惱,家裡常常沒有大人也沒有晚餐,來跟著這個網咖阿伯,還有人教籃球、請吃冰,網咖阿伯叫做陳在惠,愛妻因為慢性疾病,住在台北的家,2個孩子剛度過青春期,他自己則做完肝癌手術,應該要養病的人,卻回到家鄉花蓮,來開這種要陪玩、很累人的安親班,因為陳在惠還有正職,他是個牧師。 有一頓熱飯,對孩子們來說,也是心情上的小小安慰,簡單的菜餚,也有孩子幫忙準備。記者:「爸媽有教你做簡單的菜嗎?」花蓮學童黃郁雯:「我都自己摸索。」記者:「第一次自己做菜什麼時候。」黃郁雯:「國中吧。」記者:「那時候為什麼忽然想要下廚?」黃郁雯:「就媽媽上班很忙啊,然後家裡就只有我跟妹妹在家而已。」記者:「暑假的時候爸媽有沒有時間,陪妳、照顧妳?」花蓮學童林奐婷:「比較忙,又單親。」 2個大女孩來到這裡已經好幾年,從放學來「被安親」,到現在可以幫忙照顧更小的孩子。林奐婷:「會有活動,一定要互相包容,就是採各種意見之類的,來這邊比較勇於發表。」 也學會與不同年紀的玩伴,互相照顧包容。陳在惠:「啊,你的筷子怎麼一長一短。」花蓮學童子亮:「那邊拿的。」陳在惠:「他就是因為拿一根筷子,才會跑去拿一根筷子啊,啊這樣怎麼吃。」子亮:「就…,隨便吃啊。」
    2008/08/31 22:47
  • 「預習」選民服務 余天話少多摸索

    很多人說隔行如隔山!從藝人要轉跑道從政的余天,今天預習當民代後要面對的選民服務,不過在會勘停車場興建工程,的現場我們發現余天沒有一般民代的砲火,反倒是像個學生默默聆聽,巧的是,他同選區的對手國民黨立委朱俊曉隨後也趕到,讓當時的狀況很尷尬。
    2007/11/29 18:36
  • 導盲犬牽著走! 謝長廷盲胞初體驗

    民進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選戰訴求是「愛與信任」,他今天飛到底特律參訪導盲犬訓練學校時,倒是深刻的體驗這句話的意思。謝長廷被導盲犬牽著過馬路,學習視障朋友在黑暗中摸索的過程,他說這就是愛與信任。
    2007/07/27 16:36
  • 【發現台灣味】巷子口的好滋味 餡多味美蘿蔔絲餅

