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民進黨胡椒廚房倒閉真愛秀孫鵬陳妍希綁架函館菓子工坊唐治平google podcast終止服務唐治平認屍
  • 搜尋:

    大腸癌 結果共1,077筆

  • 朱高正罹大腸癌病逝 早做糞便潛血檢查能救命!

    前立委朱高正昨晚因大腸癌過世,享壽67歲。據統計,大腸癌為每年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其中80%和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只要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就能及早揪出癌前病變,避免癌上身。
    2021/10/23 06:11
  • 朱高正病逝享壽67歲 罹患大腸癌7年

    前立委朱高正22日晚間七點在萬芳醫院病逝,前立委林正杰也在臉書證實,他是因為罹患大腸癌離世,林正杰也提到,他前後進出醫院多次,今年狀況特別不好,而朱高正在當年威權時代,第一個跳上立院主席台抗爭,被封為「民主戰艦」。
    2021/10/22 23:39
  • 朱高正癌逝!大腸癌奪命「有這症狀」快就醫 好發年齡曝

    被封為「台灣第一民主戰艦」的前立委朱高正罹患大腸癌,治療後曾多次復發,後來引發敗血症再度入院治療,今(22)日晚間病逝,享壽67歲。事實上,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3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其中更有許多名人,平時沒症狀,等到發現罹癌時都已末期。而醫師也提醒,若出現「這些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2021/10/22 21:44
  • 朱高正病逝!去年兒「醉躺車道」遭輾斃 癌逝妻是小英閨密

    有「民主戰艦」封號的前立法委員朱高正今(22)日晚間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前立委林正杰稍早在臉書證實此消息。事實上長年與病魔纏鬥的他,妻子裘曼如10多年前罹患子宮頸癌病逝,而去(2020)年初更面臨喪子之痛,兒子朱仰丘醉倒在快車道上,不幸遭易姓男子開車輾斃,送醫不治。
    2021/10/22 21:20
  • 快訊/「民主戰艦」前立委朱高正癌逝 享壽67歲

    前立法委員朱高正,今天晚間因為大腸癌引發敗血症,病逝醫院!朱高正是促成民進黨成立的重要人物之一,近年來與癌症病魔纏鬥,去(2020)年底傳出因局部腫瘤復發,多次出入醫院治療,一度病況趨穩,今天晚間病逝,享壽67歲。朱高正的好友,前立委林正杰,稍早也在臉書證實這個消息。
    2021/10/22 20:51
  • 「民主戰艦」朱高正大腸癌病逝 享壽67歲

    昔日有「台灣第一民主戰艦」稱號的前立法委員朱高正,1986年提案要求黨外運動勢力立即組黨,是促成民進黨成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近年來與癌症病魔纏鬥,去(2020)年底傳出因局部腫瘤復發,多次出入醫院治療,一度傳出病況趨穩,沒想到今(22)日晚間因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朱高正的好友前立委林正杰稍早也在臉書證實這個消息。
    2021/10/22 20:26
  • 《黑豹》續集才拍一半!部落女長老辭世 享耆壽95歲

    漫威電影《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與大腸癌奮戰4年,最後仍不敵病魔,2020年8月逝世,享年43歲,孰料,《黑豹》續集《黑豹2》才拍一半,飾演部落長老的桃樂絲史提爾(Dorothy Steel),15日傳出過世消息,享耆壽95歲。
    2021/10/16 18:37
  • 名導癌末切除「17公分腸子」 化療期間臉竟遭火吻!

    75歲知名導演柯一正,2006年罹患大腸癌第三期,近日他上節目自曝不只切除4公分腫瘤,還切掉17公分腸子,拿掉2顆膽結石。命運多舛的他,化療期間竟又遭遇意外,一次與朋友聚會,不慎遭煤油潑濺,臉部燒傷,所幸送急診室剛好遇上醫美專業的醫師值班,治療包紮後,傷口已復原且沒留下疤痕,柯一正還自豪:「而且燒傷這邊的臉,現在比較嫩。」
    2021/10/06 11:38
  • 一眼就知道!缺鐵身體出現2大「病徵」 工作效率也變差

    除了到醫院抽血檢查,在家裡是否能自我檢視有沒有貧血?家醫科醫陳欣湄分享「醫師觀人術」,從黏膜顏色與指甲形狀來判別,但有問題還是要去醫院檢查。
    2021/09/26 15:57
  • 大腸癌蟬聯13年癌症之首!「這族群」需多當心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過去連13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國健署指出,糞便潛血檢查被認為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50歲以上民眾,每2年1次定期糞便潛血篩檢,能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2021/09/10 23:08
  • 人體經常排氣又伴隨這五大症狀!醫師警告:恐腸道疾病輕忽要你命!

    身體健康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但往往身體出現狀況,可真的會讓人很不舒服,尤其人一天正常排氣的範圍大約5到20次,醫學稱為腸氣,也就是食物在腸胃道裡面被細菌消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但過量的排氣,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醫師提醒當排氣量大的時候,伴隨著反覆腹痛腹脹等狀況,就要小心,最好盡速就醫檢查,以免「大腸癌」悄悄找上門。
    2021/09/08 23:10
  • 巴西足球傳奇比利疑因大腸癌動手術 術後恢復中

    巴西聖保羅(Sao Paulo)醫院人士今天宣布,球迷暱稱為「黑珍珠」的足壇傳奇比利(Pele)因疑似罹患大腸癌接受手術,現正恢復中。
    2021/09/07 10:39
  • 長期拉出細血便!女子大腸鏡一照驚炸滿「百顆肉團」

