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中中研院口愛瓦斯火槍同溫層家族性息肉症林靖恩剪髮中研院偷情陳慕義金馬武器父親
  • 搜尋:

    大學副教授 結果共484筆

  • 安倍創造「印太」一詞 留下巨大影響 翁履中:日本國家利益為第一考量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生前不管在經濟、國際地位,還是軍事都留下巨大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創造「印太」一詞,不僅拓展世界對亞洲的視野,更提早看到大陸想稱霸的野心。今(13)日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何冠毅線上訪問表示,「安倍晉三在規劃整個國防外交政策上,是以『日本國家利益』為優先的政治人物,從他擔任首相後就不斷思考,日本在亞太地區未來到底要扮演什麼角色,至於提出『印太戰略』,是擔心日本在亞太地區的角色,可能會因為大陸崛起而開始式微,甚至受到韓國的威脅,所以想要連接印度跟東南亞國家來做一個強化性的戰略,讓日本地位可以藉由盟友關係而提升。」
    2022/07/13 16:47
  • 安倍晉三今葬禮 賴清德親赴弔唁 台日關係再升溫?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遭槍擊身亡,今(12)日舉行葬禮儀式,而我國副總統賴清德昨(11)日也飛往東京,與駐日代表謝長廷一同前往安倍家弔唁,這也是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以來,赴日的最高層級官員。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以層次來說,副總統賴清德這趟日本行是蠻高的突破,但在外交事務上,日本恐怕還是希望在日中關係上,盡可能的不要全面對抗,所以才會說賴清德副總統這趟日本行是私人行程。」
    2022/07/12 16:28
  • 前日相安倍晉三遭遇槍擊 未脫離險境 翁履中:恐連帶影響整個東亞局勢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早在奈良市進行助選時,遭到一名男子從身後開槍射擊,隨後安倍晉三倒地陷入昏迷,目前仍在積極搶救中,未脫離險境。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安倍晉三遇襲事件對全世界的國家而言都是重大消息,尤其對『日本政治體系』衝擊很大,會發生遇襲事件的主要原因,莫過於這周末即將要舉行的日本參議院改選,日本參議院不僅影響整個日本未來的發展,還反映出『日本政治派系之間的角力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安倍晉三會親上火線到各地去助選,就是希望日本自民黨內的安倍派,能夠繼續掌握重要權利、重要實力,不過安倍晉三遇襲事件對日本參議院改選『影響有限』,因為自民黨目前在民調上遙遙領先,對於參議院改選取得過半席次是沒有問題的,有衝擊的恐怕是日本自民黨內派系之間的角力。」
    2022/07/08 16:17
  • G20今日登場 美中俄成焦點 翁履中:可從兩面向分析

    G20外長會議從今(7)日至8日於印尼峇里島舉行,各界最關注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大陸外長王毅要進行的場邊會談,此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將出席這場G20外長會議,這也是俄烏戰爭開打後,部分國家外長首次與拉夫羅夫同台,因此,外長之間的互動勢必引起關注。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謝宜倫線上訪問表示,「G20外長會議從兩個重點分析,第一、『全球經濟危機』,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能源、糧食危機,是全球共同遇到的最大衝擊,所以要如何跟俄羅斯進行對話,試圖降低能源、糧食危機對全球造成的衝擊,也許西方國家在接下來對俄羅斯的制裁,或團結抗俄的部分會做出一些調整;第二、『全球外交策略』,G20外長會議是元首會議的會前會,所以現在召開的外長會議氣氛會連帶影響11月的元首會議,如果在G20外長會議中,西方民主國家仍然強勢要求主辦國印尼,不能邀請俄羅斯總統普欽參與,或表達非常不友善的態度,這樣普欽11月參與G20元首會議的機會恐怕會破局。」
    2022/07/07 15:07
  • 釣魚台局勢升溫?中俄軍艦駛入毗連區 翁履中:三點要密切注意