    2個蘿蔔、2個蔥油,店員拉高分貝,重複客人點的東西,這一家巷子口的小攤位,一開門營業,從早上7點到晚上8點,天天就是這種大排長龍的景象。 顧客:「因為爸爸媽媽常常來買,所以想說幫她們買。」主播拉娃谷幸:「爸媽有沒有說好吃在哪裡?」顧客:「那個好像以前學生時代,常常來買,好像很好吃。」主播拉娃谷幸:「妳爸媽學生時代就來買過?」 一個一坪不到的小攤位,只賣4種東西,蘿蔔絲餅、蔥油餅、豆沙餅和蛋餅,開了30幾年,顧客幾乎都是老客人,還有計程車司機,就把車子停路旁下車排隊。 顧客:「第二次來買。」主播拉娃谷幸:「怎麼會想來再來買?」顧客:「很多人來買很多人吃。」主播拉娃谷幸:「最喜歡吃他的什麼?」顧客:「只吃過一樣,蘿蔔絲。」主播拉娃谷幸:「吃過的感覺怎麼樣?」顧客:「好吃啊…。」 蘿蔔絲餅是小攤位最受歡迎,也是招牌口味,通常客人好不容易排隊買到,一買就是買十幾二十個。顧客:「他這個蘿蔔絲很多,然後皮很薄,還有其他的呢,還有蔥油餅。」主播拉娃谷幸:「那你覺得他的蘿蔔絲餅,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地方在哪裡?」顧客:「他的料很足,那個蘿蔔很脆。」 怕客人等太久,有時候還得先幫問客人要吃點什麼,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時間,一方面是為統計數量,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現點現作,老闆娘一邊桿麵皮,一邊包內餡,客人點多少,就煎多少餅,堅持現作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食材都是當天的,就是要趁新鮮才好吃。老闆:「蘿蔔好吃,第一就是要新鮮,蘿蔔就是要買,比較嫩的,才會香,你不可以偷工減料,你既然再做生意,盡量包多波螺絲給人家吃,不可以偷工減料,東西一定要新鮮,絕對一定要新鮮。」 東西每天賣完,這樣才會有辦法讓客人來,這是老闆30年來,做生意的原則,老闆年輕時從彰化分園,到台北創業,腳步太方便,又沒唸什麼書,剛開始作高級成衣,沒賺什麼錢,才轉行賣小吃,除了作麵包的姊夫有教他做麵皮之外,其他的他都是自己慢慢摸索 。老闆:「也有客人教我怎麼做,告訴我你要怎麼弄才會好吃,那個客人是好人,我就學起來作。」 客人怎麼說,說皮要怎麼弄才會好吃,才會香才會酥,老闆很古意,他說客人對他好,所以他要盡量滿足客人的需求,除了用上等的蘿蔔,連蔥油餅用的蔥都是宜蘭的三星蔥,食材選最好的,這幾年成本增加了,但是,他賣的餅已經15年沒有漲價了。 老闆:「經營客人做這麼久都有感情,就是說就剛好,有一個朋友的這間店給我租,以前我市坐路邊攤,他說你警察一下子趕你,一下子跑到那邊,一下在閃到巷子,客人也跟我們這樣走,我就是想說,他便宜的租給我,我也可賣的便宜不漲價,第一客人是就好像是選舉一樣,他以前支持我們就要對他好,他才會繼續支持我們,就是這樣啊。」 對於每一個客人,的支持他心存感激,老闆做生意,也教了不少好朋友。顧客:「他家很辛苦,他來這邊就是一個攤子,那時候將近20幾年,看他這樣最後這樣子做,很辛苦他們全家都在做,這個女婿阿,碩士,做保險,現在有錢了,還是很謙虛,跟我們這些鄰居非常好,沒事,要吃的話我就先定,不然每次來都排20幾個,都是老顧客,老顧客,非常好。」 老闆:「這家他姓林,我都叫他員外,他是分員人。」顧客:「我買3個, 明天早上7點來拿,7點。」老闆:「7點,我明天休息,我明天有事,要去南部啦。」顧客:「好啦好啦。」
    2007/01/07 22:38
  • 【發現台灣味】朱姐家常菜 燒出人間好滋味

