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心血管 結果共1,724筆

  • 探病送禮眉角 藥師點出「這一樣」千萬別送

    探病帶的伴手禮你帶對了嗎?探視病患常常帶的雞精、滴雞精、或是雞湯、魚湯,其實都有眉角,像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適合喝油脂過多的白湯,而像是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帶高糖類的水果,另外像是鮮花,也是探病送禮的禁忌,因為不只會提高感染風險,也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病人的病房品質。
    2023/02/09 22:23
  • 「超級食物」紅石榴竟可防癌!富含12營養素 功效一次看

    你有吃過紅石榴嗎?原來紅石榴是超級食物,營養超豐富!鄰好西醫診所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紅石榴的營養價值豐富,具有抗發炎,預防癌症、保護心血管等作用,除了一般民眾外,也很適合糖尿病、失智症、攝護腺、癌症、泌尿道感染、尿結石等患者食用。
    2023/02/07 12:29
  • 蛋黃其實超營養!醫曝「卵磷脂」功效 護肝改善血脂還助消化

    很多人因為不喜歡蛋黃的口感,或是擔心肥胖、膽固醇高,總會刻意把蛋黃挖掉不吃,但家醫科醫師表示,卵磷脂是雞蛋裡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吃雞蛋不僅能改善血脂,還會改善心血管功能、高血壓、大腦認知功能、乳管的阻塞、腸胃功能等。
    2023/02/07 10:02
  • 喝酒臉紅是警訊!半數台人「基因有1缺陷」 罹4癌機率增

    開心慶祝要喝酒,心情不好也要找朋友喝酒解悶,現代人的喜怒哀樂都常要酒來相伴,甚至還有研究說「喝啤酒可以預防失智」!不過國泰醫院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提醒,雖然醫學上認為適量飲酒沒有問題,但是台灣人有半數人缺乏酒精代謝酶,無法將酒精乙醛代謝為無害的醋酸,恐怕會增加罹癌及失智的風險。
    2023/02/06 23:19
  • 為買刮刮樂夫妻吵架 夫激動心肌梗塞倒地

    台中一名50歲業務員,過年期間狂買刮刮樂,但贏得少輸得多,被妻子勸說不要再買了,兩人因此大吵一架,沒想到先生卻突然倒地,失去心跳,被緊急送往澄清醫院急救。
    2023/02/06 15:20
  • 不只薑茶!專家揭「發熱食物3元老」 這飲品短暫保暖卻傷身

    天冷時,大家常會用「吃辣」與「喝薑茶」來幫助身體發熱取暖。營養師說明,除了薑跟辣椒,大蒜也能幫身體產熱,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維護心血管健康,但喝酒取暖就不是個好選擇,若喝酒後不注意保暖,會更容易感冒。
    2023/02/05 15:41
  • 快伸手1秒測!「這種指甲」恐罹肺癌 心臟出嚴重問題

    不只皮膚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指甲也可以!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表示,不同的指甲暗示不同的身體狀況,甚至可以從指甲看出心血管阻塞、重金屬中毒、癌症、肝臟或是血糖等問題。
    2023/02/05 14:24
  • 不只吃魚能護腦!素食也有Omega-3 前5名皆比鯖魚高

    隨著年紀增長,或是工作生活壓力大,有時會發現記性好像漸漸衰退。營養師張語希表示,如果覺得愈來愈容易健忘,可以多補充Omega-3脂肪酸,不管葷食或素食,都有天然來源可以攝取,她也分享葷、素Omega-3含量最多的前5名食材,幫助大家強化記憶力。
    2023/02/04 13:06
  • 天冷要注意!醫師曝「4大保暖重點」 1部位這樣做更好睡

    全台近幾天日夜溫差大,醫師就提醒,天冷猝死的人數多,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慢性病的患者,醫師對此提出4大保暖重點,也建議無論出門或睡覺時,要多加注重頭部保暖。
    2023/02/04 05:50
  • 亂吃營養素「死亡率恐飆升」 重症醫示警:正確補充才有用