    日本自衛隊公布最新偵測照片,指出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軍艦4日紛紛進入釣魚台列嶼外圍的毗連區,讓日本嚴重懷疑,俄軍是和大陸解放軍事前套好招,分進合擊,此舉不僅威脅日本安全,還製造大陸軍艦進入毗連區機會,對此,日本外交部已經向大陸和俄羅斯提出抗議,大陸外交部則回應,日方無權說三道四。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錢麗如線上訪問表示,「大陸現在對於釣魚台主權或整個亞太地區軍事部署,尤其軍艦航行問題,可以從三個面向分析,第一,『環太平洋軍演』正如火如荼進行,西方民主國家針對亞太局勢,或針對大陸、俄羅斯發出較強的外交和軍事訊號,故大陸做出反制動作,第二、大陸和日本長期以來都對釣魚台聲稱有主權,尤其爭議在國際間非常明顯,現在日本跟美國有非常緊密的軍事安全合作,大陸對於整個日本局勢開始採取比較強硬的態度,希望逼日本在日美關係上做出『表態』。」
    2022/07/05 15:59
  • 50年不變?香港主權移交25年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

    今天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6月30)日抵達香港,展開為期2天的,香港特區25周年及新任特首就職相關活動,而這兩天習近平的演說,都不斷重申香港「一國兩制」的成功,不過他也特別強調,必需落實「愛國者治港」,但這跟鄧小平1997年說,「香港50年不變」,時間剛好過一半,引發外界不同解讀。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香港在2014年跟2019年發生兩次比較大的抗爭事件後,改變很多,從北京當局對香港態度出現轉變,並且更加強勢的作為來看,造成很大影響,現在回顧鄧小平強調的50年不變,看起來並沒有50年不變,甚至香港民主或自由言論的空間受到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要強調50年確實不變,恐怕很難有說服力,不過北京當局當然會持續堅持一國兩制的路線不變,會繼續強調目前的香港仍然是一國兩制的情況存在著。」
    2022/07/01 16:07
  • G7加碼禁運俄黃金 各國經濟備考驗 翁履中:金價波動比例有限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G7國家將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讓俄羅斯沒有資金能投入烏克蘭戰爭,英國首相強生也指出,這項禁令將直搗普欽戰爭機器的核心,因為黃金是俄羅斯,僅次能源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目前為止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的經濟制裁,對普欽而言絲毫沒有影響,反映出經濟制裁或許要達成目標並不容易,現在西方國家再針對俄羅斯第二大出口品項進行制裁,可能象徵性意義會大於實際意義,因為俄羅斯出口的黃金與能源、石油有很大差距,以數字來看,整年度的俄羅斯對外黃金出口,總額約在150億到190億,而俄羅斯石油單月出口總和就超過了200億美金,所以俄羅斯最大的收入來源並不是黃金。」
    2022/06/27 16:15
  • 中俄結盟趨向緊密 歐美制裁效果有限

    金磚五國會議中,習近平和普欽視訊同框,會中普欽說要對抗西方國家「自私」的行為,習近平也說金磚國家不是封閉俱樂部。中俄關係越來愈緊密,是否會對台灣產生影響?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金磚五國會議上,中俄似乎抱團取暖,越來越緊密,北京還提出,未來金磚五國會議可以進一步成為自由貿易區。我們能看到金磚五國越來越整合團結,這有兩個重點,一是俄烏戰爭後,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效果相當有限。也許剛開始大家以為西方團結起來,制裁就會有效果,但目前看來,金磚國家在俄烏戰爭後,跟俄羅斯經貿往來越來越緊密,絲毫沒有受影響,這代表西方民主國家將會遇到更多挑戰。」
    2022/06/24 16:20
  • 升息兩面刃!美聯準會升息三碼 翁履中:恐造成「停滯性通膨」

    嚴重通膨已成為美國聯準會(Fed)最緊迫的經濟問題,今(16)日聯準會一口氣「升息3碼」,是1994年以來最大增幅,還指出7月可能再升息3碼,主席鮑爾強調,會透過抑制需求來控制通膨,展現對抗到底的決心,不過升息兩面刃,在消息一出後,美股馬上攀升,對民眾而言卻是借貸成本增加了。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金融市場的股市反彈符合『預期心理』,但聯準會的大動作升息,主要就是為了打壓通貨膨脹,讓通貨膨脹的比例下降,不過打擊通貨膨脹的同時,有可能帶來潛在性的『經濟停滯』危機,根據過去經驗,通貨膨脹高於4%,事業率低於5%的時候,在未來兩年內基本上百分之百會發生經濟成長的遲滯,這也是美國經濟學家一直在擔心的兩面刃。」
    2022/06/16 15:46
  • 陸稱台海非國際水域 美軍打臉 翁履中:兩岸應重啟對話機制

