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偉健花生台灣領犬員300億租金補貼海龍蛙兵震震有詞泡湯藥物彰化縣地方
  • 搜尋:

    影片類 結果共76筆

  • 重拾大武壠

    2020《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短影片類優等作品《重拾大武壠》,由世新大學劉昀、廖子瑄採訪報導。小林村,曾經多難的山林部落沒有消失,在部落營造員領頭驅動之下,召集無分老少的族人加入,小林村已走部落重生、文化復振的路上。
    2020/09/27 20:31
  • 消失的王者-草原巨獸

     2020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長影片類優等,由東森電視台「消失的王者-草原巨獸」,舒夢蘭、陳一松、吳柏蒼、潘郁文、林東昇得獎。本報導傳遞物種瀕危與永續生態的關聯性,期能喚起觀眾保育自然的意識,讓我們在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此刻,終結殺戮的心碎,保護我們的家-地球。
    2020/09/27 20:30
  • 地球的孤兒~石虎的生與死

     2020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長影片類優等,由東森電視台「地球的孤兒~石虎的生與死」,白心儀、李孟唐、林奕勳得獎。作品探討全球貓科動物瀕危的主因,包括台灣唯一的原生貓科動物石虎,希望透過報導,讓觀眾對石虎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同理。
    2020/09/27 20:27
  • 飲憂

    2020《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片類優等作品《飲憂》,由玄奘大學曹佼人、李豫玲採訪報導。影片描述一個志工媽媽,走近水源區,走進垃圾掩埋場,走訪倚水而居卻不敢就近用水灌溉的農戶,再走入人群,尋求聲援連署。
    2020/09/27 20:18
  • 珍珠海

    2020《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片類優等作品《珍珠海》,由臺灣藝術大學陳蔚慈採訪報導。
    2020/09/27 20:16
  • 鯨在八斗子

    2020《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片類首獎作品《鯨在八斗子》,由臺灣藝術大學張弘榤採訪報導。作品內容描述近年來鯨豚擱淺逐年增加,過去每年不到一百起,近三年來平均一年有150起,在基隆八斗子新設立鯨豚救傷站,北部接二連三的發生鯨豚擱淺,救援的過程中看到生命的脆弱,與無私奉獻的專家與志工。
    2020/09/27 20:16
  • 舌尖上的真相

     本作品追查食安問題,由TVBS林上筠、柯勝雄採訪報導,從湯底、巧克力、醬油「偽」的問題,分段提出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法,再結合成「新食安運動」論述,盼透過調查報導,喚起各界對食安的警覺。獲得2020《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長影片類首獎。
    2020/09/27 20:16
  • 水源保衛戰

    2020《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短影片類優等作品《水源保衛戰》,由世新大學楊蕎瑜、林旻柔採訪報導。作品描述人們維生離不開水,水源被需要卻被輕忽地兩極化對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污染,這種情況反覆出現在我們慣見的日常。
    2020/09/27 20:14
  • 改變家鄉撿垃圾開始

     2020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長影片類人氣獎,由TVBS「改變家鄉撿垃圾開始」,李晴、蕭遠斌得獎。作品敘述台大畢業的葉家豪放棄台北高薪工作,回家復育環境,一個沒落的村落重新充滿生機的過程。
    2020/09/27 20:14
  • 小菸蒂 大汙染

    文化大學賴宜淳、李韞萱、謝佳渝所製作的《小菸蒂 大汙染》,描述隨手丟菸蒂最環境的危害,獲得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優等獎。報導指出,走在人群聚集較多的街口,常見到抽菸的人就這麼隨手一丟,一根塑膠纖維製成且含有眾多化學物質的煙蒂就這樣隨著水溝,落入了大環境,在大家眼裡是這麼習以為常的事,卻無人看見他的危害性。香菸對環境的危害只有空氣汙染嗎?這一則報導開啟我們更多面向的觀察。
    2019/10/04 14:00
  • 乘載文字的重量 日星鑄字行

    輔仁大學翁至成和陳臆婷製作《乘載文字的重量 日星鑄字行》報導,獲得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優等獎。日星鑄字行位於台北市太原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弄中,竟隱身著台灣僅存的鑄字行。走到店門口,沒有既定印象的招牌,由鑄字工廠改為現在的店面。經過若不仔細看,還不會發現它的所在。見到老闆張介冠時,他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接待我們,不疾不徐地回答著我們的問題。
    2019/10/04 13:00
  •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TVBS拿四獎電視台最多