    大多數人為了強身健體都有吃保健品的習慣,但畢竟凡事過猶不及,並不是所有的營養素都能想吃就吃,重症科醫師黃軒便引述研究提醒,營養素一定要正確補充才會起到保護的作用,否則不僅沒有助益、甚至還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2023/01/31 11:57
  • 痛風又發作!營養師親授「3招」助舒緩 精緻澱粉要避免

    年假結束,該收心了!過年期間很多人會放肆的大魚大肉,甚至有些人有痛風、心血管疾病等症狀,卻不注意飲食,導致發作。營養師分享了幾招對付痛風發作的幾個方法及飲食,讓痛不欲生的患者可以減緩不適。
    2023/01/31 05:10
  • 以為吃素=健康? 避開這些「地雷」你也可以健康瘦

    吃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近幾年也有很多人開始吃素,除了想讓自己身體負擔少一些之外,也想控制體重。不過卻有不少人以為吃素=健康,但是愈吃愈胖,還有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原來就是有錯誤概念,重重踩到大地雷!
    2023/01/28 15:30
  • 打鼾注意!「每週超過3晚」小心呼吸中止 醫曝猝死風險

    別再以為打鼾就睡得很熟、很好的象徵。醫師提醒,每周打鼾超過3晚,是呼吸暫停或呼吸中止的警訊,若長期睡眠呼吸不順恐造成身體缺氧,引發發炎、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嚴重恐還有猝死風險。
    2023/01/27 11:09
  • 寒流襲!過年打牌「這動作」恐猝死 醫:健康者也要注意

    過年春節連假,家人難得團聚,不少民眾都會上牌桌試試手氣,甚至不少人徹夜狂歡,不過重症科醫師黃軒提醒,長時間打牌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過度亢奮的狀態,加上寒流來襲,「室內持續低溫」可能會誘發急性心血管事件,甚至過去沒有任何心臟疾病得患者也可能會發病。黃軒說,千萬不能因為冷、因為吃太多,加上打牌而一直坐著不動,這是最危險的過年動作!
    2023/01/24 09:46
  • 急凍剩3度!天冷心肌梗塞、猝死風險增 有6前兆快就醫

    今天變好冷!中央氣象局指出,受強烈冷氣團或寒流南下影響,各地天氣明顯轉冷,預估今、明兩日(初三、初四)最冷,平地最低氣溫可能降至3度左右。天冷容易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症狀發生,醫師王心眉提醒,若出現呼吸急促、喘、胸悶等症狀,應盡速至急診就診;雲林基督教醫院也呼籲,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節,務必做好心血管疾病保健。
    2023/01/24 07:05
  • 過年吃柑橘求吉利!「這部分」別浪費 可降癌症風險、護血管

    逢年過節,家裡擺上一盆橙色鮮豔外皮的橘子,外型飽滿討喜,又象徵吉祥好運。台灣常見的橘子有椪柑、桶柑和茂谷柑;營養師指出,椪柑含類胡蘿蔔素,能降低罹癌機會,另外還有營養素「柑橘類黃酮」有助於瘀傷和靜脈曲張的改善。
    2023/01/23 23:05
  • 防動脈硬化!烏魚子護心血管 「1煮法」有效降膽固醇

    許多民眾喜歡在過年的時候吃烏魚子,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烏魚子來自雌性鯔魚,又稱烏魚的卵巢及魚卵,經過鹽漬後再乾燥等程序製作。烏魚子富含蛋白質,且含有許多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胺基酸,有助修復生理機能;同時具有常見於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EPA、DHA,能夠調節血脂代謝,保護心血管。
    2023/01/23 12:32
  • 團聚吃火鍋!小心指數超標心血管風險高 醫曝喝湯最佳時機