    中國大陸軍方官員,近期與美國軍官會談時,一再強調台灣海峽並不屬於國際水域,引發拜登政府的疑慮,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甚至宣稱,擁有台海主權與管轄權,但美國方面認為,台灣海峽屬於國際水域,所以近期頻繁通過台海,中美雙方的態度顯然是對立的。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中美緊張氣氛仍持續升溫,從香格里拉對話中可見雙方緊張局勢,並沒有完全消弭,反而雙方言詞更加緊繃,尤其大陸方面所做出的言論,在雙方對談時不斷地強調且態度強勢。」翁履中補充「針對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的論述,2017年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針對當時大陸解放軍遼寧號通過台灣海峽的時候,說的是台灣海峽的水域屬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共享的國際水域,強調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的航行是屬於正常的航行,不用特別的緊張,不過五年之後的2022年,大陸方面的主張且外交部也不斷強調,就提升了中美雙方差槍走火的可能性。」
    2022/06/15 15:49
  • 台歐經貿對話 聚焦半導體供應 翁履中:擺脫政治專注台本身強項

    先前才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針對雙邊經貿議題展開談判,昨(2)日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與歐盟高級貿易官員舉行會談,討論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與合作議題,對此,台灣經濟部表示,「台灣與歐盟關係持續深化,各層級談判持續進行,也會有各項不同的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說明,「高科技的『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強項,但到目前為止對外的政策、貿易都還沒有看到,比較強勢的作為和合作,雖然國際外交空間上,台灣受到中國大陸的打壓,或是中國大陸相對應的限制,但追根究底,台灣恐怕在全球經貿戰略上要先思考,優勢在哪、國家級的經濟戰略整合方案如何擬定,再去跟其他國家競爭。」翁履中補充「美國多個智庫都曾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尤其跟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提出不少建議,特別強調台灣要盡可能的降低,對中國大陸的威脅或對中國大陸限縮的部分擔憂,專注於台灣要怎麼拿出更大的優勢。」
    2022/06/03 14:41
  • 深化合作!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啟動 翁履中:開啟新的談判機制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FTA)將正式啟動,預計六月底台灣跟美國要在華府進行會議,有學者就指出,這個新倡議是「迷你版IPEF」,重要性遠大於協助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對台灣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長期以來台灣都希望,可以跟美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但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茲事體大,影響範圍、牽涉產業非常廣泛,所以美國才快速的推動FTA,以類似IPEF的架構方式,提供台灣新的談判機制。」
    2022/06/02 16:24
  • 王毅出訪失利!南太平洋島國拒簽協議 翁履中:與「澳洲」新政府上任有關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出訪南太平洋10個島國,想拉攏盟友一起對抗,美國所領導的印太戰略聯盟,不料卻踢到鐵板,部分國家對雙方協議內容感到憂慮,認為一旦簽署,將來恐怕受制於大陸,因此,沒有達成共識、協議簽署破局,讓王毅這趟插旗行動以失敗收場。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王毅這次出訪南太平洋的目標設定非常高,希望可以簽署更大範圍的和平協議,以擴大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為名義,試圖帶到安全合作,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南太平洋島國如果真的能夠簽更多的安全協議,大陸與南太平洋區域的合作將更加緊密,這代表大陸越有機會可以突破第一島鏈,所以大陸對於這次王毅的南太平洋訪問,抱持非常希望可以有更進一步合作的態度,但很顯然出現了變化,主要原因是澳洲出現了新政府。
    2022/06/01 15:05
  • 通膨止不住!拜登將見聯準會主席鮑爾 翁履中:美用財政手段挽救治標不治本

    全球通膨危機居高不下,白宮30日發布聲明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今(31)日將與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見面,討論美國與全球經濟狀況,預料聯準會(Fed)將會持續升息,而自從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全球汽油及食品價格飆漲,讓民眾的荷包大失血。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說明,「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六成的美國民眾認為,拜登團隊在經濟表現非常不理想,甚至有近七成的美國民眾覺得,在民主黨政府執政下的美國經濟,正走向非常不好的前景,對此,拜登總統30日正式對外說明,美國現在遇到兩大挑戰,第一、『烏俄衝突』,第二、國內的『高物價、高通膨』,至於要如何處理國內的高物價、高通膨,恐怕無法與『烏俄衝突』完全脫鉤,因為烏俄衝突導致全球有10%至15%的能源被卡在俄羅斯,沒有辦法進行交易導致全球物價、油價高漲,所以拜登政府不論是去跟聯準會溝通升息的方式,或是使出任何經濟手段,都沒有辦法『治本』,來解決全球能源危機造成的高物價、高通膨。」
    2022/05/31 14:41
  • 不求新冷戰 布林肯闡述美對中國政策 翁履中:本質不變但戰術轉向清晰