    排便出血千萬別輕忽!一名40多歲女子近日發現排便「變細」,還有一點點出血的情形,原本以為可能是痔瘡的問題,沒想到就醫照大腸鏡一看,竟然驚見腸道長滿「百顆息肉」,最後只能連同腸子全數切除,對此大腸直腸科醫師蕭慕琦聽完大嘆,這病況最後「100%會轉為癌症」。
    2021/09/05 15:46
  • 疫情期間不敢去醫院? 醫曝「 這種癌」遺漏最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專家都建議沒事少去醫院,畢竟醫院屬於高風險場所;但如果先前排定的檢查,可以乾脆不做嗎?
    2021/08/31 23:40
  • 手術免禁食!新型「術後」照護 疼痛感降低、復原更快

    「明天要開刀、要做檢查,晚上12點以後禁食」!相信曾經有住院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個規。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與麻醉部醫師施秉成合作,病人手術不用從晚上12點禁食到開刀後,患者不會因禁食太久脫水、體力差,而且術後恢復更快。
    2021/08/31 11:38
  • 疫情讓四癌篩檢掉1成 萬名大腸息肉、腸癌揪不出

    國健署統計發現,受到本土疫情影響,四癌篩檢人數掉1成,糞便潛血陽性者更僅有半數回診檢查,恐有1萬名大腸息肉、1000名大腸癌個案沒揪出,醫師憂末期癌、死亡風險大增。
    2021/08/26 13:50
  • 公公癌症住院開刀 親家母探視淪「免費看護」婆婆爽消失

    男女交往步入婚姻後,雙方家長要怎麼互動才不會失禮,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最近有一名媳婦分享,她的公公罹患大腸癌住院治療,但婆婆不太會照顧人,日前自己母親前去探視關心,由於媽媽過去有看護經驗,沒想到婆婆竟擺爛,竟在母親探視公公時消失大半天,害媽媽淪為免費看護,讓她忍不住氣炸大罵。
    2021/08/24 05:25
  • 蟬聯15年第一!遵守飲食5重點 防止「這癌症」找上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15年蟬聯第1名,死亡率則為第3名,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大腸癌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民眾除了可從食物中預防大腸癌發生,也要注意致癌的危險因子,如不可逆的年齡、抽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另外也要減少攝取紅肉加工品及高脂飲食,由於這兩類的食物,容易導致自由基及亞硝酸鹽的產生,增加次級膽酸(大腸致癌物)產生,民眾須要多加注意。另外也提醒,一周食用紅肉盡量少於9至14份(約等於每天不超過2份),不妨以豆類、白肉、海鮮取代,才能「腸保健康」。
    2021/08/23 15:29
  • 一天放屁超過20次?醫警告5症狀快看診:恐罹大腸癌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若次數過多,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要小心可能是腸胃出狀況了!長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愷晟醫師指出,一般人每天放屁次數約5至20次,而我們口中所說的「屁」,在醫學中稱作「腸氣」,是食物在腸胃中消化而產生,若過量排氣,可能腸道出現疾病,必須盡快就醫。
    2021/08/20 05:30
  • 「 名人殺手」大腸癌 醫點名危險因子 教你正確飲食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15年蟬聯第一,死亡率則為第三,數據之高實在不可不慎!尤其是50歲以上的民眾更是要多注意。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嘉哲表示,「9成以上的大腸癌患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上」,除家族史、遺傳性的大腸癌症後群、發炎性的腸道疾病容易罹患大腸癌外,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是影響甚鉅。
    2021/08/17 23:34
  • 工程師「狂拉血便」錯當痔瘡治 醫嘆:半年就走了

    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大腸癌位居第3名,去(2020)年共有6489人死於大腸癌。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分享,曾有一名工程師一直拉血便,結果長期以來誤以為是痔瘡,後來檢查才發現是直腸癌末期,治療不到半年後就過世了。
    2021/08/16 23:40
  • 豬哥亮成宮廟「娛樂公」 愛子急切割:大家好自為之

    「秀場天王」豬哥亮(本名謝新達)罹患大腸癌,2017年併發肝衰竭病逝,生前帶給觀眾的歡樂至今仍留存在觀眾心中,只不過,近來有民眾走訪桃園市一處公廟,驚見激似豬哥亮的神明,對此,豬哥亮長子火速切割,表示「大家好自為之。」
    2021/08/12 00:03
  • 吸菸者必看!掌握「顧肺」4大原則 防止癌症找上門

    在台灣,肺癌在107年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大腸癌,雖肺癌標準化死亡率已連續9年下降,但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尤其面對新冠肺炎肆虐,若確診為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死亡率為25%,而肺癌患者則比其他癌症的死亡風險更高達1.6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指出,降低肺癌發生及COVID-19隱形威脅,民眾可把握「戒菸、防護、篩檢、警訊」顧肺4招,遠離肺癌找上門。
    2021/08/11 12:50
  • 拜拜遇到豬哥亮!金身成「開基娛樂公」 香客進廟傻眼

    秀場天王豬哥亮(謝新達)因大腸癌末期引發肝衰竭病逝,粉絲們都感到相當遺憾。近來有民眾走訪桃園市一處宮廟卻驚見激似豬哥亮的神明,當場傻眼直呼,「這是豬哥仙?」對此,有知情者指出這尊神像的真實名稱,畫面曝光引發討論。
    2021/08/09 22:52
  • 腸躁症又上身?營養師「低腹敏飲食」教你怎麼吃

    腸躁症在國內盛行率大約10%~20%,女性發生比率比男性多,腸躁症常見症狀有腹脹、腹痛、脹氣、腹瀉、便祕、排氣多,有些人會因為經常性的發生,而影響到工作及生活。想改善腸躁症,吃的食物也要慎選,以下營養師教你,腸躁症適合與不適合的食物有哪些。
    2021/07/25 09:3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