    本來只是在傳統市場,的一個小角落,賣幾道江浙菜而已,這位太太呢,因為手藝太好了,所以呢從三道菜,竟然越賣越多,賣到上百道菜,那麼這當中已經,不只是江浙了,還有包括大江南北,甚至國內外的各種口味,因為都是一道道,料理好的熟食,其實省去了很多上班族,太太們的麻煩,那麼所以呢,其實我們看到,從一個小攤位已經,變成了一個品牌在經營,當然這背後的故事,他們的成功,其實有很多的艱辛,我們帶您來看。 大清早的巷弄裡,南門市場後頭已經有動靜,切菜炒菜的忙了起來,另一頭則有人刷刷洗洗,廚房要展開一整天的忙碌了。作為一天的開始,朱姐的兒子黃治豪,先查看需要採買的菜單,每天清晨6點以前,他要趕到中央市場,打點今天的食材。 城市這個時候才剛甦醒,但過個地下道轉出來,中央市場已經好熱鬧了,他每天都得跟固定攤販碰面。黃治豪:「他是從我爸的時候,就一直跟他買,大概買了,大概10幾年,1、56年有了。」 這個攤位供應蔥、薑、蒜和辣椒,調味食材不能馬虎,媽媽是這麼叮嚀的。黃治豪:「它吃起來的感覺也是不一樣,像這種所謂三星蔥,它比較軟,你吃起來口感不會說老的意思,像這種就比較硬,吃起來感覺會比較老。記者:「那價格差多少?」黃治豪:「喔,差3倍、4倍。」 上等貨得早一點到市場才挑得到,像是佛跳牆用的蒜頭,要選特別大顆的才好,青椒鑲肉用的青椒,要光滑要直要鮮嫩翠綠;黃治豪從15歲陪爸爸上市場採買,直到父親生病,獨當一面,父子都從擅長料理的媽媽身上,學到挑選食材的學問。菜飯:「這要賣到70,這個只有賣50,還有一種比較彎彎曲曲的賣30。」 黃治豪:「四季豆你買到比較不好的四季豆,吃起來感覺瀑瀑的,台語瀑瀑,就是吃起來有點渣的感覺,你買好的四季豆,吃起來是很嫩的,幾乎整個四季豆都可以吃完。」 不到一個鐘頭後,新鮮的四季豆正在油炸,做成料理乾癟四季豆。廚房最忙的就是上午這個時候,他們不是開餐廳,只是市場裡的一個攤位,專賣一道道煮好的熟食,朱姐靠著家庭主婦的手藝,幾十年來已經創造驚人業績,不過每天早上,她總還是從洗菜盯起。 黃治豪的媽媽朱姐:「你在家裡面煮,你也是這樣啊,並不因為我要給客人吃,我就可以馬虎,我還是一樣用我的方式在做。」記者:「家庭主婦的廚房通常是這樣要弄到乾淨?」朱姐:「對對對,沒有弄乾淨,你好像不會去煮它你知道嗎,不管你現在再多,我還是這樣子做。」 大夥忙著洗的蓮藕,是朱姐的招牌料理之一,灌了糯米的冰糖蓮藕。朱姐:「我們的客人很好,我們客人幾乎都跟我成朋友,其中有個上海太太你知道嗎,她跟我講說,我送你一樣東西很好吃,我一吃這什麼東西我不懂,她說你想不想做,我說當然想啊,她說那我教你。」 跟客人學來的作法,被她發揚光大,蓮藕切開小心放入糯米,得煮上大約10個鐘頭。朱姐:「你米如果牙籤這樣斜插過去,正好把它擋住,如果直插的話,變成你去插到藕的肉,並沒有插到米,米就會一直衝,衝頭就掉了,擋住讓米不會掉出來。」 朱姐說這就叫江湖一點訣,得不斷摸索嘗試,才有現在的熟練。朱姐:「以前每次頭掉下來,又找頭又插回去,有的米剩一半,衝出來剩一半,米就沒有那麼結實,吃起來像稀飯,客人就說這個怎麼搞的,哇,搞不懂嘛。」 朱姐的料理強調是手工菜,就是得花功夫完成的,七分瘦三分肥的絞肉,硬是得這麼舉手過頭,甩出它的嚼勁。朱姐:「機器可以,可是做出來就是不一樣,我們也是想這樣很辛苦,有時候一天打十幾份,打得真的是,每個人的手都…,可是我們用機器打就是不一樣。」 市場一早就熱鬧,擺出來的菜,幾乎都是早上剛做出來的。時間9點不到,後頭本來暫時安靜的廚房突然又開始熱鍋下油,大廚趕緊再炒一大盤醬爆茄子。大廚:「新光三越跟我們叫貨,還有早上第一批家庭主婦會早一點來購買的話。」記者:「所以一大早這個菜已經買完了?」大廚:「對,前面如果剩不多,就會叫我們再加菜。」 既然是排在外頭等著客人買,怎麼不一次多炒一點?大廚:「我們老闆娘一再要求我們的品質,就是說不要急把菜炒出去,把你的品質控制在最好的範圍內,把它炒出去,不夠了我們就叫了再炒,不夠再炒。」
    2006/11/26 22:51
  • SOGO火警/火燒SOGO煙密佈! 疑4樓管道間起火

    SOGO百貨火警濃煙密佈,消防人員在濃煙中摸索,尋找起火原因,最後在4樓的管道間找到疑似起火點,因為煙囪效應關係,火勢從管道間往上延燒,根據消防隊員初步研判,應該是電線走火,引發火警。
    2006/07/27 17:51
  • 【無聲之美千手一心】巧扮千手觀音 聽障舞者「摸索」節奏