    美國總統拜登訪日時曾表明,如果大陸武力犯台,美國將以軍事介入,而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對中戰略演說時則指出,美國仍然致力於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強調不希望美中之間競爭發展成衝突或新冷戰的局面。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李作珩線上訪問表示,「布林肯這次演說,是揭露美國『對中政策』最完整的一次,過去一年半,拜登政府對北京當局,已經有釋出多次不同面向的訊號,從布林肯的說明就可以看出更全面的端倪,至於釋出時間點為甚麼要選在拜登總統訪問亞洲之後,因為美國目前對於整個印太戰略,已經進行到有完整的架構和盟友集團,所以對北京當局釋出一定的訊號,指明美國現在在亞洲的布局是完成的。」
    2022/05/27 15:51
  • 美中印太較勁 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島國 翁履中:解除未爆彈關鍵在於澳洲動作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今(26)日出訪7個南太平洋島國及東帝汶,而第一站就是索羅門群島,不僅讓人想到,索羅門群島近期與大陸簽署的安全協議,讓澳洲、美國、日本和紐西蘭都相當反對,擔心會破壞區域安保,甚至讓大陸在太平洋取得軍事立足點,引發外界擔憂。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布建,大致上的架構是完成的,甚至可以說已經敲響對大陸的戰鼓,所以北京當局也必須採取行動做出反制,故在美國總統拜登訪問完亞洲之後,王毅立刻出訪南太平洋國家,藉由北京跟南太平洋國家之間的連結,讓澳洲或亞太地區國家知道,雖然架構已經完成但威脅仍在,至於要如何解除這個未爆彈,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澳洲』接下來要怎麼做。」
    2022/05/26 16:07
  • 如大陸武力犯台 拜登承諾會軍事介入 翁履中:美國在試探大陸的底線

    美國總統拜登23日在美日領袖峰會結束後,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記者會,對於媒體提到,如果大陸以武力犯台,美國是否會介入防衛台灣,拜登回答「YES(會)」,並強調這是美方做過的承諾,但此舉引發大陸急跳腳,白宮也緊急回應「對台政策不變」。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如果配合前後文,拜登強調的是美國對於兩岸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戰略模糊還是謹守傳統的一法三公報、一中政策,只是拜登總統現在採取的戰術上越來越清晰,希望透過這種言詞比較強硬或比較確定的言詞,去試探北京當局的底線。」
    2022/05/24 16:24
  • 大陸南海軍事演習 挑在拜登亞洲行前 翁履中:「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拜登本周的亞洲行引發國際關注,尤其這趟被視為是「圍堵中國之旅」,因此,北京環球時報就評論,從各種跡象顯示,拜登的亞洲行是一場「事先張揚」針對中國的「挑事之旅」,從昨(19)日開始,解放軍便在南海舉行為期5天的軍演。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古彩彥線上訪問表示,「美中緊張氣氛會不斷提高,從中方觀點解讀,拜登這趟亞洲行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圍堵中國的準備行動,所以中方也不能示弱,在軍事行動上要大秀肌肉做為反制動作。」
    2022/05/20 16:11
  • 蘇利文、楊潔篪通話 陸痛斥美打台灣牌 翁履中:言詞交鋒多於實質動作

    美國總統拜登將在本周末出訪亞洲,但出發前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剛與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話,談及中美關係、台灣、烏克蘭局勢、朝鮮半島局勢等議題,楊潔篪會後更痛批美國打「台灣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9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中衝突讓台灣重要性被提升,但這次的通話中,美中依舊各說各話,從美國國務院事後聲明稿可見,美方認為談話重點在核子武器和朝鮮半島問題,但大陸的重點卻在,美國對於台灣的支持會是未來美中關係的紅線,必須改變。」
    2022/05/19 15:50
  • 防中威脅擴大 美日加強同盟穩定台海 翁履中:美「重返亞洲」強化盟友關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國總統拜登,將在下週於東京進行會晤,日媒消息指出,岸田文雄和拜登會在聯合聲明中,確認日美同盟加強合作,以實現台海穩定,同時,岸田文雄也會宣布,日本將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亞洲國家對於美國要『重返亞洲』,並在亞洲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投入更多資源和幫助,抱持高度期待,但過去10年美國在亞洲能夠投入的資源非常有限,讓許多國家感到失望,因此,美國藉著現在烏俄戰爭,和中美競爭緊張關係升溫,正在正視亞洲地區所有盟友的利益,努力拉近跟亞洲地區盟友的關係。」
    2022/05/18 15:46
  • 芬蘭、瑞典申請入北約 普欽態度轉變 翁履中:穩住政權成為普欽第一要務