    過年民眾團聚吃大餐,喜歡吃火鍋可特別注意,醫生提醒,冬季飲食大多是油膩、高熱量的湯類或火鍋,容易讓血糖和膽固醇超標,建議少食用過多的含油脂肉類和加工火鍋料,湯底盡量也昆布、柴魚風味清湯為主,避開麻辣、起司、酸菜白肉等重鹹度的鍋底,火鍋湯建議只喝開鍋後前20分鐘,避免煮過後攝取過多鈉離子、磷酸鹽及硝酸鹽等食品添加物。
    2023/01/22 16:13
  • 「朋友洗腎到死掉!」年菜別吃多這種魚 專家揭恐怖關鍵

    台中某知名火鍋日前遭爆料總公司將過期1年的巴沙魚賣給加盟主,並提供給消費者食用,後有餐廳業者提醒現在市售的巴沙魚,大多浸泡過磷酸鹽藥水,吃太多恐導致洗腎或引發心血管疾病,呼籲大家別再吃。不過,毒理專家點出關鍵,呼籲民眾別吃到上限。
    2023/01/21 11:23
  • 「大寒」碰新年!6養生法讓你頭好壯壯 白蘿蔔也能變補湯

    今年因過年較早,大寒節氣也與新年碰在一起。中醫師提醒,大寒為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這時要好好調養身體,才能在來年春天頭好壯壯。不能吃肉進補的民眾也沒關係,中醫推薦「素食養生湯」讓你暖胃又健康。
    2023/01/20 10:22
  • 長時間壓力生活!疏忽「這件事」 醫師:癌症罹患率有相關性

    壓力無法精確量化,卻影響人類深遠,慢性壓力的長期累積,對身心都是莫大的影響。凡舉心血管疾病,代謝相關症狀,甚至腸胃功能都與壓力脫離不離關係。心裡長期的壓力累積,若沒有適當的宣洩及處理,憂鬱症,焦慮症,失眠等相關症狀都會找上門。醫師指出越來越多的統合性分析指出,長時間處於壓力的生活容易導致焦慮和沮喪的產生,焦慮和沮喪又和許多的癌症罹患率有很大的相關性。
    2023/01/19 23:04
  • 快檢查眼周!發現「這徵狀」 恐是高血脂、心血管警訊

    若眼周附近出現黃色斑塊,小心你的血太油!醫師提醒,有黃斑瘤皮膚表現者,比一般人有較高機會出現「血脂肪異常」問題,若忽略高血脂不檢查及治療,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3/01/18 23:19
  • 上班族注意!久坐加倍罹心臟病風險 醫教1招遠離健康危機

    長時間坐在辦公椅上工作,不僅腰部會出問題,還會讓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翻倍!醫師提醒,久坐傷害就算靠運動也無法逆轉,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中午少訂外送,多下樓走動買午餐,對健康好處更多。
    2023/01/17 12:00
  • 空汙是台灣人口減少幫兇之一 流產、肺癌、心血管疾病都跟空汙有關

    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空汙季,是中南部居民的痛,霧茫茫的天空是他們的日常,以高雄大林蒲來說,就已經被工業區包圍了,最近中油又規劃在這邊興建「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雪上加霜,而台灣的PM2.5標準是每立方公尺15微克,這個空品標準已經多年來沒有調整,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就已經將空品標準指引再下修到5微克,因為PM2.5被認定為一級致癌物,不只是肺癌,還會導致很多癌症,甚至是提高流產、失智的風險。
    2023/01/16 22:54
  • 夜貓注意!醫示警「睡不夠會變胖」 恐還有心血管疾病

    別當夜貓子!4年1次世足賽前陣子落幕,而世足轉播期間,台灣也有許多球迷都在電視機面前追球賽,熬夜看球。對此,醫師就告誡,睡眠不足和日夜節律失調都會造成肥胖,希望大家都能吃飽、睡好,繼續「健康瘦」。
    2023/01/15 12: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