    在今年大陸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感動數億觀眾的舞蹈節目「千手觀音」,是由大陸殘疾人藝術團所演出,20幾位聾啞舞者,用高度的默契
    2006/07/08 15:39
  • 好吃的不得了! 張北和秀拿手菜

    張北和被比喻為怪廚、食神,主要是因為他的手藝,幾乎是無人能比,其中張大千一度失傳的私房菜「水舖牛肉」,更是他經過16年摸索後才製作出來,也被說成是50年來,國內美食界最神秘的名菜。
    2006/03/22 18:29
  • 【一步一腳印】布農童音 踏上國際開唱

    這是布農族傳統歌謠「誇功祭」,族人慶祝打獵豐收,這首古老戰歌在小小布農族人的口中傳唱,歌聲中聽的到祖先驕傲的靈魂。隱身在中央山脈群,海拔830公尺的高山上,這一所迷你小學,新鄉國小,全校總共79個學生,有一半是合唱團。 一天要跑七圈,這只是熱身,接下來要讓肌肉放鬆,小朋友在操場上幫彼此按摩。同樣的基本動作,一天要做好幾次,肌肉、心情放鬆之後的發聲練習,會比較順暢。 在司令台上背對牆壁,推腰練習發聲,平均年齡10歲的孩子對性別差異有認知了,練習的過程,這種尷尬的對話會經常出現。小朋友:「是誰那麼色啊?誰,手碰人家,這是要讓你們試一下你的腹部力量,在司令台上練唱。」 發聲練習前,暖身動作,校長要求很嚴格,即使這些孩子天生有一副好歌喉,後天的教育讓他們的歌聲更響亮。 校長是合唱團的靈魂人物,在山上教書27年,因為了解原住民兒童普遍缺乏自信,他一手成立合唱團,希望從這些孩子最拿手、最熟悉的歌唱,來建立他們的自信。 個頭嬌小、皮膚黝黑,他,主修的其實是體育、鋼琴、聲樂,自己摸索本身布農族人,跟這些孩子一樣,生長在同樣的環境,所以教小朋友唱歌,他知道用小朋友最容易的聽懂的語言。
    2005/09/03 21:12
  • 【一步一腳印】鼓藝「响」透天 名揚海內外