    芬蘭和瑞典日前宣布將申請加入北約,對此,俄羅斯總統普欽16日表示,不會將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視為威脅,但北約如果開始加強瑞典和芬蘭的軍事基礎設施,俄羅斯必定會做出回應,而外傳俄羅斯已經在靠芬蘭的邊境部署飛彈。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芬蘭和瑞典宣布申請加入北約,普欽的態度在之前都非常強勢,但是這幾天普欽的態度卻出現微妙變化,這凸顯出普欽現在正在做整體戰略的規劃和盤算。」
    2022/05/17 15:40
  • 「亞裔堅強」企業峰會 戴琪出席發言 翁履中:能為亞裔發聲的力量有限

    亞裔族群在美國長期受到不公平對待,在疫情期間面臨的挑戰更加劇,有多達84%的亞裔商家和業者受到病毒、歧視和仇恨犯罪等衝擊,對此,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2日出席全美亞裔總商會舉辦的「亞裔堅強」傳統月企業峰會,指出只有讓多元族裔都能發聲,政治、經濟才能健康發展,而拜登政府也會持續推動多方平等。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怡文線上訪問表示,「美國族群問題一直都很嚴重,各個族群被聽到的機會有很大落差,其中亞裔族群又在美國社會當中扮演著,比較不出聲音的一群人,可是儘管亞裔族群在美國各行各業兢兢業業的工作,但對於政治或公共利益的參與特別意願,這也導致亞裔族群受到不平等對待十,發聲的機會比較少。」
    2022/05/13 15:56
  • 東協領袖華府峰會 台灣在議題範圍內 翁履中:美國必須拿出更實際的行動

    美國總統拜登從今天開始將在白宮,與東協國家領袖進行為期兩天的峰會,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表示,中國大陸、緬甸、台灣及烏克蘭等議題,都在這次的會談範圍之內,甚至強調,類似烏克蘭的戰火絕不能在亞洲發生,美國雖面對各種挑戰,但不會因此分散對印太地區的注意力。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謝宜倫線上訪問說明,「隨著國際情勢發展,東協國家的重要性在這幾年逐漸攀升,這場華府峰會對東協國家和美國都很重要,因為東協國家初估超過6.8億人口的經濟規模,每年可帶來約3.2兆美元得收益,使東協國家在和世界各國談判時握有很多籌碼,東協國家也深知自己的潛力,可以取得一個杠桿作用來換取想要的東西。」
    2022/05/12 16:46
  • 習近平致電馬克洪 對俄烏停火有共識 翁履中:部分歐盟國家備感壓力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與法國總統馬克洪進行二度通話,商討烏俄戰爭的嚴重性,雙方都認為有停火的急迫性,並願意支持透過談判恢復和平,不過習近平也提到,支持歐洲國家將歐洲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須特別警惕形成集團對抗,馬克宏則回應,願與中方合作,不贊成也不會參加集團對抗。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集團對抗』聽起來從原理原則上,跟部分西方國家希望可以藉由烏俄戰爭的延長削弱俄羅斯整體國力有關,當然現在也有不少國家希望能透過戰爭延長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不過從馬克洪近期表態,甚至與大陸接觸,可見部分歐盟國家因為經濟、能源供應問題備感壓力。」
    2022/05/11 16:03
  • 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美國務院增保證 翁履中:透過文字試探北京當局的底線

    美國國務院近期更新官網上的美台關係事實清單,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獨」等用語移除,並新增了六項保證,強調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錢麗如線上訪問表示,「在現今美中比較高衝突的情況之下,台美關係只會越來越好,而美國每任總統上台之後,都會對國務院的官方文件做出微調,只不過今年拜登總統做微調的部分,比較多一點且做出非常明顯的,把被認為是一中政策相關的文字都刪除。」
    2022/05/10 15: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