    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九月二十九日舉行頒獎典禮,長期關注環境永續議題的TVBS新聞部,一共拿下四項獎,包括專業組短版影片類首獎,專題組記者黃琲茹和林隆士的「食安區塊鏈 產銷溯源愛地球」報導,國際新聞團隊楊樺、朱芳儀、羅士朋等,和環境資訊中心合作的「前進帛琉 島嶼永續的挑戰」,獲得專業組融媒體類優等獎和人氣獎,國際組記者彭惠筠、焦漢文和新聞部副總監楊樺製作的「永續創新盧森堡」拿到短影片的人氣獎,是得獎最多的電視台。
    2019/10/01 21:42
  •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共頒出134萬獎金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今(29日)公布29組得獎名單,頒出超過134萬元獎金。今年首度有香港媒體得奬,兩岸三地新聞人用行動關懷環境及生態永續。而莫拉克風災十周年之際,有得奬作品報導關心重建,其中一位自由撰稿人、退休老師洪春景不畏艱險,路斷了也要挺進,長期不間斷記錄南橫,他的採訪精神感動專業組影片類評審團,特別加頒「特別奬」,也溫暖了在場新聞人的心。領獎時,洪春景在台上難掩心中激動,哽咽表示:「過去20多年來的拍攝,一直沒有機會將作品呈現給大眾,因為經費問題,連配樂都是志工幫忙,感謝主辦單位給的舞台與肯定。」
    2019/09/29 20:02
  • 食安區塊鏈 產銷溯源愛地球

    由TVBS黃琲茹、林隆士製作的食安區塊鏈專題報導,談到2019年新科技「區塊鏈」台灣領先亞洲,運用在食安履歷中,利用它「不可篡改」又「可共享」的特性,打造友善地球環境跟消費者的產銷履歷,專題主軸以台東青農出發,將區塊鏈技術導入稻米產業後,除了替傳統稻米尋找產銷新契機,也將台灣稻米賣到全世界,為台灣農業與食品安全史上,寫下重要一頁。此專題也因為其主題內容與呈現方式,獲得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類(短)的首獎。
    2019/09/29 18:00
  • 陽光下有座鬼屋

    文化大學喬偉綱製作的《陽光下有座鬼屋》,報導古蹟保存與文創推廣的議題,獲得學生組影片類(短)人氣獎。報導指出,每當經過基隆市仁愛區,總有一棟陰沉的建築在當地屹立不搖,它是林開群洋樓,幾經多次戰亂、政權的交替,如今仍豎立在基隆港灣,目前卻因為產權問題而受到擱置,東岸高架橋的出現,更是讓它被隱藏在熱鬧的港口裡,每當陽光出現,市中心人來人往,基隆人心中的「鬼屋」卻漸漸腐朽,在港埠政策轉換、積極推廣文創的現代,我們能如何面對受到遺忘的歷史建築?
    2019/09/29 14:00
  •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TVBS入圍七項最多

    今年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12)日公布第三屆入圍作品名單,其中長期關注環境永續議題的TVBS新聞部,一共入圍七項,包括專業組短版影片類五項,專業組長版影片類一項,和專業組融媒體類一項,是本屆入圍最多的新聞媒體。
    2019/08/15 14:08
  • 紫爆哪裡來?空汙危害大搜尋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的「紫爆哪裡來?空汙危害大搜尋」是由南台科技大學曾泓睿、陳思翰共同完成。報導每當秋冬之際,空汙議題都會被廣大討論。但政府機關有什麼相關政策訂定?民間環保團體訴求又是什麼?本報導以資訊圖表解釋數據與專家學者訪談深入分析空汙成因。  
    2018/10/30 15:56
  • 導者余志偉 有這麼一種困惑來自理想

    輔仁大學徐榕笛作品「報導者余志偉 有這麼一種困惑來自理想」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本篇報導余志偉在新聞攝影圈工作十六餘年,他質疑過新聞攝影記者的職業價值,他對工具化的新聞產製感到過無力,但他從一次醫院偷拍的經歷中意識到自己的困境,並選擇以閱讀及思考方式走出來,他相信推廣在地敘事及故事平台能讓這個圈子的未來變得更好。他是余志偉,他相信影像的力量。
    2018/10/30 15:56
  • 萬物「虻」生 黑水虻的永續農業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首獎的「萬物「虻」生 黑水虻的永續農業」是由世新大學曾理均、胡格非共同完成。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的命運總是息息相關,人們的活動總是會製造出大量的廢棄物,需要仰賴自然界中的各路好手來幫忙分解,而黑水虻,正是可以將環境中的廢棄物分解,轉化成有利用價值東西的昆蟲。使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可以永續生存。
    2018/10/30 15:56
  • 二仁溪的眼淚

    長榮大學葉家文、洪雅盈、周芳儀、張葒楀、江家全、吳宜恩、楊開文、林宛儀、李承諺、曾曉真、黃筱真作品「二仁溪的眼淚」獲得9,086票,獲選為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最佳人氣獎!本作品描述過去被稱為黑龍江的二仁溪,從早年廢五金工業對河川的破壞,到現今各種民生廢水的持續傷害,雖然經過整治之後似乎已解決了問題,然而藉由張張歷史性的檔案照片,呈現出二仁溪的今昔,隱約地聽見二仁溪的嗚咽。本部影片藉由氣勢磅礡的空拍畫面、襯上低調卻具有感染力的配樂希望提出對二仁溪汙染新的觀察,從中找出解決辦法,並喚起大眾對於環保生態的意識。
    2018/10/30 15:00
  • 收容資源有限,如何讓毛小孩希望無限?