    利用千斤頂把鼓撐高,再拿大鼓棒敲打邊緣,這是在調音,千斤頂撐得越高聲音就越高,沒有定音器,全靠經驗。製鼓師王錫坤:「它的音質要透出去,不是響得叩叩叩,高音鼓打出來要有兩種聲音,ㄧ個是敲擊的聲音,ㄧ個回出來的聲音。」 王錫坤製鼓已經26年,過程相當艱辛,祖父是老師,爸爸卻不喜歡唸書常翹課,長大後只好學製鼓維持家計,不過後來手藝純熟全省聞名,但不想讓孩子步他後塵,靠勞力吃飯,所以鼓勵孩子求學,他們製鼓,但王師傅在唸大學的時候,父親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店裡的老師傅也走了自己開店,王錫坤面臨人生最大的抉擇。 製鼓師王錫坤:「那時候想說我如果沒有做,響仁和就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那時候其實也是說,是不是做得起來能成功,也是未知數,那時候一心想說把招牌撐起來,再怎麼樣也要把招牌撐起來。」 王錫坤從父親過世後,才開始學製鼓,沒人教,全憑以前看來的印象,自己摸索。製鼓師王錫坤:「以前只是看、看過而已,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差了十萬八千里。」 第一關削牛皮,就吃足了苦頭。製鼓師王錫坤:「我水煮開了以後皮放下去。」記者:「結果怎麼了嗎?」製鼓師王錫坤:「熟掉了,熟掉了,整張皮就壞掉了,那既然會熟掉,我溫度降低,皮拿下去燙再拿起來,結果刮毛刮不起來,這是最簡單的,到最後才知道溫度要保持85度不多不少,毛很好刮除,再削脂肪層,再削厚薄,那又更難了。」 試過千百回總算勉強過關,但緊接著繃鼓調音,又是一次嚴酷的考驗,因為剛開始皮削得不好,鼓ㄧ繃的時候,不是鬆掉就是太緊破掉,那是ㄧ段相當難熬的日子。製鼓師王錫坤:「那時候做的時候蠻苦惱的,我想尼采有ㄧ句話,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那時候我想要樂觀ㄧ點,要想辦法解決,想辦法解決事件。」 接手兩三年,還是無法掌握竅門,後來開始流行簽大家樂,小神壇如雨後春筍冒出,鼓需求量大增,王錫坤有更多機會磨練,經過2年終於學成了。製鼓師王錫坤:「這是調音的第ㄧ個步驟,站在鼓面上,利用身體的重力踩踏,讓鼓皮柔軟音色才會美,但沒有柔度標準可依循,完全憑感覺。」 每ㄧ個環節都要很仔細,綁在鼓皮上的繩子和木棍,固定大鼓底下的鐵環,讓千斤頂往上撐的時候,鼓皮不會脫落,而且能越繃越緊,不過ㄧ旦繩子和木棍位置不對,繃鼓也可能前功盡棄。製鼓師王錫坤:「它的繩子和桿子都很整齊很有規矩,四三四三很整齊一排ㄧ排,不會像有的歪來歪去,那會產生什麼影響,皮ㄧ繃,力道會不均,力道不均,皮繃的時候鼓會歪斜。」 找出了父親當年的手藝訣竅,而自己也有創新,特製的圓規,可以更精準的抓住圓的弧度。製鼓師王錫坤:「看起來差不多嗎?但用使尺量是有問題的,用眼睛目視的話無法看出,所以我用圓規,無形中思考那個最規矩,圓規放著畫下去,就知道哪裡凸出來,這裡凸那裡凹。」
    2005/07/16 22:46
  • 父親驟逝 製鼓沒人教全憑印象

    朱宗慶打擊樂團和優人神鼓的表演,總能撼動人心,台上的樂器「鼓」大都出自台北新莊一位王師傅之手,雖然是繼承家業,但是製鼓功夫卻是自己摸索而來,因為父親不想讓孩子靠勞力吃飯,希望孩子求學,不教他們製鼓,但父親卻突然過世,王師傅當時還在讀大學,仍一手撐起家業,現在名揚海內外。
    2005/07/16 10:28
  • 不向命運低頭 盲人鋼琴手放光芒

    你能想像雙眼失明的人是如何彈鋼琴嗎?現年18歲的許哲誠,靠著天生敏銳的聽覺,在鍵盤上不停的摸索,現在不但將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知名的蕭邦鋼琴大賽,同時晚間也舉辦了一場個人演奏會。
    2005/07/09 23:25
  • 【一步一腳印】回收強化玻璃 創新冰裂文鎮

    在不太熱鬧的小街道上,有一間玻璃店,看似傳統,但路過的人總是會被屋子裡的繽紛色彩給吸引住,走進一看,更令人驚艷,有鑲嵌玻璃、彩雕玻璃、馬賽克玻璃,還有各種不同的環保玻璃,每ㄧ樣都極具巧思。 其實這是ㄧ間玻璃藝術工作室,主人黃坤榮以前開鞋模廠,就是被這樣的彩色玻璃深深吸引。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有一次我和太太去高雄找親戚,她姐夫在做彩繪玻璃,第一次看到很好奇,這個東西怎麼這麼漂亮。」 黃坤榮當下就決定收掉鞋模廠,開玻璃店,毫不猶豫的選在台南市,因為20年前這裡還沒有人做彩繪玻璃,才一個月的時間,店就開張了,朋友?他捏了一把冷汗。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我那時候對玻璃一片空白,只覺得畫圖很好玩,畫玻璃很好玩,就開(店)開店後就慢慢摸索,那時候還不會切玻璃,裝玻璃都不會。」 就憑著ㄧ股狂熱,ㄧ頭栽進玻璃世界,但很快的就令同業刮目相看。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我剛好在切玻璃,結果他說他做玻璃20多年,不知道玻璃可以這樣切,我說我也不知道啊。」 切割刀ㄧ般都是往下劃,不過黃坤榮卻是往上,他說轉個方向可以讓花紋更多變,這樣的思考來自鑲嵌玻璃,有一次他到台北,看到一片很漂亮的玻璃,不是他學的彩繪也不是彩雕,於是他決定要北上學鑲嵌玻璃,每天台南台北兩地通車。 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白天上課我們上中午和下午,上到下午6點下課,坐車回到台南開始工作,做店裡的工作,切割玻璃或是雕刻玻璃,做做做,做到天快亮了,洗澡打理一下門面,再坐車到台北,中午12點以前到台北,差不多將近一個月,幾乎都沒有在床鋪上睡,之後把鑲嵌玻璃學回來。」 經過2年的摸索,終於做出滿意的作品,台南市的教堂也看得到,儘管如此,學習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這回去學陶藝。藝術玻璃創作家黃坤榮:「學陶藝當中就去買一個實驗爐,買一個60×60的實驗爐,在燒陶土陶板的過程,我在想把玻璃放下去燒燒看。」
    2005/07/09 18:59
  • 〈獨家〉構築音樂夢 連詠心中廣實習當DJ

    國民黨主席連戰家可能要出現一名音樂DJ了!已經申請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入學的連戰小女兒連惠心,悄悄開始在中廣實習,跟著主持人節目,連詠心今天接受TVBS獨家專訪時強調,未來她想從事和音樂相關的工作,父母都支持她做想做的事,對於要不要攻讀博士學位,連詠心說,她還在摸索。
    2005/06/24 12:58
  • 大象隨地放「地雷」 觀光客無處躲

    說到動物糞便再利用,在印度牛隻的糞便被當作治百病的藥品,現在在泰國,一群國中生完全靠書本自己摸索,竟然也把泰國最困擾的滿地大象糞便,再生成為可以使用的燃料,幫學校省下相當可觀的水電費。
    2005/03/20 19:28
  • 〈獨家〉巧扮千手觀音 聽障舞者「摸索」節奏

    在今年大陸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感動數億觀眾的舞蹈節目「千手觀音」,是由大陸殘疾人藝術團所演出,20幾位聾啞舞者用高度的默契配合音樂,模擬出千手觀音手臂擺動的曼妙舞姿,而讓觀眾深受感動。TVBS透過管道,獨家拍攝了這個演出團體不為人知的訓練過程,一起來看看。
    2005/02/24 12:18
  • 【一步一腳印】古坑護士願望 社區健康營造

    李虹慧的工作是衛生教育指導員,她的單位叫做保健課,如果以基層衛生所來看,她算是上級單位,有一份剛忙昏頭的活動紀錄送到她手上。 這是在2004年底,在褒忠鄉辦了一場大陸配偶座談會,和台灣其他地區一樣,他們在進行一項社區健康營造的任務,聽起來很呆板,但卻是牽動著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李虹慧今天要和古坑護士到很小的田心村走走,天氣冷了,他們擔心很多活動都會跟著停擺。雲林縣衛生局李虹慧:「最主要的是把金獅陣,一些年輕人,男性,提高男性運動人數,我是覺得..」 很難想像護士陳曉婷下班後,都要像這樣固定到幾個村子和村民們搏感情,最起碼要先打進社區圈子,再來關心健康問題。古坑衛生所護士陳曉婷:「我們阿媽來了,這是我們班長,阿媽,這是TVBS記者,給我們採訪。」記者:「都有來運動,很好喔!」阿嬤:「我的腳關節性發炎..休很久了。」記者:「其他人呢?你休大家都休嗎?」 中央的政策要讓每個國民知道運動健康多重要,從飲食衛生到運動保健,而且要拿出成績單,但指令到了偏遠地區,難度會大大提高。古坑衛生所護士陳曉婷:「慢慢接觸之後,大家才知道說,阿!那個護士小姐來了,她就看到我就知道了。」記者:「都一個人行動?」古坑衛生所護士陳曉婷:「都一個人,看我每一年要營造幾個點啦!像我94年就預計3個點,對,就是看我的計畫裡面的內容而定,不見得要走幾個村莊。」 看著這一面地圖,等著護士曉婷去開發的地區還很多,有時要花上半年才能說服一群媽媽少吃藥、多運動,這些平日拿針筒的護士,現在扮演的角色又有些像里長,連村民都會錯亂。古坑衛生所護士陳曉婷:「我覺得危機就是轉機,因為剛開始這個業務是新的,我們會很害怕,因為你不熟,從來沒有人辦過,妳上面沒有一個模範,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因為我們的成果不是很簡單貼貼照片,她還要很多文字敘述東西,然後你要有組織企劃。」 而像是隔壁鄉鎮的衛生所也面臨工作挑戰,大埤衛生所護理長沈芙蓉的例子。大埤衛生所護理長沈芙蓉:「運動班,有一個班長、副班長,還有各組組長,各組組長在call組員,一個一個,剛開始先聯絡村長、村幹事,這些大姐…這是阿明…」
    2005/01/22 23:07
  • 【一步一腳印】無師自通 埤頭媽媽彩繪世界