    銘傳大學姜霏、石奕賢、林子祺、陳頤、陸潔儀、吳奕寧作品「收容資源有限,如何讓毛小孩希望無限?」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報導以2017年2月6日零撲殺政策正式上路,對比2016年,安樂死的浪浪們整整少了九成,而這些狗兒都去哪了呢?公立收容所有著不能拒收的壓力,原本就已經超收的收容所,面對經費及人力資源方面的窘境,更是雪上加霜。回歸問題的根本,人類正是迫害浪浪們的主因,隨地亂丟的垃圾、不適當餵養、棄養動物以及不合法購買動物,都是人類對毛小孩造成的種種威脅。狗狗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對於牠們溫柔的眼神,我們還能如何更殘忍?
    2018/10/30 15:00
  • 漁,是我們改變了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長片優等獎的「漁,是我們改變了」是由靜宜大學王櫳寬、黃麟淇、鄭塏櫪、林啟彥、陳湘錡、陳名薇共同完成的作品。報導描述成龍村在過去曾經遭受韋恩颱風的侵襲,使得當時大量的土地被海水淹沒,時至今日,這片土地的水依然沒有褪去,變成了濕地,這件事情讓成龍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透過本篇報導,深入了解成龍村的改變,從生態保護做起,從環境教育做起,從社區情感連結做起,一步步開始了村子裡與這片濕地的故事。
    2018/10/30 14:00
  • 布袋戲文化的傳承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長片優等獎的「布袋戲文化的傳承」是由文化大學李鼎強、林子芸、吳繢杉、劉庭共同完成的作品。報導講述歷史悠久的布袋戲,曾經在台灣風靡一時,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這項傳統技藝漸漸地不再受年輕人喜愛。但儘管如此,年事已高的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仍默默付出,只為了「能教一個,是一個」。而來自荷蘭的羅斌,將西方歌劇與台灣本土布袋戲結合,同樣為這項逐漸沒落的傳統盡一份心力。雖然台灣的布袋戲文化不再興盛,但仍有群眾對這項傳統保有熱情及喜愛,像是平等國小的巧宛然掌中劇團、師範大學的布袋戲研習社,他們都接下了傳承的使命。不過,若只有少數人的耕耘,真能有效流傳於後世嗎?政府政策是否能有效保留傳統文化、教育方式是否會造成年齡斷層等等,都成為我們該思考的問題。
    2018/10/30 14:00
  • 給我生存空間!大潭藻礁的嗚咽

    ​​​​​​​由玄奘大學陳佩美、周均庭完成的作品「給我生存空間!大潭藻礁的嗚咽」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長片首獎與最佳人氣獎!!!這部獲得高達12,440張票的最佳人氣作品提出「要電,就要破壞生態?」的疑問,大潭藻礁有著豐富生態,中油卻為了因應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要在這裡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生態保育與工業開發之間的爭議。人們對於電力的依賴不可置否,但生態的重要性也絕對不容忽視。生長在這裡七千多年的大潭藻礁,孕育著不少生物,就連珍稀的柴山多杯孔珊瑚,近期也悄悄地在這裡大放異彩。即使我們在能源轉型過渡期間,會面臨所需的電力備載容量之挑戰,然而守護生態仍是首要。
    2018/10/30 14:00
  • 逾百人陷危? 柴山每年朝海滑6-9cm

    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類短片首獎與最佳人氣獎均是由TVBS製作之「逾百人陷危? 柴山每年朝海滑6-9cm」獲得,這篇由記者華舜嘉、李偉華報導出高雄柴山因為造山運動,珊瑚礁經過風化形成崩積層,一旦出現暴雨,極有可能讓山地位移,目前上頭就住了176戶人家共205人,他們恐怕都暴露在危險之中。根據資料顯示,從民國93年監測以來,最多曾經位移20幾公分,不過,在高雄市水利局,啟動擋土牆與截排水系統後,現在每年位移量降到6-9公分,預估還將啟動中長期的深水井建置。不過,近幾年來極端氣候頻繁發生,柴山地區相當不穩定,住在上面的200多人,真的安全嗎? 政府的政策會不會緩不濟急呢? 報導中都對此提出警示。
    2018/10/30 13: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