    和一般傳統的家庭主婦一樣,原本個性就保守的吳秀桃,劃定廚房是女主人的範圍,但她最後把這裡延伸出和自己內心對話的空間。 她把廚房一分為二,這一邊忙的是柴米油鹽,換個方向和心情,就是塗滿紅橙黃綠各種色彩的世界。吳秀桃:「就是這麼簡單呀,這是在擦的,擦手,擦流下來的,這個裡面是水彩呀、畫盤,大的不好用,這是車鈕釦的。」 台灣常見的透天厝,一條長長的走廊盡頭,反而讓這位平凡的媽媽大顯身手。吳秀桃:「小時候大約5、6歲,就會用黑炭畫在牆壁上,就會被罵亂畫,然後就很少畫,就只好畫在地上。搬來這邊之後,我才開始想說,不把畫畫這個興趣留下,覺得心中好像怪怪的。」 其實作畫的衝動一直在心中醞釀,只是在那個年代,很多事是不被允許,就像當初為了貼補家用,幫人做衣服,縫紉機前一晃眼都有30年。吳秀桃:「畫畫有那種顏色觀念,衣服沒有,衣服布料是別人弄的,顏色要搭如何不是在我們想像之中,畫畫就是要怎樣就去調配下去。」 記者:「妳先生知道妳會畫畫?」吳秀桃:「他以前不曉得,怕他知道,以前是怕他知道,他的觀念跟我觀念不一樣。」 問吳秀桃為什麼選擇水彩,倒不如說是水彩畫比較貼近平常人家。因為每一筆都離不開水,這正好是主婦媽媽最方便的地方。吳秀桃:「它的顏色自然就會改變。」記者:「這誰教妳的呀?」吳秀桃:「自己想的,沒有老師。」 吳秀桃:「你看他的顏色自然就會形成,這樣就好了,很簡單,畫畫很簡單,只是要有那種靈感。」 在最短的時間,有魔術般的綻開效果,更不用多等做完一個家事,就可以補上下一筆,幾分鐘過後,或許又多了些靈感,也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她都沒有經過水彩初學者,不是做水災,就是鬧旱災的窘境。吳秀桃:「看你要搭配怎麼樣,還是要山水只有山水,這比國畫還好畫,我覺得畫國畫比較好畫,別人說畫這個…我不曉得。」 愛上水彩畫不可預測的變化,特別是顏料與紙張的交融、流動。無師自通的她越畫越起勁,2個兒子離家求職後,坐在縫紉機前的時間就更少,把針線先放在一邊,開始拿起畫筆自己摸索,她站著、蹲著、就是不坐下。記者:「她買的水彩顏料,不超過2百塊。」
    2004/12/25 22:54
  • 用摸的!全盲老人巧手修電器

    彰化縣溪洲鄉有1位全盲的老人,自行摸索學習,竟然學會修理電器,不管是馬達、電風扇、洗衣機他都能修好,靈巧的雙手彌補了他眼睛看不見的缺憾。
    2004/12/19 09: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